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92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构件。(二) 背景技术目前,现浇砼空心楼盖是应用较广的楼盖结构形式,其内填充的轻质永久 胎模有各种空心管和盒子,盒子有空心的或实心的。如申请人于1999年11月 29曰申请的专利号为ZL99249798.1、名称为"钢筋砼填充用纤维增强型薄壁构 件"实用新型专利,它公开了一种薄壁模壳构件,包括上板、周围侧壁、下底, 上板、周围侧壁、下底围成多面体空腔。又如申请人于2001年11月23日申请 的申请号为01140106.0、公开号为CN1356442、名称为"一种现浇钢筋砼楼板用 空腔结构模壳"发明专利申请,它包括"上板、周围侧壁、下底,上板、周围侧 壁、下底围成多面体空腔模壳构件,这种空腔模壳构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结 构简单、施工运输方便等特点。但是,这类砼填充用的轻质构件应用密肋楼盖后, 在横向拐角处,楼盖的受力比较复杂,应力较集中,易产生裂缝,甚至开裂破坏, 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砼填充用轻质构件已为急需。(三)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构件,应用于楼盖后,具有改善 楼盖的力学性能、减少应力集中、防止裂缝的产生等特点。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包括上板、周围侧壁、下板, 上板、周围侧壁、下板围成六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周围侧壁之间的转角均为 竖弧形角或/和下板的周边均为下弧形角。这样,当轻质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 楼盖后,在楼盖中相应形成了加强筋结构,大幅度提高了楼盖的承载能力,同时 也大大提高了楼盖的抗震性能。同时,由于上板周边转角为弧形角,在轻质构件 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后,在轻质构件的弧形角部位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加强 了现浇砼肋和现浇砼板相交节点处的强度与刚度,形成了过渡结构,因而能有效 地消除楼盖的应力集中现象,防止裂缝的产生,并可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作用而 不破坏;同时,周围侧壁之间的转角均为竖弧形角,当轻质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 心楼盖中后,相应在轻质构件的周围侧壁之间的转角处形成了竖向加强剪力墩结 构或现浇砼肋的加强筋结构,大大加强了现浇暗肋交接点的强度,提高了楼盖的 力学性能;此外,轻质构件还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制造容易、成本低、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特点,从而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 力钢筋砼的空心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空腹桥梁使用,尤其适用于空 心无梁楼盖使用。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竖弧形角与上弧形角正交。这样,当轻质构件 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后,在楼盖中相应形成了彼此正交的加强筋结构,提高了 楼盖的抗压、抗剪能力,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楼盖的承载能力。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竖弧形角与上弧形角斜交。这样,当轻质构件 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后,在楼盖中相应形成了彼此斜交的加强筋结构,改善了 楼盖的稳定性能,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楼盖的承载能力。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下弧形角与竖弧形角斜交。这样,当轻质构件 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后,在楼盖中相应形成了彼此斜交的加强筋结构,加强了 楼盖的承载能力,使楼盖的结构更加稳固可靠。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下弧形角与竖弧形角正交。这样,当轻质构件 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后,在楼盖中相应形成了彼此正交的加强筋结构,大幅度 提高了楼盖的承载能力。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弧形角、下弧形角为大小不一的弧形角。这 样,当轻质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时,根据不同的设计需要和施工要求及实 际承力情况,可选择上下弧形角大小不一的模壳构件来形成与之配套的现浇砼结 构,大大方便了施工与设计,同时,也充分满足了各种不同结构的楼盖应用的需 要。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弧形角、下弧形角为一端大或两端大或中间 大的弧形角。这样,当轻质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时,根据不同的设计需要 和施工要求及实际承力情况,可选择上下弧形角大小不一的模壳构件来形成与之 配套的现浇砼结构,大大方便了施工与设计,同时,也充分满足了各种不同结构 的楼盖应用的需要。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弧形角的表面为折线形或曲线形。这样,当轻 质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时,轻质构件的表面为折线形或曲线形,大大增加 了现浇砼和轻质构件的接触面积,使其粘合更加稳固,不易破损,减少了轻质构 件的破损率,降低了成本。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竖弧形角为大小不一的弧形角。这样,轻质构 件的竖弧形角为大小不一的弧形角,可满足各种不同应用情况的需要,方便了设 计和施工,降低了各项工作的难度。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竖弧形角为上大下小或下大上小或两端大中间 小的竖弧形角。这样,轻质构件上的竖弧形角为上述不同情况的大小设置,在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后,可相应形成不同大小的现浇砼加强筋或剪力墩结 构,充分满足了建筑结构多样化的需求。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下板的周边均为阴角。