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快速从开幕表演场转换到赛场的场地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4247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适于快速从开幕表演场转换到赛场的场地设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会场地设施,特别涉及一种适于快速从开幕表演场转换
到赛场的场地设施。
背景技术
在大型运动会中,当开幕式仪式结束后要进行比赛项目,开幕式上所用到的表演 舞台需要迅速的撤离,以形成适合运动会项目的比赛场地,而在大型运动会中,开幕仪式舞 台及设备往往结构相当复杂而且庞大,而比赛项目应时间的安排必须马上进行,要在相当 短的时间内将大型的舞台设施撤离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快速从开幕表演场转换到赛场的场地设施。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进行了开幕式表演之后运动场所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形成具有标准草 坪的赛场,以进行体育比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适于快速从开幕表演场转换到赛场的 场地设施,包括安置于地下基坑内的升降舞台;以及铺设在升降舞台顶部表面的草坪支 撑盖板。 其中,所述草坪支撑盖板由拼接在一起的多个薄片式箱体构成,其每个所述薄片 式箱体上铺设有草坪。 其中,所述升降舞台包括母台;安装在所述母台上的中心升降子台;安装在所述 母台上并围绕所述中心升降子台布置的辅助升降台;安装在地下基坑中的母台驱动装置, 所述母台驱动装置与母台底部相连,用于驱动母台升降。 其中,所述升降舞台还包括安装在地下基坑中的配重装置,该配重装置围绕所述 母台布置并与母台底部相连。 其中,所述母台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中心升降子台升降的子台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母台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辅助升降台升降的辅助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升降舞台还包含有周边升降台,所述周边升降台由数个彼此互锁单元 连接而成。 其中,所述周边升降台分别由临时支撑立柱装置和刚性链立柱支撑。其中所述临 时支撑立柱装置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地下基坑底部的安装座底板;以及上端抵住所述单 元,下端连接所述安装座底板的柱体。 本实用新型的的适于快速从开幕表演场转换到赛场的场地设施的技术效果体现 在以下方面 (1)中心升降子台与辅助升降台既能随母台一起升降,也能单独升降,升降舞台能 形成结构多样的表演舞台; (2)升降舞台能快速隐藏于地下,实现表演舞台与竞赛场地的快速转换;[0015] (3)比赛时,升降舞台隐藏于地下,节省了空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适于快速从开幕表演场转换到赛场的场地设施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场地设施的母台驱动装置6a的结构图; 图2a是母台驱动装置6a的钢丝绳绕向示意图; 图3是配重装置9的结构图; 图4是中心升降子台7的结构图; 图5是辅助驱动装置8a的结构图; 图6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周边升降台5升起时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临时支撑立柱装置5a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l-升降舞台;2-草坪支撑盖板;2a-草坪;3-地下基坑;5-周边
