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用的薄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4740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工程用的薄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建筑工程用的薄壳结构,其具有能在堆叠薄壳节块时,帮 助调整节块的调整机制;更明确而言,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具有高度调整装置的薄壳结 构,能在堆叠薄壳节块时,帮助对准上下节块的相应位置,以及与下节块各边顶面提供一一 水平支撑力。
背景技术
以往,在建筑工程中,堆高薄壳节块时,仅能以人力的方式尽量对准上下薄壳节块 的位置,既费时准确度又不高,而常有上下薄壳节块无法准确对准的情况。此外,由于制造 薄壳节块的过程往往无法将薄壳节块各边的 高度制作成一致,以致于即使已将薄壳节块对 准,可是上薄壳节块仍会有倾斜的情况,造成结构的不稳定与不安全性。因此需要一种具有调整机制的薄壳结构,能够帮助薄壳节块在堆叠时,能轻易地 对准薄壳节块的位置,此外,能在薄壳节块的各边的高度不同时,能藉由调整此调整机制, 使下薄壳节块得侧壁与调整机制提供一水平支撑力,以使得薄壳节块在堆叠时能堆叠在一 水平的支撑力上。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度调整装置的薄壳结构,藉由此高度 调整装置以与下薄壳框体各边顶面提供水平的支撑力,来使薄壳结构更为平稳。本实用新型利用将一至多个高度调整装置的螺纹连接部可移动地设置于薄壳结 构的至少一边上,并藉由插入一杆件至高度调整装置的锥形导引部上的孔洞,藉以推动旋 转高度调整装置的螺纹连接部,藉由高度调整装置的螺纹连接部在薄壳结构上上下移动, 从而能够调整螺纹连接部与锥形导引部连接处的突缘顶面的高度,以与下薄壳框体各边的 顶面提供水平支撑面,进而达到薄壳结构在堆叠时能有水平支撑力,能够达到更平稳的建 筑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得建筑工程用的薄壳结构,包含第一薄壳框体、第二薄壳框体、以 及高度调整装置。第一薄壳框体具有第一侧壁,而第一侧壁顶面形成有容置孔。第二薄壳框 体堆叠于第一薄壳框体,并具有第二侧壁对应于第一侧壁,且第二侧壁底面设置有连接孔。 高度调整装置包含螺纹连接部、锥形导引部,及螺纹连接部与锥形导引部连接处的突缘,其 中螺纹连接部设置于容置孔内,而锥形导引部插入连接孔。高度调整装置可藉由螺纹连接 部上的螺纹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薄壳框体侧边的顶面的容置孔中,并且螺纹连接部与锥形 导引部连接处的突缘顶面与连接孔周围抵触,以经由调整而与第一薄壳框体各边的顶面提 供一水平支撑力。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在堆叠薄壳节块时,帮助对准上下节块的相应位置,以及 与下节块各边顶面提供一水平支撑力。本实用新型将藉由以下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加图式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薄壳框体与高度调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薄壳框体与高度调整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薄壳框体与第二薄壳框体堆叠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薄壳框体上的高度调整装置调整高度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薄壳框体与第二薄壳框体堆叠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薄壳框体与第二薄壳框体堆叠后,完成灌浆填满空隙的示意图。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薄壳框体与第二薄壳框体在刚开始堆叠时调整高度调整装置的侧视剖面图。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薄壳框体与第二薄壳框体在高度调整装置完成高度调整后堆叠的侧视剖面图。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薄壳框体与第二薄壳框体堆叠后灌入混凝土的侧视剖面图。符号说明100 第一薄壳框体101第一侧壁102 容置空间103 突缘104 锥形导引部105 孔洞106 螺纹连接部107 容置孔108 第一斗状开口109 高度调整装置110 第一顶面111第二顶面112 第二斗状开口301第一底面302 第二底面400 第二薄壳框体401连接孔402 第二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计用于建筑工程的薄壳结构,其中此种薄壳结构可为任何型样的薄壳框体堆叠而成。此种薄壳结构在薄壳框体之间设置有高度调整装置,可在堆叠 时调整薄壳框体各边的水平位置,以达到薄壳结构平稳的目的。此种薄壳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
