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耐火被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58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筋耐火被覆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钢筋耐火被覆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物、土木构筑物等结构物,在遇到火灾等被高温炙烤时,构成这些结构物的钢筋的物理强度会急速下降。对此,人们开发了一种耐火被覆结构,在钢筋上被覆上耐火被覆材料,发生火灾时,可迟延钢筋温度的上升,从而抑制钢筋机械强度的下降。作为上述的耐火被覆结构,例如,我们已经知道有将在水泥等无机质粘合剂中适当地混入无机质纤维状物质、轻钢龙骨、含有结晶水的无机质粉体等构成的混合物厚厚地涂布在钢筋表面而形成的湿式耐火被覆结构(特开昭58-96662号公报、特开平10-147993 号公报等)。但是,在上述的耐火被覆结构中,根据使用的材料种类不同,为了获得充分的耐火性能,需要达到20 40mm左右的被覆厚度。另外,在钢筋上,为了获得均勻的耐火性能,需要确定一定的被覆厚度。并且,在施工时需要大量的涂布材料,所以,在施工便利性、成本方面等都很不利。另外,还存在作为上述的湿式耐火被覆方法的替代方法,即采用无机纤维混合垫、 岩棉、耐火板等干式材料的耐火被覆方法(特开平6-136853号公报、特开2001-98661号公报等)。但是,即使采用这种被覆干式材料的方法,为了获得充分的耐火性,也需要将被覆厚
度增厚。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便利性高、与以前相比只需要采用较薄的一定的被覆厚度就可以获得充分耐火性能的干式钢筋耐火被覆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特征的钢筋耐火结构体。1、一种钢筋耐火被覆结构,由构成钢筋结构物的H型或I型钢筋与覆盖所述H型或I型钢筋的发泡性耐火片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或I型钢筋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发泡性耐火片,该发泡性耐火片相互的接头部分具有重合部,该重合部通过粘合剂被固定。2、一种钢筋耐火被覆结构,由构成钢筋结构物的H型或I型钢筋与覆盖所述H型或I型钢筋的发泡性耐火片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或I型钢筋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发泡性耐火片,该发泡性耐火片相互的接头部分具有重合部,该重合部通过粘合剂被固定,所述H型或I型钢筋的下凸缘与发泡性耐火片通过粘合剂被固定。3、在上述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钢筋耐火被覆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性耐火片含有树脂成分、阻燃剂、发泡剂、碳化剂及充填剂。4、在上述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钢筋耐火被覆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性耐火片的背面层合有纤维质片。
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钢筋耐火结构的一例的截面图;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钢筋耐火结构的一例的斜视图;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钢筋耐火结构的发泡性耐火片的重合部的一例的截面放大图;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钢筋耐火结构的另一例的截面图;图5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钢筋耐火结构的另一例的斜视图;图6(a) (C)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耐火结构的另一变例的截面图;图7(a) (b)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耐火结构的另一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耐火被覆结构由构成钢筋结构物的H型或I型钢筋与被设计为覆盖上述H型或I型钢筋的发泡性耐火片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H型或I型钢筋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发泡性耐火片,该发泡性耐火片相互的接头部分具有重合部,该重合部通过粘合剂被固定。图1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钢筋耐火被覆结构的一例。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耐火结构的一例的截面图。