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加强水泥柱体强度的浇筑腔体的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3486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构筑加强水泥柱体强度的浇筑腔体的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有的水泥柱体,具体是一种构筑加强现有水泥柱体强 度的浇筑腔体的模块。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1438101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电线杆加强方法, 该电线杆具有环形侧壁、内部中空结构,并具有一个在环形侧壁的一个位置 形成的穿通的开口部分,该方法通过电线杆侧壁上的开口部分,向所述电线 杆的内部中空部分里注入填充料,或者先向所述电线杆的中空部分里插入用 于加强混凝土电线杆的加强部件然后再注入填充料,进而起到加强所述电线 杆强度的目的。但是由于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方法是填充加强电线杆的内部中 空部分,所以只适用于空心的且具有环形侧壁的电线杆,不适用于实心的或 者不具有环形侧壁的电线杆,所以该文献公开的加强方法适用范围有限。更 为严重的是,选择在空心电线杆的内部中空部分进行填充和加强也很不科 学,因为中空电线杆的承重部位都位于侧壁上,所以选择在空心电线杆的内 部进行加强,没能充分利用填充料,加强的效果不好。而且该方法并不能对 损伤的电线杆的外侧壁进行修补。
为了加强现有电线杆以对付其老化等情况, 一般采用一种在电线杆的外 表面环绕加强部件,例如芳族聚酸胺承托环等的常规的加强方法。但是现有 技术中的上述直接环绕加强部件的方法,加强的强度有限,不能根据需要任 意的加强所述电线杆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构筑加强水泥柱体 强度的浇筑腔体的模块,其可以将水泥柱体加强到需要的任意强度,能充分利用材料且加强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构筑加强水泥柱体强度的浇筑腔体的模块,包括一个本体,所述本
体具有一个内表面和一个外表面,在所述本体上设有一个上安置面, 一个下
安置面,以及一对端表面;其中所述上安置面和所述下安置面上分别设置有 相互配合的用以保证相邻所述冲莫块间牢固啮合的形状;在所述本体部分,所 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所述模块通过相对的所述端表 面的拼合构成一层环形的模壳。
进一步地,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都为圆柱形弧面。
所述模壳的截面为边数为2"的正多边形,其中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自 然数。 —
在所述上安置面和所述下安置面的中间位置各具有一个凹部,每个所述 凹部的两边设置有两个凸部,每个所述凹部在圆周方向上的长度为两个所述 凸部在圓周方向上的长度之和;相邻所述^^莫块的凸部配合形成的形状适于嵌 入所述凹部中,并互补地相啮合。
所述凸部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凹部的两侧。
所述模块还设置有防止拼合后的相邻所述模块在所述环形模壳的径向 上移动的限位结构。
在所述凹部靠近所述内表面一侧和/或靠近所述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沿着
圆周方向的限位凸台。
所述一对端表面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用以保证相邻所述模块牢度结合 的形状。
在所述^t块的所述端表面上设置有凹槽,在相对的所述端表面上设置有 与所述凹槽配合的榫。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构筑加强水泥柱体的浇筑腔体的模块,包括上下安置面和一 对端表面, 一个内表面和一个外表面,并且在所述上安置面和所述下安置面 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用以保证相邻所述模块间牢固啮合的形状,保证相邻所述模块间牢固啮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模块构筑的浇筑腔体环绕所述水 泥柱体设置,所以使得所述水泥混凝土都被添加到所述水泥柱体的侧壁位 置,比起在所述水泥柱体的内部填充水泥混凝土和设置加强部件,本实用新 型的模块充分利用材料,加强效果显著。可以对所述氷泥柱体的外部进行有 效修补。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 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模块从外侧观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是图1所示模块的从内侧观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3是图1所示模块拼接后的浇筑腔体立体结构示意图4是图3拼接结构的剖视图5是图4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6-f见图4中B部的局部;改大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模块的从内侧观看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8是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模块从外侧观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9是图8所示模块从内侧观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l-上安置面,2-下安置面,3-左端表面,4-右端 表面,5-内表面,6-外表面,11-凹部,12-凸部,51-凸筋,111-限位凸台, 121-凹台。