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隔间装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0596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简易隔间装潢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的装潢隔间结构,特别是一种可简化装潢隔间墙施工 方法的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装潢隔间墙的施工方法,概先以若干框条固定在天花板、地板及墙壁进 而框围出一矩形的隔间墙面积,再在所述的隔间墙面积中横竖地固定若干的支撑 柱在所述的框条上,据以形成一隔间墙骨架,必要时需在所述的隔间墙骨架上预 留窗及门的空间,最后再将薄的板材(木板或各式防火板)以复数的钉子固定在所 述的隔间墙骨架的两侧及边缘。
上述隔间墙在装潢时使用了为数众多的框条、支撑柱、板材以及钉子,造成 备料麻烦,而施工方法虽然技术困难度不高,但着实繁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 一种简易隔间装潢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备料麻烦以及施 工繁瑣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简易隔间装潢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线性套件、至少一第二线性套件以 及至少一隔间板;所述的第 一线性套件及所述的第二线性套件分别固定在一 固定 不动的实体物上,两者相互平行;所述的第一线性套件及所述的第二线性套件的 相对面各具有 一 沿着其轴向长度而延伸的沟槽,所述的隔间板的顶端及底端是嵌 在所述的沟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l.以本实用新型上开技术进行装潢施工时,只需将第一线性套件及第二线性
套件分别固定在隔间墙预定所在位置的天花板及地板上,再将隔间板推入对应的 沟槽中,即完成隔间墙的装潢工程。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材料项目显然是比较少的,而且省除了背景技术中隔间墙骨架的组构及钉固薄板材在 隔间墙骨架上等工程步骤,所以本实用新型可以简易、快速地架构完成一装潢用 的隔间墙。
2. 以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所设置的隔间墙,其隔间板的使用选择性较背景技 术多样化,其可以为实心板、空心板、防火板、各种材料制成的板材均可加以应 用,且只要板材的厚度符合线性套件的沟槽的断面宽度,两者组装时即可达到一 定的稳固性。
3. 以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所设置的隔间墙,较容易于其上建置门、窗等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隔间装潢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隔间装潢结构的组合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间装潢结构的组合纵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隔间装潢结构的实施样态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隔间装潢结构的实施样态之二; 图6为图4及图5完工后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发明内容一栏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兹以具体 实施例表达。实施例中各种不同物件及其变形量是按适于例举说明的比例,而非 按实际元件的比例予以绘制,合先叙明。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隔间装潢结构主要包括一第一线性套件10、 一第二线性套件20以及一隔间板30。所述的第一线性套件10及所述的第二线性 套件20分别固定在一固定不动的实体物上,两者相互平行。所述的第一线性套件 10及所述的第二线性套件20的相对面各具有一沿着其轴向长度而延伸的沟槽11 、 21,所述的沟槽11、 21相对于所述的第一线性套件IO及第二线性套件20的两端 是呈开放状的,以利一板厚相当在所述的沟槽11、 21断面宽度的隔间板30以其 顶端31及底端32从开放的端口滑推入所述的沟槽11、21中,直到抵达预定位置。 为了使隔间墙接近地面的边缘更为美观,可在所述的第二线性套件20的两侧组装 一壁脚板22。上述的第一线性套件IO及第二线性套件20可以各种现有的方式固定在一不 动的实体物上,例如粘胶、钉子、螺栓元件...等,图中所示者,是一种螺栓调整
器12,所述的第一线性套件10的顶面沿其长度开设一鳩尾槽13,所述的螺栓调 整器12包括二相反螺紋的螺栓121、 122以及一与的螺合的螺帽123,其中一螺 栓121以其头部嵌在鳩尾槽13中,并可顺着鸿尾槽13移动至适当位置定位,另 一螺栓122则以其头部固定在天花板(或其他装潢结构的类似物),旋转所述的螺 帽123,可以调整二螺栓121、 122的相对距离。若干组螺栓调整器12应用在所 述的第一线性套件IO,可以调整所述的第一线性套件10的水平,而且可以使第 一线性套件IO被紧制地固定在建筑物的天花板或相对于天花板的实体物上。所述 的第一线性套件IO及第二线性套件20可以是完全相同的结构,也可以是外观不 同的结构,但无论如何,上述的沟槽ll、 21都是基本不可获缺的。
一种形状如上述第一线性套件10的结构可进一步作为上述装潢结构中的窗 框40或门框50的构成单元。如图4、图6,将第一线性套件IO依窗框的长度及 宽度裁切而做成第一窗框套件41、第二窗框套件42、第三窗框套件43以及第四 窗框套件44,并将所述的窗框套件组合成矩形的窗框40形状,所述的窗框40周 边的隔间板30则裁切成上、下、左、右四片隔间板33、 34、 35、 36,各窗框套 件41、 42、 43、 44所属的滑漕11分别朝向外部,以便分别接收上述四片隔间板 33、 34、 35、 36与的相对的边缘。
如图5、图6,门框50的构成基本上与窗框40的构成是相似的。将第一线性 套件IO依门框的长度及宽度裁切而做成第一门框套件51、第二门框套件52、第 三门框套件53,并将所述的门框套件组合成「 n」形的门框50形状,所述的门 框50周边的隔间板30则裁切成上隔间板37、左隔间板38、右隔间板39,各门 框套件51、 52、 53所属的滑漕11分别朝向外部,以便分别接收上述三片隔间板 37、 38、 39的边乡彖。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 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可限定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简易隔间装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第一线性套件(10)、至少一第二线性套件(20)以及至少一隔间板(30);所述的第一线性套件(10)及所述的第二线性套件(20)分别固定在一固定不动的实体物上,两者相互平行;所述的第一线性套件(10)及所述的第二线性套件(20)的相对面各具有一沿着其轴向长度而延伸的沟槽(11、21),所述的隔间板(30)的顶端(31)及底端(32)是分别嵌在所述的沟槽(11、21)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易隔间装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沟槽(ll、 21)相对于所述的第一线性套件(10)及所述的第二线性套件(20)的两端是呈 开放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易隔间装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线性套 件(20)的两侧各组装一壁脚板(22)。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易隔间装潢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上述第一线性 套件(10)上、下、左、右排列组合成一矩形的窗框(40),多个隔间板(30) 排列组合在所述的窗框(40)的上、下、左、右边,所述的第一线性套件(10) 的沟槽(11)分别接收所述的隔间板(30)的上、下、左、右边缘。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易隔间装潢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上述第一线性 套件(10 )排列组合成一 门框(50 ),多个隔间板(30 )排列组合在所述的门框(50)的左边、右边及上方,所述的第一线性套件(10)的沟槽(11)分别接收 所述的隔间板(30)的下边缘、左边缘、右边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简易隔间装潢结构,主要包括至少一第一线性套件、至少一第二线性套件以及至少一隔间板;所述的第一线性套件及所述的第二线性套件分别被固定在一固定不动的实体物上,两者在一垂直线上相对;所述的第一线性套件及所述的第二线性套件的相对面各具有一沿着其轴向长度而延伸的沟槽,所述的隔间板的顶端及底端是嵌在所述的沟槽中,据此得一简易、快速、稳固的隔间板装潢施工。
文档编号E04B2/72GK201137224SQ200720182230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31日
发明者纪火藤 申请人:纪火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