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铸造陶瓷导液管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803410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冶金铸造陶瓷导液管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金铸造陶瓷导液管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冶金铸造陶瓷导液管目前采用钛酸铝注浆、等静压成型技术生产,其缺点是使用 寿命短、生产效率低,人工操作,产品性能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性能优良的冶金铸造陶瓷导液管的 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为包括陶瓷粉料制备、成型、烧成,将碳化硅粉体、粒度为0. 01-3 μ m的氮化铝粉体、 粒度为0. 01-3 μ m的氮化硅粉体、粒度为0. 01-3 μ m 二氧化硅粉体、锂玻璃粉按重量比为 40 70 8 15 8 15 8 15 6 15均勻混合,经等静压成型,然后在1600 ISOO0C Xl 2小时氮气气氛烧制成冶金铸造陶瓷导液管。所述的冶金铸造陶瓷导液管的制备方法,碳化硅粉体粒度小于5 μ m。所述的冶金铸造陶瓷导液管的制备方法,锂玻璃粉粒度小于3 μ m。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为1、本发明生产的冶金铸造陶瓷导液管是采用氮化硅、氮化铝和二氧化硅粉体,在 烧结过程中形成了塞隆陶瓷结合碳化硅,由于添加了锂玻璃粉进一步降低烧成温度并扩大 烧成范围、使得冶金铸造陶瓷导液管的显微结构均勻,热膨胀系数低,强度高,气密性好,整 体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2、本发明中主要原料使用锂玻璃粉,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将碳化硅粉体、粒度为3μπι的氮化铝粉体、粒度为3μπι的氮化硅粉体、粒度为 3ym 二氧化硅粉体、锂玻璃粉按重量比为40 15 15 15 15均勻混合,经等静压成 型,在160(TC Xl小时氮气气氛烧制,制成冶金铸造陶瓷导液管。实验所用原料的纯度均为工业纯。所获得冶金铸造陶瓷导液管耐压强度为360MPa.,气密性大于0. 03Mpa/mm,热膨 胀系数小于1. 7X 10_6/°C,使用寿命大于150天。实施例2将碳化硅粉体、粒度为1 μ m的氮化铝粉体、粒度为1 μ m的氮化硅粉体、粒度为 Iym二氧化硅粉体、锂玻璃粉按重量比为53 11 12 12 12均勻混合,经等静压成 型,在1700°C XI. 5小时氮气气氛烧制,制成冶金铸造陶瓷导液管。实验所用原料的纯度均为工业纯。
3
所获得冶金铸造陶瓷导液管耐压强度为380MPa.,气密性大于0. 03Mpa/mm,热膨 胀系数小于1.6X10_7°C,使用寿命大于150天。实施例3将碳化硅粉体、粒度为0. 01 μ m的氮化铝粉体、粒度为0. 01 μ m的氮化硅粉体、粒 度为0.01 μ m 二氧化硅粉体、锂玻璃粉按重量比为70 8 8 8 6均勻混合,经等静 压成型,在180(TC X 2小时氮气气氛烧制,制成冶金铸造陶瓷导液管。实验所用原料的纯度均为工业纯。所获得冶金铸造陶瓷导液管耐压强度为340MPa.,气密性大于0. 03Mpa/mm,热膨 胀系数小于2.0X10_6/°C,使用寿命大于150天。
权利要求
一种冶金铸造陶瓷导液管的制备方法,包括陶瓷粉料制备、成型、烧成,其特征在于将碳化硅粉体、粒度为0.01 3μm的氮化铝粉体、粒度为0.01 3μm的氮化硅粉体、粒度为0.01 3μm二氧化硅粉体、锂玻璃粉按重量比为40~70∶8~15∶8~15∶8~15∶6~15均匀混合,经等静压成型,然后在1600~1800℃×1~2小时氮气气氛烧制成冶金铸造陶瓷导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金铸造陶瓷导液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化硅粉体 粒度小于5 μ 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金铸造陶瓷导液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锂玻璃粉为 锂玻璃制成粒度小于3 μ m的粉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冶金铸造陶瓷导液管的制备方法,包括陶瓷粉料制备、成型、烧成,其特征在于将碳化硅粉体、粒度为0.01-3μm的氮化铝粉体、粒度为0.01-3μm的氮化硅粉体、粒度为0.01-3μm二氧化硅粉体、锂玻璃粉按重量比为40~70∶8~15∶8~15∶8~15∶6~15均匀混合,经等静压成型,然后在1600~1800℃×1~2小时氮气气氛烧制成冶金铸造陶瓷导液管。本发明制备的冶金铸造陶瓷导液管具有强度高,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文档编号C04B35/565GK101973765SQ20101028166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5日
发明者唐竹兴 申请人:山东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