在图1中,由设置在地板材料4上的H型钢筋1与发泡性耐火片2构成,发泡性耐火片2与空气层7共同覆盖除去与地板材料接触的面后的H型钢筋1的3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H型钢筋,其截面呈H字型,其上凸缘Ia与下凸缘Ib通过板状的筋板Ic连接。H型钢筋的凸缘宽度较宽,凸缘内外面是平行的。[0027]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将与地板材料或墙壁材料连接的一方称为上凸缘,其相反一方称为下凸缘。本实用新型的发泡性耐火片2,当由于火灾等引起周围温度达到所规定的发泡温度时,会进行发泡,形成碳化隔热层。发泡性耐火片2的构成成分最好含有树脂成分、阻燃剂、发泡剂、碳化剂及充填剂。其中,树脂成分为丙烯树脂等热可塑性树脂,阻燃剂为聚磷酸铵等,发泡剂为三聚氰胺、二氰基二酰胺、偶氮二甲酰胺等,碳化剂为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等,充填剂为二氧化钛等。关于各成分的配合比率,通常,按照固体换算,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阻燃剂为200 600重量份,发泡剂为40 150重量份,碳化剂为40 150重量份,充填剂为50 160重量份。发泡性耐火片2的厚度根据使用部位等可以适当地设定,通常为0. 5 5mm,最好为1 4mm。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发泡性耐火片2也可以只由含有上述构成成分的片材构成,但最好在背面(H型钢筋1侧)层合有纤维质片。这样,可以抑制发泡性耐火片2的纤维质片一侧的发泡,从而可以只向一个方向进行发泡,形成碳化隔热层。另外,具有很好的防止形成的碳化隔热层脱落的效果。这种纤维质片,例如可以采用含有有机纤维、无机纤维等的片材。有机纤维可以采用纸浆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芳酰胺纤维、维尼纶纤维、聚乙烯纤维、聚芳酯纤维、PBO纤维、尼龙纤维、丙烯纤维、氯乙烯纤维、纤维素纤维等,或它们的纺织布、无纺布等。有机纤维即使在达到150°C的温度区域融化成为液体状态也可以,最好在该温度区域不融化。无机纤维例如可以采用岩棉、玻璃纤维、二氧化硅纤维、二氧化硅-氧化铝纤维、 碳纤维、碳化硅纤维等,或它们的纺织布、无纺布等,并且还可以采用铁、铜等的金属细丝。 这些无机纤维即使加热也不融化,并可以起到增强作用,保持发泡的碳化隔热层,具有优异的防止碳化隔热层从H型钢筋1脱落的效果。尤其如果无机纤维具有网格结构的话,可以更加有效地增强发泡性耐火片2及对其加热所形成的碳化隔热层,防止其从H型钢筋1脱落。纤维质片为由无机纤维和有机纤维构成的复合片材,该无机纤维为排列成网格状的片材,其至少一个面层合有有机纤维的纺织布或无纺布,无机纤维的网格的一部分或全部最好被有机纤维所充塞。通过将无机纤维与有机纤维进行组合,可以吸附被热所溶化的成分,从而可以防止接头部分的剥落等。另外,用有机纤维充塞网格后,在制造发泡性耐火片2时,无机纤维的网格结构不容易崩坏,可以便于制造。图2为图1的斜视图。在图2中,在H型钢筋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发泡性耐火片2,该发泡性耐火片2的相互的接头部分具有重合部A。另外,地板材料4与发泡性耐火片2在发泡性耐火片2的端部使用固定销等金属制的卡扣6进行固定。图3为图2的发泡性耐火片的重合部A的截面扩大图。在图3中,发泡性耐火片 2的相互的接头部分的重合部A通过粘合剂3被固定。如上所述,发泡性耐火片2的相互的重合部分通过粘合剂被固定,这样,可以防止 H型钢筋1从片材的接头直接露出,在发生火灾等高温时,可以确实地抑制H型钢筋1的物理强度的下降,确实地抑制耐火性能的下降。各个发泡性耐火片2的相互的重合部的宽度可以适当地设定,通常为5mm IOOmm 左右,最好为IOmm 40mm左右。粘合剂3的厚度可以根据使用部分等适当地设定,通常为0. Olmm 0. 5mm左右, 最好为0. 02mm 0. Imm左右。本实用新型中的粘合剂3例如可以采用诸如以丙烯树脂、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 酚醛树脂、聚酯聚胺甲酸酯、石蜡树脂等为主要原料的水分散型、水溶性型、溶剂型的粘合剂等。根据需要,可以在粘合剂3中添加上述的发泡性耐火片2种配合的阻燃剂、发泡剂、 碳化剂、充填剂等。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粘合剂中还包含胶粘剂。图4 6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耐火被覆结构的最佳一例。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耐火结构的一例的截面图。在图4中,由设置在地板材料4上的H型钢筋1与发泡性耐火片2构成,发泡性耐火片2与空气层7共同覆盖除去与地板材料接触的面后的H型钢筋1的3面。并且覆盖H型钢筋1的下凸缘Ib的发泡性耐火片2通过粘合剂3被固定。另外,图5为图4的斜视图。在H型钢筋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发泡性耐火片2,该发泡性耐火片2的相互的接头部分具有重合部A。另外,地板材料4与发泡性耐火片2在发泡性耐火片2的端部使用固定销等金属制的卡扣6被固定。此时,重合部A与图 3相同。[0045]在本实用新型中,如上所述的覆盖H型钢筋1的下凸缘Ib的发泡性耐火片2最好通过粘合剂3被固定。