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的整体刚性防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374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建筑物的整体刚性防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的整体刚性防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钢结构或轻钢彩板建筑室内天沟、屋脊、山墙边或者女儿墙顶、女儿墙下等建筑单元处的整体刚性防水系统。
背景技术
钢结构及轻钢结构已被广泛用于各种民用建筑、工业厂房、冷库、车间、展馆等各类建筑中,一般情况下,为排水需要,建筑物的屋面均设计成“人”字形,而大型工业厂房的屋面可能由多个“人”字形组成,这时在两个“人”字形的交汇处就要设置天沟系统,以便于将屋面中部的水排掉;另外,山墙是建筑要素,随着人们审美观及市场经济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建筑物都将部分或全部山墙向上延伸,形成女儿墙,但在满足人们对建筑美观要求的情况下,人们最大的担心莫过于在建筑使用过程中各建筑单元连接处的漏水问题,这一问题在钢结构及轻钢建筑业界,已经成了顽症,令人谈虎色变,几十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没有得到成功、彻底的解决。现有技术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屋脊节点处漏水现有技术是先在堵头板下铺设胶泥,再用拉铆钉或自攻钉将堵头板直接固定在屋面板上,很容易造成钉孔处的胶泥老化而漏水以及冬季雪随风从堵头板两侧刮进屋脊内部,融化后进入室内造成屋面漏水;二是天沟节点处漏水现有技术的钢板天沟坐落于两条通长对称的C型钢天沟托梁上,钢板天沟连结在天沟两侧的金属屋面板相上,C型钢天沟托梁与钢板天沟直接相连, 室内热量会通过钢架梁传递给天沟托梁,再由天沟托梁传递给钢板天沟,当室内温度、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天沟或C型钢托梁下面会造成冬天室内屋面结露、滴水、热量损失,影响室内温度效果;另外,由于天沟托梁呈水平状态放置,天沟放置其上没有坡度,天沟跨中很容易积水,极易造成天沟锈蚀,缩短了天沟的使用寿命,也缩短了建筑本身的使用年限;三是女儿墙顶节点处漏水现有技术女儿墙顶部的内、外泛水板在顶部进行搭接连接时,均为铺设通长密封胶或胶泥,然后用拉铆钉予以连接,当胶泥老化后,这里也常常成为致命的漏水点;四是女儿墙下节点处漏水现有技术在女儿墙下金属屋面板上安装泛水板和辅助泛水件时,是将泛水件与山墙支撑角钢连接,然后在山墙支撑角钢上端安装女儿墙内侧封板,并用自攻螺丝予以固定,由于泛水件与边跨金属屋面板间铺有密封胶带或胶泥,并由缝合钉或拉铆钉连接,当密封胶带或胶泥老化后,此处大量的钉孔即成了致命的漏水点,辅助泛水件也直接与屋面板连接,其设置增加了金属屋面板漏水的几率,由于泛水件与女儿墙之间的连接是靠女儿墙内侧封板压紧的,其间的相对滑动具有不确定性,如施工时经常出现固定女儿墙内侧封板的自攻螺丝,将其固定在山墙支撑角钢上的情况,因此,很容易造成此处连接孔处撕裂而漏水。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屋脊堵头板、泛水板、天沟等防水件均为与屋面板直接连接, 其间仅通过柔性防水材料胶泥来堵漏,而该柔性防水材料是易老化材料,尽管业内技术人员在不断致力于研究提高密封胶的抗老化性,但目前最长也只能达到5 8年,而钢结构及轻钢彩板建筑物的寿命可达50 70年,故使用柔性防水材料大大缩短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是提供--种建筑物室内天沟的刚性防水单元;
本发明目的之二二是提供--种建筑物女儿墙下的刚性防水单元;
本发明目的之三Ξ是提供--种建筑物女儿墙顶的刚性防水单元;
本发明目的之四是提供--种建筑物屋脊处的刚性防水单元;
本发明目的之五是提供--种建筑物山墙边的刚性防水单元;
本发明目的之六是提供--种由建筑物各防水单元组成的整体刚性防水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本发明建筑物的整体刚性防水系统中,各部件与屋面板平面的连接处均不设置任
何钉孔,克服了现有技术先铺设胶泥再打钉固定造成的胶泥老化漏水的缺陷,滑动支架的设计及安装方式,克服了现有技术滑动片不易定型而造成的屋面板与建筑物主体间容易脱开或撕裂漏水等缺陷,本发明使建筑物整体即连接紧固,又能相对滑动,并具备了刚性防水的特点。 本发明所述的建筑物的整体刚性防水系统,包括柱间室内天沟单元1、外墙边室内天沟单元2、女儿墙下防水单元3、屋脊防水单元4、女儿墙顶防水单元5、屋面板7、内墙板 8、屋面檩条9、保温层10,如图2所示,所述的柱间室内天沟单元和外墙边室内天沟单元均包括天沟、天沟转换架和天沟托架,天沟转换架设置在天沟和屋面檩条或墙面檩条之间,天沟托架与天沟转换架错位固定在屋面檩条上;其中柱间室内天沟单元1包括天沟11、天沟转换架12和天沟托架13、封檐板14,天沟转换架12及天沟托架13设置在天沟11和屋面檩条9之间,如图3所示,所述的天沟转换架12为一个近似“槽”型的金属钢带,如图3a所示,天沟转换架“槽”型两侧面的顶部各有一个向内弯折的斜面,该斜面的角度以安装时可以紧密贴合屋面檀条外侧面为准,斜面上打有连接孔,通过连接钉与两侧的屋面檩条9连接固定;天沟托架13的形状近似“厂”型,用于承托天沟,如图北所示,天沟托架13的侧面通过连接钉与天沟转换架12错位固定在屋面檩条9上,天沟11的断面近似“槽”型,“槽” 型两侧面的顶部各有一个向外翻的折边,该折边与天沟托架13的支撑面连接固定;本发明所述的外墙边室内天沟单元2是在有女儿墙的建筑中设置的,包括外墙边室内天沟21、外墙边天沟转换架22、外墙边天沟托架23、天沟泛水件M,天沟21的断面近似槽”型,“槽”型两侧面的顶部各有一个向左翻的折边,如图4所示;天沟转换架22为一个近似“槽”型的金属钢带,如图4所示,天沟转换架“槽”型的左侧顶部有一个向内弯折的斜面,右侧顶部有一个向外翻的折边,如图如所示,该折边与墙面檩条25的上表面连接固定,外墙天沟托架23 与柱间天沟托架13的形状相同,如图北所示,天沟转换架22的左侧顶部斜面和天沟托架 23的侧面分别错位固定在屋面檩条9上,天沟21的左侧顶部折边固定在天沟托架23上、右侧上部固定在天沟转换架22的右侧上部,如图4所示;天沟泛水件M的形状如图4b所示, 其右侧立面位于内墙板8与墙面檩条25之间,主体斜面部分与内墙板8的底部有一定的距离,以避免该内墙板因雨水进溅锈蚀;本发明所述的两个天沟单元中,天沟转换架钢带宽度优选30 50mm,厚度优选1. 