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690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户建住宅或公寓等建筑物中的地板的结构,涉及能够有效 地缓和上层的地板发生的振动传到下层而发生地板撞击声,或在同一层的 地板发生的振动传到邻接的地板的地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木结构住宅、木结构2X4住宅、钢制住宅等一般的地板 的架构体为,如图11所示,将多根地板托梁2、 2…架设于一对大致平行 的壁或梁等结构体5、 5之间而构成。这些地板托梁2的端部装载这些多 根地板托梁2并接合于作为直接结构体5的下层的壁上,同时,接合并安 装在配置于下层壁上的作为结构体5的梁上。这些多根地板托梁2为了支承层压板或轻量的混凝土等面材4需要密 集地进行配置,且许多根地板托梁2的端部要与结构体5连结在一起因为现有普通的地板为如上说明的构成,所以,发生于上层地板的振 动会通过许多根地板托梁2直接传到下层的墙壁,其结果是,造成以下问 题来自墙壁面的放射音增大,对天井等施与多少载重地板撞击音对策, 效果也不佳。即,儿童蹦跳、椅子搬动时的咕咚、嘎达的载重地板撞击音 大部分不能被缓和而通过墙壁直接传到下层。这种问题在户键住宅的情况下是可以允许的,但在不同的居住者入住 上下层的公寓等共用墙的情况下,屡屡成为大的问题且成为邻里之间发生 纠纷的原因等。另外,同一层的地板发生的振动传到相邻的地板的情况尤 其是在公寓等中也成为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施行载重地板撞击音对策的各种各样的防振地板已 经被开发。制的被称作地板小梁或地板托梁的横架材料的中空部等,充填用还原小球 等粒状体或砂形成的振动吸收材料,由此来减轻地板撞击音传到下层的问 题。但是,必须在横架材料上形成充填振动吸收材料的中空部等空隙,不 但构成地板组的横架材料自身为特殊材料,而且需要被称作还原小球等粒 状物或砂的振动吸收材料,所以存在施工花费时间,并且在成本上也不利 的问题。另外,在特许文献3中公开有一种技术,其将封入制成砂状的流动体 的袋体装入地板组内的空间。但是,在这种构成的地板中,存在必须将板 材紧固在地板的上下,需要涉及其余部分的构件,同时,地板的结构自身 成为复杂的结构,并且施工也花费时间的问题,还必须准备封入制成砂状 的流动体的袋体,从这一方面来看,也存在构件增加,并且成本高这一问 题。另外,在特许文献4、 5中公开有一种技术,其全部地板镶板用液封 机构支承并安装在地板梁上。该技术的确可以期待防止来自壁面的放射音 的发生,但是需要液封机构这一特殊的构件,因此,存在成本高并且零件 个数增加、结构复杂、施工也花费时间这些问题。如此,现有防振地板全都是复杂的结构,并且需要特别的构件、零件 等,存在施工复杂这一问题、成本上升的问题等多个问题点。特许文献1:特开2002 — 115363号公报特许文献2:特开2000 — 120205号公报特许文献3:特开平8—13674号公报特许文献4:特开平11一13192号公报特许文献5:特开平11一13193号公报发明内容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现有的种种问题电而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 板结构,其不需要特别的构件、零件,且用只改变地板组的组装方法的简单的结构,就能够有效地缓和发生于上层的地板的振动传到下层而发生地 板撞击声,或在同一层的地板发生的振动传到邻接的地板。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承梁,其成对且相互大致平行地架设于相互大致平行配置的一对结构体上;地板托梁,其 多根相互大致平行地架设于该支承梁之间。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支承梁,其成对且相互大致平行地架设于相互大致平行配置的一对结构体上;第二支承 梁,其成对且相互大致平行地架设于该第一支承梁之间;地板托梁,其多 根相互大致平行地架设于该第二支承梁之间。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支承梁,其成 对且相互大致平行地架设于相互大致平行配置的一对结构体上;第二支承 梁,其成对且相互大致平行地架设于该第一支承梁之间;第三支承梁,其 成对且相互大致平行地架设于该第二支承梁之间;地板托梁,其多根相互 大致平行地架设于该第三支承梁之间。根据本发明的地板结构,不需要特别的构件、零件,且用只改变地板 组的组装方法的简单的结构,就能够有效地缓和发生于上层的地板的振动 传到下层而发生地板撞击声,或在同一层的地板发生的振动传到邻接的地 板。