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控制发泡性耐火片2的发泡方向。例如,在图4所显示的结构中,在被覆下凸缘Ib的发泡性耐火片2中,向内侧方向的发泡被抑制,只向外侧(下)方向发泡形成碳化隔热层。通过抑制内侧方向的发泡,可以防止发泡压引起的H型钢筋1和碳化隔热层的剥离,提高形成的碳化隔热层的附着性,防止脱落。另外,发泡性耐火片2的背面层合有纤维质片时,在下凸缘Ib上,纤维质片最好通过粘合剂3与形成的面连接。纤维质片与粘结面连接后,可以更有效地附着热溶化成分,防止从H型钢筋1脱落,所以推荐采用此方法。并且,通过粘合剂3与纤维质片的作用,可以将发泡方向只控制在朝向外侧(下侧),可以防止发泡压引起的H型钢筋1与碳化隔热层的剥离,提高形成的碳化隔热层的附着性,防止脱落。此时,粘合剂3的厚度根据使用部分等可以适当地设定,通常为0. Olmm 0. 5mm 左右,最好为0. 02mm 0. Imm左右。图6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耐火结构的其他的样态图。图6 (a)为设置在地板材料4和墙壁材料5上的、由H型钢筋1与发泡性耐火片2 构成的钢筋耐火被覆结构的截面图。在图6(a)中,发泡性耐火片2覆盖除去地板材料与墙壁材料接触的面以外的H型钢筋1的2面。图6 (b)为设置在墙壁材料5上的H型钢筋1与发泡性耐火片2构成的钢筋耐火被覆结构的截面图(俯视图)。在图6(b)中,发泡性耐火片覆盖除去与墙壁材料接触的面以外的H型钢筋1的三个面。图6 (c)为设置在墙壁材料5的角落部分的H型钢筋1与发泡性耐火片2构成的钢筋耐火被覆结构的截面图(俯视图)。在图6(b)中,发泡性耐火片2覆盖除去与墙壁材料接触的面以外的H型钢筋1的两个面。本实用新型可以与上述的H型钢筋一样适用于I型钢筋。本实用新型的I型钢筋,其截面呈I字型,其上凸缘与下凸缘通过板状的筋板连接。I型钢筋通常其凸缘内侧连接有斜面。例如,在图7(a)中,由设置在地板材料4上的I型钢筋11与发泡性耐火片2构成,发泡性耐火片2与空气层7共同覆盖除去与地板材料接触的面后的I型钢筋11的三个在图7 (b)中,由设置在地板材料4上的I型钢筋11与发泡性耐火片2构成,发泡性耐火片2与空气层7共同覆盖除去与地板材料接触的面后的I型钢筋11的3面。并且, 覆盖I型钢筋11的下凸缘lib的发泡性耐火片2通过粘合剂3被固定。以下显示具体的实施例。对以丙烯树脂100重量份、三聚氰胺90重量份、二季戊四醇90重量份、聚磷酸铵 320重量份、氧化钛100重量份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在温度为120°C的混炼机中进行混炼, 调制好发泡性耐火片用混炼物后,在玻璃无纺布上层合混炼物,利用轧辊将其加工成片材, 制成膜厚1. 5mm的发泡性耐火片G50mmX 1200mm)。在地板(ALC板)上设置了 H型钢筋(H400X200X8X 13_、长度1200mm)。按照图5,将制作的发泡性耐火片的玻璃无纺布一侧朝向H型钢筋一侧,卷贴发泡性耐火片,发泡性耐火片的相互的接头部分的重合宽度为20mm。将发泡性耐火片使用固定销固定在ALC 板上,并且,在发泡性耐火片的相互的重合部分及下凸缘部涂布厚度50 μ m的丙烯系粘合剂,将固定后的钢筋耐火被覆结构作为试验体。 对于制作的试验体,按照IS0834的标准加热曲线,进行了 1小时的加热试验。结果显示,形成了基本均勻的碳化隔热层,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
权利要求1.一种钢筋耐火被覆结构,由构成钢筋结构物的H型或I型钢筋与覆盖所述H型或I 型钢筋的发泡性耐火片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或I型钢筋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发泡性耐火片,该发泡性耐火片相互的接头部分具有重合部,该重合部通过粘合剂被固定。
2.一种钢筋耐火被覆结构,由构成钢筋结构物的H型或I型钢筋与覆盖所述H型或I 型钢筋的发泡性耐火片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或I型钢筋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发泡性耐火片,该发泡性耐火片相互的接头部分具有重合部,该重合部通过粘合剂被固定,所述H型或I型钢筋的下凸缘与发泡性耐火片通过粘合剂被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筋耐火被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性耐火片的背面层合有纤维质片。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干式钢筋耐火被覆结构,施工便利性高、与以前相比只需要采用较薄的一定的被覆厚度就可以获得充分的耐火性能。本实用新型所述钢筋耐火被覆结构由构成钢筋结构物的H型或I型钢筋与覆盖所述H型或I型钢筋的发泡性耐火片构成,H型或I型钢筋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发泡性耐火片,该发泡性耐火片相互的接头部分具有重合部,该重合部通过粘合剂被固定。
文档编号E04B1/94GK201952930SQ201020621418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2日
发明者田中康典, 轻贺英人 申请人:日本Sk化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