0 3. Omm,天沟托架的厚度优选2. 0 4. Omm的钢板,天沟11 优选厚度为2. 0-4. Omm的金属薄板或其它非金属板,所述的天沟转换架是沿天沟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天沟转换架上铺有保温层10,保温层需要覆盖到屋面檩条9的上表面,外墙边天沟转换架的右侧需要向下覆盖到与墙面檩条外侧的墙体保温层连接,保温层的纵向搭接部分需要设在天沟转换架的位置上,以解决天沟隔热冷桥问题,保温层可以选择玻璃丝棉或者岩棉等保温材料,另外,可在天沟11和天沟21与屋面板之间设置封檐板14,将屋面板与天沟之间的缝隙挡住,防止因风的吸力将保温层破坏,同时可防止鸟类做窝,而导致工业厂房的安全隐患;本发明所述的女儿墙下防水单元3由专用封边角钢31、下滑动支架32、上滑动支架32’、隐藏式天沟34、内泛水件35、泛水转换件36组成,专用封边角钢31固定在屋面檩条9上,其形状如图恥所示,上滑动支架32’、下滑动支架32分别连接固定在专用封边角钢左侧立面的上部和下部,内墙板8固定在专用封边角钢的右侧立面上,如图5所示,其中,上、下滑动支架的结构如图fe所示,隐藏式天沟34左侧向上的折边与下滑动支架32的滑片33连接,内泛水件35的左侧立边与上滑动支架32’的滑片连接,此处通过与上、下两个滑动支架的连接,可保证隐藏式天沟、内泛水件与屋面檩条及内墙板之间既连接牢固,又能相对滑动,且屋面板上没有设置任何钉孔,实现了刚性防水连接。本发明所述的屋脊防水单元4,包括屋脊挡水板41、屋脊泛水板42,其中所述的屋脊挡水板41的主体上可设置加强筋,加强筋可采用三角型、椭圆形或多条线段等形状,用以增加板面刚度,屋脊挡水板主体两侧的形状与压型屋面板立边至波谷处的形状相同,且主体的两侧面和底部均设有同方向垂直于主体的连接面,以便于屋脊挡水板与压型屋面板咬合后的立边及立边至波谷处可以紧密贴合,在主体两侧连接面的上方分别设置有耳状短边,耳状短边上打有安装孔,可通过连接钉将屋脊挡水板固定在压型屋面板的咬合后的立边上,主体顶部设有与连接面反向垂直于主体的“门”形折边,图6a所示,屋脊挡水板41对称固定在屋脊两侧的屋面板上,屋脊泛水板42两侧设有折边,与屋脊两侧挡水板41的“门”形顶部折边外侧固定连接,如图6所示,另外,可在屋脊两侧压型屋面板波谷处的端部向上弯一个折边43,防止有蒸汽水滴进入装有屋脊挡水板41的压型屋面板上时,不会在风的吸力作用下沿压型屋面板上爬落入室内造成漏水,此处,将屋脊挡水板与屋面板的连接位置由现有技术的波谷处变成在波峰处, 同时,屋脊挡水板两侧及底部与压型屋面板均有紧密配合,压型屋面板波谷处无钉孔,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屋面板漏水的难题;本发明所述的所述的女儿墙顶防水单元5包括支撑转换件51、内泛水件52、外泛水件53,其中,支撑转换件的下端面固定于女儿墙顶檩条M的上表面,内泛水件52的右端顶面与支撑转换件51的上端面连接固定、下部折边与内墙板8连接,外泛水件53的顶部位于支撑转换件51的上方,其顶部折边的内侧与支撑转换件左侧面连接、下端与外墙板连接固定,如图7所示,所述的支撑转换件51为一个上下端面带折边的直角“Z”形,如图7b所示,支撑转换件51的下端面固定于女儿墙顶檩条M的上表面,左侧面与外泛水件53的顶部折边内侧连接,内泛水件52为近似直角的“S”形,如图7a所示,其主体呈斜面向屋面倾斜,倾斜角度优选2-5°,当雨水或雪水融化后,会沿该中间斜面向屋面排水,,内泛水件52的右端顶面与支撑转换件51的上端面连接外泛水件的顶部折边与支撑转换件左侧面的连接面位于内泛水件主体斜面右端“匚”型的左侧,形成下部开口的四边形,可以保证当雨水较大、内泛水件上有积水时,也会将雨水挡住,因而不会造成漏水情况; 当整体建筑物中存在无女儿墙的单元时,可在无女儿墙部分的山墙与屋面板节点处设置山墙边滑动支架单元6,如图9所示,山墙边滑动支架单元6包括山墙边滑动支架61、支撑角钢62、隐藏天沟63、山墙边内泛水件64、山墙边外泛水件65、山墙边泛水转换件66、外墙滑动支架67,山墙边滑动支架61设置在支撑角钢与外泛水件65、内泛水件64和隐藏式天沟 63之间,外墙滑动支架67设置在外泛水件65与外墙板之间,支撑角钢62固定在屋面檩条 9上,山墙边滑动支架61固定在支撑角钢62上,隐藏式天沟63的左侧立边与山墙边滑动支架61连接,内泛水件64的左侧顶部与滑动支架61的顶部连接,右侧则通过泛水转换件66 与隐藏式天沟63和屋面板咬合后的立边连接;外墙滑动支架67固定在外墙板上,山墙外泛水件65的顶部折边与山墙内泛水件64的顶部折边外侧连接,山墙外泛水件的底部折边则通过外墙滑动支架67与建筑物的外墙板连接,如图8所示;所述的山墙边滑动支架61包括滑道61a、底座61b、滑片61c、滑片顶部支撑面61d,滑片的中部有一个近似棱形的卡扣将滑片61c卡接在滑道61a中,使滑片与滑动支架主体既连接牢固又能相对滑动,如图8a所示, 滑动支架底座61b通过连接钉固定在支撑角钢62上,滑片顶部支撑面61d与内泛水件64的顶部端面连接,隐藏式天沟63左侧向上的折边连接在滑片61c的下部;内泛水件64的主体为一个斜面,主体斜面的倾斜角度优选2-5度,用于将雨水、雪水排到屋面,顶部斜面的右端可设置折边,用于增加斜面的刚度,同时还可防止雨水回流;泛水转换件66为一个两边形,其顶部连接面与山墙内泛水件64通过连接钉连接,立面与隐藏式天沟63和屋面板咬合后的立边连接,由于不与屋面板直接连接,所以即便连接钉孔漏水,也会顺着屋面板流到屋面天沟中;隐藏式天沟63的左端有一个向上折起的立边,立边固定在山墙边滑动支架滑片 61c对应下滑道的位置,以避免与屋面滑动支架主体连接,保证了隐藏式天沟与屋面板之间能够一起整体滑动,隐藏式天沟63可将内泛水件64横向搭接时的漏水排到天沟中;本发明所述的外墙滑动支架67的主体为直角“S”型,如图8b所示,包括滑道67a、抗倾键67b、滑片67c,滑道67a横向位于主体上立面的中间,滑片67c的上部有一个侧面近似棱形的卡扣, 卡接在滑道中,滑动支架67的下立面与外墙板连接固定,外泛水件底部折边通过连接钉固定在滑片67c的下部;本发明所述的所有滑动支架中滑片上的近似棱形的卡扣均是在滑片与主体装配前,将滑片的中部先折出一个凹槽,再将凹槽插入滑道中,经冲压在滑道中形成的,使滑片与滑动支架主体间既连接牢固又能相对滑动;所有的滑片中部两端均可设置抗倾键,抗倾键与滑片之间留有缝隙,通过该缝隙将滑片卡接在滑动支架主体上,用于确保滑片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不会向外倾斜。