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99193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水材料的保护领域,尤其是一种密实度高、柔韧性好、耐压实、层间粘结力强、能有效地保护防水材料不被其它外力破坏的保护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行业、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对防水材料的耐久性能等使用要求越来越高。从五六十年代的三毡两油技术到九十年代的各类防水卷材,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对它们没有专门的保护措施,从而使它们的高低温性、耐久性、耐压实性能相对均较差,防水效果很少能超过10年以上,这是我国的防水材料出现寿命短、综合使用成本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延长防水材料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开发一种具有密实度高、柔韧性好、耐压实、层间粘结力强且能延长防水材料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的新型防护材料成为防水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及其制备方法,它密实度高、柔韧性好、耐压实、层间粘结力强、能有效地保护防水材料不被外力破坏、延长防水材料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含有建筑沥青,还含有碱性石料、矿粉、木质素纤维和玻璃纤维毡;该防水材料的保护板的配方组份以质量百分比计含有碱性石料6~19%;矿粉7~21%;木质素纤维2.5~6.5%;玻璃纤维毡2.5~8%;其余为建筑沥青。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配方组份中以质量百分比计还含有聚酯纤维0~5%。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配方组份中以质量百分比计还含有天然岩沥青0~10%。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该防水材料的保护板的配方组份以质量百分比计含有碱性石料9~17%;矿粉9~18%;木质素纤维3.5~5.5%;玻璃纤维毡3.5~5.5%;其余为建筑沥青。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配方组份中以质量百分比计还含有聚酯纤维1~3%。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配方组份中以质量百分比计还含有天然岩沥青1.5~7%。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建筑沥青的软化点>95℃;碱性石料的粒径为0.3~2.36mm,洁净度≮95%;矿粉中不含石灰,0.075mm通过率≮85%;天然岩沥青的灰分≤10%;玻璃纤维毡的表观密度为60~120g/m2。
所述碱性石料为玄武岩石料或石灰岩石料,也可以为其它碱性石料。
上述防水材料的保护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建筑沥青、碱性石料、矿粉、木质素纤维和玻璃纤维毡按其质量百分比称取,备用; (2)、将建筑沥青加热到200℃后打入搅拌容器内开始搅拌,搅拌过程中依次向搅拌容器中加入木质素纤维2/3量、矿粉、木质素纤维1/3量和碱性石料; (3)、搅拌至混合料中看不到白色的木质素纤维时,再搅拌10~15分钟,搅拌总时间为25~30分钟,搅拌后形成180~185℃的混合熟料; (4)、将混合熟料放入具有升温保温功能的储存仓内,备用; (5)、调整挤出机和储存仓出料口的温度到150~155℃,然后,打开冷循环水管; (6)、控制储存仓出料口的混合熟料温度在168~175℃,打开出料口,将混合熟料均匀的从出料口挤出并摊铺在上下