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l至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构筑加强水泥柱 体强度的浇筑腔体的模块,包括一个上安置面1, 一个下安置面2, 一对端 表面3和4,其中3为左端表面,4为右端表面, 一个内表面5, 一个外表 面6,所述内表面5和所述外表面6都为同轴的半圓柱形弧面。在所述上安 置面1和所述下安置面2的中间位置各具有一个凹部11,每个所述凹部11 的两边对称设置有两个凸部12,每个所述凹部11在圓周方向上的长度为两个所述凸部12在圆周方向上的长度之和;相邻所述模块的凸部12配合形成 的形状适于嵌入所述凹部11中,并互补地相啮合。在所述凹部11靠近所述 内表面5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沿着圓周方向的凹台121,所述凹台121在圆周 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凹部11在圆周方向上的长度相等;所述凸部12在靠近 所述内表面5的一侧具有与所述凹台121相配合的限位凸台111,所迷限位 凸台lll和所述凹台121的配合防止相邻的上下两个模块在所述环形模壳的 径向上发生位移,所述限位凸台111为本实用新型限位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 形式,只要能防止拼合后的相邻所述模块在所述环形模壳的径向上移动的结 构都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限位结构。并且所述凹台121的深度大于所述限位 凸台111的高度,使得构筑的所述浇筑腔体上相邻的所述限位凸台111和所 述凹台121的连接处有空隙,在浇筑时水泥混凝土充满所述连接处的空隙, 使得相邻的所述上下模块紧密连接。在所述左端表面3上设置有凹槽,在相 对的所述端表面4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榫,保证一个模块的所述左端 面3和相邻的另一;f莫块的所述右端面4的紧密连接,进而保证相邻的所述两 个模块的紧密拼合。在所述内表面5上设置有两个沿所述模块的圆周方向连 续分布的凸筋51。
参见图8和图9所示的另一模块示意图,所述模块包括一个上安置面1, 一个下安置面2, —对端表面3和4,其中3为左端表面,4为右端表面, 一个内表面5, —个外表面6,所述内表面5和所述外表面6都为同轴的半 圆柱形弧面。在所述上安置面1和所述下安置面2的中间位置各具有一个凹 部11,每个所述凹部11的两边对称设置有两个凸部12,每个所述凹部11 在圆周方向上的长度为两个所述凸部12在圆周方向上的长度之和;相邻所 述才莫块的凸部12配合形成的形状适于嵌入所述凹部11中,并互补地相啮合。 仅在所述模块的一端在所述凹部11靠近所述外表面6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凸 台111,所述限位凸台111沿所述模块的整个圆周方向延伸。所述限位凸台 111同样起到防止相邻上下两个模块在所述环形模壳的径向上发生位移的作 用。也可以在所述凹部11靠近所述内表面5和靠近所述外表面6两侧都设 置所述限位凸台111。参见图3至图6,使用本实施例的模块构筑浇筑腔体加强水泥柱体的具 体过程如下首先,将左右两块模块拼合成圆柱形模壳,通过所述左右两个 端面3、 4上的凹槽和榫紧密配合,使得相邻的所述左右两个模块紧密拼合; 然后,再逐层码放所述圓柱形模壳到预定高度,同时将最上层和最下层所述 模壳层上不平整的凸起裁掉,就构成图3所述的浇筑腔体;最后,向所述浇 筑腔体浇筑水泥混凝土,就可完成所述水泥柱体的加固。随着水泥混凝土的 凝固,所述模块与所述混凝土牢固结合为一体。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模块构筑 的浇筑腔体环绕所述水泥柱体设置,所以使得所述水泥混凝土都被添加到所 述水泥柱体的侧壁位置,比起在所述水泥柱体的内部填充水泥混凝土和设置 加强部件,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充分利用材料,加强效果显著。可以对所述水 泥柱体的外部进行有效修补。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根据本实施例的构筑方法,只需要增大所述 模块的内外表面l、 2所在圆柱的半径,即可增大所述浇筑腔体的半径和容 积,就可获得更大的增强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一种变形,所述凸部12不对称地设置在
所述凹部11的两侧,比如靠近左端表面3的凸起12在圓周方向上的长度是 靠近右端表面4的凸起12在圆周方向上长度的两倍,只要相邻所述模块的 凸部12配合形成的形状适于嵌入所述凹部11中,并互补地相啮合,同样可 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其它同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块,所述模块包括一个 上安置面1, 一个下安置面2, —对端表面3和4,其中3为左端表面,4为 右端表面, 一个内表面5, —个外表面6,所述内表面5和所述外表面6都 为截面为横放的方括号形。左右两个所述模块拼合后,形成截面为正方形的 空心柱体。在所述上安置面1和所述下安置面2的中间位置各具有一个凹部 11,每个所述凹部11的两边对称设置有两个凸部12,每个所述凹部11在 圆周方向上的长度为两个所述凸部12在圆周方向上的长度之和;相邻所述 才莫块的凸部12配合形成的形状适于嵌入所述凹部11中,并互补地相啮合。 在所述凹部11靠近所述内表面5的一侧i殳置有一个沿着圆周方向的限位凸台111,所述限位凸台111在圓周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凹部11在圆周方向