图l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是对面材进行施工前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方式的要部放大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不同的实施方式的图,是对面材进行施工前 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再一不同的实施方式的图,是对面材进行施工前 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再一不同的实施方式的图,是对面材进行施工前 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再一不同的实施方式的图,是对面材进行施工前 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再一不同的实施方式的图,是对面材进行施工前 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再一不同的实施方式的图,是对面材进行施工前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再一不同的实施方式的图,是对面材进行施工前 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再一不同的实施方式的图,是对面材进行施工 前的俯视图;图ll是表示现有例的图,是对面材进行施工前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载重地板撞击音水平的测定结果的曲线图。 符号说明1支承梁、la第一支承梁、lb第二支承梁、lc第三支承梁、2 地板托梁、5结构体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说明。图l表示本发明中的地板结构的一实施方式。地板组3被设置在相互 大致平行地设置的外壁或被称作间壁、共用壁、梁等的一对结构体5之间。 在该实施方式中,地板组3由架设在一对大致平行的结构体5、 5之间且 和该结构体5正交且大致平行的一对支承梁1、 1;和这些支承梁1正交且 大致平行地架设于该支承梁l、 l之间的多根地板托梁2、 2构成。另外, 支承梁1与和支承其两端部的结构体5正交的发现的另一结构体5大致平 行,且以隔开间隔挨近的方式配置。另外,如图2所示,地板组3除支承梁1、地板托梁2以外,也可以 用和将端棱木或侧棱木等框架材料7组装成矩形的外周框架8构成。这时, 支承梁1架设于外周框架8的相向的宽夹层梁7、 7之间,而框架材料7 则用自攻螺丝或钉子接合在结构体5上,因此,支承梁1通过框架材料7 被架设于一对大致平行的结构体5、 5之间。下面的说明根据设置该外周 框架8的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构成外周框架8的端棱木或侧棱木等框架材料7用板厚0.8 1.6mm 的薄壁槽钢形成。组装成矩形的外周框架8的框架材料7、 7的接合为, 将正交方向的框架材料7的端部嵌合于一根框架材料7的端部的上下凸缘 之间,并用自攻螺钉或钉子固定或焊接在一起。支承梁1也用板厚为0.8 1.6mm的薄壁槽钢形成。和这些框架材料7 正交且大致平行地相对而架设于外周框架8的长边侧的框架材料7、 7之 间。这一对支承梁1、 1以凸缘相互向对方突设的方式相向设置。另外, 这一对支承梁l、 l在各自邻接的短边侧的框架材料7、 7—侧,以隔开间 隔而挨近,和其短边侧的框架材料7大致平行地架设。该支承梁l和框架 材料7通过将支承梁1的端部嵌合于框架材料7的上下凸缘之间,并用自 攻螺丝或钉子固定或焊接被接合在一起。另外,也可以在未图示的接合部 设置加强金属材料。另外,该支承梁l也可以不架设于长边侧的框架材料 7、 7之间而架设于短边侧的框架材料7、 7之间。