两层玻璃纤维毡之间,立即进入第一道压实工艺,压实前后的温差不得大于25℃;压实后保护板的温度降至150~155℃,厚度由3.9~4.7mm变成3.6~4.4mm,玻璃纤维毡表面90%被沥青浸透,呈现黑色; (7)、再进入第二道压实工艺,压实后保护板的温度降至125~130℃,厚度变成3.4~4.2mm,玻璃纤维毡表面全部被沥青浸透;再进入第三道压实工艺,压实后保护板的温度降至105~110℃,厚度变成3.3~4.1mm;最后进入第四道压实工艺,压实后保护板的温度降至85~90℃,厚度变成3.2~4.0mm; (8)、压实结束后,将保护板送至强制冷风装置中降温至60℃以下,即得该防水材料保护板。
上述保护板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将天然岩沥青按其所占配方组份的质量百分比称取,在搅拌建筑沥青的过程中,向搅拌容器中先加入天然岩沥青,再依次加入木质素纤维2/3量、矿粉、木质素纤维1/3量和碱性石料。
上述保护板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将聚酯纤维按其所占配方组份的质量百分比称取,在搅拌建筑沥青的过程中,向搅拌容器中先加入木质素纤维2/3量和矿粉,然后加入聚酯纤维,再加入木质素纤维1/3量和碱性石料;搅拌至混合料中看不到白色的木质素纤维和聚酯纤维时,再搅拌10~15分钟,搅拌总时间为25~30分钟,搅拌后形成180~185℃的混合熟料。
上述保护板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将天然岩沥青和聚酯纤维按其所占配方组份的质量百分比称取,在搅拌建筑沥青的过程中,向搅拌容器中先加入天然岩沥青、木质素纤维2/3量和矿粉,然后加入聚酯纤维,再加入木质素纤维1/3量和碱性石料;搅拌至混合料中看不到白色的木质素纤维和聚酯纤维时,再搅拌10~15分钟,搅拌总时间为25~30分钟,搅拌后形成180~185℃的混合熟料。
利用本发明的防水材料保护板,密实度高、柔韧性好、耐压实、层间粘结力强,用在交通行业各种桥面橡胶沥青防水层上,能有效的阻止施工过程中运输车辆、摊铺设备、振实设备对橡胶沥青防水层的碾压戳穿,有效保护桥面的防水层不被破坏,延长防水材料的使用寿命。添加聚酯纤维,可使保护板柔韧性更高、抗穿刺能力更强,大大提高保护板的使用性能。添加天然岩沥青,可使保护板压实强度更高、抗穿刺能力更强,能有效提高保护板的使用性能。经过上层混合料的振动压实,保护板本身也起到防水效果,使桥面起到双重防水的整体效果,从而将桥面防水效果比现有桥面提高2~3倍。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1 制备本发明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制备所用设备包括温控搅拌机、挤出机、连续压实冷却系统等。
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1)、按上述质量比称取各材料,备用; (2)、将建筑沥青加热到200℃后打入温控搅拌机内开始搅拌,搅拌过程中依次向搅拌容器中加入木质素纤维2/3量、矿粉、木质素纤维1/3量、碱性石料; (3)、搅拌至混合料中看不到白色的木质素纤维,再搅拌13分钟,搅拌总时间为25分钟,形成185℃的混合熟料; (4)、将混合熟料放入具有升温保温功能的储存仓内,备用; (5)、调整挤出机和储存仓出料口的温度到150℃,然后,打开冷循环水管; (6)、调整储存仓出料口的混合熟料温度到170℃,打开出料口,将混合熟料均匀的从出料口挤出并摊铺在上下两层玻璃纤维毡之间,立即进入第一道压实工艺,压实后保护板的温度降至152℃,厚度压实至4.0mm,玻璃纤维毡表面90%被沥青浸透,呈现黑色; (7)、再进入第二道压实工艺,压实后保护板的温度降至128℃,厚度压实至3.8mm,玻璃纤维毡表面全部被沥青浸透;再进入第三道压实工艺,压实后保护板的温度降至105℃,厚度压实至3.7mm;再进入第四道压实工艺,压实后保护板的温度降至90℃,厚度压实至3.6mm。
(8)、压实结束后,将保护板送至强制冷风装置中降温至56℃以下,即得该防水材料保护板。
将所得防水材料保护板通过剪切成型机进行修边处理,处理后保护板宽度为110±20cm。再经电子行程测量器和剪床处理,控制保护板长度为150±20cm。然后码垛起来备用,码垛的同时在每一层保护板之间进行洒砂处理,防止保护板之间粘结。
