组装式圆顶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04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装式圆顶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发泡苯乙烯或强化塑料(FRP)制成的多个圆顶片集合以在内部形成半球状的居住空间的组装式圆顶房。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户外型宿营设施,已知利用木材的平房(消夏别墅)。但是,利用木材的平房建设费较高,工期也需数日。尽管也存在帐篷型的宿营设施,但从耐久或美观上不够高级,设置场所也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作户外宿营设施,特别是以适用的发泡苯乙烯或强化塑料作为构成材料的组装式圆顶房。
本发明的组装式圆顶房为,将以发泡苯乙烯或强化塑料作为构成材料的多个圆顶片加以集合,以在内部形成半球状的居住空间。采用这样的组装式圆顶房,可提供一种能在短期内低成本施工的户外宿营设施、居所等。
在本发明的组装式圆顶房中,将多个圆顶片的两边缘相互接合粘接,另外,为了限制多个圆顶片朝上部动作,将圆顶片的基部固定在基础上,为了限制圆顶片朝外周方向移动,最好在圆顶片的外周部设置束缚部。由于是一种将圆顶片的各基部固定在基础上的构造,在容易把圆顶片定位的同时,可防止圆顶片向上方移动。此外,束缚部可防止圆顶片向外形方向扩展。
集合多个圆顶片而成的圆顶房顶部的开口部设有换气具,最好是该换气具扣合固定着多个圆顶片的各顶部。
圆顶片可由发泡倍率为10-50倍的发泡苯乙烯形成。倍率没有特别地规定,可以为1倍或60倍。在将发泡苯乙烯制的圆顶片组装成半球状后,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设置树脂混凝土层,最好还在外表面涂敷防水涂料。在外表面和内表面涂敷树脂底涂,再在其上涂敷耐气候、防火的涂料。
圆顶片可通过在发泡苯乙烯的两面粘接强化塑料而成。在将圆顶片组装成半球状后,可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上喷涂强化塑料,之后,在其上喷涂玻璃纤维强化塑料,再在其表面,涂敷耐气候、防火的涂料。
圆顶片可通过在发泡苯乙烯的两面喷涂玻璃纤维强化灰浆而成。在将圆顶片组装成半球状后,可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上涂敷树脂底涂,以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实施涂饰。
圆顶片可通过在发泡苯乙烯的两面实施含玻璃纤维的陶瓷厚涂颜料的涂饰而成。在将圆顶片组装成半球状后,可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上涂敷树脂底涂,以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实施厚涂颜料涂饰。
即使只采用发泡苯乙烯,也可获得作为构造物的强度,但使用更薄的发泡苯乙烯时,通过在其表面覆盖强化塑料等,可提高耐气候、耐冲击等性能。
在圆顶房的顶部,可将多个圆顶片的前端上部用顶部接头相互结合,而多个圆顶片的相互结合的两边缘用缘部接头相互结合。
在以上的组装式圆顶房中,也可在多个圆顶片组装后在周向用束缚机构束缚圆顶片。用捆扎带等束缚机构在径向束缚圆顶片,即使用粘结剂接合圆顶片,圆顶片也不会散开。
在将强化塑料(FRP)制成的圆顶片组装成半球状后,也可在其外表面或内表面的至少一面上设置隔声材料或隔热材料。也可设置在两面。此外,外表面上设置耐气候材料层时,可进一步提高耐久性。


图1为本发明的组装式发泡苯乙烯圆顶房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组装式发泡苯乙烯圆顶房的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组装式发泡苯乙烯圆顶房的内部俯视图,图4为示出本发明的组装式发泡苯乙烯圆顶房的圆顶片的透视图,图5为示出图4的圆顶片接合缘的透视图,图6为图1的VI-VI线剖视图,图7示出本发明的圆顶片的顶部固定接头,(a)为剖视图,(b)为(a)的仰视图,(c)为示出圆顶片的顶部形状的透视图,图8为说明本发明的圆顶片基部的剖视图,图9为说明本发明的组装式发泡苯乙烯圆顶房的组装顺序的视图,图10为示出圆顶片接合部的另一例的剖视图,图11为示出采用捆扎带以防止塌落的本发明的组装式发泡苯乙烯的主视图,图12(a)为说明圆顶片固定到地坑混凝土上的另一构造例的剖视图,图12(b)为其透视图,图13(a)为说明圆顶片固定到地坑混凝土上的再一构造例的剖视图,图13(b)为其透视图,图14为说明圆顶片接合部的另一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组装式发泡苯乙烯圆顶房全体的主视图,图2为俯视图,图3为内部俯视图。组装式发泡苯乙烯圆顶房100为将以发泡苯乙烯为构材的多个圆顶片10~19加以集合,形成内部为半球状的居住空间SP。在图1中,WD为预先设置在规定的圆顶片上的窗部,PT为预先设置在规定的圆顶片上的玄关部(前门)。
