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抗震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136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抗震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房屋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抗震墙体结构,适用于 农村较低层房屋建设。
技术背景
现建筑行业,房屋建筑时常常采用砖砌墙体,或在现场浇筑墙,该方式施 工效率低,周期长,墙体质量偏差,尤其是农村房屋建筑抗震性能差。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名称为"拼装式钢筋混凝土盒子结构建筑"(专 利号为ZL94247443. 0 )",它的技术特点是:在将凝固后的墙体拼装时将所 有的墙体吊放到拼装架上进行拼装、浇筑,相邻墙体内的钢筋相互嵌合,等所 有的墙体拼装凝固好时将其整体搬移到目的地。其缺点是吊放到拼装架上将 导致耗费很大的劳力,成本高,需要较大的辅助施工场地;相邻墙体内的钢 筋相互嵌和,此拼装使其接合不够紧密,防震系数低,安全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的一种适用于农村 较低层房屋建设的减抗震墙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减抗震墙体结构,其墙体结构包括混凝土浇筑成型的墙体及其内布置 的钢筋网,该钢筋网端部的钢筋伸出墙体外,墙体的四个角设有定位孔,两相 邻墙体通过所述的伸出墙体外的钢筋拼装接合成整体。
所述墙体内的钢筋网有一层或一层以上。
所述钢筋拼装接合是将相邻墙体钢筋相互焊接或绑扎一体。
所述的墙体上设有吊装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墙体结实,承重能力好,无须打圏梁,效率高、 工期短,省力省钱,不需大的辅助施工场地,相邻墙体接合质量高,使其成 为一块整体,抗震系数高,提高了安全性能。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墙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位拼装时的B向示意图。
图中代号含义1—墙体;2—窗;3—门;4—基础;5—钢筋;6—定位 孔;7—吊装孔;8—螺栓;9—预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l、图2、图3:基础4根据房屋选址浇筑,墙体l根据房屋设计的 长、宽而调整模盒大小,钢筋5穿过模盒孔后纵横均匀布置形成钢筋网,每根 钢筋5的端部均伸出墙体1四周足够的长度,该长度为拼装时能搭接相邻墙体 内钢筋端为适,钢筋网可根据经济能力及需求布置多层, 一般布置两层即 可,在模盒内浇筑混凝土,可以将其表面一次性粉平,节约后续工序,根据 房屋设计及其墙体所用位置,在调整模盒时留出门3和窗2的位置以及定位孔6 和吊装孔7的位置,定位孔6应设置在墙体1的四个角内侧,在墙体l的中上部 设吊装孔7,待其凝固后,用吊装器件经吊装孔7将其吊离模盒,调整好位置 后立放在尚未完全凝固的基础4上,使墙体1底端的钢筋5插入基础4内,所有 墙体l放置到位,相邻墙体1间的钢筋5采用焊接或绑扎使其牢固接合,螺栓8 通过定位孔6将墙体1里外两側的预压板9紧密固接,浇筑混凝土,待其凝固 后,拆去螺栓8及预压板9,这样,相邻墙体成为一整体墙体,该墙体的承重 能力超过一般墙体的几十倍,无须打圈梁便能承受顶板,抗震系数高,提高 了安全性能,最适于农村较低层房屋建筑。
权利要求1. 一种减抗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墙体结构包括混凝土浇筑成型的墙体及其内布置的钢筋网,该钢筋网端部的钢筋伸出墙体外,墙体的四个角设有定位孔,两相邻墙体通过所述的伸出墙体外的钢筋拼装接合成整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抗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内的钢 筋网有一层或一层以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抗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拼装接 合是将相邻墙体钢筋相互焊接或绑扎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抗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上设 有吊装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抗震墙体结构,墙体结构包括混凝土浇筑成型的墙体及其内布置的钢筋网,该钢筋网端部的钢筋伸出墙体外,墙体的四个角内侧设有定位孔,两相邻墙体通过伸出墙体外的钢筋拼装接合成整体,墙体上设有吊装孔,两相邻墙体间采用钢筋拼装接合。其优点在于墙体结实,承重能力强,无须打圈梁,效率高、工期短,省力省钱,不需大的辅助施工场地,相邻墙体接合质量高,使其成为一块整体,抗震系数高,提高了安全性能。它适用于农村较低层房屋建设。
文档编号E04B1/41GK201245905SQ20082006473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3日
发明者李发明 申请人:李发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