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抗辙剂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96001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降噪抗辙剂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噪抗辙剂,主要用于混溶于沥青路面的面层内,以提高面层 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路面的降噪抗车辙能力。
背景技术
在重载、渠化交通条件下,车辙一直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重度车辙严 重危及行车安全,并且,在形成车辙的同时往往伴随出现其他类型的病害,如泛油 和开裂等。如果不及时进行维修,就会大大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然而治理车辙病 害却又要花费大量的养护资金。实践证明,在新建或大修工程中采用抗车辙能力强 的沥青混合料可以大限度地避免沥青路面出现车辙病害,将大幅度地降低养护费 用,由此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综合社会效益极为显著。另外现有的抗车辙剂由于
硬度较高,在车轮驶过时与路面之间的摩擦产生较高的噪音(有时达到IOO分贝以
上),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噪音污染,尤其是在城市道路,噪音的污染对市民正常的 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降噪抗辙剂及其生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噪 音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降噪抗辙剂,包括岩沥青、聚合物和硅藻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粉, 所述的岩沥青、聚合物、硅藻土和橡胶粉的重量份数分别为5-15、 15~33、 20 ~ 30和60 ~ 74。
所述的岩沥青、聚合物、硅藻土和橡胶粉的重量份数分别为30、 45、 25和63。 所述的聚合物为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所述的岩沥青采用天然条件下生成的固体
汤青类物质,其沥青含量大于90%,软化点大于100。C。
一种所述的降噪抗辙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岩沥青、聚合物、 硅藻土粉碎与橡胶粉按照所述的比例称量,置入混合机混合;然后将混合料用螺杆
3挤出机挤压成为条形,经过冷却后切分为颗粒;最后烘干。
所述的聚合物采用回收聚乙烯或聚氯乙稀膜并切成碎片;所述的岩沥青、硅藻 土和橡胶粉的粒度分别为300 ~ 500目、200 ~ 600目和60目。
所述的螺杆挤出机的挤压温度为120~160°C;所述的冷却采用水冷,将一水槽 设在螺杆挤出机的出口外,使挤出的条形料通过水槽;所述的切分釆用轮式切刀; 所述的烘干温度为70~90°C,时间为60 80分钟,采用烘箱或隧道式烘干装置。
本发明的优点是
1、 加入的橡胶粉大大增加了沥青路面的弹性,缓冲了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摩擦, 明显降低了车辆行驶时车轮与路面的摩擦所产生的噪音。
2、 使用安全简便,分散均匀该产品的熔点较低,在使用时能够快速均匀地 分散于混合料中,不改变其它任何工艺。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2、 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在常规的搅拌和混合温度下,能够迅速溶于沥 青中,可以大幅提高沥青胶结料的黏附性,并且由于加入了硅藻土,可以提高沥青 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和抗水损害的能力,同时还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开裂性 能;
3、 成本低,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图l是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一种降噪抗辙剂,包括岩沥青、聚合物和硅藻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橡胶粉,所述的岩沥青、聚合物、硅藻土和橡胶粉的重量份数分别为5-15、 15 ~ 33、 20~30和60~74。
所述的岩沥青、聚合物、硅藻土和橡胶粉的重量份数优选为30、 45、 25和63。
所述的聚合物为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所述的岩沥青釆用天然条件下生成的固体 沥青类物质,其沥青含量大于90%,软化点大于10(TC。
本发明降噪抗辙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参见图1,将所述的岩沥青、聚合物、硅藻 土粉碎与橡胶粉按照所述的比例称量,称量可采用电子称(分次称量或进行流量控 制,形成自动生产),将称量过的各个材料置入混合机混合;然后将混合料用螺扞 挤出机挤压成为条形,经过冷却后切分为颗粒;最后烘干。所述的聚合物采用回收聚乙烯或聚氯乙稀膜并切成碎片;所述的岩沥青、硅藻 土和橡胶粉的粒度分别为300 ~ 500目、200 ~ 600目和60目。