这样,当轻质构件应用 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后,在现浇砼空心楼盖的下部形成了网状现浇砼加强筋,大 幅度提高了楼板的承载能力及抗折能力,大大提高了楼板的综合性能。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轻质构件上设置有接线盒、火灾探测器、风管、 线管、吊挂件或者搬运件中的至少一个。这样,有利于施工单位施工,便于施工 单位与设计单位的选用。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轻质构件上设置有阴角、凹槽、凹坑、凸形模 块、凸条或者倒角中的至少一个。这样,当轻质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后, 现浇砼浇入阴角或凹槽或凹坑或倒角中,相应可形成局部的现浇砼加强构造;在 凸形模块或凸条部位,可进一步减轻楼盖自身的重量,节省砼的用量,降低楼盖 的成本,同时也改善楼盖的性能。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轻质构件中含有增强物。增强物为钢筋、钢丝、 预应力筋、钢筋网、钢丝网、纤维、纤维丝束、纤维网格布、无纺布、金属薄条 带、有孔薄条带、包装带、编织带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大大提高了轻质构件的 强度和刚度,使轻质构件在堆放、运输、安装、施工过程中不易破损,即使有小 面积的破损,因有增强物的牵扯,也不需要修补,可继续投入使用。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增强物露出轻质构件。若轻质构件上还有增强 物露出轻质构件外部,在轻质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时,其外露的增强物 和现浇砼相结合,可大大提高现浇砼与轻质构件之间的握裹力,优化整个楼盖的 性能;同时,外露增强物也方便轻质构件搬运时,作提手或吊环或吊钩使用。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轻质构件为实心轻质构件或者空心轻质构件。 这样,当轻质构件为实心轻质构件时,应用过程中不易破损,即使有破损也不会 影响后续砼施工。当轻质构件为空心轻质构件时,轻质构件重量更轻,施工搬运 更方便,成本更低。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实心轻质构件为实心轻质胎体或硬壳实心轻质 胎体。这样,当轻质构件为实心轻质胎体或硬壳实心轻质胎体时,胎体在应用过 程中,不易破坏,即使有破损也不会影响后续砼施工;特别是硬壳轻质实心胎体, 可大幅度降低轻质构件的破损率。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轻质构件中设置有加劲杆、加强筋或者加劲肋 中的至少一个。这样,当轻质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后,轻质构件内设置 的加劲肋、加劲杆、加强筋或者外露的加劲肋、加劲杆、加强筋可以和现浇砼形 成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复合结构,优化了现浇砼楼盖内部受力体系。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劲杆、加强筋或者加劲肋中的至少一个露出 轻质构件外。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劲杆、加强筋或者加劲肋中的至少一个有增 强物露出。若其上还有增强物露出,则轻质构件与现浇砼粘结更牢,楼盖的整体 性更好。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轻质构件上设置有定位构件。定位构件可为拉 环、拉钩、铁丝、支撑脚或其它装置。这样,当轻质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 中后,可对轻质构件进行准确定位,防止轻质构件在浇筑砼时上浮、移位等现象 产生,可有效保证楼盖的浇筑质量。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轻质构件上设置有连接构件。这样,轻质构件 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时,可大大提高楼盖的施工效率和施工速度。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多个轻质构件通过连接构件连成成组轻质构件。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轻质构件伸出有挑板。这样,轻质构件的施工 更方便快捷,挑板可代替施工模板,省去模板安装工序,降低了材料损耗率,同 时,提高了施工效率。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挑板伸出有增强物。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多个轻质构件通过挑板连成成组轻质构件。若 多个轻质构件通过挑板连接成成组轻质构件,则轻质构件的施工效率更高,施工 成本更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各附图中,1为上板、2为周围侧壁、 3为下板、4为上弧形角,以下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如图l所 示,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面体,其所述的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 交构成的周边转角为上弧形角4。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 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其所述的周 围侧壁2之间的转角也全部设置为竖弧形角5。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 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2 之间的转角也全部设置为竖弧形角5,其所述的竖弧形角5与上弧形角4正交。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 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2 之间的转角也全部设置为竖弧形角5,其所述的竖弧形角5与上弧形角4斜交。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 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2 之间的转角也全部设置为竖弧形角5,其所述的下板3的周边均为下弧形角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 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2 之间的转角设置为竖弧形角5,下板3的周边均为下弧形角6,其所述的下弧形 角6与竖弧形角5斜交。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 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2 之间的转角设置为竖弧形角5,下板3的周边均为下弧形角6,其所述的下弧形 角6与竖弧形角5正交。