地板托梁2用板厚0.8 1.6mm的薄壁唇形槽钢形成,多根地板托梁2 和这些支承梁1正交以大致等间隔且相互大致呈平行架设于相向的支承梁 1、 1之间。该地板托梁2和支承梁1通过将地板托梁2的端部嵌合于支承 梁1的上下凸缘之间并用自攻螺丝或钉子固定或焊接被接合在一起。另外, 也可以在未图示的接合部设置加强金属材料。另外,上述的框架材料7、支承梁l、以及地板托梁2的腹板的尺寸 大致为同一尺寸,但只要在地板的强度上没有问题,则可将支承梁l的腹 板的高度尺寸设计为比框架材料7小,将地板托梁2的腹板的高度尺寸设 计为比支承梁1更小。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分别将支承梁1的端部嵌合于 框架材料7的上下凸缘之间,将地板托梁2的端部嵌合于支承梁1的上下 凸缘之间,优选为分别使支承梁1的上凸缘上表面与框架材料7的上凸缘 下面抵接,使框架材料7和支承梁1以及地板托梁2的上表面大致成一个 面而接合。另外,也可以将支承梁l的腹板的高度尺寸设计为比框架材料 7大,将地板托梁2的腹板的高度尺寸设计为比支承梁1更大。在这种情 况下,例如,以加工为能够使地板托梁2的端部与支承梁1嵌合的高度尺 寸的情况等相对应。在上述的说明中,对框架材料7、支承梁l、地板托梁2为其板厚为 0.8 1.6mm的薄壁槽钢等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其板厚小于0.8mm或大于 1.6mm也可以,另外,这些框架材料7、支承梁1、地板托梁2的全体或 任一个也可以根据用其它截面形状的形钢或木制的方木料等其它原材料 形成。这样所形成的地板组3以支承梁1的两端部分别装在一对大致平行的 结构体5、 5上的方式架设于该一对结构体5、 5之间。支承该支承梁l的 两端部的结构体5为作为耐力壁的外壁或被称作间壁、共用壁的壁结构体, 或者为连结位于其下面的壁的梁或被称作杆的房屋的结构耐力上必需的 横架材料。另外,结构体为横架材料时,其下侧的壁不需要是具有结构耐 力的壁结构体,例如,为幕墙等非耐力壁也没关系。另外,为下面成为不 存在壁的开口的部位的横架材料也没关系。另外,即使是两侧的横架材料 的下面同时全面开口的情况,因为在建筑物的下层的另一位置一定存在外 壁、间壁等壁,因此,也能够减少发生于上层地板的振动传到该壁上。该地板组3为用自攻螺丝或螺栓等紧固件将框架材料7固定在作为结 构体5的部结构体的金属框架或梁等上,但通过接合金属材料等而接合也 可以。通过接合金属材料接合时,不需要将框架材料7的等壁直接装在壁 结构体或梁上。4为用层压板、结构用合板、木片水泥板、轻量混凝土板等制成的面 材,且通过用弹性粘接剂等粘接剂贴合于构成地板组3的框架材料7、支 承梁l、地板托梁2的上表面而被固定。另外,该固定也可以用钉子、螺 丝等紧固件固定,并用粘接剂和紧固件而固定也没关系。另外,优选构成 地板组3的框架材料7、支承梁1、地板托梁2的上表面大致为同一面, 这样是为了在这些面上安装并固定面材4。另外,因为用框架材料7、支承梁l、地板托梁2组成的地板组3的 上表面有产生仅为凸缘厚度量的段差的可能性,所以在凸缘有厚度时,也 可以隔着和该凸缘大致同厚度的衬垫或缓冲材料将面材4固定于该上表 面。还有,在所述的框架材料7和框架材料7的接合、框架材料7和支承 梁1的接合、支承梁1和地板托梁2的接合上,只要对嵌合的一侧的构件 端部实施凸缘厚度左右的挤压加工,就能够确实地使地板组3的上表面成 为同一面。或者,只要通过角铁等接合金属材料实行框架材料7和框架材 料7的接合、框架材料7和支承梁1的接合、支承梁1和地板托梁2的接 合,由于被接合的构件相互不直接嵌合,因此就可以容易地使地板组3的 上表面成为同一个面。在图l及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与结构体5直接连结的横架材料只是一对支承梁l,因此,传到结构体5的振动的传递路径不是许多根地板托梁2的根数而是减少为支承梁1的根数,即减少为两根,从而能够有效 地缓和发生于上层的地板的振动传到下层。另外,下面要说明的各种实施方式是与图l所示的实施方式同样地不 设置将框架材料7组装成矩形的外周框架8的实施方式,但不用说,在所 有实施方式中,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同样设置外周框架8也可以。图3不是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和图1及图2所示的 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由两侧大致平行的支承梁1、 1夹着的空间, 与这些两侧的支承梁1大致平行地再架设一根中间支承梁1。