若非特指,本发明所述的刚性建筑物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如钢结构、轻钢彩板等,也可以非金属材料,如玻璃钢、聚碳酸酯等;房屋檩条可根据工程需要采用金属材料或其它材料的C型钢、Z型钢、方矩管等单件或其组合件;所述的连接钉可以根据施工需要采用拉铆钉、自攻螺丝、缝合钉等;本发明所述的天沟转换架、天沟托架、内泛水件、外泛水件、 支撑角钢、各种滑动支架、支撑转换件、屋脊档水板等均可以用不锈钢板、铝板、镀锌板或其他金属薄板加工成标准件以适应不同工程的需要,实现了轻钢彩板建筑业构件的标准化及通用性。本发明所述的刚性建筑物的整体防水系统是先将屋面檩条9安装在屋面钢结构梁上,将天沟托架与屋面檩条连接固定,整体铺设保温层,再将天沟转换架固定在屋面檩条上,将柱间室内天沟和外墙边室内天沟与天沟托架连接后,安装山墙及外墙板;将女儿墙下专用封边角钢或者山墙边支撑角钢固定在屋面檩条上,将女儿墙下滑动支架或山墙边滑动支架固定在角钢上,将隐藏式天沟固定在滑动支架滑片处,然后依次铺装整个屋面板;将女儿墙下或者山墙内、外泛水件连接在滑动支架及墙面板上,之后,安装女儿墙内墙板;将屋脊挡水板安装在屋脊处屋面板咬合后的立边上,并将屋脊泛水板连接在挡水板的上面,最后,将女儿墙顶内、外泛水件通过泛水转换件连接到内、外墙板上,其具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柱间室内天沟单元1的实施首先,按现有技术完成建筑物主体结构及墙面檩条、屋面檩条、女儿墙顶檩条等的安装,在檐口外墙与屋面之间设置天沟墙面檩条25,在“人”字形坡屋面底部交汇处的室内柱间两侧屋面檩条及外墙边屋面檩条9上,分别沿屋面檩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天沟转换架12及22,并将天沟转换架与两侧的屋面檩条9连接固定,天沟转换架的顶部与屋面檩条上表面的距离必须保持一致;之后,从外墙边天沟转换架22向左至屋面檩条9的上表面、 天沟转换架12至整个屋面系统铺设保温层10,天沟转换架22右侧的保温层则向下覆盖到外墙板内侧,并与墙面檩条外墙板的保温层连接,保温层10纵向搭接部分应设在天沟转换架12和22的位置上,以解决天沟隔热冷桥问题;然后,在屋面檩条9和保温层10的外侧、 从柱间屋面檩条9的跨中心线两侧往最低雨水口处依次对称放置天沟托架13,并逐个增加天沟托架与屋面檩条顶部的距离,使天沟托架顶部连接面产生坡度,将天沟托架13用连接钉固定在屋面檩条9和保温层10的外侧,天沟托架与天沟转换架应错位安装;之后,将天沟 11两侧的上折边依次固定在天沟托架13的支撑面上,由于天沟托架是沿天沟长度方向呈一定坡度设置的,因此,天沟放置其上就相应的具有了坡度,从而彻底解决了天沟表面易积水、维护困难等问题;步骤2、外墙边室内天沟单元2的实施在柱间室内天沟单元1安装完成后,将天沟转换架22右侧面顶部折边与檐口外墙处天沟墙面檩条25的上表面连接固定,在屋面檩条和保温层的外侧,沿屋面檩条长度方向在外墙处柱间跨中最高处设置的天沟托架23,该最高处天沟托架的顶部支撑面距屋面檩条顶面的距离优选15 25mm,以避免天沟折边影响金属屋面板支架的安装;然后按设计要求的坡度,依次间隔设置其它天沟托架23,将天沟托架与天沟转换架错位安装在屋面檩条上, 并逐个增加其与屋面檩条顶部的距离,使之顶部连接面产生坡度,坡度以0. 5%为宜;将天沟21左侧的上折边依次固定在天沟托架23的支撑面上,天沟右侧与墙面檩条25之间不设置天沟托架,天沟21右侧上部间隔固定在天沟转换架22的右侧上部,由于左侧天沟托架23 顶部连接面具有坡度,右侧没有坡度控制,天沟放置其上时,自然就具有了坡度,将天沟泛水件M临时固定于右侧墙面檩条25的外侧上部,之后用连接钉将内墙板固定于墙面檩条上,使天沟泛水件M位于右侧墙面檩条25与内墙板8之间,并保证内墙板与天沟泛水件的主体斜面有一定的距离,以避免该内墙板因雨水进溅锈蚀;步骤3、女儿墙下防水单元3的实施在女儿墙与屋面的交汇处,在已铺有保温层的屋面檩条9上安装通长的专用封边角钢31,沿长度方向将上滑动支架32’、下滑动支架32分别间隔固定于山墙专用封边角钢左侧立面的上部和下部;将隐藏式天沟34的左端立边,用连接钉固定于下滑动支架的滑片 33上,然后在隐藏式天沟的右端整体铺设屋面板7 ;将泛水转换件36固定在隐藏式天沟与屋面板咬合后的立边右侧,之后,将内泛水件35的左端立边,用连接钉固定于上滑动支架32’的滑片上,同时将内泛水件的右端,放在泛水转换件顶部连接面上,然后用连接钉固定, 安装时必须确保内泛水件主体斜面有2-5度的倾斜角度,以便于雨水能顺利排到屋面板上;在内墙板和专用封边角钢31上端右侧立面之间铺设泡沫堵头,将内墙板的下端固定于专用封边角钢的上端右侧面上,使得此处女儿墙内墙面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同时应保证内墙板的下端距离内泛水件的主体斜面有一定的距离,以避免内墙板下端因经常遭雨水崩溅而锈蚀;安装时必须避免将内墙板的下端与内泛水件35连接固定在一起,因为这样会使内泛水件的滑动受阻于内墙板的固定,会造成内泛水件与专用封边角钢31的连接撕裂或因泛水转换件36与屋面板直立咬合面连接撕裂而造成漏水;步骤4、山墙边滑动支架单元6的实施对于建筑物中无女儿墙的部分,只需在山墙边铺设有保温层的屋面檩条9上固定支撑角钢62,将滑动支架61通过支架底座上的安装孔间隔固定在支撑角钢上;用连接钉将隐藏式天沟63左端向上折起的立边固定在山墙屋面滑动支架滑片的下部,连接钉必须对应于滑动支架主体下部的空隙内,不能与滑动支架主体连接,以免影响滑动,之后,在隐藏式天沟63的右端整体铺设屋面板7,隐藏式天沟与屋面板长度一致,因其左端弯起,当其上面的山墙内泛水件长度方向搭接漏水时,水会漏至隐藏式天沟上,最后排到屋面天沟内;将泛水转换件66的立面固定在隐藏式天沟与屋面板咬合后的立边上,把山墙内泛水件64左侧立面插入到屋面滑动支架61的主体支撑面及滑片顶部连接面之间,并用连接钉将其顶部端面与滑片顶部支撑面连接固定,将内泛水件64的斜面右端与泛水转换件66的顶部连接固定;将外墙滑动支架67沿墙面板宽度方向间隔布置,并通过连接钉将滑动支架的下立面固定于外墙板上;把山墙外泛水件65的顶部端面放在滑动支架的顶部连接面61d上,并用连接钉将山墙外泛水件65的顶部折边与内泛水件上端右侧面连接固定,由于山墙外泛水件是罩在内泛水件左端和滑动支架上部的,外泛水件右端仅与内泛水件左端外侧连接面相连接,因此,即便此处连接的拉铆钉孔漏水,也会流在内泛水件64的斜面上,而不会造成屋面漏水;最后,将外泛水件65的底部折边用连接钉固定于外墙滑动支架67的滑片上;步骤5 