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线装置及划线方法

文档序号:1944303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划线装置及划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由玻璃、半导体等脆性材料构成的工件上刻上划线的划 线装置及划线方法。
背景技术
将由脆性材料构成的薄板状的工件切断时,在工件的表面事先刻上划 线。当沿着划线折弯工件时,表面的裂纹到达里面,工件被折断。
作为在工件上刻上划线的划线方法,公知的有将算盘珠状的可旋转的 刀轮向工件的表面按压,并在加压的状态下使刀轮在工件的表面上滚动的 方法以及在使刀轮滚动期间还使刀轮振动的方法。当使刀轮振动时,能够 在工件的表面形成深垂直裂纹,因此,能够实现全切割。 '
但是,刀轮在使用期间恶化。刀轮可旋转地保持于支架,在交换刀轮 时,刀轮与支架一起装卸于划线装置的支架安装面。支架安装面(与刀轮 的斜面平行)是否和刀轮行进的方向平行,会对切割品质带来重大的影响。 刀轮相对于刀轮的行进方向倾斜时,向画线中的刀轮施加过度的力,工件 的切割品质恶化。因此,需要使支架安装面相对于刀轮的行进方向高精度 地平行的作业。之后,精度改变也会对切割品质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需 要定期性确认其平行的情况。
为了使刀轮的斜面与刀轮的行进方向平行,如图5所示,申请人提案 有安装了使刀轮1在水平面内回旋的旋转机构(摇头机构)2的划线头(参 照专利文献1)。在该划线头中,在由振动器3振动的轴4和支架5之间设 有相对于旋转轴4使支架5在水平面内旋转的旋转机构2。振动器3的振 动经由轴4、支架5向刀轮1传递。刀轮1能够相对于旋转轴4在水平面 内自由地旋转,因此,在工件6的表面上滚动时,朝向阻力最小的方向。 因此,刀轮1的斜面被动地仿效刀轮1的行进方向。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0-335929号公报
5但是,在上述目前的划线头中,在轴4和支架5之间介有轴承7,因
此,振动器3的振动衰减直至传递到支架5。这是因为轴承7吸收振动。 确实,如果将轴承7的游隙减少的话,就能够防止振动衰减。然而,当测 定刀轮的振动数据时,即使轴承7的游隙减少了,设置了摇头机构的划线 头的振动的振幅与没有设置摇头机构的划线头相比小。
另外,在将划线设为闭合曲线等异形曲线的情况下,需要在画线中控 制刀轮的旋转。在上述目前的划线装置中,向旋转机构2架设传动带并控 制刀轮的旋转时,会导致传动带也振动。当传动带振动时,对刀轮的旋转 的控制变得困难,且架设传动带本身就使刀轮的振动衰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划线装置及划线方法,其即使是在划线 装置设置了旋转机构(摇头机构)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振动器的振动不衰 减地向刀具传递。
为了解决上课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划线装置,其是在工件的
表面刻上划线的划线装置,其中,具备使刀具振动的划线头、使所述划 线头沿着工件的表面相对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划线头具有能够抵接于 工件的表面的刀具、用于使所述刀具沿与工件的表面交叉的方向振动的振 动器、将所述振动器的振动向所述刀具传递的振动传递部,所述振动器、 所述振动传递部及所述刀具能够以与所述振动器的振动方向平行的轴线 为中心一起旋转。
本发明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划线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刀具是以车轴为中心能够旋转的刀轮,并且被保持于能够装卸地 安装在所述振动传递部上的支架,在所述振动器、所述振动传递部及所述 刀轮围绕所述轴线旋转时,所述刀轮的所述车轴从所述振动器的所述轴线 错开,以使所述刀轮围绕所述轴线回旋。
本发明第三方面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划线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划线装置还具备驱动所述振动器、所述振动传递部及所 述刀具围绕所述轴线旋转的驱动源;将所述驱动源的转矩向承接所述振动 器的、与所述振动传递部接触的振动器一侧的端部相反侧的端部的承接部传动,并使所述振动器、所述振动传递部及所述刀具旋转的传动机构。