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 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2 之间的转角设置为竖弧形角5,下板3的周边均为下弧形角6,其所述的上弧形 角4、下弧形角6为大小不一的弧形角。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 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2 之间的转角设置为竖弧形角5,下板3的周边均为下弧形角6,其所述的上弧形 角4、下弧形角6为两端大的弧形角。图IO是本发明实施例IO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 六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 2之间的转角设置为竖弧形角5,下板3的周边均为下弧形角6,其所述的弧形 角4、 6的表面为折线形或曲线形。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 六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 2之间的转角设置为竖弧形角5,其所述的竖弧形角5为大小不一的弧形角。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 六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 2之间的转角设置为竖弧形角5,其所述的竖弧形角5为两端大中间小的竖弧形 角。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 六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 2之间的转角设置为竖弧形角5,其所述的下板3的周边均设置为阴角7。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其所述的 轻质构件上同时设置有接线盒8、火灾探测器9、风管10、线管11、吊挂件12 及搬运件13。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 六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其所述的 轻质构件上还同时设置有阴角7、凹槽14、凹坑15、凸形模块16、凸条17及倒 角18。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 六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 2之间的转角设置为竖弧形角5,其所述的轻质构件中含有增强物19。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 六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 2之间的转角设置为竖弧形角5,下板3的周边均设置为阴角7,其轻质构件为 实心轻质构件。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 六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 2之间的转角设置为竖弧形角5,下板3的周边均设置为阴角7,其所述的实心 轻质构件为硬壳实心轻质胎体。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 六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 2之间的转角设置为竖弧形角5,其所述的轻质构件中还同时设置有加劲杆20、 加强筋21、加劲肋22。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20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 六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其所述的 轻质构件上还设置有定位构件23,图示定位构件23为定位块。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21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 六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 2之间的转角设置为竖弧形角5,其所述的轻质构件上设置有连接构件24,图示 多个轻质构件通过连接构件24连成成组轻质构件。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22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 六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 2之间的转角设置为竖弧形角5,其所述的轻质构件伸出有挑板25,图示多个轻 质构件通过挑板25连成成组轻质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如附图所示,包括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上板l、周围侧壁 2、下板3围成六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周围侧壁2之间的转角均为竖弧形角 5或/和下板3的周边均为下弧形角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各 附图中,l为上板、2为周围侧壁、3为下板、4为上弧形角,以下各附图中,编 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如图1所示,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面体, 其所述的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为上弧形角4。图2是本发明 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面体,上板l和周 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其所述的周围侧壁2之间的转 角也全部设置为竖弧形角5。如图5、图6所示,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 成六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 壁2之间的转角也全部设置为竖弧形角5,下板3的周边均为下弧形角6。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竖弧形角5与上弧形角4正交。图3是本发明 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面体,上板l和周 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2之间的转角也全部 设置为竖弧形角5,其所述的竖弧形角5与上弧形角4正交。