上的长度相等;所述凸部12在靠近所述内表面5的一侧具有与所述限位凸 台lll相配合的凹台121。并且所述凹台121的深度大于所述限位凸台111 的高度,使得构筑的所述浇筑腔体上相邻的所述限位凸台111和所述凹台 121的连接处有空隙,在浇筑时水泥混凝土充满所述连接处的空隙,使得相 邻的所述上下模块紧密连接。本实施例模块的使用方法参见实施例一,此不 赘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上安置面1和所述下安置面2也 可以分别设置有其它相互配合的用以保证相邻所述模块间牢固啮合的形状, 比如锯齿形凸起,其它同实施例一,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所述一对端表面(3、 4)上设置有其 它相互配合的用以保证相邻所述模块牢度结合的形状,比如咬合式结构,代 替实施例一中的凹槽和榫,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将所述凸筋51设置内表面5上的任何 位置处,并且所述凸筋51的方向可以任意设定,都能起到使得所述模块通 过与所述浇筑填充料充分粘合,达到与所述水泥柱体牢度结合的目的。
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模块也可用于加固其它与所述水泥柱体类似 的杆体或者柱体,比如烟自等。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 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 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 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 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构筑加强水泥柱体强度的浇筑腔体的模块,包括一个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一个内表面(5)和一个外表面(6),在所述本体上设有一个上安置面(1),一个下安置面(2),以及一对端表面(3、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置面(1)和所述下安置面(2)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用以保证相邻所述模块间牢固啮合的形状;在所述本体部分,所述内表面(5)和所述外表面(6)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所述模块通过相对的所述端表面(3、4)的拼合构成一层环形的模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5)和所述外 表面(6)都为圆柱形弧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壳的截面为边数为 2"的正多边形,其中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自然数。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水泥模块拼合成一 层环形模壳。
5. 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安置面(I) 和所述下安置面(2)的中间位置各具有一个凹部(11),每个所述凹部(II) 的两边设置有两个凸部(12),每个所述凹部(ll)在圆周方向上的长 度为两个所述凸部(12 )在圓周方向上的长度之和;相邻所述模块的凸部(12 ) 配合形成的形状适于嵌入所述凹部(11)中,并互补地相啮合。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12 )对称地设置 在所述凹部(11 )的两侧。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防止拼合后的相邻 所述模块在所述环形模壳的径向上移动的限位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在所述凹部 (11)靠近所述内表面(5) —侧和/或靠近所述外表面(6) —侧设置的沿着圆周方向的限位凸台(111)。
9. 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端表面 (3、 4)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用以保证相邻所述模块牢度结合的形状。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块的所述端表面 (3)上设置有凹槽,在相对的所述端表面(4)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现有的水泥柱体,具体是一种构筑加强水泥柱体强度的浇筑腔体的模块,所述模块包括上下安置面和一对端表面,一个内表面和一个外表面,并且在所述上安置面和所述下安置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用以保证相邻所述模块间牢固啮合的形状,保证相邻所述模块间牢固啮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模块构筑的浇筑腔体环绕所述水泥柱体设置,所以使得所述水泥混凝土都被添加到所述水泥柱体的侧壁位置,比起在所述水泥柱体的内部填充水泥混凝土和设置加强部件,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充分利用材料,加强效果显著。可以对所述水泥柱体的外部进行有效修补。
文档编号E04G23/04GK201386397SQ20092000400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3日
发明者周华林, 曹贵伟 申请人:北京建工华创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