将配合附图在以下进一步说明。图1及图2分别为概要绘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薄壳框体100与高度调整装置109 的立体示意图及侧视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薄壳框体100的第一侧壁101具有第一顶面 110及第二顶面111,其中第一顶面110高于第二顶面111。在第一顶面110上设置有一容 置空间102,而高度调整装置109设置于第一侧壁101顶面容置空间102的容置孔107中。 高度调整装置109包含螺纹连接部106、锥形导引部104,及螺纹连接部106与锥形导引部 104连接处的突缘103,其中螺纹连接部106设置于第一侧壁101顶面的容置孔107中,而 锥形导引部104用于与另一薄壳框体(例如,图3的第二薄壳框体400)堆叠时对位之用。 具有螺纹的螺纹连接部106可藉由旋合的方式固定于第一薄壳框体100的第一侧壁101的 容置孔107中,但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具体实施例中,螺纹连接部106也可藉由黏合或其它 固接的方式固定于容置孔107中。此外,螺纹连接部106与锥形导引部104连接处的突缘 103用于在第二薄壳框体400 (见图5)堆叠于第一薄壳框体100前,藉由转动的方式在第一 薄壳框体100的第一侧壁101上轴向上下移动,以经由调整使得突缘103顶面与第一薄壳 框体100的侧壁的顶面提供一水平的支撑力,进而使得第二薄壳框体400(见图3)在堆叠 于第一薄壳框体100上时,能有平稳的支撑力,进而达到建筑结构的平稳。再次参考图1及图2,进一步说明高度调整装置109在第一薄壳框体100的连结。 在此实施例,第一薄壳框体100在第一侧壁101顶面可嵌设有一套筒,以形成容置孔107,而 螺纹连接部106则藉由螺纹固定于由套筒形成的容置孔107。此外,容置孔107可形成有第 一斗状开口 108,使螺纹连接部106沿第一斗状开口 108对位设置于容置孔107内,可帮助 高度调整装置109在装设于第一侧壁101的容置孔107时,能更容易对位。然而,在其它具 体实施例中,容置孔107也可藉由钻孔或是其它类似的方式形成,并选择性地形成为具有 第一斗状开口 108。此外,位于螺纹连接部106与锥形导引部104连接处的突缘103是用于 在堆叠第一薄壳框体100与第二薄壳框体400 (见图5)前,藉由将一杆件(例如,钢筋)插 入锥形导引部104的孔洞105的方式,推动旋转高度调整装置109的螺纹连接部106,使得 高度调整装置109在第一薄壳框体100的第一侧壁101上轴向上下移动,以使得高度调整 装置109的突缘103顶面与第一薄壳框体100的顶面提供水平支撑力,使得第二薄壳框体 400 (见图3)在堆叠于第一薄壳框体100上时,能有一水平的支撑力,以达到建筑结构的平 稳。图3例示性地绘示第一薄壳框体100与第二薄壳框体400的相应位置。其中,第 一薄壳框体100及第二薄壳框体400可为任何型样,而不限于图3所示的四边形。另外,第 二薄壳框体400具有两个底面,第一底面301及第二底面302,其中第二底面302较第一底 面301为凸出一距离,此距离与第一顶面110与第二顶面111的距离大致相同,以较稳固地 将第二薄壳框体400堆叠于第一薄壳框体100上。又,第一薄壳框体100的第一侧壁101 顶面具有第一顶面110及第二顶面111,而第一顶面110的预定位置进一步设置有容置空间 102较佳,用于设置高度调整装置109。亦即,高度调整装置109设置于容置空间102,而容 置空间102位于第一顶面110上的预定位置,此预定位置可依据力平衡原理选择。第一顶面 110的容置空间102的设计,除供设置高度调整装置109外,可增加在第一薄壳框体100与 第二薄壳框体400堆叠后的灌浆空间,以实质地包覆并固定高度调整装置109。再者,如图 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虽绘示三个高度调整装置109以三点平衡的方式,分别设置于第一薄壳框体100的三个侧壁顶面,藉由如重力平衡的方式,提供水平支撑力,但不以此为限。亦 艮口,高度调整装置109的数量及设置位置,可根据薄壳框体的形状及尺寸需求而变化,不限 于实施例所示。图4及图5绘示第一薄壳框体100与第二薄壳框体400堆叠的作动图。