屋脊防水单元4的实施在已经安装完成的屋面板7的屋脊处,对称放置屋脊挡水板41,并在屋面板波谷至咬合后的立边处铺设胶泥,将屋脊挡水板41的底部连接面放在波谷处,并使其两侧面和耳状短边分别与屋面板的波谷至咬合后的立边处紧密贴合、压紧,用连接钉通过耳状短边上的安装孔将两块相邻的屋脊挡水板41固定在屋面板咬合后的立边上;另外,在安装屋脊泛水板42之前,可将屋脊两侧屋面板波谷处的端部向上弯一个折边43,防止有蒸汽水滴进入装有屋脊挡水板41的屋面板上时,不会在风的吸力作用下沿屋面板上爬落入室内造成漏水;将屋脊泛水板42的一侧折边,放到屋脊挡水板41顶部折边的外侧,沿屋脊长度方向打孔,用连接钉将屋脊泛水板42的一侧和屋脊挡水板41连接固定,然后对屋脊泛水板的另一侧做同样的操作。步骤6 女儿墙顶防水单元5的实施在已安装有内墙板和外墙板的女儿墙顶檩条(54)上,沿檩条的纵向方向间隔布置支撑转换件51,将支撑转换件的下端面固定于女儿墙顶檩条的上表面;将内泛水件52的上端面与支撑转换件51上端面连接固定,然后将内泛水件52的下部折边固定于内墙板上, 由于内泛水件52的主体为一个斜面,因此其上表面不会存水;将外泛水件53放置于支撑转换件51的上部,并将其顶部折边,用连接钉固定于支撑转换件51的左侧面上,然后,将外泛水件53的底部折边,用连接钉固定于外墙板上,由于外泛水件53将支撑转换件51及内泛水件52的上端面完全罩住,即便连接支撑转换件与外泛水件的钉孔漏水,也会顺着外泛水件上折边流到内泛水件中间斜面而流到女儿墙下的屋面上,从而做到了搭接连接处不设置任何胶泥、密封胶等柔性防水材料,而完全实现刚性防水连接。本发明所述的刚性建筑物的整体防水系统可根据建筑功能的不同要求选择性地进行施工,如对普通小型建筑物的防水可只设置屋脊防水单元4和山墙边滑动支架单元6 两个部分;或当设置有女儿墙时,只有屋脊防水单元4、外墙边室内天沟单元2、女儿墙下及女儿墙顶防水单元;对于中型建筑物的防水可设置柱间室内天沟单元1、屋脊防水单元4和山墙边滑动支架单元6三个部分,或当设置有女儿墙时,可设置屋脊防水单元、柱间室内天沟和外墙边室内天沟单元、女儿墙下及女儿墙顶防水单元等;对大型多功能建筑物可设置包括柱间室内天沟及外墙边室内天沟单元、女儿墙下及女儿墙顶防水单元、屋脊防水单元、 山墙边滑动支架单元等的多处防水单元。本发明所述的建筑的整体刚性防水系统中设置的天沟不与屋面檩条直接连接,从而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室内天沟与C型钢天沟托梁直接连接导致的单元隔热性能差、冷桥多、室内易滴水等问题;由于天沟托架是按一定坡度而设计的,因此,天沟放置其上自然也就具有了坡度,这样可以保证天沟上的水顺利流入排水管,不会造成积水而使天沟锈蚀,降低了天沟的维护费用,并大大增加了天沟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用天沟转换架及天沟托架取代了现有技术天沟中的两个厚重的C型钢天沟托梁,节省了钢材用量、减轻了屋面重量、降低了工程造价,在轻钢彩板建筑业中极具推广价值;其次本发明建筑的整体刚性防水系统中设置的内、外泛水件、泛水转换件及屋脊档水板等,将现有技术的先在屋面板波谷外铺设密封胶或自粘胶泥,再通过拉铆钉连接的方式,变成不用内设密封胶、不在屋面板处留有任何钉孔的刚性连接,彻底解决了因胶泥老化而造成屋面漏水的难题,大大提高了轻钢彩板建筑的防水性能;另外,滑动支架的设置,使建筑物主体与附件之间的连接即紧密、牢固,又能相对滑动,彻底的解决了滑动金属屋面单元的刚性防水问题,极大地提高了金属屋面单元的使用寿命,同时单元构件标准化,工厂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升了建筑的整体美观效果。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建筑物刚性防水系统示意2为本发明有女儿墙建筑物的整体刚性防水系统示意3为柱间室内天沟单元结构示意3a为柱间室内天沟天沟转换架立体北为柱间室内天沟天沟托架立体4为外墙室内天沟单元结构示意如为外墙室内天沟转换架立体示意4b为外墙室内天沟泛水件示意5为女儿墙下防水单元示意fe为女儿墙下滑动支架立体示意图
11
图恥为女儿墙下专用封边角钢示意6为屋脊防水单元示意6a为屋脊档水板示意7为女儿墙顶单元结构示意7a为女儿墙顶内泛水件示意7b为女儿墙顶支撑转换件示意8为山墙边防水单元示意fe为山墙边滑动支架立体示意8b为外墙滑动支架立体示意9为本发明整体刚性防水系统示意中所示1为柱间室内天沟单元、11为天沟、12为天沟转换架、13为天沟托架、14 为封檐板;2为外墙边室内天沟单元,21为外墙边室内天沟、22为外墙边天沟转换架、23为外墙边天沟托架、M为天沟泛水件、25为墙面檩条;3为女儿墙下防水单元、31为专用封边角钢、32为女儿墙下滑动支架、32’为女儿墙上滑动支架、33为滑动支架滑片、34为女儿墙下隐藏式天沟、35为女儿墙下内泛水件、36为女儿墙下泛水转换件、4为屋脊防水单元、41 为屋脊挡水板、42为屋脊泛水板、43为屋面板屋脊处折边;5为女儿墙顶防水单元、51为女儿墙顶支撑转换件、52女儿墙顶内泛水件、53为女儿墙顶外泛水件、M为女儿墙顶檩条;6 为山墙边滑动支架单元、61为山墙边滑动支架、61a为滑动支架滑道、61b为底座、61c为滑片、61d为滑片顶部连接面、62为山墙边支撑角钢、63为山墙边隐藏天沟、64为山墙边内泛水件、65为山墙边外泛水件、66为山墙边泛水转换件、67为外墙滑动支架、67a为滑道、67b 为抗倾键、67c为滑片、7为屋面板、8为内墙板、9为屋面檩条、10为保温层。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实施例并不能限制本发明的用途。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是一个双屋脊、屋面四周没有女儿墙的厂房建筑,其钢结构滑动金属压型屋面系统包括具有0. 