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竖弧形角5与上弧形角4斜交。图4是本发明 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面体,上板l和周 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2之间的转角也全部 设置为竖弧形角5,其所述的竖弧形角5与上弧形角4斜交。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下弧形角6与竖弧形角5斜交。图6是本发明 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面体,上板l和周 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2之间的转角设置为 竖弧形角5,下板3的周边均为下弧形角6,其所述的下弧形角6与竖弧形角5 斜交。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下弧形角6与竖弧形角5正交。图7是本发明 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面体,'上板1和周 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2之间的转角设置为 竖弧形角5,下板3的周边均为下弧形角6,其所述的下弧形角6与竖弧形角5 正交。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弧形角4、下弧形角6为大小不一的弧形角。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面体, 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2之间的 转角设置为竖弧形角5,下板3的周边均为下弧形角6,其所述的上弧形角4、下弧形角6为大小不一的弧形角。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弧形角4、下弧形角6为一端大或两端大或 中间大的弧形角。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 下板3围成六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 周围侧壁2之间的转角设置为竖弧形角5,下板3的周边均为下弧形角6,其所 述的上弧形角4、下弧形角6为两端大的弧形角。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弧形角4、 6的表面为折线形或曲线形。图10 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面体,上 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2之间的转 角设置为竖弧形角5,下板3的周边均为下弧形角6,其所述的弧形角4、 6的表 面为折线形或曲线形。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竖弧形角5为大小不一的弧形角。图11是本发 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面体,上板1和 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2之间的转角设置 为竖弧形角5,其所述的竖弧形角5为大小不一的弧形角。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竖弧形角5为上大下小或下大上小或两端大中 间小的竖弧形角。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 下板3围成六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 周围侧壁2之间的转角设置为竖弧形角5,其所述的竖弧形角5为两端大中间小 的竖弧形角。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下板3的周边均为阴角7。图13是本发明实施 例13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面体,上板l和周围侧 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2之间的转角设置为竖弧 形角5,其所述的下板3的周边均设置为阴角7。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轻质构件上设置有接线盒8、火灾探测器9、风 管10、线管11、吊挂件12或者搬运件13中的至少一个。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 14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面体,上板l和周围侧壁 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其所述的轻质构件上同时设置有接线 盒8、火灾探测器9、风管IO、线管ll、吊挂件12及搬运件13。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轻质构件上设置有阴角7、凹槽14、凹坑15、 凸形模块16、凸条17或者倒角18中的至少一个。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 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 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其所述的轻质构件上还同时设置有阴角7、 凹槽14、凹坑15、凸形模块16、凸条17及倒角18。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轻质构件中含有增强物19。图16是本发明实 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面体,上板1和周围 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2之间的转角设置为竖 弧形角5,其所述的轻质构件中含有增强物19。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增强物19露出轻质构件。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轻质构件为实心轻质构件或者空心轻质构件。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面 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2之 间的转角设置为竖弧形角5,下板3的周边均设置为阴角7,其轻质构件为实心 轻质构件。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实心轻质构件为实心轻质胎体或硬壳实心轻质 胎体。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 成六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 壁2之间的转角设置为竖弧形角5,下板3的周边均设置为阴角7,其所述的实 心轻质构件为硬壳实心轻质胎体。