本发明第四方面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划线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划线头还具有收容所述振动器及所述振动传递部的至少 一部分的壳体;引导所述振动器相对于所述壳体围绕所述轴线旋转的旋转 轴承;引导所述振动传递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围绕所述轴线旋转且沿所述轴
线的方向往复运动的旋转/往复运动轴承。
本发明第五方面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划线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划线头还具有向所述振动器施加预压的预压施加部件; 收容所述振动器及所述振动传递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设有所述振动器的 内侧壳体;覆盖所述内侧壳体的外侧壳体;引导所述内侧壳体相对于所述 外侧壳体以与所述振动器的振动方向平行的轴线为中心旋转的旋转轴承。 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划线装置,其是在工件上刻上划线的划线装 置,其中,具备使刀具振动的划线头、使所述划线头沿着工件的表面相 对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划线头具有能够抵接于工件的表面的刀具;用 于使所述刀具沿与工件的表面交叉的方向振动的振动器;与所述振动器的 振动方向的一端部紧贴的承接部;与所述振动器的振动方向的另一端部紧 贴且将所述振动器的振动向所述刀具传递的振动传递部;收容所述振动 器、所述承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振动传递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壳体;引 导所述振动器、所述承接部及所述振动传递部相对于所述壳体以与所述振 动器的振动方向平行的轴线为中心旋转的旋转轴承;引导所述振动传递部 相对于所述壳体围绕所述轴线旋转且沿所述轴线的方向往复运动的旋转/ 往复运动轴承;安装在所述振动传递部中从所述壳体露出的部分上并保持 所述刀具的支架。
本发明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划线装置,其是在工件上刻上划线的划线装 置,其中,具备使刀具振动的划线头、使所述划线头沿着工件的表面相 对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划线头具有能够抵接于工件的表面的刀具;用 于使所述刀具沿与工件的表面交叉的方向振动的振动器;与所述振动器的 振动方向的一端部紧贴的承接部;与所述振动器的振动方向的另一端部紧 贴且将所述振动器的振动向所述刀具传递的振动传递部;收容所述振动 器、所述承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振动传递部的一部分的内侧壳体;设置于所述内侧壳体并且向所述振动器施加预压的预压施加部件;引导所述 振动传递部相对于所述内侧壳体沿与所述振动器的振动方向平行的轴线
的方向往复运动的往复运动轴承;安装在所述振动传递部中从所述内侧壳 体露出的部分上并保持所述刀具的支架;覆盖所述内侧壳体的外侧壳体; 引导所述内侧壳体相对于所述外侧壳体以与所述振动器的振动方向平行 的轴线为中心旋转的旋转轴承。
本发明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划线方法,使刀具抵接于工件的表面,并利 用振动器使所述刀具沿与工件的表面交叉的方向振动,同时使所述刀具沿 着工件的表面相对移动,从而在工件上刻上划线,其中,在使所述刀具沿 着工件的表面移动时,所述振动器、所述刀具及与所述振动器的振动方向 的端部紧贴且将所述振动器的振动向所述刀具传递的振动传递部能够以 与所述振动器的振动方向平行的轴线为中心一起旋转。
本发明第九方面在第八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划线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使所述刀具沿着工件的表面移动时,向所述振动器施加预压的预压 施加部件也能够一起旋转。
根据第一方面,振动器、振动传递部及刀具一起旋转,因此,不需要 在振动传递部设置旋转机构。振动器的振动在振动传递部中不会衰减,因 此,能够可靠地将振动向刀具传递。
根据第二方面,刀轮在工件的表面行进时,宛如安装在椅子上的脚轮 一样,刀轮的斜面仿效刀轮的行进方向。因此,不需要用于使刀轮的斜面 与刀轮的行进方向平行的作业。
根据第三方面,通过能动地控制刀具的旋转方向,能够使划线形成异 形的形状。另外,传动机构将驱动源的转矩向振动传递部的相反侧的承接 部传动,因此,能够防止传动机构振动。