升降台;5a_临时支撑立柱;6-母台;6a_母台驱动装置;7-中心升降子台;7a_子台驱动 装置;8-辅助升降台;8a-辅助驱动装置;9_配重装置;10, 10a, 10b_钢丝绳;ll-钢丝绳 挂钩;30-底层固定架;31- —级升降架;32- 二级升降架;50-柱体安装座;50a-安装座底 板;50c-安装座体;51-柱体;51a-柱体底板;51b-调节孔;52_安装座固定螺栓;53-提 手;54-调节螺栓;62-巻扬机;62a,62b-巻筒;63-电机;64-动滑轮组;64a,64b-动滑轮; 65-定滑轮组;65a,65b-定滑轮;66-平衡轮;67-立柱支架;68-钢丝绳;70-驱动电机; 71-链轮;72-内层升降链条转向座;73-外层升降链条组;74-内层升降链条组;75-连接装 置;77-主动链轮;79a、79b-固定座;80a、80b-驱动电机;81a、81b-主动链轮;82a、82b-转 向轮;83a、83b-链条座;84a、84b-连接装置;85a、85b-支撑立柱;86a、86b-链条;90-配重 箱;91a,91b-配重支架;92-动滑轮;93-定滑轮;94-钢丝绳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场地设施包含安置在地下基坑内3的升降舞台l,铺设 在升降舞台1的顶部表面的草坪支撑盖板2。当进行运动会开幕式时,升降舞台l伸出地面 以形成表演所需要的舞台,开幕式结束后需要进行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升降舞台下降到其 顶部与水平地面平齐,然后快速铺设草坪支撑盖板2,形成比赛场地,此时升降舞台1埋置 于草坪下的地下基坑3内。 所述草坪支撑盖板2由拼接在一起的众多薄片式箱体(未显示)构成,其每个所 述薄片式箱体上铺设有草坪2a,这样就可以利用铲车将其上铺设有草坪2a的众多薄片式 箱体快速铺设到升降舞台的上表面上。 如图1所示,升降舞台1包含母台6、安装在母台6上的中心升降子台7、围绕中心 升降子台7布置的辅助升降台8、以及安装在地下基坑底部的母台驱动装置6a。母台驱动 装置6a与母台6的底部相连,以便驱动母台升降。 下面结合图2、2a描述母台驱动装置6a的结构。 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6a主要包括巻扬机62、电机63、动滑轮组64、定滑轮组 65、平衡轮66。巻扬机62包含两个巻扬机62a、62b,位于电机输出轴的两端,由同一电机63
4驱动,电机63安装在地面。立柱支架67固定在地面,其上端安装定滑轮组65,底部安装平 衡轮66,动滑轮组64安装在母台6的底部,在高度方向上位于定滑轮组65和平衡轮66之 间,其中定滑轮组65和动滑轮组64分别包含两组滑轮组65a、65b和64a、64b,对称分布分 别位于平衡轮的两侧,与两巻扬机62a、62b对应,滑轮组65a、65b各自包括4个定滑轮,安 置在立柱支架67的上端,动滑轮组64a、64b各自包括安置在母台6侧面的63个动滑轮。 如图2a所示,钢丝绳68由巻筒62a引出后,在4个定滑轮65a和三个动滑轮64a 之间依次缠绕,之后向下绕过平衡轮66,再向上在4个定滑轮65b和三个动滑轮64b之间缠 绕,最后绕向巻筒62b。当巻扬机62转动时,两巻筒62a,62b同时转动,两边同时向上拉动 钢丝绳,由于动滑轮64a, 64b安装在母台6上,从而带动母台升起。母台6下降的过程与此 相类似,当巻扬机反方向转动时,两边同时向下松开钢丝绳,母台即可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 下降。由于巻扬机62为单方向牵引,单根钢丝绳68经由巻筒62a引出后,盘绕上下安置的 多个动滑轮和静滑轮以提高承载力;经平衡轮66最后绕在巻筒62b上,避免了由两个巻筒 分别各自承载一根钢丝绳时,两巻筒由于加工误差造成的驱动力不同而导致其中一个巻筒 的钢丝绳发生松动和另一个巻筒的钢丝绳承载过大的现象。 由于大尺寸升降台体积庞大,自身重量相当大,为了减小驱动钢丝绳的承载,在每 套巻扬机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组配重装置9。 如图3所示,配重装置包含两并列放置的配重支架91a,91b,两配重支架固定在地 面,支架91a的顶部安装有定滑轮93,支架91b的顶部安装有钢丝绳固定座94,两支架之间 设有顶部装有动滑轮92的配重箱90,钢丝绳10的一端10b固定连接在钢丝绳固定座94 上,另一端10a依次绕过配重箱顶部的动滑轮92、支架91a顶部的定滑轮93之后与安装在 母台6上的钢丝绳挂钩11相连,当母台6向上升起距离2h时,钢丝绳段10a縮短2h长距 离,吊挂配重箱90的动滑轮92两端的钢丝绳段10b各自伸长h距离,配重箱90下降h长 的距离,可见配重箱90下降的距离是台体升起距离的一半,台体下降时同样,这样可以留 有足够的空间根据需要设置较多的配重块从而对台体分配更多的重量。 为了配合闭幕式时表演的需要,要求舞台能进行多样化的变化,例如要求中心升 降子台7与辅助升降台8之间以及中心升降子台和辅助升降台与母台之间可以单独进行升 降。为此,在母台6上还设置有子台驱动装置7a和辅助驱动装置8a以便对中心升降子台 7和辅助升降台8进行升降。 下面结合图4对中心升降子台7的升降过程进行描述。 