多个圆顶片10~19分别为图4所示形状,由发泡倍率为10~50倍、厚度为10~50cm的发泡苯乙烯形成。例如,积雪最多为80cm左右时,圆顶片可以由发泡倍率为20倍、厚度为20cm的发泡苯乙烯构成。此外,为了获得同样强度,如加大发泡倍率,厚度也要加厚。另外,在不必考虑积雪的地域,可使发泡倍率大于20倍,或者使厚度减薄到20cm以下。相反,在积雪量达1m以上的地域,使发泡倍率小于20倍以下,为确保强度,要加厚厚度。各圆顶片10~19具有L字形的基部DB,从基部DB直立起的接合缘DE,DD;以及处于接合缘DE,DD前端的凹状顶部DR。这样的圆顶片10~19在圆顶房的顶部,使圆顶片10~19的前端上部DR用顶部接头22相互接合,同时,多个圆顶片10~19各自的接合缘DE和DD由固定具21与后述那样邻接的圆顶片固定后通过粘接,而组装成圆顶房。
图5示出相互接合的一个圆顶片10的接合缘DE,图6示出接合缘DE与DD的接合状态。图6为示出圆顶片10~19的两缘部DE,DD的接合状态的、沿图1的VI-VI线剖切的剖视图。接合面作为阶梯状接合面加工,接合面积为规定值以上,同时,雨水等不会从圆顶房外部侵入内部的居住空间。由图6可理解到,接合缘DE具有3个斜面DE1,DE2,DE3,接合缘DD具有3个斜面DD1,DD2,DD3。并且,与圆顶片10的接合缘DE接合的另一个圆顶片11的接合缘DD形成为与圆顶片10的接合缘DE相配的形状。另外,中间部的斜面DE2和DD2形成为将来自雨水侵入方向的坡度为向上的坡度。
组装圆顶片时,在两缘部DE的各3个斜面DE1,DE2,DE3与两缘部DD的3个斜面DD1,DD2,DD3上均涂敷粘接剂。接合面相互接合,通过固定具21从圆顶房内部和外部相互施加压缩力,在固定一对圆顶片后,用粘接剂使两接合面粘接在一起。
固定具(缘部接头)21由圆顶房内部和外部的压板211a,211b,将这些压板211a,211b在相互接合方向压缩的压缩带212构成。压缩带212是束缚铠装线之际所使用的乙烯基树脂制的束带。把压缩带212的前端从圆顶片10的内部向圆顶片11的外部拉出,其拉出端相反地,从圆顶片11的外部向圆顶片10的内部拉出,束缚接合斜面,拉伸压缩带212的一端212a,并锁紧到锁定基部212a上。由此,圆顶片10和11的接合斜面DE,DD接受压缩力,与粘接剂的粘接力相结合,获得规定的接合力。
正如上述,中间部的斜面DE2和DD2将来自雨水侵入方向的坡度为向上的坡度。因此,即使雨水等侵入接合面DE1和DD1之间,借助于中间部的斜面DE2和DD2,雨水朝圆顶房外部一侧流动的同时流动到圆顶房基部侧,有效地阻止了从斜面DE3和DD3的接合面向圆顶房内部的居住空间侵入的现象。
图7为示出顶部接头22的详图。顶部接头22由内筒221,外筒222,将内筒221内间隔成十字的间隔壁223,在内筒221和外筒222之间间隔成环状空间的间隔壁224,将内筒221和外筒222之间的环状空间的下方部封闭的上部帽沿225,将内筒221和外筒222之间的环状空间的下方部封闭的下部帽沿226构成。内筒221从上盖225突出,其内部用作室内换气口。为了不使雨水等从外部侵入居住空间,在内筒221上装有避雨盖23。另外,在上部帽沿225与下部帽沿226之间嵌入并粘接有形成于圆顶片10~19前端上的凹部DR,以紧固圆顶房的顶部。另外,正如后述,该接头22在圆顶房组装时除了用作装配夹具外,还可用作装配后的室内换气具。设置接头22的开口部也可作采光窗。
图8示出圆顶片10~19的安装构造的详图。在设置圆顶房的场所浇灌地坑混凝土PD。地坑混凝土PD如图所示,具有在距离地面GL规定高度(例如360mm)处形成地板面FL的内部居住部IM,在与地面GL相同高度处支持圆顶片的圆顶房支持部OM,从圆顶房支持部OM与内部居住部IM相连的圆顶房推压部DS。圆顶房推压部DS为环状的凹部,该圆顶房推压部DS如图8所示,与各圆顶片10~19的L字形的基部DB扣合固定,以可靠地进行圆顶房的位置固定,同时,约束着圆顶房不会向上方或内径方向移动。内部居住部IM的平面形状为圆形,其外形为7m。另外,在基部DB的外周部的全周设置环状的束缚用灰浆SM,以阻止基部DB朝外径方向扩张。在图8中,RM为混凝土PD和灰浆SM的强化部件。
下面,由图9说明组装顺序。首先,浇灌地坑混凝土PD。在地坑混凝土PD的中央直立辅助支柱31,支柱31的前端盖上顶部接头22。圆顶片10的基部DB置于地坑混凝土PD的支持部OM中,同时,推压部DS与L字形的基部DB扣合固定。在其上,第1块圆顶片10的顶部DR与接头22扣合固定。即,如图7所示,圆顶片10的前端凹部DR嵌入上下帽沿225,226中,以实现顶部定位。