根据第四方面,能够使振动器、振动传递部及刀轮相对于壳体而一起 旋转。
根据第五方面,能够不使预压施加部件向振动器施加的压力对旋转轴 承发生作用。成为旋转的阻力的压力不对旋转轴承发生作用,因此,能够 容易地使刀具的朝向被动地伴随刀具的行进方向而改变。
根据第六方面,振动器、振动传递部及刀具一起旋转,因此,不需要在振动传递部设置旋转机构。振动器的振动在振动传递部中不会衰减,因 此,能够可靠地将振动向刀具传递。
根据第七方面,振动器、振动传递部及刀具一起旋转,因此,不需要 在振动传递部设置旋转机构。振动器的振动在振动传递部中不会衰减,因 此,能够可靠地将振动向刀具传递。另外,能够不使预压施加部件向振动 器施加的压力对旋转轴承发生作用,因此,能够容易地使刀具的朝向被动 地伴随刀具的行进方向而改变。
根据第八方面,振动器、振动传递部及刀具一起旋转,因此,不需要 在振动传递部设置旋转机构。振动器的振动在振动传递部中不会衰减,因 此,能够可靠地将振动向刀具传递。
根据第九方面,能够不使预压施加部件向振动器施加的压力对旋转轴 承发生作用,因此,能够容易地使刀具的朝向被动地伴随刀具的行进方向 而改变。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划线装置的垂直方向剖面图; 图2是表示旋转/往复运动轴承的立体图(包含局部剖面图); 图3是表示刀轮及支架的详细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划线装置的垂直方向剖面图; 图5是现有的划线装置的划线头的垂直方向剖面图。 附图符号说明 11刀轮 lla车轴 12划线头 13移动机构 16工作台 17工件 18壳体 19振动器 21承接部
922振动传递部
23、 26、 48旋转轴承
25传动带(传动机构)
28电动机(驱动源)
29旋转/往复运动轴承
37支架
42内侧壳体
43外侧壳体
44预压施加部件
L振动方向(轴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划线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图 1表示划线装置的垂直方向剖面图。
划线装置具备使设置于其下端的刀轮11沿上下方向振动的划线头
12、使划线头12在水平面内的X及Y轴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13、吸附/ 保持工件17的工作台16。移动机构13使基座14在水平面内移动。在基 座14安装有划线头12。直线导向件15引导划线头12相对于基座14沿上 下方向滑动。
在划线装置的工作台16上,通过真空吸附或夹具固定有工件17。当 使划线头12下降直至刀轮与工件17的上表面抵接,并利用移动机构,使 划线头12沿着工件17的表面移动时,在工件17的表面上刻上划线。划 线是形成于工件17的表层的垂直裂缝传播的划线。此外,虽然没有图示, 但是划线头12可以通过汽缸等加压机构向工件17加压。
在划线头12的筒状的壳体18上,作为振动器19,例如采用施加外部 电压时产生应变的压电元件(压电促动器)。压电元件与电线20连接。当 使向压电元件施加的电压以规定的频率变化时,压电元件周期性地伸縮。 该压电元件的伸縮方向作为振动方向L。此外,作为振动器19,也可以釆 用施加磁场时在磁性体上产生应变的磁致伸縮元件等磁性材料。当使向磁 致伸缩元件施加的磁场以规定的频率变化时,磁致伸縮元件周期性地伸縮。
在使振动器19振动之前,需要事先施加压力并使之适应后,施加电 压使振动器19伸縮。为了向振动器19施加预压,在承接部21的外侧设 有预压施加部件30。在预压施加部件30的外周加工有阳螺纹。在壳体18 的筒状上部18a的内周面加工有与预压施加部件30螺合的阴螺纹。当使 预压施加部件30旋转时,通过螺纹的作用,预压施加部件30向下方向移 动。预压施加部件30向下方向的按压力按照外轮抵接部件24—旋转轴承 23 —承接部21—振动器19的顺序依次传递。通过调节预压施加部件30 的旋入量,能够调节对振动器19施加的预压的大小。
在振动器19的振动方向L的上端部紧贴设置有承接部21,在下端部 紧贴设置有振动传递部22。振动器19由承接部21及振动传递部22从振 动方向L的两侧夹持着。振动器19的振动向振动传递部22传递,承接部 21承接振动的反力。振动器19、承接部21及振动传递部22被收容于壳 体18中。
承接部21在振动器19的振动方向L上呈轴状细长延伸。在承接部 21的下端部设有扩径了的大径部21b。在大径部21a的下表面设有收纳振 动器19的凹部21b。在承接部21上开设有用于通过振动器19的电线20 的贯通孔21c。承接部21的大径部21a被收容于壳体18内,但是,其上 端部从壳体18露出。在设有驱动承接部21旋转的传动机构的情况下,在 该上端部加工齿轮,在齿轮上架设有传动带25。当然,在没有设置传动机 构的情况下,不需要在承接部21的上端部加工齿轮。承接部21可旋转地 支承于在壳体上设置的旋转轴承23。如上所述,承接部21承接振动的反 力。该反力按照承接部21 —旋转轴承23的内轮23a—滚动体23b—旋转轴 承23的外轮23c—外轮抵接部件24—壳体18的顺序依次传递。