检测标准技术要求 穿刺检测 防水材料保护板在94℃的环境中保温两小时后可以承受1368kp的压力,具体检测步骤如下 1、把样品放置在94℃±2℃的温度条件下两小时。
2、调整底座圆孔位置与穿刺针对齐。
3、把检测样品放在底板上,调整好位置;降低针的高度直到和样品接触。
4、按下数字显示器直到接触到支撑架,清零。
5、把砝码放在支撑架上,同时按下穿刺按钮;穿刺时间为5s,时间到后立即从支撑架上卸下砝码。
6、按下数字显示器,得到读数即为穿刺结果。
7、经检测,穿刺结果为1.4mm,符合检测技术要求。
吸水性检测 1、将保护板放入温度为60℃±1℃的干燥箱中烘干,直到质量恒定,称取烘干后保护板的质量m。
2、将保护板水平的浸入23℃±2℃的水中,保护板上表面距水面25mm,浸没时间持续4小时。
3、时间到后将保护板用毛巾擦干并称取浸泡后的质量ma。
4、再次将保护板水平的浸入23℃±2℃的水中,保护板上表面距水面25mm,浸没时间持续20小时。
5、时间到后将保护板用毛巾擦干并称取浸泡后的质量ma。
6、三次将保护板水平的浸入60℃±2℃的水中,保护板上表面距水面25mm,浸没时间持续80小时。
7、时间到后将保护板用毛巾擦干并称取浸泡后的质量ma。
8、保护板的吸水率按式(1)计算,三次测定ma的值以最大值为准,当试样质量减少时为负值(-),当试样质量增加时为正值(+) 吸水率S=(ma-m)/m×100 9、经检测,吸水率结果为4.9%,符合检测技术要求。
从以上数据看出,防水材料保护板有很强的抗穿透力可以不被其它外力穿透,能够很好的保护下部防水材料不被破坏。
实施例2 制备本发明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制备所用设备和方法采取与实施例1相同的工艺步骤。
采用实施例1中相同的检测方法,经检测,穿刺结果为1.3mm;吸水率结果为4.8%,均符合检测技术要求。
从而证明,该防水材料保护板有很强的抗穿透力可以不被其它外力穿透,能够很好的保护下部防水材料不被破坏。
实施例3 制备本发明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制备所用设备和方法采取与实施例1相同的工艺步骤。
采用实施例1中相同的检测方法,经检测,穿刺结果为1.3mm;吸水率结果为5.0%,均符合检测技术要求。
从而证明,该防水材料保护板有很强的抗穿透力可以不被其它外力穿透,能够很好的保护下部防水材料不被破坏。
实施例4 制备本发明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制备所用设备和方法采取与实施例1相同的工艺步骤。
采用实施例1中相同的检测方法,经检测,穿刺结果为1.4mm;吸水率结果为4.6%,均符合检测技术要求。
从而证明,该防水材料保护板有很强的抗穿透力可以不被其它外力穿透,能够很好的保护下部防水材料不被破坏。
实施例5 制备本发明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制备所用设备采取与实施例1相同。
制备方法中除实施例1中所述步骤外,还包括下述步骤将聚酯纤维按其所占配方组份的质量百分比称取,在搅拌建筑沥青的过程中,向搅拌容器中先加入木质素纤维2/3量和矿粉,然后加入聚酯纤维,再加入木质素纤维1/3量和碱性石料;搅拌至混合料中看不到白色的木质素纤维和聚酯纤维时,再搅拌10~15分钟,搅拌总时间为25~30分钟,搅拌后形成180~185℃的混合熟料。
采用实施例1中相同的检测方法,经检测,穿刺结果为1.2mm;吸水率结果为4.2%,均符合检测技术要求。
从而证明,该防水材料保护板加入聚酯纤维后抗穿刺能力增强,能够很好的保护下部防水材料不被破坏。
实施例6 制备本发明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制备所用设备和方法采取与实施例5相同的工艺步骤。
采用实施例1中相同的检测方法,经检测,穿刺结果为1.0mm;吸水率结果为4.3%,均符合检测技术要求。
从而证明,该防水材料保护板加入聚酯纤维后抗穿刺能力增强,能够很好的保护下部防水材料不被破坏。
实施例7 制备本发明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制备所用设备和方法采取与实施例5相同的工艺步骤。