接着,第2块圆顶片19也同样直立设置着与地坑混凝土PD扣合固定。第1块圆顶片10的接合缘DD和第2块圆顶片19的接合缘DE上涂敷粘接剂,使第2块圆顶片19与圆顶片10接合。即,圆顶片10的接合面DD与圆顶片19的接合面DE接合,用固定具21压缩两者而紧固。固定具21的紧固如图1所示,是沿着缘部DE,DD在上下方向以规定间隔固定的。另外,圆顶片19的顶部凹部DR也嵌入接头22的上下帽沿225,226中,以实现顶部定位。此时,也用粘接剂粘接两者。顺序地进行如此作业,如图9所示,将圆顶片11的缘部DD与圆顶片10的缘部DE接合粘接时,一下结束了圆顶房的装配。接下来,在圆顶片的基部外侧浇灌束缚用灰浆SM。
之后,在装配成半球状的圆顶片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涂敷树脂底涂,干燥后,进一步在其上涂敷耐气候、防火的涂料。然后,进行内装。作为内部设施可设置成厨房、浴室、带地板的西洋房,也可以设置成敷榻榻米的日式房。另外,省略了玄关门或窗的详细说明,但可如图1所示,在圆顶房上设有玄关部PT和窗部WD。
如此,发泡苯乙烯制的多个圆顶片通过粘接、固定方式的装配,以完成内部具有半球状的居住空间的圆顶房。因此,在得到低成本且短工期的组装式宿营设施。另外,本发明的组装式圆顶房中,发泡苯乙烯圆顶片完全可重复利用,因此是一种环保建筑物。
圆顶片的接合缘DD,DE可如图10所示。此时,与图6的形状相比,尽管防雨侵入效果下降,但形状简单,两缘部DE,DD的接合、定位容易,提高了装配性。正如图10所示,使用有贯穿螺栓221和螺母222的固定具21A来代替压缩带212,也可固定圆顶片。
如图11所示,将捆扎带TB沿着周向卷绕在圆顶房100的3处,最好使紧固和粘接的圆顶片不会塌落。例如,在图6所示的压板211a设有扣合固定部,可把捆扎带TB扣合固定在扣合固定部上。作为捆扎带TB,可使用可挠性的钢丝绳或钢琴丝。或者,可以使用将分别加工的多个捆扎带板通过螺钉结合成按圆顶房周面形状的现有的3维形状而在周向束缚圆顶房等各种形式。此外,圆顶房上可覆盖网,也可防止塌落。因此,这些手段均具有作为圆顶片束缚机构的功能。
在第1实施例中,使用的圆顶片为发泡倍率为10~50倍、厚度为10~50cm的发泡苯乙烯,但也可使用如下的圆顶片。另外,对所使用的每个发泡苯乙烯的内外处理可各不相同。
(1)圆顶片以发泡倍率为10~50倍、厚度为10~50cm的发泡苯乙烯作为主体并且在其两面粘接3~5mm的强化塑料(FRP)而成。此时,将圆顶片装配成半球状后,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喷涂混有玻璃纤维的强化塑料并干燥。之后,在其上再次喷涂混有玻璃纤维的强化塑料,进而在其表面涂敷耐气候、防火的涂料。FRP的功能由于为圆顶房的强度构件,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圆顶片可较薄。
(2)圆顶片以发泡倍率为10~50倍、厚度为10~50cm的发泡苯乙烯作为主体并且在其两面喷涂厚度为1~3cm的玻璃纤维强化灰浆(GRC)而成。此时,将圆顶片装配成半球状后,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涂敷丙烯基系树脂底涂。之后,反复多次地进行喷涂规定厚度的玻璃纤维强化灰浆和干燥的工序。最后,在外表面和内表面上实施涂饰。在本例中,GRC价廉,最终涂装剂也价廉,可提供低成本的圆顶房。
(3)圆顶片以发泡倍率为10~50倍、厚度为10~50cm的发泡苯乙烯作为主体并且在其两面实施数mm的含有玻璃纤维的陶瓷涂装,以提高强度。在将圆顶片装配成半球状后,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涂敷丙烯基系树脂底涂,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实施混入玻璃纤维以提高强度的厚涂颜料的涂装,干燥,使这些工序反复数次。
以上,如图8所示,是在圆顶片10~19上形成L字形基部BD,直立地方式扣合固定到地坑混凝土PD中的,但可如图12,图13所示,将圆顶片10~19固定到地坑混凝土PD中。在图12中,把锚定螺栓AB预先埋设于地坑混凝土PD中,通过垫圈片WP,用螺母NUT将圆顶片10~19扣合固定到地坑混凝土PD中。在图13中,把锚定板AP预先埋设于地坑混凝土PD中。另外,埋头螺母NT预先埋设于圆顶片10~19中,通过锚定板AP,用螺栓BT将圆顶片10~19扣合固定到地坑混凝土PD中。