图4绘示第一薄壳框体100与第二薄壳框体400堆叠前,藉由将杆件插入高度调整装置109的锥形 导引部104的孔洞105,以推动旋转高度调整装置109,使得高度调整装置109的螺纹连接 部106在第一薄壳框体100上轴向上下移动,并连动高度调整装置109的突缘103,使突缘 103顶面与第一薄壳框体100的第一顶面110提供水平的支撑力,进而能够在第二薄壳框体 400堆叠于第一薄壳框体100上时,提供第二薄壳框体400水平支撑力,而突缘103的顶面 与连接孔401周围(例如第二斗状开口 112周围)部分的第一底面301抵触,进而能够在 第二薄壳框体400堆叠于第一薄壳框体100上时,顶住第二薄壳框体400连接孔401周围 部分的第一底面301,使得第一薄壳框体100与第二薄壳框体400在堆叠时能更加平稳。如图5所示,第二薄壳框体400用于堆叠于第一薄壳框体100上,并具有第二侧壁 402对应于第一侧壁101,且第二侧壁402底面设置有连接孔401,对应于第一薄壳框体100 的容置孔107的位置。再者,第二薄壳框体400可具有类似于第一薄壳框体100的结构,其 中连接孔401的开口设计为第二斗状开口 112,以帮助第一薄壳框体100上的高度调整装置 109对准第二斗状开口 112,进而帮助第一薄壳框体100与第二薄壳框体400在堆叠时的对 位。其中,连接孔401的第二斗状开口 112可藉由设置套筒、钻洞或是任何类似的方式加以 形成。此外,如图所示,高度调整装置109的锥形导引部104有助于对准第二薄壳框体400 的连接孔401,并易于插入连接孔401中。再者,高度调整装置109的锥形导引部104可设 计为平滑表面,以利于滑入连接孔401,但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高度调整装置109 的导引部可设计成其它形状,且也可设计为粗糙表面。图6绘示第一薄壳框体100与第二薄壳框体400的堆叠,在完成调整高度调整装 置109的高度调整后,并将第二薄壳框体400与第一薄壳框体100堆叠,之后灌浆填满第一 薄壳框体100与第二薄壳框体400间空隙的示意图。其中,第一薄壳框体100的第一侧壁 101上具有第一顶面110 (见图1)及第二顶面111 (见图1),而第一薄壳框体100的容置空 间102设置于第一顶面110的预定位置,用以增加在第一薄壳框体100与第二薄壳框体400 堆叠后的灌浆空间,从而达到灌浆时,混凝土可实质地包覆高度调整装置103的目的,如此 便能较佳地固定第一薄壳框体100与第二薄壳框体400间的高度调整装置109。第二薄壳 框体400上对应于第一侧壁101的第二侧壁402底面的第一底面301及第二底面302 (见 图3),与第一薄壳框体100堆叠时与第一顶面110及第二顶面111 (见图3)分别对应堆叠 放置。图7至图9进一步绘示第一薄壳框体100与第二薄壳框体400堆叠的侧视图,以 更清楚地表示第一薄壳框体100的容置空间102,在第一薄壳框体100与第二薄壳框体400 堆叠后产生较大的灌浆空间,使得灌浆后混凝土能较佳地实质包覆高度调整装置109,以能 够更佳地固定高度调整装置109,进而能产生更稳固的建筑结构。图7绘示第二薄壳框体 400与第一薄壳框体100堆叠的示意图。其中,高度调整装置109已装设于第一薄壳框体 100中,当第一薄壳框体100上的高度调整装置109完成高度调整,使得高度调整装置109 的突缘103顶面与第一薄壳框体100的第一顶面110提供水平支撑力,在第二薄壳框体400与装设于第一薄壳框体100上的高度调整装置109完成对位后,便将第二薄壳框体400堆叠于第一薄壳框体100上。图8绘示在藉由插入杆件至锥形导引部104的孔洞105中,推 动旋转高度调整装置109使得高度调整装置109的突缘103顶面与第一薄壳框体100的 顶面提供水平支撑力后,进一步将第二薄壳框体400堆叠于第一薄壳框体100的情况。图 9绘示在藉由转动高度调整装置109以使高度调整装置109的突缘103顶面与第一薄壳框 体100的顶面提供水平支撑力后,将第二薄壳框体400堆叠于第一薄壳框体100,并灌入混 凝土的情形。其中,图9较佳地绘示第一薄壳框体100的容置空间102设计增加了灌浆空 间,从而能够让混凝土较佳地包覆第二薄壳框体400与第一薄壳框体100间的高度调整装 置109,进而能够更稳固地包覆高度调整装置109。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薄壳框体100与第二薄壳框体400较佳可形成为具有类似 结构,以使得两薄壳框体的位置可相互调换,简化制造薄壳框体的程序。换言之,当两薄壳 框体具有类似结构时,高度调整装置109可先设置于第二薄壳框体400的连接孔401,而后 对位第一薄壳框体100的容置孔107,同样可达到对位及调整相对水平位置的目的,更具有 简化制造薄壳框体的程序及成本的功效。综上所述,本设计符合实用新型的要件,妥依法提出专利申请。