中心升降子台7可以包含多层升降台体,如图4,底层固定架30、一级升降架31、二 级升降架32,其中一级升降架31套设在底层固定架30内部,二级升降架32套设在一级升 降架31内部,底层固定架30与母台6固定连接,底层固定架30的底部横梁上设有固定座 79a,支撑立柱顶部设有链轮71, 一级升降架31底部设有连接装置75,顶部横梁上设有内层 升降链条转向座72, 二级升降架32底部横梁上设有固定座79b,升降链条组73的内侧链条 通过连接装置75与一级升降架31底部的横梁相连,升降链条组73还绕置于驱动电机70 的主动链轮77上,通过链轮71和输出链轮77使升降链条组73形成一个链条环,当驱动装 置带动主动链轮77顺时针旋转时,升降链条组73的内侧上升,外侧下降,通过与升降链条 组73固定的连接装置75向上拉动一级升降架31的底部,使一级升降架31升起。 当一级升降架31在外层升降链条组73带动下升起时,固定座79b和内层升降链条转向座72之间的内升降链条组部分逐渐縮短,而固定座79a和内层升降链条转向座72 之间的内升降链条组部分逐渐延长,由此通过内层升降链条组74拉动二级升降架32升起。 当一级升降架31升至最高位置时,内层升降链条组74也带动二级升降架32到达最高位 置。
以下结合附图5描述辅助升降台的升降过程。 如图5所示,围绕中心升降子台7布置的辅助升降台8由多个辅助驱动装置8a 驱动升降,如图5所示为一个驱动装置8a的结构。辅助升降台8由左右分布的两支撑立 柱85a、85b支撑,两立柱底部分别设有两连接装置84a、84b,顶部分别支撑在辅助升降台8 的台面底部,辅助升降台8的台面底部位于两立柱内侧设有两链条座83a、83b,位于两立柱 之间的母台6上左右分别设有两驱动电机80a、80b,以及分别与两电机相连的两主动链轮 81a、81b,母台6上位于两主动链轮81a、81b上端外侧分别设有两转向轮82a、82b,转向轮位 于主动链轮与立柱之间,两链条86a、86b —端分别固定在两链条座83a、83b上,另一端分别 从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主动链轮的内侧开始绕过主动链轮81a、81b,之后分别绕过两转向轮 82a、82b固定在两连接装置84a、84b上。 如图5所示,右侧驱动电机80b带动主动链轮81b顺时针方向转动,位于主动链轮 左边的链条上移,而右边的下降,因而转向轮82b右边的链条上移导致右侧的支撑立柱85b 上升,辅助升降台8的右侧上升;同样左侧的驱动电机80a带动主动链轮81a逆时针方向转 动,位于主动链轮左边的链条下移,而右边的上升,因而转向轮82a右边的链条下降而左边 的上升导致左侧的支撑立柱85a上升,辅助升降台8的顶部表面保持水平一起上升。 辅助升降台8下降的过程与上升的过程类似,当右侧的驱动电机80b带动主动链 轮81b逆时针转动,而左侧的驱动电机80a带动主动链轮81a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辅助升降 台8即下降。 另外,为了配合开幕式表演节目的需要,以形成不同层次感的表演舞台,在母台6
上分别设置了子台驱动装置7a和辅助驱动装置8a,当中心升降子台7以及辅助升降台8在
各自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分别单独升起不同的高度时,即可形成富有层次感的表演舞台。
除此以外,本实用新型还包含围绕辅助升降台8的外侧布置的周边升降台5。 图6显示了周边升降台5升起的情形,周边升降台5由剪刀撑抬升和支撑。 当进行运动会开幕仪式时,利用母台驱动装置6a驱动母台6升起,并带动中心升
降子台7以及辅助升降台8—起升起露出地面,从而形成闭幕式需要的表演场地;当开幕式
结束后进行比赛项目时,升降舞台l下降,整个升降舞台l埋植于地下基坑内,使其上表面
与地面平齐,其上铺设草坪支撑盖板以及移动草坪,使整个场地形成水平的草坪场,迅速的
将开幕式表演场地转换成比赛场地。 为了使供表演使用的舞台场地能够满足草坪及叉车的荷载要求,在拆除开幕式设 备的同时在升降台上安装支撑。周边升降台采用设置临时支撑立柱5a与设备本身刚性链 立柱相结合的方式,组成矩阵式支撑体系,以加强场地的承载能力。为了方便升降舞台1的 安装及拆除,升降舞台1的整体结构由多个相同结构的单元块拼接而成,当升降舞台1由开 幕式表演舞台转换成比赛场地时,每组单元之间彼此互锁连接,防止台体结构单元之间的 晃动,台体的外侧与基坑边沿混凝土结构基础之间互锁连接,从而将整个台体固定,防止台 体平面的晃动,使整个场地在开幕式文艺演出与仪式结束后可以快速转换成竞赛场地并能
6满足体育赛事的使用要求。 如图7所示,临时支撑立柱装置5a包含柱体安装座50和柱体51,为长度可调立 柱。柱体安装座50底部的安装座底板50a上设置有螺栓52,通过螺栓52将支撑立柱装置 与地面相连,柱体51为空心圆筒型柱体,其柱身上设置有提手53,底部为设置有四个螺栓 孔51b的柱体底板51a,柱体51下端套在安装座体50c外面,调节螺栓54穿过螺栓孔51b 底部支撑在安装座底板50a上,当拧紧调节螺母54a时,柱体51相对于柱体安装座50下降, 当松开螺母时,拉动提手53可将柱体向上提升。