另外,以上,如图6所示,是在圆顶片10~19的接合面上设置凹凸,以粘接接合面来防止雨水的侵入的,但在图14中,使圆顶片10~19的接合面为平面FS,在接合面上填入胶合板VP,以防止雨水的侵入。此时,在平面FS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填入胶合板VP的槽。另外,平面FS相互最好是粘接在一起,若能够可靠地防止雨水侵入的话,可不必粘接。另外,在图14所示的接合构造中,可省略固定具21。可用树脂、金属材料代替胶合板。
此外,在将发泡苯乙烯的圆顶片组装成半球状后,可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喷涂或涂上树脂底涂,并在外表面进一步涂敷防水涂料。可只在外表面涂敷树脂底涂。树脂底涂可以在树脂中混合底涂,以具有耐火性能、防火性能、防水性能。
最好在发泡苯乙烯的表面设置凹凸、槽等,有利于涂敷材料的固着和防止剥离。
另外,可取代发泡苯乙烯制的圆顶片,将以强化塑料(FRP)为构成材料的多个圆顶片集合,在内部形成半球状的空间而成的组装式圆顶房,也可获得同样的效果。使用FRP制的圆顶片时的构造、组装顺序与上述的顺序相同,在此省略对其说明。此时,最好也在内外表面设置树脂底涂层。与发泡苯乙烯相比,FRP的隔声或隔热性能稍差,因此,最好在内表面喷涂发泡苯乙烯,而在其表面喷涂树脂底涂。最外表面设置耐气候性材料时,耐久性能得以提高。
此外,以上说明了半球状的圆顶房,但本发明也适用于除了圆顶房形状外的例如长方体形的临时住宅、简易住宅、别墅、一般家宅等。构成材料为发泡苯乙烯或FRP的话,在发生地震或台风时,可极力抑制这样的住宅损坏时对居住者的损伤。
权利要求
1.一种组装式发泡苯乙烯圆顶房,其特征在于,将以发泡苯乙烯为构成材料的多个圆顶片集合,以在内部形成半球状的空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苯乙烯圆顶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圆顶片的基部扣合固定到基础上,以约束所述多个圆顶片朝上部移动。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泡苯乙烯圆顶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顶片的外周部设有束缚部,以约束所述圆顶片朝外周方向移动。
4.一种组装式发泡苯乙烯圆顶房,将以发泡苯乙烯为构成材料的多个圆顶片集合,以在内部形成半球状的居住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圆顶片的两缘部相互接合粘接;所述多个圆顶片的基部扣合固定到基础上,以约束所述多个圆顶片朝上部移动;以及所述圆顶片的外周部设有束缚部,以约束所述圆顶片朝外周方向移动。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式发泡苯乙烯圆顶房,其特征在于,集合所述多个圆顶片时所形成的圆顶房顶部的开口部设有换气具,该换气具与所述多个圆顶片的各顶部扣合固定。
6.一种组装式发泡苯乙烯圆顶房,将以发泡苯乙烯为构成材料的多个圆顶片集合,以在内部形成半球状的居住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顶片组装成半球状后,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设置树脂底涂层,再在外表面上设置防水材料层。
7.一种组装式发泡苯乙烯圆顶房,将以发泡苯乙烯为构成材料的多个圆顶片集合,以在内部形成半球状的居住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顶片由发泡倍率为1~60倍的发泡苯乙烯形成,组装成半球状后,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涂敷树脂底涂,之后在其上还涂敷耐气候性、防火性的涂料。
8.一种组装式发泡苯乙烯圆顶房,将以发泡苯乙烯为构成材料的多个圆顶片集合,以在内部形成半球状的居住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顶片为在发泡苯乙烯的两面粘接强化塑料而成,将所述圆顶片组装成半球状后,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喷涂强化塑料,再在其上喷涂玻璃纤维强化塑料,之后,在其表面涂敷耐气候性、防火性的涂料。
9.一种组装式发泡苯乙烯圆顶房,将以发泡苯乙烯为构成材料的多个圆顶片集合,以在内部形成半球状的居住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顶片为在发泡苯乙烯的两面喷涂玻璃纤维强化灰浆而成,将所述圆顶片组装成半球状后,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涂敷树脂底涂,并在该外表面和内表面实施涂装。