采用实施例1中相同的检测方法,经检测,穿刺结果为0.9mm;吸水率结果为4.1%,均符合检测技术要求。
从而证明,该防水材料保护板加入聚酯纤维后抗穿刺能力增强,能够很好的保护下部防水材料不被破坏。
实施例8 制备本发明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制备所用设备和方法采取与实施例5相同的工艺步骤。
采用实施例1中相同的检测方法,经检测,穿刺结果为0.9mm;吸水率结果为4.2%,均符合检测技术要求。
从而证明,该防水材料保护板加入聚酯纤维后抗穿刺能力增强,能够很好的保护下部防水材料不被破坏。
实施例9 制备本发明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制备所用设备采取与实施例1相同。
制备方法中除实施例1中所述步骤外,还包括下述步骤将天然岩沥青按其所占配方组份的质量百分比称取,在搅拌建筑沥青的过程中,向搅拌容器中先加入天然岩沥青,再依次加入木质素纤维2/3量、矿粉、木质素纤维1/3量和碱性石料。
采用实施例1中相同的检测方法,经检测,穿刺结果为1.2mm;吸水率结果为4.2%,均符合检测技术要求。
从而证明,该防水材料保护板加入天然岩沥青后吸水率减小、压实强度增高、抗穿刺能力增强,能够很好的保护下部防水材料不被破坏。
实施例10 制备本发明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制备所用设备和方法采取与实施例9相同的工艺步骤。
采用实施例1中相同的检测方法,经检测,穿刺结果为1.0mm;吸水率结果为3.9%,均符合检测技术要求。
从而证明,该防水材料保护板加入天然岩沥青后吸水率减小、压实强度增高、抗穿刺能力增强,能够很好的保护下部防水材料不被破坏。
实施例11 制备本发明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制备所用设备和方法采取与实施例9相同的工艺步骤。
采用实施例1中相同的检测方法,经检测,穿刺结果为0.9mm;吸水率结果为3.9%,均符合检测技术要求。
从而证明,该防水材料保护板加入天然岩沥青后吸水率减小、压实强度增高、抗穿刺能力增强,能够很好的保护下部防水材料不被破坏。
实施例12 制备本发明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制备所用设备和方法采取与实施例9相同的工艺步骤。
采用实施例1中相同的检测方法,经检测,穿刺结果为1.0mm;吸水率结果为4.0%,均符合检测技术要求。
从而证明,该防水材料保护板加入天然岩沥青后吸水率减小、压实强度增高、抗穿刺能力增强,能够很好的保护下部防水材料不被破坏。
实施例13 制备本发明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制备所用设备采取与实施例1相同。
制备方法中除实施例5中所述步骤外,还包括下述步骤将天然岩沥青和聚酯纤维按其所占配方组份的质量百分比称取,在搅拌建筑沥青的过程中,向搅拌容器中先加入天然岩沥青、木质素纤维2/3量和矿粉,然后加入聚酯纤维,再加入木质素纤维1/3量和碱性石料;搅拌至混合料中看不到白色的木质素纤维和聚酯纤维时,再搅拌10~15分钟,搅拌总时间为25~30分钟,搅拌后形成180~185℃的混合熟料。
采用实施例1中相同的检测方法,经检测,穿刺结果为0.7mm;吸水率结果为4.0%,均符合检测技术要求。
从而证明,该防水材料保护板加入天然岩沥青和聚酯纤维后吸水率减小、压实强度增高、抗穿刺能力大幅增强,能够很好的保护下部防水材料不被破坏。
实施例14 制备本发明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制备所用设备和方法采取与实施例13相同的工艺步骤。
采用实施例1中相同的检测方法,经检测,穿刺结果为0.7mm;吸水率结果为3.8%,均符合检测技术要求。
从而证明,制备本发明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防水材料保护板加入天然岩沥青和聚酯纤维后吸水率减小、压实强度增高、抗穿刺能力大幅增强,能够很好的保护下部防水材料不被破坏。