振动传递部22在振动器19的振动方向L上呈轴状细长延伸。在振动 传递部22的上端部设有扩径了的大径部22a。在大径部22a的上表面设有 收纳振动器19的凹部22b。在振动传递部22的周围设有引导振动器19 旋转的旋转轴承26。振动传递部22和旋转轴承26不接触,振动传递部 22和旋转轴承26之间空出空隙。在振动传递部22的大径部22a和旋转轴 承26的内轮26a之间,设置有作为将振动传递部22向振动器19按压的施力部件的盘簧27。当振动器19振动时,紧贴于振动器19的振动传递部 22也振动。通过设有盘簧27,可使振动传递部22的振动追随振动器19 的振动发生。通过振动传递部22的振动,盘簧27进行伸縮。
旋转轴承26经由盘簧27而引导振动传递部22进行旋转运动。艮P, 上侧的旋转轴承23引导承接部21进行旋转,下侧的旋转轴承26引导振 动传递部22进行旋转。在承接部21和振动传递部22之间夹持有振动器 19,因此,振动器19被间接地由一对旋转轴承23、 26引导旋转。振动器 19旋转时的轴线L与振动器19的振动方向L平行(在该实施方式中一致)。
振动传递部22不仅围绕轴线L旋转,也沿轴线方向往复运动。因此, 不能通过旋转轴承26直接支承振动传递部22。振动传递部22能够旋转地 支承于在壳体18上设置的旋转/往复运动轴承29,且可往复运动地支承在 振动方向L上。
图2表示旋转/往复运动轴承29的立体图。旋转/往复运动轴承29中, 在圆筒形的外筒31的内部组装有滚珠隔圈32和滚珠33。由于滚珠33滚 动运动,所以外筒31的内表面被精密地研磨。在圆筒形的滚珠隔圈32上, 为了均匀地负载荷重,将滚珠33呈锯齿排列。在外筒31的内径的两端设 有挡圈34,以防止滚轮隔圈32的超限。滚珠33和振动传递部22、及滚 珠33和外筒31的内表面点接触,因此,滚珠33以极小的摩擦系数滚动 运动。旋转/往复运动轴承29引导振动传递部22围绕轴线L的旋转运动 以及轴线方向上的往复运动。
如图1及图3所示,在从壳体18露出的振动传递部22的小径的下端 部固定有支架保持部36。支架保持部36具有支架安装面36a,在该支架 安装面36a上能够装卸地安装有支架37。支架37能够旋转地保持刀轮11 。 当将支架37安装于支架安装面36a时,支架安装面36a和刀轮11的斜面 平行。
如图3所示,刀轮ll以车轴lla为中心旋转。刀轮ll的车轴lla从 轴线L沿水平方向离开规定的距离h。当支架围绕轴线L在水平面内旋转 时,刀轮ll在水平面内在半径h的圆形轨道上回旋。
如图1所示,在工件17的表面载置划线头12的刀轮,通过一边使刀 轮11振动, 一边使刀轮12沿着工件17的表面移动,从而在工件17的表
12面上刻上划线。当刀轮11沿着工件17的表面行进时,宛如安装在椅子上 的脚轮一样,刀轮ll的斜面仿效刀轮的行进方向。刀轮11振动,而不需 要从刀轮11向工件17施加过度的力,因此,能够形成破裂及缺口少的垂 直裂缝。因此,能够提高切割品质。
当刀轮ll在水平面内回旋时,不仅刀轮ll,而且振动器19、振动传
递部22也围绕轴线L 一起旋转。不需要在振动传递部22上设置用于使刀 轮11回旋的旋转机构,囟此,在旋转机构中振动没有衰减的情况下,也 能够可靠地向刀轮ll传递振动。
当使振动器19振动时,向承接部21作用反力,该反力也向上侧的旋 转轴承23传递。与以刚体承接反力的情况相比,以旋转轴23承接反力时, 可能振动会稍微衰减。但是,固定侧的承接部21、壳体18、直线导向件 15等的质量与振动侧的振动传递部22、支架37、刀轮ll等的质量相比很 大。固定侧的振动非常小,因此,在旋转轴承23中的振动的衰减非常小。
如图1的双点划线所示,也可以将传动带架设于承接部21,并利用作 为驱动源的电动机28使承接部21旋转驱动。在电动机28的输出轴和承 接部21之间架设有作为传动机构的传动带25。只要能够通过电动机28 能动地控制刀轮11的旋转方向,则能够将工件17切割成异形。传动带25 架设在固定侧的承接部21,因此,传动带25不会振动。
在如图l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划线装置中,通过调节预压施加装置 部件30的旋入量,能够调节向振动器19施加的预压的大小。预压施加部 件30的按压力经由旋转轴承23向振动器19传递。具体而言,预压施加 部件30的按压力按外轮抵接部件24—外轮23c—滚动体23b—内轮23a传 递。如果旋转轴承23承接的力比向振动器19施加的预压大,旋转轴承23 顺利地旋转。但是,如果旋转轴承23承接的力比向振动器19施加的预压 大,会对旋转轴承23的旋转产生阻力。当对旋转产生阻力时,将难以使 刀轮11的斜面被动地伴随刀轮的行进方向而改变。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划线装置中,将预压附 件部件配置于旋转轴承23的内侧,而使预压施加部件也旋转。图4表示 第二实施方式的划线装置。该实施方式的划线装置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划 线装置同样地具备使刀轮11沿上下方向振动的划线头41、使划线头41
