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石灰乳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186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产石灰乳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石灰乳的装置。
背景技术
石灰乳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钢铁企业通常用其调整废水的酸碱度。制备石灰乳采用氢氧化钙或氧化钙这两种原料,由于熟石灰和生石灰均属于微溶于水的物料,所以,在制备石灰乳时,一般采用专用设备来增加熟石灰或生石灰的溶解度。在现有技术中,生产石灰乳的设备主要包括颗粒分离机和捞渣机,其中,颗粒分离机具有一个用于盛装石灰料的溶解罐,在该溶解罐的上部内安装有一个旋振筛,该旋振筛由安装在其边部的振荡器操控,在溶解罐下部安装有一个出渣管和一个出液管。当石灰料进入溶解罐时,先经内部旋振筛筛分,使溶解到水中的石灰即石灰乳漏到溶解罐内后从出液管流出,且直接输送到酸碱废水处理设备中,石灰渣从溶解罐出渣管流出后输送到废渣仓内。然而,由于石灰粘度较大,经常堵塞旋振筛的筛网及出渣管和出液管,而无论哪一个部件堵塞均会迫使该颗粒分离机停机检修,进而影响石灰乳的生产效率;同时,石灰进入溶解罐后,是依靠自然溶解的方式产生石灰乳,致使该石灰乳的溶解度相对较低;另外,由于从出渣管流出的石灰渣具有很大的腐蚀性,并且是不可回收的有害废弃物,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旋转溶解石灰的方式来解决设备堵塞和溶解度低等问题的生产石灰乳的装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生产石灰乳的装置包括石灰下料管和安装在石灰下料管下方的溶解罐,在溶解罐的下部区域安装有同向倾斜的进水管,在溶解罐上侧面安装有石灰乳流出槽。所述进水管包括第一层进水管和安装在该第一层进水管下方的第二层进水管,且第一层进水管和第二层进水管与溶解罐切线方向的夹角为20-80度,第一层进水管和第二层进水管分别设置有3-5个。所述石灰乳流出槽向下倾斜的角度为5-15度。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生产石灰乳的装置采用同向倾斜的进水管的结构,使进入溶解罐内的水能够旋转,旋转的水相当于搅拌器,可以对石灰进行充分的搅拌,从而可提高石灰乳的溶解度;同时,溶解在水中的石灰乳采用从流出槽流出的结构,这样既可避免流出槽堵塞,又无石灰渣排出,从而提高可生产效率,不染污周围环境。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生产石灰乳的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外观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加图1,该图给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生产石灰乳的装置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该装置具有一个溶解罐2,在溶解罐2的上顶部安装有石灰下料管1,在溶解罐2的下部区域同一水平面上设置有第一层进水管21,在第一层进水管21下方与其相距一定距离的设置有第二层进水管22,两层进水管均可分别设置3-5根,图中给出的是每层进水管为3根,且按等边三角形排列。第一层进水管21和第二层进水管22均采用同向倾斜设置, 两层进水管21和22上下交错排列,每根进水管21和22与溶解罐2相应位置的切线夹角为20-80度。溶解罐2的上侧面安装有石灰乳流出槽23,流出槽23向下倾斜的角为5_15 度,以利于石灰乳流出。
权利要求1.一种生产石灰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石灰下料管和安装在石灰下料管下方的溶解罐,在溶解罐的下部区域上均布地安装有同向倾斜的进水管,在溶解罐上侧面安装有石灰乳流出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包括第一层进水管和安装在该第一层进水管下方的第二层进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进水管和第二层进水管与溶解罐切线方向的夹角为20-80度。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乳流出槽向下倾斜的角度为5-15度。
5.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进水管和第二层进水管分别设置有3-5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石灰乳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石灰下料管和安装在石灰下料管下方的溶解罐,在溶解罐的下部区域上均布地安装有同向倾斜的进水管,在溶解罐上侧面安装有石灰乳流出槽。同向倾斜的进水管可以使进入溶解罐内的水旋转,可以对石灰进行充分的搅拌,从而可提高石灰乳的溶解度。
文档编号C04B2/08GK202054745SQ20102068122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7日
发明者崔勇, 张书祥, 杨英, 王伟, 相东风, 霍刚 申请人: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