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混凝土烟道转角风阻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039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减小混凝土烟道转角风阻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道转角,特别是涉及一种减小混凝土烟道转角风阻的装 置,属于烟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艺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产生的烟气进行除尘净化处理,收尘点至除尘设备之间 设置烟道连接。由于烟气温度较高,从经济性角度考虑,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烟道,内部采 用烧结普通粘土砖砌体或其它隔热材料做隔热内衬,烟道转角采用折线形。但因生产过程 的特殊性,烟道中的烟气含有硬度较高的微粒,在高速气流带动下,对烟道转角有强力冲刷 作用,采用通常的烟道不能满足耐磨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混凝土烟道转角风阻的装置,以减小烟道 转角对气流的阻力,提高烟道转角处的耐磨能力。该方法及构造简单实用,且不影响烟道转 角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的一种减小混凝土烟道转角风阻的装置, 包括两条成夹角设置的钢筋混凝土烟道和连接两条钢筋混凝土烟道的烟道转角,烟道转角 包括钢护套,钢护套为圆弧形,钢护套外设有一组锚筋,钢护套与混凝土烟道之间有隔热内 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烟道转角采用弧线形烟道可以减小转角处的风 阻;烟道转角内衬有钢护套,钢护套与钢筋混凝土烟道之间的隔热内衬起到隔热层的作用, 可将钢筋混凝土烟道内表面受热温度降至设计温度以下;钢护套一方面能保护烟道转角, 另一方面钢护套内表面光滑程度及耐磨程度均优于现有的内衬材料,既减小了风阻又提高 了耐磨能力,能有效抵抗含微粒气流的冲刷作用,同时可作为施工弧线形钢筋混凝土烟道 时的模板,节省模板费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钢筋混凝土烟道,2-烟道转角,3-钢护套,4-锚筋,5-隔热内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 型的任何限制。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小混凝土烟道转角风阻的装置的制作方法是将烟道转角2用混凝土制作,将烟道转角2制成圆弧形,以减小 风阻;在烟道转角中衬钢护套3,以抵御高速气流夹带着的微粒的冲刷,同时节省制作烟道 转角2的模板。所述钢护套3外面焊接有一组锚筋4,锚筋4起固定钢筋混凝土烟道转角的 作用。所述钢护套3与烟道转角2之间有隔热内衬,起隔热作用。所述烟道转角按以下步 骤制作A、用钢板或钢管制成圆弧板,作为烟道转角2的钢护套3 ;B、在钢护套3外焊接一组锚筋4,锚筋4均布在钢护套3外壁。C、在钢护套3与烟道转角2之间设隔热内衬5。按照上述方法制作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小混凝土烟道转角风阻的装置,包括 两条成夹角设置的钢筋混凝土烟道1和连接两条钢筋混凝土烟道1的烟道转角2,烟道转角 2包括钢护套3,钢护套3为圆弧形,钢护套3外设有一组锚筋4,钢护套3与烟道转角2之 间有隔热内衬5。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技术的改造,现有的钢筋混凝土烟道1转弯处是内部采用烧 结普通粘土砖砌体或其它隔热材料做隔热内衬,现有的烟道转角采用折线形。但因生产过 程的特殊性,烟道中的烟气含有硬度较高的微粒,在高速气流带动下,对烟道转角有强力冲 刷作用,采用通常的烟道不能满足耐磨要求。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烟道转角的改造,主要是 将现有的折线形烟道转角改造成圆弧形,大大的减小了烟气的风阻。为了减小烟气中的微 粒对转角的冲刷,延长烟气转角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烟道转角2内设有钢护套3,如 果烟道是圆管形的,钢护套3用钢管制成,如果烟道是矩形管,钢护套3则用钢板制成矩形。 在钢护套3外焊接在多个锚筋4,在浇注钢筋混凝土烟道1时,将本实用新型的烟道转角2 与钢筋混凝土烟道1浇注在一起。具体施工时,在制作钢筋混凝土烟道1支模时,将隔热内 衬5与钢护套3固定,再将焊接有锚筋4的钢护套3固定就位;浇注钢筋混凝土烟道1时, 将焊接有锚筋4的钢护套3、隔热内衬5与钢筋混凝土烟道1连接成一体。
权利要求1. 一种减小混凝土烟道转角风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成夹角设置的钢筋混 凝土烟道(1)和连接两条钢筋混凝土烟道(1)的烟道转角(2),烟道转角(2)包括钢护套(3) 和隔热内衬(5),钢护套(3)为圆弧形,钢护套(3)外设有一组锚筋(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小混凝土烟道转角风阻的装置,包括两条成夹角设置的钢筋混凝土烟道(1)和连接两条钢筋混凝土烟道(1)的烟道转角(2),烟道转角(2)包括钢护套(3)和隔热内衬(5),钢护套(3)为圆弧形,钢护套(3)外设有一组锚筋(4)。本实用新型既减小了风阻又提高了耐磨能力,能有效抵抗含微粒气流的冲刷作用,同时又可作为施工弧线形钢筋混凝土烟道时的模板,节省模板费用。
文档编号E04F17/02GK201924564SQ20102067714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3日
发明者王茜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