实施例15 制备本发明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制备所用设备和方法采取与实施例13相同的工艺步骤。
采用实施例1中相同的检测方法,经检测,穿刺结果为0.6mm;吸水率结果为3.7%,均符合检测技术要求。
从而证明,该防水材料保护板加入天然岩沥青和聚酯纤维后吸水率减小、压实强度增高、抗穿刺能力大幅增强,能够很好的保护下部防水材料不被破坏。
实施例16 制备本发明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制备所用设备和方法采取与实施例13相同的工艺步骤。
采用实施例1中相同的检测方法,经检测,穿刺结果为0.8mm;吸水率结果为3.9%,均符合检测技术要求。
从而证明,该防水材料保护板加入天然岩沥青和聚酯纤维后吸水率减小、压实强度增高、抗穿刺能力大幅增强,能够很好的保护下部防水材料不被破坏。
实施例17 制备本发明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制备所用设备和方法采取与实施例1相同的工艺步骤。
采用实施例1中相同的检测方法,经检测,穿刺结果为1.4mm;吸水率结果为4.6%,均符合检测技术要求。
从而证明,该防水材料保护板有很强的抗穿透力可以不被其它外力穿透,能够很好的保护下部防水材料不被破坏。
实施例18 制备本发明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制备所用设备和方法采取与实施例1相同的工艺步骤。
采用实施例1中相同的检测方法,经检测,穿刺结果为1.2mm;吸水率结果为4.7%,均符合检测技术要求。
从而证明,该防水材料保护板有很强的抗穿透力可以不被其它外力穿透,能够很好的保护下部防水材料不被破坏。
实施例19 制备本发明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制备所用设备和方法采取与实施例13相同的工艺步骤。
采用实施例1中相同的检测方法,经检测,穿刺结果为0.7mm;吸水率结果为3.9%,均符合检测技术要求。
从而证明,该防水材料保护板加入天然岩沥青和聚酯纤维后吸水率减小、压实强度增高、抗穿刺能力大幅增强,能够很好的保护下部防水材料不被破坏。
实施例20 制备本发明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制备所用设备和方法采取与实施例13相同的工艺步骤。
采用实施例1中相同的检测方法,经检测,穿刺结果为0.8mm;吸水率结果为4.2%,均符合检测技术要求。
从而证明,该防水材料保护板加入天然岩沥青和聚酯纤维后吸水率减小、压实强度增高、抗穿刺能力大幅增强,能够很好的保护下部防水材料不被破坏。
对比实验分别准备好两份试样,A种将防水层摊铺在水泥砼上然后铺设热拌沥青混凝土进行压实;B种将防水层摊铺在水泥砼上然后铺设防水材料保护板,再铺设热拌沥青混凝土进行压实。
两份试样制作完成后,A种试样的防水层和热拌沥青混凝土融合在一起,防水层被沥青混凝土穿透,达不到预期的防水作用;B种试样的防水层没有被破坏,而且防护板在压实后完好,没有被穿透,有效地保护的防水材料,使铺设后的桥面在防水材料的作用下起到了预期的防水效果。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含有建筑沥青,其特征在于还含有碱性石料、矿粉、木质素纤维和玻璃纤维毡;该防水材料的保护板的配方组份以质量百分比计含有碱性石料6~19%;矿粉7~21%;木质素纤维2.5~6.5%;玻璃纤维毡2.5~8%;其余为建筑沥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特征在于其配方组份中以质量百分比计还含有聚酯纤维0~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特征在于其配方组份中以质量百分比计还含有天然岩沥青0~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特征在于该防水材料的保护板的配方组份以质量百分比计含有碱性石料9~17%;矿粉9~18%;木质素纤维3.5~5.5%;玻璃纤维毡3.5~5.5%;其余为建筑沥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特征在于其配方组份中以质量百分比计还含有聚酯纤维1~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水材料的保护板,其特征在于其配方组份中以质量百分比计还含有天然岩沥青1.5~7%。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水材料的保护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将建筑沥青、碱性石料、矿粉、木质素纤维和玻璃纤维毡按其质量百分比称取,备用;