每根支撑立柱装置的长度可以调节以适应 台面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 理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原理所作的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适于快速从开幕表演场转换到赛场的场地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安置于地下基坑(3)内的升降舞台(1);以及铺设在升降舞台(1)顶部表面的草坪支撑盖板(2)。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场地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草坪支撑盖板由拼接在一起的多个薄片式箱体构成,其每个所述薄片式箱体上铺设有草坪(2a)。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场地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舞台(1)包括 母台(6);安装在所述母台(6)上的中心升降子台(7);安装在所述母台(6)上并围绕所述中心升降子台(7)布置的辅助升降台(8); 安装在地下基坑(3)中的母台驱动装置(6a),所述母台驱动装置(6a)与母台(6)底部 相连。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场地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舞台(1)还包括安装在地下基 坑中的配重装置(9),所述配重装置(9)围绕所述母台(6)布置并与母台底部相连。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场地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台(6)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 中心升降子台(7)升降的子台驱动装置(7a),。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场地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台(6)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 辅助升降台(8)升降的辅助驱动装置(8a),。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场地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舞台(1)还包含有周边升降台(5)。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场地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升降台(5)由数个彼此互锁单 元连接而成。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场地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升降台(5)分别由临时支撑立 柱装置(5a)和刚性链立柱支撑。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场地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支撑立柱装置(5a)包括通 过螺栓(52)固定在地下基坑底部的安装座底板(50a);以及上端抵住所述单元,下端连接 所述安装座底板(50a)的柱体(5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于快速从开幕表演场转换到赛场的场地设施,包含安置于地下基坑内的升降舞台;以及铺设在升降舞台顶部表面的草坪支撑盖板。草坪支撑盖板由拼接在一起的多个薄片式箱体构成,其每个所述薄片式箱体上铺设有草坪。升降舞台包含母台、安装在母台上的中心升降子台、安装在母台上的辅助升降台、安装在地下基坑中的母台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场地设施能够实现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场地与比赛场地的快速转换,加快了开幕式表演舞台撤离的时间,并满足了比赛场地的要求。
文档编号E04H3/10GK201502190SQ20092024639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4日
发明者周凤广, 尚文, 李婷婷, 温庆林, 王迎东, 赵东萍, 郑辉, 陈威, 龚奎成 申请人: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