10.一种组装式发泡苯乙烯圆顶房,将以发泡苯乙烯为构成材料的多个圆顶片集合,以在内部形成半球状的居住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顶片为在发泡苯乙烯的两面实施含有玻璃纤维的陶瓷厚涂颜料涂装而成,将所述圆顶片组装成半球状后,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涂敷树脂底涂,并在该外表面和内表面实施涂装。
11.一种组装式发泡苯乙烯圆顶房,将以发泡苯乙烯为构成材料的多个圆顶片集合,以在内部形成半球状的居住空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顶房的顶部,将所述多个圆顶片的前端上部用顶部接头相互结合,所述多个圆顶片的相互接合的两缘部靠缘部接头相互结合。
12.按照权利要求4~11的组装式发泡苯乙烯圆顶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圆顶片组装后,还设有在周向束缚圆顶房的束缚机构。
13.一种组装式发泡苯乙烯圆顶房,将以发泡苯乙烯为构成材料的多个圆顶片集合,以在内部形成半球状的居住空间,其特征在于,具有使所述多个圆顶片不塌落方式束缚的束缚机构。
14.一种组装式圆顶房,其特征在于,将以强化塑料(FRP)为构成材料的多个圆顶片集合,以在内部形成半球状的居住空间。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装式圆顶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圆顶片的基部扣合固定到基础上,以约束所述多个圆顶片朝上部移动。
16.按照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组装式圆顶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顶片的外周部设有束缚部,以约束所述圆顶片朝外周方向移动。
17.一种组装式圆顶房,将以强化塑料(FRP)为构成材料的多个圆顶片集合,以在内部形成半球状的居住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圆顶片的两缘部相互接合粘接;所述多个圆顶片的基部扣合固定到基础上,以约束所述多个圆顶片朝上部移动;以及所述圆顶片的外周部设有束缚部,以约束所述圆顶片朝外周方向移动。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组装式圆顶房,其特征在于,集合所述多个圆顶片时所形成的圆顶房顶部的开口部设有换气具,该换气具与所述多个圆顶片的各顶部扣合固定。
19.一种组装式圆顶房,将以强化塑料(FRP)为构成材料的多个圆顶片集合,以在内部形成半球状的居住空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顶房的顶部,将所述多个圆顶片的前端上部用顶部接头相互结合,所述多个圆顶片的相互接合的两缘部靠缘部接头相互结合。
20.按照权利要求14~19的组装式圆顶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圆顶片组装后,还设有在周向束缚圆顶房的束缚机构。
21.一种组装式圆顶房,将以强化塑料(FRP)为构成材料的多个圆顶片集合,以在内部形成半球状的居住空间,其特征在于,具有使所述多个圆顶片不塌落方式束缚的束缚机构。
22.一种组装式圆顶房,将以强化塑料(FRP)为构成材料的多个圆顶片集合,以在内部形成半球状的居住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顶片组装成半球状后,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的至少一面上设有防噪声材料层。
全文摘要
将以发泡苯乙烯为构成材料的多个圆顶片10~19的两缘部相互接合和粘接而在内部形成半球状的居住空间SP。圆顶片10~19的基部DB扣合固定到基础PD上,以约束多个圆顶片10~19朝上部移动,圆顶片10~19的外周部设有束缚部SM,以约束圆顶片10~19朝外周方向移动。圆顶片10~19由发泡倍率为20倍而厚度为20cm的发泡苯乙烯形成,组装成半球状后,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涂敷树脂底涂,之后在其上涂敷耐气候性、防火性的涂料。
文档编号E04B1/35GK1690322SQ20051006269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5日
发明者北川胜幸 申请人:有限会社日本通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