(2)、将建筑沥青加热到200℃后打入搅拌容器内开始搅拌,搅拌过程中依次向搅拌容器中加入木质素纤维2/3量、矿粉、木质素纤维1/3量和碱性石料;
(3)、搅拌至混合料中看不到白色的木质素纤维时,再搅拌10~15分钟,搅拌总时间为25~30分钟,搅拌后形成180~185℃的混合熟料;
(4)、将混合熟料放入具有升温保温功能的储存仓内,备用;
(5)、调整挤出机和储存仓出料口的温度到150~155℃,然后,打开冷循环水管;
(6)、控制储存仓出料口的混合熟料温度在168~175℃,打开出料口,将混合熟料均匀的从出料口挤出并摊铺在上下两层玻璃纤维毡之间,立即进入第一道压实工艺,压实前后的温差不得大于25℃;压实后保护板的温度降至150~155℃,厚度由3.9~4.7mm变成3.6~4.4mm,玻璃纤维毡表面90%被沥青浸透,呈现黑色;
(7)、再进入第二道压实工艺,压实后保护板的温度降至125~130℃,厚度变成3.4~4.2mm,玻璃纤维毡表面全部被沥青浸透;再进入第三道压实工艺,压实后保护板的温度降至105~110℃,厚度变成3.3~4.1mm;最后进入第四道压实工艺,压实后保护板的温度降至85~90℃,厚度变成3.2~4.0mm;
(8)、压实结束后,将保护板送至强制冷风装置中降温至60℃以下,即得该防水材料保护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天然岩沥青按其所占配方组份的质量百分比称取,在搅拌建筑沥青的过程中,向搅拌容器中先加入天然岩沥青,再依次加入木质素纤维2/3量、矿粉、木质素纤维1/3量和碱性石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酯纤维按其所占配方组份的质量百分比称取,在搅拌建筑沥青的过程中,向搅拌容器中先加入木质素纤维2/3量和矿粉,然后加入聚酯纤维,再加入木质素纤维1/3量和碱性石料;搅拌至混合料中看不到白色的木质素纤维和聚酯纤维时,再搅拌10~15分钟,搅拌总时间为25~30分钟,搅拌后形成180~185℃的混合熟料。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护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天然岩沥青和聚酯纤维按其所占配方组份的质量百分比称取,在搅拌建筑沥青的过程中,向搅拌容器中先加入天然岩沥青、木质素纤维2/3量和矿粉,然后加入聚酯纤维,再加入木质素纤维1/3量和碱性石料;搅拌至混合料中看不到白色的木质素纤维和聚酯纤维时,再搅拌10~15分钟,搅拌总时间为25~30分钟,搅拌后形成180~185℃的混合熟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有效地保护防水材料不被其它外力和紫外线老化破坏的保护板及其制备方法。该保护板含有建筑沥青、碱性石料、矿粉、木质素纤维和玻璃纤维毡;该防水材料的保护板的配方组份以质量百分比计含有碱性石料6~19%;矿粉7~21%;木质素纤维2.5~6.5%;玻璃纤维毡2.5~8%;其余为建筑沥青。按特定制备方法制得的该保护板密实度高、柔韧性好、耐压实、层间粘结力强,且能有效地保护防水层不被外力破坏、延长防水材料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E04B1/62GK101767959SQ201010011338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1日
发明者王德保, 孔祥利, 丹·罗宾逊, 高晓军, 王雪英, 范瑞青 申请人:山东高速建设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