13在水平面内移动的移动机构13、吸附/保持工件17的工作台16。
划线头41由内侧壳体42和覆盖内侧壳体42的外侧壳体43构成。在 内侧壳体42的内部设有振动器19、与振动器19的下端部紧贴且将振动器 19的振动向刀轮11传递的振动传递部22、与振动端子19的上端部紧贴 的承接部21。振动器19、承接部21、振动传递部22的构造与上述第一实 施方式的划线装置相同,因此,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内侧壳体42的筒状上部42a螺合有预压施加部件44。在预压施加 部件44的外周面加工有阳螺纹。在内侧壳体42的筒状上部42a的内周面 加工有与预压施加部件44螺合的阴螺纹。当使预压施加部件44旋转时, 利用螺纹的作用,预压施加部件44下降。预压施加部件44按压承接部21 , 将预压赋予振动器19。当预压量达到规定值时,停止将预压施加部件44 向筒状上部42a内旋入,利用与预压施加部件44螺合的锁紧螺母45来固 定预压施加部件44。
在内侧壳体42和振动传递部22之间设有引导振动传递部22相对于 内侧壳体42向振动器的振动方向振动(往复运动)的往复运动轴承46。 振动传递部22相对于内侧壳体42只进行往复运动,因此,往复运动轴承 46只引导振动传递部22的往复运动。
在内侧壳体42和外侧壳体43之间设有引导内侧壳体42相对于外侧 壳体43旋转的上下的两个旋转轴承48。各旋转轴承48由内轮48a、外轮 48c、介于内轮48a和外轮48c之间的滚动体48b构成。在内侧壳体42收 容有预压施加部件44、振动器19、承接部21的一部分、振动传递部22 的一部分。在振动传递部22经由支架37而安装有刀轮11。这些部件均以 与振动器19的振动方向平行的轴线为中心一起旋转。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划线装置,预压施加部件44配置于旋转轴承48的 内侧,因此,预压附件部件44向振动器19施加的预压不影响旋转轴承48。 不向旋转轴承48施加多余的压力,因此,容易使刀轮ll的斜面被动地伴 随行进方向而改变。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改变其宗旨的情况下可以体 现为各种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壳体18,振动器 19、振动传递部22、刀轮旋转,但是,也可以按照振动器、振动传递部及刀轮不能相对于壳体旋转的方式,与收容振动器、振动传递部及刀轮的壳 体一起旋转。此外,在刀具中,除了算盘珠状的能够旋转的刀轮以外,也 可以采用固定于支架的四角锥状的刀具。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划线头向相对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移 动而形成划线,但是,工件也可以向图1的纸面的左右方向移动。在该情 况下,支架及刀具在水平面安装成90度旋转了的方向,即图3的朝向。 然后,移动机构使划线装置的工作台移动。
本说明书根据2006年10年5日提出申请的特愿2006-274456。本说
明书包含其全部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划线装置,其是在工件的表面刻上划线的划线装置,其中,具备使刀具振动的划线头、使所述划线头沿着工件的表面相对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划线头具有能够抵接于工件的表面的刀具、用于使所述刀具沿与工件的表面交叉的方向振动的振动器、将所述振动器的振动向所述刀具传递的振动传递部,所述振动器、所述振动传递部及所述刀具能够以与所述振动器的振动方向平行的轴线为中心一起旋转。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是能够以车轴为中心旋转的刀轮,并且被保持于能够装卸地 安装在所述振动传递部上的支架,在所述振动器、所述振动传递部及所述刀轮围绕所述轴线旋转时,所 述刀轮的所述车轴从所述振动器的所述轴线错开,以使所述刀轮围绕所述 轴线回旋。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划线装置还具备驱动所述振动器、所述振动传递部及所述刀具围绕所述轴线旋转的驱 动源;将所述驱动源的转矩向承接所述振动器的、与所述振动传递部接触 的振动器一侧的端部相反侧的端部的承接部传动,并使所述振动器、所述 振动传递部及所述刀具旋转的传动机构。