5%坡度的柱间室内天沟单元1,屋脊防水单元4,山墙边滑动支架单元6三个部分,如图1所示,其中,柱间室内天沟11采用3mm厚普通钢板折弯而成,室内天沟转换架12及天沟托架13均采用3mm厚热浸镀锌钢带加工而成;屋脊泛水板42、山墙内泛水件64、山墙外泛水件65均采用0. 6mm彩色涂层镀锌钢板加工而成;屋脊挡水板41、 山墙边滑动支架61均为标准冲压件,压型屋面板、压型墙面板均采用0. 5mm彩色涂层镀锌钢板加工而成;保温层10采用IOOmm厚的保温玻璃丝棉;屋面檩条、墙面檩条均采用C型钢檩条。本实施例可通过如下步骤完成滑动金属压型屋面整体刚性防水系统的施工步骤一按现有技术完成钢结构主体及屋面檩条、墙面檩条、外墙板等的施工;步骤二 进行具有坡度的柱间室内天沟单元1的施工,如图3所示1、沿屋面C型钢檩条9的长度方向间隔500mm布置天沟转换架12,之后,分别将天沟转换架12与两侧的屋面檩条9的外侧用自攻螺丝连接固定,且保持天沟转换架12顶部水平,即天沟转换架12的顶部与屋面C型钢檩条9的上表面的距离必须保持一致,其距离为 15mm ;
2、将保温玻璃丝棉10铺于天沟转换架12上,将保温玻璃丝棉覆盖到天沟两侧屋面C型钢檩条上表面及整个屋面系统,保温玻璃丝棉的纵向搭接部分设在天沟转换架12的位置上,保温玻璃丝棉的搭接长度为150mm,以解决天沟隔热冷桥问题;3、在屋面C型钢檩条和保温玻璃丝棉的外侧,沿屋面C型钢檩条的长度方向间隔 500mm放置天沟托架13,天沟托架13与天沟转换架12错位安装,首先在柱间屋面檩条的跨中心线两侧,相距IOmm对称设置两个天沟托架13,该处的天沟托架13的顶部支撑面距屋面C型钢檩条顶面的距离15mm,避免天沟折边影响压型屋面板支架的安装;然后依次向两侧柱边雨水口方向间隔设置其它天沟托架13,并逐个增加与屋面C型钢檩条顶部的距离, 使之顶部连接面产生0. 5%的坡度,并将天沟托架13和屋面C型钢檩条9用自攻螺丝连接固定;4、用自攻螺丝将天沟两侧的上折边依次固定在天沟托架13的支撑面上;至此,完成了具有坡度的柱间室内天沟单元1的连接,通过此单元的施工解决现有技术柱间室内天沟的冷桥问题同时也解决柱间室内天沟的找坡问题,使此处具有更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及排水性能,并便于维修,大大提高了天沟的使用寿命;步骤三进行山墙边滑动支架单元6的施工,如图8所示1、在铺设有保温玻璃丝棉的屋面檩条9上用自攻螺丝固定支撑角钢62,将滑动支架61通过支架底座上的安装孔间隔500mm,用自攻螺丝固定在支撑角钢62上;2、用拉铆钉将隐藏式天沟63左端向上折起的立边固定在山墙屋面滑动支架滑片的下部,拉铆钉必须对应于滑动支架主体下滑道的空隙内,不能与滑动支架主体连接,以免影响滑动,之后向右整体铺设屋面板,隐藏式天沟63与屋面板长度一致,因其左端弯起,当其上面的山墙内泛水件长度方向搭接漏水时,水会漏至隐藏式天沟63上,最后排到屋面天沟内;3、将泛水转换件66的立面用缝合钉固定在隐藏式天沟与屋面板咬合后的立边上,缝合钉间隔200mm;4、把山墙内泛水件64左侧立面插入到屋面滑动支架61的主体支撑面及滑片顶部连接面之间,并用拉铆钉将其顶部端面与滑片顶部支撑面连接固定;把内泛水件64的斜面右端与泛水转换件66的顶部用拉铆钉间隔200mm连接固定;5、将外墙滑动支架67沿墙面板宽度方向间隔500mm布置,并通过缝合钉将滑动支架67的下立面固定于外墙板上;6、把山墙外泛水件65的顶部端面放在滑动支架61上,并用拉铆钉间隔200mm将山墙外泛水件65的顶部折边与内泛水件上端右侧面连接固定,因为山墙外泛水件是罩在内泛水件左端和滑动支架上部的,外泛水件右端仅与内泛水件左端外侧连接面相连接,即使此处连接的拉铆钉孔漏水,也会流在内泛水件64的斜面上,而不会造成屋面漏水;7.将外泛水件65的底部折边用缝合钉固定于外墙滑动支架67的滑片上。至此完成山墙边滑动支架单元6的安装,本实施方式使此节点单元具有刚性防水的功能。步骤四进行屋脊防水单元4的施工,如图6所示1、在已经安装完成的压型屋面板7上的屋脊处,对称放置屋脊挡水板41,并在压型屋面板波谷至咬合后的立边处铺设胶泥;
2、将屋脊挡水板41的底部端面放在铺过胶泥的压型屋面板的波谷处,并使其两侧端面和耳状短边分别与压型屋面板的波谷至咬合后的立边处紧密贴合、压紧;3、用缝合钉通过耳状短边上的两个孔将两块相邻的屋脊挡水板41固定在压型屋面板咬合后的立边上;4、由于屋脊是对称的,重复上述步骤1 3 ;5、将屋脊泛水板42的一侧折边,放到屋脊挡水板41顶部折边的外侧,用手电钻沿屋脊长度方向打孔,孔间距离为250mm,然后用拉铆钉将屋脊泛水板42的一侧和屋脊挡水板41连接固定,如图6所示,由于屋脊泛水板是对称的,对另一侧做同样处理,至此完成屋脊防水单元的安装,本发明使此节点单元具有刚性防水的功能。本实施例通过以上四大步骤的安装,彻底的解决了滑动金属压型屋面系统的刚性防水问题,极大地提高了金属屋面系统的使用寿命,同时系统构件标准化,工厂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升了建筑的整体美观效果。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一个双屋脊、屋面四周同时具有女儿墙和山墙的建筑物,如汽车4S店建筑等,其钢结构滑动金属压型屋面系统包括具有0.5%坡度的柱间室内天沟单元1,具有 0. 5%坡度的外墙边室内天沟单元2,女儿墙下防水单元3,屋脊防水单元4,女儿墙顶防水单元5,山墙边滑动支架单元6六个部分,如图9所示,其中,柱间室内天沟11、外墙边室内天沟21均采用3mm厚普通钢板折弯而成,表面喷涂两遍底漆,两遍面漆;室内天沟转换架 12及天沟托架13均采用3mm厚热浸镀锌钢带加工而成;外墙边天沟转换架22、外墙边天沟托架23也采用3mm厚热浸镀锌钢带加工而成;天沟泛水件24、女儿墙下内泛水件35、女儿墙下泛水转换件36、屋脊泛水板42、女儿墙顶内泛水件52、女儿墙顶外泛水件53、山墙内泛水件64、山墙外泛水件65均采用0. 6mm彩色涂层镀锌钢板加工而成;女儿墙下专用封边角钢31采用1.8mm厚镀锌钢板折弯而成;女儿墙下滑动支架32、女儿墙上滑动支架32’、女儿墙顶支撑转换件51、屋脊挡水板41、山墙边滑动支架61均为标准冲压件,女儿墙下隐藏天沟34、压型屋面板、压型墙面板均采用0. 5mm彩色涂层镀锌钢板加工而成;保温层10采用 IOOmm厚的保温玻璃丝棉;屋面檩条、墙面檩条均采用C型钢檩条。