所述的螺杆挤出机的挤压温度为120~160°C;所述的冷却采用水冷,将一水槽 设在螺杆挤出机的出口外,使挤出的条形料通过水槽;经过冷却的条形料被安装在 水槽对面的轮式切刀切分为颗粒;最后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0~90°C,烘干时间 为60~80分钟,烘干釆用烘箱或隧道式烘干装置。采用隧道式烘干装置时可以采 用传送带将^C烘干的颗粒料穿过烘干装置,实现自动化生产。
实施例1
先取400目粒度的岩沥青5000g,回收聚乙烯(RPE,边长或径向尺寸约10mm 的废旧薄膜)15000g、 400目粒度的硅藻土 20000g和橡胶粉60000g,在混合机内常 温机械混合后,用电子计量称定量加入到螺杆挤出机共混挤压(加工挤出温度为 160°C),形成条状半成品。再通过水冷冷却(水温低于20°C)、轮式切刀分切造粒 (粒径3 4mm),并在烘干装置烘干一个小时(温度80°C ),即得到本发明的降噪 抗辙剂成品。 实施例2
先取400目岩沥青10000g和相近粒度的硅藻土 25000g,以及低密度聚乙烯 (LDPE)20000g (粒度小于lmm), 60目左右的橡胶粉65000g,经混合(方法同上)、 计量送入螺杆挤出机共混挤压(加工挤出温度为140°C),形成条状半成品。再通过 水冷冷却(水温低于20°C )、轮式切刀分切造粒(粒径3 ~ 4mm),并在烘干装置烘 干一个小时(温度80"C),即得到本发明的新型抗车辙剂成品。
实施例3
原料采用岩沥青14000g、聚氯乙稀(PVC)30000g、硅藻土 30000g和橡胶粉 70000g,粒度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同实施例2。 实施例4
原料采用27000g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 12000g岩沥青、硅藻土 26000g、橡胶粉71000g,粒度同上,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同实施例2。
本发明成品在上面层使用时的掺量比例为沥青混合料的1%-1.5%,在该比例范 围内,比例较高时降噪效果较好。采用本发明的沥青路面的噪音在同等情况下(车 辆相同、总吨位相同、试验环境相同),比普通路面P争低10% ~30%,降噪效果明 显。
权利要求
1、一种降噪抗辙剂,包括岩沥青、聚合物和硅藻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粉,所述的岩沥青、聚合物、硅藻土和橡胶粉的重量份数分别为5~15、15~33、20~30和60~74。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降噪抗辙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岩沥青、聚合物、 硅藻土和橡胶粉的重量份数分别为30、 45、 25和6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抗辙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为聚乙烯 或聚氯乙烯;所述的岩沥青采用天然条件下生成的固体沥青类物质,其沥青含量大 于90 % ,软化点大于100°C 。
4、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抗辙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岩 沥青、聚合物、硅藻土粉碎与橡胶粉按照所述的比例称量,置入混合机混合;然后 将混合料用螺杆挤出机挤压成为条形,经过冷却后切分为颗粒;最后烘干。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抗辙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 物釆用回收聚乙烯或聚氯乙稀膜并切成^e争片;所述的岩汤青、硅藻土和橡胶粉的粒 度分别为300 ~ 500目、200 ~ 600目和60目。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抗辙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 挤出机的挤压温度为120~160°C;所述的冷却采用水冷,将一水槽设在螺杆挤出机 的出口外,使挤出的条形料通过水槽;所述的切分采用轮式切刀;所述的烘干温度 为70 ~ 90 °C ,时间为60 ~ 80分钟,釆用供箱或隧道式烘干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降噪抗辙剂及其生产方法,包括岩沥青、聚合物和硅藻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粉,所述的岩沥青、聚合物、硅藻土和橡胶粉的重量份数分别为5~15、15~33、20~30和60~74。将所述的岩沥青、聚合物、硅藻土粉碎并加入橡胶粉,按照所述的比例称量,置入混合机混合;然后将混合料用螺杆挤出机挤压成为条形,经过冷却后切分为颗粒;最后烘干。本发明的优点是明显降低车轮在路面行驶所产生的噪音,使用安全简便,分散均匀;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成本低,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文档编号C04B14/02GK101525220SQ20091008107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日
发明者付庆福 申请人:付庆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