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划线头还具有收容所述振动器及所述振动传递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壳体;引导所述振 动器相对于所述壳体围绕所述轴线旋转的旋转轴承;引导所述振动传递部 相对于所述壳体围绕所述轴线旋转且沿所述轴线的方向往复运动的旋转/ 往复运动轴承。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划线头还具有向所述振动器施加预压的预压施加部件;收容所述振动器及所述振动 传递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设置所述振动器的内侧壳体;覆盖所述内侧壳体 的外侧壳体;引导所述内侧壳体相对于所述外侧壳体以与所述振动器的振动方向平行的轴线为中心旋转的旋转轴承。
6、 一种划线装置,其是在工件上刻上划线的划线装置,其中, 具备使刀具振动的划线头、使所述划线头沿着工件的表面相对移动的移动机构, 所述划线头具有-能够抵接于工件的表面的刀具;用于使所述刀具沿与工件的表面交叉 的方向振动的振动器;与所述振动器的振动方向的一端部紧贴的承接部; 与所述振动器的振动方向的另一端部紧贴且将所述振动器的振动向所述 刀具传递的振动传递部;收容所述振动器、所述承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及所 述振动传递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壳体;引导所述振动器、所述承接部及所述 振动传递部相对于所述壳体以与所述振动器的振动方向平行的轴线为中 心旋转的旋转轴承;引导所述振动传递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围绕所述轴线旋 转且沿所述轴线的方向往复运动的旋转/往复运动轴承;安装在所述振动传 递部中从所述壳体露出的部分上并保持所述刀具的支架。
7、 一种划线装置,其是在工件上刻上划线的划线装置,其中, 具备使刀具振动的划线头、使所述划线头沿着工件的表面相对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划线头具有能够抵接于工件的表面的刀具;用于使所述刀具沿与工件的表面交叉 的方向振动的振动器;与所述振动器的振动方向的一端部紧贴的承接部; 与所述振动器的振动方向的另一端部紧贴且将所述振动器的振动向所述 刀具传递的振动传递部;收容所述振动器、所述承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及所 述振动传递部的一部分的内侧壳体;设置于所述内侧壳体并且向所述振动 器施加预压的预压施加部件;引导所述振动传递部相对于所述内侧壳体沿 与所述振动器的振动方向平行的轴线的方向往复运动的往复运动轴承;安 装在所述振动传递部中从所述内侧壳体露出的部分上并保持所述刀具的 支架;覆盖所述内侧壳体的外侧壳体;引导所述内侧壳体相对于所述外侧壳体以与所述振动器的振动方向平行的轴线为中心旋转的旋转轴承。
8、 一种划线方法,使刀具低接于工件的表面,并利用振动器使所述 刀具沿与工件的表面交叉的方向振动,同时使所述刀具沿着工件的表面相 对移动,从而在工件上刻上划线,其中,在使所述刀具沿着工件的表面移动时,所述振动器、所述刀具及与所 述振动器的振动方向的端部紧贴且将所述振动器的振动向所述刀具传递 的振动传递部能够以与所述振动器的振动方向平行的轴线为中心一起旋 转。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刀具沿着工件的表面移动时,向所述振动器施加预压的预压 施加部件也能够一起旋转。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划线装置,其即使在划线装置上设有旋转机构(摇头机构)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振动器的振动不衰减地向刀具传递。划线装置具备使刀具(11)振动的划线头(12)、使划线头(12)沿工件着(17)的表面移动的移动机构(13)。划线头(12)具有能够抵接于工件(17)的表面的刀具(11)、使刀具(11)沿与工件(17)的表面交叉的方向振动的振动器(19)、与振动器(19)的振动方向(L)的端部紧贴且将振动器(19)的振动向刀具(11)传递的振动传递部(22)。振动器(19)、振动传递部(22)及刀具(11)能够以与振动器(19)的振动方向(L)平行的轴线为中心一起旋转。
文档编号B28D5/00GK101522383SQ200780037170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5日
发明者三户雅德, 中村雅彦, 女柳信义, 星野京延, 河野贵哉, 羽生明夫, 肉户善明 申请人:Thk株式会社;株式会社贝尔德克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