具体可通过如下步骤实施完成滑动金属压型屋面刚性防水系统步骤一首先,按现有技术完成钢结构主体结构及屋面檩条、墙面檩条、女儿墙顶檩条的施工;步骤二 进行具有坡度的柱间室内天沟单元1的施工,同实施例一步骤二 ;步骤三进行具有坡度的外墙边室内天沟单元2的施工,如图4所示1、在檐口外墙与屋面之间设置天沟墙面檩条25,沿檐口处屋面檩条9的长度方向间隔500mm布置天沟转换架22,之后,并将天沟转换架22左侧顶部斜面与天沟左侧的屋面檩条9的用自攻螺丝连接固定,天沟转换架22右侧面顶部折边与与天沟右侧的墙面C型钢檩条25的上表面用自攻螺丝连接固定,且保持天沟转换架的顶部水平,即天沟转换架22的顶部与屋面C型钢檩条9上表面的距离必须保持一致,其距离为10mm,如图如所示;2、将保温玻璃丝棉10铺于天沟转换架22上,保温玻璃丝棉的左侧覆盖到屋面C 型钢檩条9的上表面,并与柱间天沟的保温玻璃丝棉连接,右侧向下覆盖到天沟21下表面右侧的墙面C型钢檩条外侧,与外墙保温玻璃丝棉搭接;天沟下面及天沟与墙体保温玻璃丝棉的搭接长度为150mm,天沟下面保温玻璃丝棉的搭接部分设在天沟转换架22的位置上,以解决天沟隔热冷桥问题;3、在屋面C型钢檩条和保温玻璃丝棉的外侧,沿屋面C型钢檩条的长度方向间隔 500mm放置天沟托架23,天沟托架23与天沟转换架22错位安装,首先在柱间屋面檩条的跨中心线两侧,相距IOmm对称设置两个天沟托架23,该处的天沟托架23的顶部支撑面距屋面 C型钢檩条9的顶面距离15mm,避免天沟折边影响压型屋面板支架的安装;然后依次间隔设置其它天沟托架23,并逐个增加与屋面C型钢檩条9上表面的距离,使之顶部连接面产生坡度,然后将天沟托架23和屋面C型钢檩条用自攻螺丝连接固定,坡度为0. 5% ;此节点单元墙面C型钢檩条25处不设置天沟托架23。4、将天沟21左侧的上折边依次用自攻螺丝固定在天沟托架23的支撑面上,天沟右侧与墙面檩条25之间不设置天沟托架,将天沟21右侧上部依次用自攻螺丝固定在天沟转换架22的右侧上部;5、用自攻螺丝将天沟泛水件M临时固定于右侧墙面C型钢檩条25的外侧上部, 之后再用自攻螺丝将内墙板8固定于墙面C型钢檩条25上,并保证内墙板8与天沟泛水件 24的主体斜面有25mm的距离,以避免该内墙板因雨水进溅锈蚀;至此,完成了具有坡度的外墙边室内天沟单元的实施,通过此单元的施工解决现有技术具有坡度的外墙边室内天沟单元的冷桥问题同时也解决天沟的找坡问题,使此具有更好的保温隔热性能,提高了天沟的使用寿命;步骤四进行女儿墙下防水单元3的施工,如图5所示1、在山墙处的屋面C型钢檩条上沿屋面板长度方向铺设屋面保温玻璃丝棉10,并在玻璃丝棉10上安装通长的专用封边角钢31,将专用封边角钢31的底部用自攻螺丝逐个固定于每根屋面C型钢檩条上,同时必须保证封边角钢的上立面与山墙檩条的内边缘在同一垂直面内,以避免内墙板固定于山墙檩条时,因上下山墙檩条与封边角钢上立面不在一个平面内,出现坑洼、不平整的现象发生;2、沿专用封边角钢31的长度,将上滑动支架32’间隔300mm用自攻螺丝固定于山墙专用封边角钢31的左侧立面的上部,在距专用封边角钢31底部约20mm处将下滑动支架 32间隔2000mm用自攻螺丝固定于山墙专用封边角钢左侧立面的下部;3、将隐藏式天沟34的左端立边,用拉铆钉固定于下滑动支架32的滑片33上,然后在隐藏式天沟34的右端整体铺设压型屋面板7 ;4、将泛水转换件36用自攻螺丝固定在隐藏式天沟与屋面板咬合后的立边右侧;5、将内泛水件35的左端立边,用拉铆钉固定于上滑动支架32’的滑片上,同时将内泛水件35的右端,放在泛水转换件36顶部连接面上,然后用缝合钉间隔200mm固定,安装时必须确保内泛水件35主体斜面有2-5度的倾斜角度,以便于雨水能顺利排到屋面板上;6、在女儿墙内墙板8和专用封边角钢31上端右侧立面之间铺设泡沫堵头,将女儿墙内墙板的下端用自攻螺丝固定于专用封边角钢31的上端右侧面上,使得此处女儿墙内墙面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同时应保证女儿墙内墙板的下端距离内泛水件的主体斜面有一定的距离,以避免内墙板下端因经常遭雨水崩溅而锈蚀;另外,绝不可以将女儿墙内墙板的下端与内泛水件35连接固定在一起,因为这样会使内泛水件35的滑动受阻于女儿墙内墙板的固定,会造成内泛水件35与专用封边角钢31的连接撕裂或因泛水转换件36与屋面板直立咬合面连接撕裂而造成漏水。通过此单元的实施,使此具有极佳的防水性能,解决现有技术在压型屋面板设有连接钉孔容易漏水的问题。步骤五、山墙边滑动支架单元6的实施,同实施例一步骤三;步骤六、进行屋脊防水单元4的施工,同实施例一步骤四;步骤七、进行女儿墙顶防水单元5的施工,如图7所示1、在已安装有内墙板和外墙板的女儿墙顶C型钢檩条(54)上,分别将内墙压型板和外墙压型板用自攻螺丝固定于C型钢檩条的左右两侧;2、沿女儿墙顶C型钢檩条讨的纵向方向间隔500mm布置支撑转换件51,用自攻螺丝将支撑转换件的下端面固定于女儿墙顶C型钢檩条M的上表面;3、将内泛水件52的上端面用拉铆钉固定于支撑转换件51上端面的下面,并调整内泛水件52的位置,保证它与C型钢檩条平直,然后将内泛水件52的下部折边用拉铆钉固定于内墙压型板8的波峰处,拉铆钉的间距与内墙压型板的波距相同,由于内泛水件52具有向内倾斜的坡度,因此其上表面不会存水;4、将外泛水件53放置于支撑转换件51的上部,并将其上折边用拉铆钉固定于支撑转换件51的左侧面上,这时可在外泛水件53与外墙压型板之间铺设聚氨酯泡沫堵头, 然后,将外泛水件的下折边,用拉铆钉固定于外墙压型板上,由于外泛水件53将支撑转换件51及内泛水件52的上端面完全罩住,即便连接支撑转换件左侧面与外泛水件上折边的拉铆钉钉孔漏水,也会顺着外泛水件上折边流到内泛水件中间斜面而流到女儿墙下的屋面上,从而做到了搭接连接处不设置任何胶泥、密封胶等柔性防水材料,而完全实现刚性连接。至此滑动金属压型屋面刚性防水系统安装完毕,通过以上六大步骤的实施,彻底的解决了滑动金属压型屋面系统的刚性防水问题,极大地提高了金属屋面系统的使用寿命,同时系统构件标准化,工厂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升了建筑的整体美观效果。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是一个双屋脊、屋面建筑四周具有女儿墙的厂房建筑,其屋面采用钢结构滑动金属压型屋面系统,包括具有0.5%坡度的柱间室内天沟单元1,具有0.5%坡度的外墙边室内天沟单元2,女儿墙下防水单元3,屋脊防水单元4,女儿墙顶防水单元5,五个部分,如图2所示,其中,柱间室内天沟11、外墙边室内天沟21均采用3mm厚普通钢板折弯而成,表面喷涂两遍底漆,两遍面漆;室内天沟转换架12及天沟托架13均采用3mm厚热浸镀锌钢带加工而成;外墙边天沟转换架22、外墙边天沟托架23也采用3mm厚热浸镀锌钢带加工而成;天沟泛水件对、女儿墙下内泛水件35、女儿墙下泛水转换件36、屋脊泛水板42、 女儿墙顶内泛水件52、女儿墙顶外泛水件53均采用0. 6mm彩色涂层镀锌钢板加工而成;女儿墙下专用封边角钢31采用1. 8mm厚镀锌钢板折弯而成;女儿墙下滑动支架32、女儿墙上滑动支架32’、女儿墙顶支撑转换件51、屋脊挡水板41均为标准冲压件,女儿墙下隐藏天沟34、压型屋面板、压型墙面板均采用0. 5mm彩色涂层镀锌钢板加工而成;保温层10采用 IOOmm厚的保温玻璃丝棉;屋面檩条、墙面檩条均采用C型钢檩条。具体可通过如下步骤实施完成滑动金属压型屋面整体刚性防水系统
