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的方法

文档序号:1849478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制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制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跨度(21米以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折线形屋架是专业的制作厂家生产的预制成品钩件,极不利于运输到施工现场,而且在运输路途中对交通构成极大的危险,安全不定的因素太多。故而,只能采用施工现场预制大跨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折线形屋架。而目前在施工现场为放置预应力张拉钢筋束进行屋架混凝土成孔又缺少专业制造厂家的成孔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制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的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制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混凝土灌装模内设置多组两两扣合的半圆形撑板,所述每组半圆形撑板之间插设用于支撑起两个半圆形撑板的横撑板;步骤二,向前述混凝土灌装模内灌入混凝土 ;步骤三,待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转动横撑板以释放两个半圆形撑板,并将横撑板、两个半圆形撑板一并自混凝土灌装模中抽出;步骤四,将上述混凝土静放至设定时间后脱模。本发明所述的制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的方法中,通过设置活动的横撑板而支撑起两个半圆形撑板,从而令两个半圆形撑板之间形成圆筒形空间。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转动横撑板,令两个半圆形撑板失去支撑而相对运动,以便将两个半圆形撑板和横撑板从混凝土中抽出,此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内即形成孔洞。本发明所述方法原理简单、 施工方便,经济实用,解决了大跨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折线形屋架在现场制作成孔的问题。


图1为本发明所述制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制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在混凝土灌装模内设置多组两两扣合的半圆形撑板,所述每组半圆形撑板之间插设用于支撑起两个半圆形撑板的横撑板。本步骤中,所述两两扣合的半圆形撑板的数量视屋架实际需要成孔的数量而定, 每对半圆形撑板即对应一个屋架上的成孔。本发明中,所述用于成孔的半圆形撑板是分开设置的,此措施的目的在于便于后续拆除。而为了完成混凝土屋架成孔的工序,需要将该两个半圆形撑板的位置相对固定,为此,在该两个半圆形撑板之间设置了起支撑作用的横撑板。所述横撑板是借助于两个半圆形撑板的夹紧力而固定于两个半圆形撑板之间的。步骤102,向前述混凝土灌装模内灌入混凝土。步骤103,待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转动横撑板以释放两个半圆形撑板,并将横撑板、两个半圆形撑板一并自混凝土灌装模中抽出。本步骤中,为防止半圆形撑板、横撑板固定于混凝土中而不能拆除,因此,务必保证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执行拆除工序。具体而言,由于横撑板是借助于两个半圆形撑板的夹紧力而固定于两个半圆形撑板之间的,也就是说,两个半圆形撑板因为横撑板的抵顶才得以保持形成成孔。因此,本步骤中,只需将横撑板取出,则两个半圆形撑板就会因失去支撑而相对运动。为便于操作,可将横撑板转动,使之作用于两个半圆形撑板上的力消失, 以将横撑板、两个半圆形撑板一并自混凝土灌装模中抽出。步骤104,将上述混凝土静放至设定时问后脱模。本步骤中,可以国家标准规定将混凝土静放至设定时间后,再拆除混凝土外部的灌装模。本发明所述的制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的方法中,通过设置活动的横撑板而支撑起两个半圆形撑板,从而令两个半圆形撑板之间形成圆筒形空间。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转动横撑板,令两个半圆形撑板失去支撑而相对运动,以便将两个半圆形撑板和横撑板从混凝土中抽出,此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内即形成孔洞。本发明所述方法原理简单、 施工方便,经济实用,解决了大跨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折线形屋架在现场制作成孔的问题。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权利要求
1. 一种制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混凝土灌装模内设置多组两两扣合的半圆形撑板,所述每组半圆形撑板之间插设用于支撑起两个半圆形撑板的横撑板; 步骤二,向前述混凝土灌装模内灌入混凝土;步骤三,待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转动横撑板以释放两个半圆形撑板,并将横撑板、两个半圆形撑板一并自混凝土灌装模中抽出;步骤四,将上述混凝土静放至设定时间后脱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混凝土灌装模内设置多组两两扣合的半圆形撑板,所述每组半圆形撑板之间插设用于支撑起两个半圆形撑板的横撑板;向前述混凝土灌装模内灌入混凝土;待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转动横撑板以释放两个半圆形撑板,并将横撑板、两个半圆形撑板一并自混凝土灌装模中抽出;将上述混凝土静放至设定时间后脱模。本发明所述方法原理简单、施工方便,经济实用,解决了大跨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折线形屋架在现场制作成孔的问题。
文档编号E04G21/02GK102345386SQ201110143439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
发明者余景岐, 李国树, 牛斌, 艾铁岭, 谢志峰, 谢铁桥, 马琳 申请人:天津银龙预应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