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轻质构件中设置有加劲杆20、加强筋21或者加 劲肋22中的至少一个。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 侧壁2、下板3围成六面体,上板1和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 弧形角4,周围侧壁2之间的转角设置为竖弧形角5,其所述的轻质构件中还同 时设置有加劲杆20、加强筋21、加劲肋22。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劲杆20、加强筋21或者加劲肋22中的至少 一个露出轻质构件外。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劲杆20、加强筋21或者加劲肋22中的至少 一个有增强物19露出。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轻质构件上设置有定位构件23。图20是本发明 实施例20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面体,上板l和周 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其所述的轻质构件上还设置有 定位构件23,图示定位构件23为定位块。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轻质构件上设置有连接构件24。图21是本发 明实施例21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面体,上板l和 周围侧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2之间的转角设置 为竖弧形角5,其所述的轻质构件上设置有连接构件24,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多个轻质构件通过连接构件24连成成组轻质 构件。如图21所示,图示多个轻质构件通过连接构件24连成成组轻质构件。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轻质构件伸出有挑板25。图22是本发明实施 例22的结构示意图,上板l、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面体,上板l和周围侧 壁2相交构成的周边转角设置为上弧形角4,周围侧壁2之间的转角设置为竖弧 形角5,其所述的轻质构件伸出有挑板25。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挑板25伸出有增强物19。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多个轻质构件通过挑板25连成成组轻质构件。 如图22所示,多个轻质构件通过挑板25连成成组轻质构件。本发明实施时,先拌制水泥砂浆,在模具内制作一层水泥砂浆一层纤维网 格布(或钢丝网),再一层水泥砂浆的多层叠合的由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的 上板1周边转角为弧形角4的开口轻质构件,同时其周围侧壁2在开口处伸出有 纤维网格布或钢丝网增强物19,将伸出的纤维网格布或钢丝网增强物19锚固在 钢丝网水泥砂浆下板3内,待凝结硬化后,养护至规定龄期,即可得砼填充用轻 质构件。
权利要求
1、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下板(3),上板(1)、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周围侧壁(2)之间的转角均为竖弧形角(5)或/和下板(3)的周边均为下弧形角(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弧 形角(5)与上弧形角(4)正交。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弧 形角(5)与上弧形角(4)斜交。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弧 形角(6)与竖弧形角(5)斜交。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弧 形角(6)与竖弧形角(5)正交。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弧 形角(4)、下弧形角(6)为大小不一的弧形角;或者上弧形角(4)、下弧形角(6) 为一端大或两端大或中间大的弧形角;或者弧形角(4、 6)的表面为折线 形或曲线形;或者竖弧形角(5)为大小不一的弧形角;或者竖弧形角(5)为上 大下小或下大上小或两端大中间小的竖弧形角;或者下板(3)的周边均为阴角(7) 。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质 构件上设置有接线盒(8)、火灾探测器(9)、风管(10)、线管(11)、吊挂件(12) 或者搬运件(13)中的至少一个。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构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质构件上设置有阴角(7)、凹槽(14)、凹坑(15)、凸形模 块(16)、凸条(17)或者倒角(18)中的至少一个;或者轻质构件中含有增强 物(19);或者增强物(19)露出轻质构件;或者轻质构件为实心轻质构件或者 空心轻质构件;或者实心轻质构件为实心轻质胎体或硬壳实心轻质胎体。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构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质构件中设置有加劲杆(20)、加强筋(21)或者加劲肋(22)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加劲杆(20)、加强筋(21)或者加劲肋(22)中的至少一 个露出轻质构件外;或者加劲杆(20)、加强筋(21)或者加劲肋(22)中的至 少一个有增强物(19)露出;或者轻质构件上设置有定位构件(23)。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构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质构件上设置有连接构件(24);或者多个轻质构件通过连 接构件(24)连成成组轻质构件;或者轻质构件伸出有挑板(25);或者挑板(25) 伸出有增强物(19);或者多个轻质构件通过挑板(25)连成成组轻质构件。
全文摘要
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下板(3),上板(1)、周围侧壁(2)、下板(3)围成六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周围侧壁(2)之间的转角均为竖弧形角(5)或/和下板(3)的周边均为下弧形角(6)。这样,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空腹桥梁使用,尤其适用于空心无梁楼盖使用。
文档编号E04C1/00GK101220691SQ200810009108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9日
发明者邱则有 申请人:邱则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