地板托梁2 多根分别架设于一侧的支承梁1与中间的支承梁1之间、和再一侧的支承 梁1与中间的支承梁1之间。这样构成时,中间的支承梁1和两侧的支承 梁1也可以同样用槽钢形成,只要是将槽钢背靠背接合的方式或I形钢, 两侧的地板托梁2不通过接合金属材料而只进行嵌合就能够容易地被接 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 一侧的支承梁l和中间的支承梁l、再一侧 的支承梁1和中间支承梁1各自成对,本实施方式被包含在本发明第一方 面所记载的发明中。图4不是本发明第二方面记载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地板组 3由大致平行地架设于一对大致平行的结构体5、5之间的成对的第一支承 梁la;成对且大致平行地架设于该第一支承梁la、 la之间的第二支承梁 lb;多根大致平行地架设于该第二支承梁lb、 lb之间的地板托梁2构成。 这样构成地板组3,传到结构体5上的传递路径变长,从而能够减少发生 于上层的地板的振动向下层的壁的传递。图5表示本发明的再一不同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图4所 示的实施方式的地板组3的由大致平行的第一支承梁la、 la夹着的空间, 再大致平行地配置一根中间的第一支承梁la。第二支承梁lb各自成对且 大致平行地架设于一侧的第一支承梁la与中间的第一支承梁la之间、和 再一侧的第一支承梁la与中间的第一支承梁la之间。地板托梁2多根各 自大致平行地架设于这些成对的第二支承梁lb、 lb之间。即,该实施方 式相对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关系,是和相对于图1的实施方式的图3的实施方式的关系同样的实施方式。图6表示本发明的再一不同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图4所 示的实施方式的地板组3的由大致平行的第二支承梁lb、 lb夹着的空间, 再大致平行地配置一根中间的第二支承梁lb。这三根第二支承梁lb架设 于大致平行地架设于结构体5、 5之间的成对的第一支承梁la、 la之间。 另外,地板托梁2多根大致平行地分别架设于一侧的第二支承梁lb与中 间的第二支承梁lb之间、和再一侧的第二支承梁lb与中间的第二支承梁 lb之间。图7表示本发明第三方面记载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地板组 3由大致平行地架设于一对大致平行的结构体5、 5之间的成对的第一支 承梁la;成对且大致平行地架设于该成对的支承梁la、 la之间的第二支 承梁lb;成对且大致平行地架设于该第二支承梁lb、 lb之间的第三支承梁1C;多根大致平行地架设于该第三支承梁1C、 1C之间的地板托梁2构成。这样构成地板组3,传到结构体5上的传递路径更进一步加长,从而 能够进一步减少发生于上层的地板的振动向下层的壁的传递。图8表示本发明的再一不同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图7所 示的实施方式的地板组3的由大致平行的第一支承梁la、 la夹着的空间, 再大致平行地配置一根中间的第一支承梁la。第二支承梁lb各自成对且 大致平行地架设于一侧的第一支承梁la与中间的第一支承梁la之间、和 再一侧的第一支承梁la与中间的第一支承梁la之间。第三支承梁lc各自 成对且大致平行地架设于这些成对的第二支承梁lb、 lb中间。地板托梁2 多根各自大致平行地架设于这些成对的第三支承梁lc、 lc之间。g卩,该 实施方式是相对于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关系,和相对于图1的实施方式 的图3的实施方式的关系同样的实施方式。图9表示本发明第一方面记载的实施方式不同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 方式中,将大致平行地架设的成对的支承梁1、 1设定为两组,多根地板 托梁2各自大致平行地架设于相互大致平行的支承梁1、 l之间。作为这 种实施方式时,通过在正下方不存在地板托梁2的位置的地板面上立设共 用壁或间壁,也能够将用共用壁或间壁分隔的两侧的空间设计成各自不同 的住户或居室。