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抗裂养护的方法

文档序号:1821148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混凝土抗裂养护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养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抗裂养护的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浇注以后在初凝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养护,即保持必要的湿度,使其有足够的水分保证水化反应完全。目前国内混凝土养护技术核心就是通过洒水养护、覆盖养护等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或者加入养护剂使其在混凝土表面形成隔水层阻止拌合水的挥发,实现混凝土自养护。混凝土水溶液蒸发过程中会在其毛细孔中形成“弯月面”浸润现象,因此孔隙水溶液会对孔壁产生拉应力,从而导致混凝土宏观上表现出体积收缩。然而上述这些养护工艺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混凝土成型期间持续保持湿度的要求,实际工程中常因养护不当使混凝土成型初期出现干燥收缩裂缝。减缩剂的加入可以减缓混凝土的失水速率,从而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开裂。但是这种减缩剂在应用中存在着掺量大、成本高,并且存在与其它外加剂的相容性问题以及因延缓水泥水化速率导致的早期强度问题。目前国内公开申请号为200910026405的“混凝土减缩养护剂”和申请号为 2009101103999的“多功能水泥混凝土减缩抗裂养护剂”的两个专利阐述了将减缩剂与养护剂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减缩养护剂,将其喷洒于混凝土表面降低混凝土收缩和水分散失速率,其原理是将减缩组分和成膜组分互溶或物理混合后,喷洒在混凝土表面,其减缩部分用于降低混凝土孔隙溶液的表面张力从而降低混凝土的表面收缩,养护部分则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有机或无机薄膜以防止水分散失。然而,这种减缩剂与养护剂混合后存在减缩组分和养护剂成膜组分相互影响和干扰的问题,因此并不能充分发挥二者减缩和保水的最大效能;申请号为201010104372.0的“一种水泥混凝土养护方法”采用先喷涂减缩剂后喷涂养护剂的方法避免了这一问题,但却给施工带来了不便;专利号为 200710029782. 1的“用于防止混凝土开裂的抗裂养护剂与其生产方法及其应用”专利利用聚醚醇混合物减低表面张力来实现减缩,但这种抗裂养护剂成膜功能较差,混凝土干燥失水情况并未得到显著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便于施工并且可更加有效地防止混凝土收缩开裂、提高养护效果的混凝土抗裂养护技术。一种混凝土抗裂养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加入吸附一定水的高吸水性树脂颗粒。所述高吸水性树脂颗粒为适度交联的聚丙烯酸类树脂、聚丙烯酰胺类树脂、丙烯酸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或者丙烯酸与丙烯酰胺的改性聚合物。所述丙烯酸与丙烯酰胺的改性聚合物为淀粉接枝改性丙烯酸_丙烯酰胺共聚物。所述吸附水和高吸水性树脂颗粒的质量比为(30 1000) 1。
所述高吸水性树脂颗粒占水泥的质量比例为0. 01% 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方法在减缩和保水养护的双重作用下使混凝土收缩大大降低,有效防止混凝土出现收缩开裂,并且保证水化充分进行;高吸水树脂无毒无味, 对环境无污染,掺量少、使用方便,适用于各种施工环境以及工程,尤其是气候干燥地区;此夕卜,后期无需继续对混凝土进行其他保湿养护措施,大大简化后期养护工艺和对养护效果的监控,节约了养护成本。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和实验数据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 水灰比为0. 3的砂浆拌合时,掺入吸水量为自身质量50倍的高分子树月旨,其中,高分子树脂干粉掺量占水泥质量的0.4%,然后在密封养护条件下进行自收缩测试,并对标准养护条件下的试件进行强度测试,实验结果如下表1实施例砂浆收缩性能实验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土抗裂养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加入吸附一定水的高吸水性树脂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混凝土抗裂养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吸水性树脂颗粒为适度交联的聚丙烯酸类树脂、聚丙烯酰胺类树脂、丙烯酸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或者丙烯酸与丙烯酰胺的改性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混凝土抗裂养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与丙烯酰胺的改性聚合物为淀粉接枝改性丙烯酸_丙烯酰胺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混凝土抗裂养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水和高吸水性树脂颗粒的质量比为(30 1000) 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混凝土抗裂养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吸水性树脂颗粒占水泥的质量比例为0. 01 % 3 %。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建筑材料养护技术领域的一种混凝土抗裂养护的方法。该方法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直接将吸附水的高吸水性树脂颗粒掺入到混凝土中。本发明的方法在表观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增大了实际水灰比,有效提高混凝土的保水性,分散早期收缩应力,防止混凝土的收缩开裂,同时使混凝土长期处于保养状态,提高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效果和后期强度,并且有效降低混凝土浇注后的养护成本,简化施工工艺。
文档编号B28B11/24GK102172978SQ20111002650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5日
发明者孔祥明, 张珍林, 张艳荣, 王传月 申请人:清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