惟,以上仅为本实 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举凡熟悉本案技艺的人士,在爰依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修 饰或变化,皆应函盖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建筑工程用的薄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薄壳框体,具有一第一侧壁,并且第一侧壁顶端形成一容置孔;一第二薄壳框体,堆叠于第一薄壳框体上,具有一第二侧壁对应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底端设置有一连接孔;一高度调整装置,其一端形成一螺纹连接部,另一端形成为一锥形导引部,其中连接部容纳于容置孔内,而锥形导引部伸入第二薄壳框体的连接孔,其中,螺纹连接部是选择性轴向移动,并连动锥形导引部调整第一薄壳框体与第二薄壳框体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侧壁顶端包含一第一顶面及一第 二顶面,并且第二侧壁底端包含一第一底面及一第二底面,其中第一顶面较第二顶面为凸 出,并且第二底面较第一底面为凸出,並且,第一顶面具有一容置空间,容置孔形成于容置 空间的底面,其特征在于第一薄壳框体的第一顶面的容置空间用于设置高度调整装置并增 加灌浆空间,以实质地包覆高度调整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壳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薄壳框体在第一侧壁的第一顶面 嵌设有一套筒,以形成容置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壳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孔形成于第一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壳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薄壳框体在第二侧壁的第一底面 嵌设有一套筒,以形成连接孔,其特征在于第二薄壳框体的套筒形成的连接孔具有一斗状 开口,使锥形导引部沿斗状开口对位插入于连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壳结构,其特征在于高度调整装置的锥形导引部与螺纹连 接部连接的位置进一步包含一突缘,突缘经由调整高度调整装置以与第一薄壳框体的第一 顶面提供一水平的支撑力,进一步用于与连接孔周围部分的第一底面抵触,其特征在于锥 形导引部周围面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孔洞,供插入一杆件以推动旋转锥形导引部,使得锥 形导引部的突缘轴向移动,使得突缘的顶面与第一薄壳框体的第一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结构,其特征在于螺纹连接部藉由螺纹固定于容置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结构,其特征在于高度调整装置的锥形导引部供对位并 插入连接孔。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壳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薄壳框体的套筒形成的容置孔为 一斗状开口,使高度调整装置的螺纹连接部能沿斗状开口对位以设置于容置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壳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顶面较第二顶面为凸出的距离 与第二底面较第一底面为凸出的距离相同,其特征在于将第二薄壳框体堆叠至第一薄壳框 体上时,第二侧壁的第一底面及第二底面与第一侧壁的第一顶面及第二顶面分别对应叠 置。
专利摘要一种建筑工程用的薄壳结构,包含第一薄壳框体、第二薄壳框体及高度调整装置,包含螺纹连接部及锥形导引部,其中高度调整装置的螺纹连接部设置于第一薄壳框体内,锥形导引部插入第二薄壳框体中,且高度调整装置藉由螺纹连接部的螺纹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薄壳框体之中,在第一薄壳框体与第二薄壳框体之间,藉由调整为与第一薄壳框体的侧壁提供一水平支撑力,进而达到建筑结构的平稳。
文档编号E04C2/32GK201554151SQ20092026923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3日
发明者尹衍樑 申请人: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