这样构成时,能够减少相邻住户或居室间的经由地板的振动的传递量。另外,图10为本发明第一方面记载的实施方式的再一不同的实施方式,将小梁以和这些结构体5大致平行的方式架设于用大致平行的壁等构 成的结构体5、 5之间。小梁也是承载房屋的结构耐力的结构体5,在该实 施方式中,分别将一对支承梁1架设于作为中间部的结构体5的小梁的两 侧形成的空间,由此构成地板组3。 g卩,支承梁1每一对相互大致平行地 架设于一侧的壁等结构体5与作为小梁的结构体5之间、和再一侧的壁等 结构体5与作为小梁的结构体5之间。地板托梁2多根相互大致平行地架 设于这些成对的支承梁l、 l之间。以上所有的说明对将本发明的地板结构应用于上层的地板的实施方 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地板结构也可以应用于不存在下层的一层的地 板。在这种情况下,结构体5成为水平基础、地板柱等。应用于一层的地 板时,能够减少相邻住户或居室间的经由地板的振动的传递量。实施例其次,用JIS1418—2所示的方法,对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图 11所示的现有例进行载重地板撞击音的比较测定。比较测定通过利用倾斜 器械将轻的汽车用轮胎(质量7.0kg)自83cm的高度自由落下的方法来进 行。因为比较测定的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图11所示的现有例中 的第一支承梁la、第二支承梁lb、地板托梁2分别为将高238mm、宽40mm 的槽钢和高235mm、宽40mm的唇形槽钢搭配而成的箱状,其板厚为 1.2mm。在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承梁la的长度为3075mm, 第二支承梁lb的长度为1780mm、地板托梁2的长度为2889mm。另外, 相邻的地板托梁2、 2的间隔为455mm。在图11所示的现有例中,地板托 梁2的长度为3075mm,相邻的地板托梁2、 2的间隔为455mm。图12表示该实验的测定结果。该实验的结果为实施例与现有例相 比,载重地板撞击音减小,在63Hz频段为2.5dB,在500Hz频段为7.0dB。 从其结果可以确认,与如现有例将多根地板托梁2直接架设于结构体5、 5 之间的情况相比,如本发明通过支承梁1居室地板托梁2的结构能够确实 地抑制由地板发生的振动带来的、来自下层的壁的放射音的发生。
权利要求
1、一种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承梁,其成对且相互大致平行地架设于相互大致平行配置的一对结构体上;地板托梁,其多根相互大致平行地架设于该支承梁之间。
2、 一种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支承梁,其成对且相互大致平行地架设于相互大致平行配置的一 对结构体上;第二支承梁,其成对且相互大致平行地架设于该第一支承梁之间; 地板托梁,其多根相互大致平行地架设于该第二支承梁之间。
3、 一种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支承梁,其成对且相互大致平行地架设于相互大致平行配置的一 对结构体上;第二支承梁,其成对且相互大致平行地架设于该第一支承梁之间; 第三支承梁,其成对且相互大致平行地架设于该第二支承梁之间; 地板托梁,其多根相互大致平行地架设于该第三支承梁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板结构,其不需要特别的构件、零件,且用只是改变地板组的组装方法的简单的结构,就能够有效地缓和上层的地板发生的振动传到下层而发生地板撞击声,或在同一层的地板发生的振动传到邻接的地板。损伤地板结构的构成为,具有支承梁(1),所述支承梁(1)成对且相互大致平行地架设于相互大致平行配置的一对壁、梁等结构体(5)上;地板托梁(2),所述地板托梁(2)多根相互大致平行地架设于其支承梁(1)之间。
文档编号E04B1/84GK101240626SQ20071016214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5日
发明者增田京子, 杉本明男, 次桥一树, 畠中忠男 申请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