步骤一首先完成钢结构主体结构及屋面、墙面檩条结构的施工;步骤二 进行具有坡度的柱间室内天沟单元1的施工同实施例一步骤二 ;步骤三进行具有坡度的外墙边室内天沟单元2的施工,同实施例二的步骤三;步骤四进行女儿墙下防水单元3的施工,同实施例二的步骤四;步骤五进行屋脊防水单元4的施工本单元安装步骤1、2、3、4同实施例一步骤四的1、2、3、4 ;5、当遇到高温、高湿用途的金属建筑物时,可将屋脊两侧压型屋面板波谷处的端部向上弯一个折边43,防止有蒸汽水滴进入装有屋脊挡水板41的压型屋面板上时,不会在风的吸力作用下沿压型屋面板上爬落入室内造成漏水;6、将屋脊泛水板42的一侧折边,放到屋脊挡水板41顶部折边的外侧,沿屋脊长度方向打孔,孔间距离为300mm,然后用拉铆钉将屋脊泛水板42的一侧和屋脊挡水板41连接固定,如图6所示,由于屋脊泛水板是对称的,对另一侧做同样处理,至此完成屋脊防水单元的安装,本发明使此节点单元具有刚性防水的功能。步骤六进行女儿墙顶防水单元5的施工,同实施例二步骤七;至此滑动金属压型屋面刚性防水系统安装完毕,通过以上五大步骤的实施,彻底的解决了滑动金属压型屋面系统的刚性防水问题,极大地提高了金属屋面系统的使用寿命,同时系统构件标准化,工厂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升了建筑的整体美观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物的整体刚性防水系统,包括柱间室内天沟单元(1)、外墙边室内天沟单元O)、女儿墙下防水单元(3)、屋脊防水单元G)、女儿墙顶防水单元(5)、屋面板(7)、内墙板(8)、屋面檩条(9)、保温层(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间室内天沟单元(1)包括天沟 (11)、天沟转换架(1 和天沟托架(13),外墙边室内天沟单元( 包括天沟(21)、天沟转换架(22)、天沟托架(23)、天沟泛水件(M),其中,两个天沟单元中的天沟转换架设置在天沟和屋面檩条或墙面檩条之间,天沟托架与天沟转换架错位固定在屋面檩条上,泛水转换件固定在内墙板与墙面檩条0 之间;所述的女儿墙下防水单元C3)包括专用封边角钢(31)、下滑动支架(32)、上滑动支架(32’)、隐藏式天沟(34)、内泛水件(35)、泛水转换件(36),专用封边角钢固定在屋面檩条(9)上,上、下滑动支架分别固定在专用封边角钢左侧立面的上部和下部,隐藏式天沟左侧向上的折边与下滑动支架的滑片(3 连接、右侧与屋面板(7)连接,内泛水件的左侧立边与上滑动支架的滑片连接、右侧通过泛水转换件与隐藏式天沟和屋面板连接;所述的女儿墙顶防水单元( 包括支撑转换件(51)、内泛水件 (52)、外泛水件(53),支撑转换件的下端面固定于女儿墙顶檩条(54)的上表面,内泛水件的右端顶面与支撑转换件的上端面连接固定、下部折边与内墙板连接,外泛水件顶部折边的内侧与支撑转换件左侧面连接、下端与外墙板连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物的整体刚性防水系统,还包括山墙边滑动支架单元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山墙边滑动支架单元包括滑动支架(61)、支撑角钢(62)、隐藏式天沟(63)、 内泛水件(64)、外泛水件(6 、泛水转换件(66)、外墙滑动支架(67),支撑角钢固定在屋面檩条上,滑动支架固定在支撑角钢上,隐藏式天沟的左侧立边与滑动支架连接,内泛水件左侧顶部与滑动支架顶部连接、右侧则通过泛水转换件与隐藏式天沟和屋面板连接,外泛水件的顶部折边与内泛水件的顶部折边连接、底部折边则通过外墙滑动支架与外墙板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建筑物的整体刚性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间室内天沟单元中的天沟转换架(1 两侧的顶部各有一个向内弯折的斜面,通过连接钉与两侧的屋面檩条连接固定,天沟托架(1 的侧面通过连接钉与天沟转换架12错位固定在屋面檩条上,天沟(11)的两侧顶部各有一个向外翻的折边,与天沟托架(1 的支撑面连接固定; 所述的外墙边室内天沟单元中,天沟两侧面的顶部各有一个向左翻的折边,天沟转换架0 的左侧和天沟托架分别错位固定在屋面檩条上、右侧顶部折边与墙面檩条 (25)连接固定,天沟的左侧固定在天沟托架上、右侧固定在天沟转换架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建筑物的整体刚性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天沟(11)和天沟21与屋面板(7)之间设置有封檐板(14)。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建筑物的整体刚性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屋脊防水单元(4)包括屋脊挡水板Gl)和屋脊泛水板(42),屋脊挡水板的主体上设置有加强筋, 主体两侧的形状与压型屋面板立边至波谷处的形状相同,且主体的两侧面和底部均设有同方向垂直于主体的连接面,在主体两侧连接面的上方分别设置有耳状短边,耳状短边上打有安装孔,通过连接钉将屋脊挡水板固定在压型屋面板咬合后的立边上,屋脊泛水板两侧设有折边,与屋脊两侧的屋脊挡水板顶部折边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建筑物的整体刚性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山墙边滑动支架 (61)包括滑道(61a)、底座(61b)、滑片(61c)、滑片顶部支撑面(61d),滑片(61c)的中部有一个近似棱形的卡扣将滑片卡接在滑道(61a)中,底座(61b)通过连接钉固定在支撑角钢(6 上,滑片顶部支撑面(61d)与内泛水件64的顶部端面连接,隐藏式天沟(6 左侧向上的折边连接在滑片(61c)的下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建筑物的整体刚性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墙滑动支架 (67)包括滑道(67a)、抗倾键(67b)、滑片(67c),滑道(67a)横向位于主体上立面的中间, 滑片(67c)的上部有一个侧面近似棱形的卡扣,卡接在滑道中,滑动支架(67)的下立面与外墙板连接固定,山墙外泛水件(6 底部折边通过连接钉固定在滑片(67c)的下部。