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雨水减风阻风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520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雨水减风阻风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设在楼顶排风道上的防雨水减风阻风帽。
2、 背景技术目前,各类楼房普遍使用的排风道风帽,主要是由防雨用的顶盖 和支撑体组成。有的顶盖底面为平面或为向上的凹槽,防止雨水流到中间部位 再流入排风道内,由于顶盖的厚度有限,所以顶盖的底面凹槽深度有限,否则 顶盖中心太薄容易损坏。在此情况下当雨量较大时由于水的张力作用增大,凹 槽无法阻挡雨水流入排风道。当支撑体为方柱体或板体时,风刮在支撑体表面 后,由于上有顶盖阻挡,风将向下折射倒灌进入排风道内,造成排风道的烟气 倒灌。专利号为"03280234.X"的"自力式风帽"顶盖中部底面为向下凸起的 圆弧,其虽然更加利于排烟,但雨水很容易顺凸起圓弧处落入排风道内。
3、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即排风舒畅,又可防止雨水进入 排风道、防止烟气倒灌的防雨水减风阻风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防雨水减风阻风帽包括顶盖和支撑体, 顶盖周边或顶盖底部设有向下凸出的滴雨边,顶盖底部四角装设有支撑体,支 撑体下端装设在排风道顶端。
本实用新型即可防止雨水进入排风道,又可保证排风通畅,同时有效避免 了烟气倒灌现象的发生,抗外界风力千扰能力强,其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 便。
4、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顶盖周边设有滴雨边的防雨水减风阻风帽结构示意图; 图2是顶盖底部设有滴雨边的防雨水减风阻风帽结构示意图。 图例1、顶盖,2、滴雨边,3、支撑体,4、排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 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防雨水减风阻风帽包括顶盖1和支撑体3,顶盖
1周边或顶盖1底部设有向下凸出的滴雨边2,顶盖1底部四角装设有支撑体3, 支撑体3下端装设在排风道4顶端。滴雨边2的高度》5mm,小于100mm,宽 度》5mm,小于100mm。滴雨边2闭合,其与顶盖1底面过渡部分可以为一个 夹角,夹角小于120度,优选90度,滴雨边2与顶盖1底面过渡部分还可以是 一个弧面,也可以是一个阴角。支撑体3为圆柱体或椭圓柱体,其和顶盖1底 面既可为固定连接方式,也可采用组合固定连接方式,直径在50—200mm之间。
下雨时,雨水可顺滴雨边2滴落,由于滴雨边2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 同时其与顶盖1底面夹角可降低雨水张力,避免雨水落入排风道4内。圆柱体
或椭圆柱体形的支撑体3可降低风阻,避免烟气倒灌入排风道4。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 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权利要求1、一种防雨水减风阻风帽,包括顶盖和支撑体,顶盖底部四角装设有支撑体, 支撑体下端装设在排风道顶端,其特征在于顶盖周边或顶盖底部设有向下 凸出的滴雨边。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雨水减风阻风帽,其特征在于滴雨边闭合,其与顶 盖底面过渡部分可以为一个夹角,夹角小于120度,优选90度。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雨水减风阻风帽,其特征在于滴雨边的高度》5mm, 小于100mm,宽度^5mm,小于100mm。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雨水减风阻风帽,其特征在于滴雨边与顶盖底面过 渡部分还可以是一个弧面,也可以是一个阴角。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雨水减风阻风帽,其特征在于支撑体为圆柱体或椭 圆柱体,其和顶盖底面既可为固定连接方式,也可采用组合固定连接方式, 直径在50mm—200mm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设在楼顶排风道上的防雨水减风阻风帽,它包括顶盖和支撑体,顶盖周边或顶盖底部设有向下凸出的滴雨边,顶盖底部四角装设有支撑体,支撑体下端装设在排风道顶端。本实用新型既可防止雨水进入排风道,又可保证排风通畅,同时有效避免了烟气倒灌现象的发生,抗外界风力干扰能力强,其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
文档编号E04F17/00GK201193392SQ200820103540
公开日2009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9日
发明者王东明 申请人:王东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