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建筑物整体刚性防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首先,在建筑物主体结构及墙面檩条、屋面檩条、女儿墙顶檩条安装完成后,在檐口外墙与屋面之间设置天沟墙面檩条(25),在室内柱间两侧屋面檩条及外墙边屋面檩条上, 分别沿屋面檩条长度方间隔固定天沟转换架(1 及(22),之后,从外墙边天沟转换架02) 向左至屋面檩条(9)的上表面、天沟转换架(12)、至整个屋面系统铺设保温层(10),天沟转换架0 右侧的保温层则向下与外墙板的保温层连接,保温层的纵向搭接部分设置在天沟转换架的位置上;之后,在室内柱间两侧屋面檩条和保温层(10)的外侧,依次对称固定天沟托架(1 ,并逐个增加天沟托架与屋面檩条顶部的距离,使天沟托架顶部连接面产生坡度,天沟转换架(12)与天沟托架(13)需要错位安装,然后将柱间室内天沟(11)两侧的顶部折边依次固定在天沟托架(1 的支撑面上;②在柱间室内天沟单元(1)安装完成后,将天沟转换架0 右侧面顶部折边与檐口外墙处天沟墙面檩条0 的上表面连接固定,将天沟托架与天沟转换架0 错位安装在屋面檩条(9)上,并逐个增加天沟托架与屋面檩条顶部的距离,使之顶部连接面产生坡度;将天沟左侧的上折边依次固定在天沟托架03)的支撑面上,将天沟右侧上部依次固定在天沟转换架0 的右侧上部,之后,将天沟泛水件04)固定于右侧墙面檩条 (25)与内墙板(8)之间;③在女儿墙与屋面交汇处的屋面檩条(9)上安装通长的专用封边角钢(31),沿长度方向将上滑动支架(32’)、下滑动支架(3 分别间隔固定于山墙专用封边角钢左侧立面的上部和下部;将隐藏式天沟(34)的左端立边固定于下滑动支架(3 的滑片(3 上,之后,在隐藏式天沟(34)的右端整体铺设屋面板(7),将泛水转换件(36)固定在隐藏式天沟与屋面板咬合后的立边右侧,将内泛水件35的左端立边固定于上滑动支架(32’ )的滑片上、右端固定在泛水转换件(36)的顶部连接面上;将内墙板的下端固定于专用封边角钢(31)的上端右侧面上;④在山墙边的屋面檩条(9)上固定支撑角钢(62),将滑动支架(61)间隔固定在支撑角钢(6 上,用连接钉将隐藏式天沟(6 左端向上折起的立边固定在山墙屋面滑动支架滑片的下部,之后,在隐藏式天沟(6 的右端整体铺设屋面板(7),把山墙内泛水件(64)左侧顶部端面与滑片顶部支撑面连接固定、右端与泛水转换件(66)的顶部连接固定,泛水转换件立面与隐藏式天沟和屋面板咬合后的立边连接固,将外墙滑动支架(67)间隔固定于外墙板上,将山墙外泛水件(6 的顶部折边与内泛水件上端右侧面连接固定、底部折边用连接钉固定于外墙滑动支架(67)的滑片上。⑤在已经安装完成的屋面板(7)的屋脊处,对称放置屋脊挡水板(41),并在屋面板波谷至咬合后的立边处铺设胶泥,使屋脊挡水板Gl)主体的底部连接面、两侧面和耳状短边分别与屋面板的波谷至咬合后的立边处紧密贴合,用连接钉通过耳状短边上的安装孔将两块相邻的屋脊挡水板固定在屋面板咬合后的立边上;将屋脊泛水板0 的一侧折边,放到屋脊挡水板Gl)顶部折边的外侧,沿屋脊长度方向打孔,用连接钉将屋脊泛水板的一侧和屋脊挡水板连接固定,然后对屋脊泛水板的另一侧做同样的操作;⑥在已安装有内墙板和外墙板的女儿墙顶檩条(54)上,沿檩条纵向间隔将支撑转换件(51)的下端面固定于女儿墙顶檩条的上表面;将内泛水件(5 的上端面与支撑转换件的上端面连接固定,然后将内泛水件的下部折边固定于内墙板(8)上,将外泛水件的顶部折边固定于支撑转换件的左侧面上、底部折边固定于外墙板上,至此完成了建筑物整体刚性防水系统的施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物整体刚性防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温层纵向搭接部分设置在柱间天沟转换架(1 和外墙边天沟转换架0 的位置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物整体刚性防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隐藏式天沟(6 左端向上折起的立边固定在山墙屋面滑动支架滑片的下部时,连接钉必须对应于滑动支架(61)主体下部的空隙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所述的刚性建筑物的整体防水系统包括天沟防水单元、女儿墙防水单元、屋脊防水单元、山墙边防水单元、屋面板、墙面板、屋面檩条、保温层等,本发明防水系统中设置的天沟不与屋面檩条直接连接,且天沟设计有坡度,从而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天沟与天沟托梁直接连接导致的隔热性能差、冷桥多、天沟积水等问题;本发明防水系统中设置的内、外泛水件、泛水转换件及屋脊档水板等,将现有技术的先铺设密封胶,再通过拉铆钉直接连接的方式,变成间接连接,彻底解决了因胶泥老化而造成屋面漏水的难题,大大提高了轻钢彩板建筑的防水性能;滑动支架的设置,使建筑物主体与附件之间的连接即紧密、牢固,又能相对滑动,大大增加了天沟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E04D15/04GK102251629SQ20111009207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3日
发明者刘旭东, 多跃刚, 秦连 申请人:北京东方诚国际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