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扇形预埋件的定位安装方法

文档序号:1855053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扇形预埋件的定位安装方法
一种扇形预埋件的定位安装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扇形预埋件的定位安装方法, 现浇混凝土结构中预埋件的定位安装方法,适用于炼钢项目板坯连铸机扇形预埋件的定位安装。
背景技术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因预埋件位置不准,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剃凿,而剃凿出来的预埋件既不平整,也不规范,更有甚者,预埋件找不到了。这样,不仅影响建筑工程的外观质量,严重的还会影响结构强度,同时也增加了工作量,浪费了材料。因此,确保预埋件位置准确,对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尤为重要。预埋件定位安装的常规做法是用测量仪器投好控制线,超好标高,然后用尺量方法确定预埋件的具体位置,与墙体钢筋固定在一起。现改为根据设计图纸上的预埋件角度、高程和墙体内侧面到控制线的距离,用测量仪器将预埋件定位安装在侧面墙体上,用钢支架固定预埋件。通过实践,预埋件的定位尺寸准确,固定方法得当,结构外观质量好,即方便快捷,又节省资金。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扇形预埋件的定位安装方法,它克服了预埋件位置不准的问题,不但满足工程质量要求,而且还降低工程成本。本发明对扇形预埋件的施工方法作了进一步改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定位安装方法包括下述几个步骤建立“一”字型控制网,分解外弧基准线等垂直线,往返三测回测距,高程测量;布设扇形段墙体控制点,计算预埋件顶部位置,预埋件测量放线;预埋件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依据一级控制网布设扇形段墙体控制点,并将标高引测到墙体钢筋上,作为下道测量依据。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预埋件的定位准确,施工方便。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依据控制点、计算数据,对预埋件进行实际测量放线。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误差,使施工误差变得最小。
本发明的工艺步骤为
(1)建立“一”字型控制网“一”字型控制网是由纵向基准控制线和控制点组成, 以建筑物轴线为纵向基准控制线,按图纸要求丈量出控制线(设备基础中心线),检查控制线上三点的直线度,其精度要求为180° 士5〃,且与建筑物列线相互平行。
(2) “一”字基线形成后,以建筑物列线为基准,确定外弧基准线,在外弧基准线上测量相应的各段距离,在交点处做垂直线段,其精度要求相交点的度数为90° 士2. 5"。
仪器架在第一个点上对第二个点测距离三次,之后搬到第二个点上架仪器对第一个点测距离三次,确定直线上的各控制点之间的距离;水平角观测要满足测角中误差 W,半测回归零差< 8",一测回2C(—测回2C互差”是方向观测法中的标准的技术术语,2C值是两倍视准误差,若一测回2C互差超限,应重测)互差< 13",同一方向各测回差值彡9〃 ;
使用黑红双面尺,往返各测量一次,确定各控制点的高程;
依据一级控制网进行布设扇形段墙体控制点,并将标高引测到墙体钢筋上,作为下道测量依据。
(3)依据设计图纸上预埋件底部的定位条件,计算出预埋件底部到预埋件顶部的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和预埋件底部垂直向上1米的水平距离,得到预埋件顶部位置。
(4)依据控制点、计算数据,对预埋件进行实际测量放线。
(5)将预埋件固定在钢支架上,钢支架坐在混凝土垫层上。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预埋件的位置准确,施工方便,节省处理预埋件的费用,操作简单,能满足设计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扇形段墙体控制点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计算扇形预埋件顶部定位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扇形预埋件测量放线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预埋件加固的立面示意图。
图5是预埋件加固的侧面示意图。
图中,控制点1、控制线2、墙体3、外弧基准线4、预埋件5、水平距离6、垂直距离7、 预埋件底部8、预埋件顶部9、墨线10、预埋件底部交点11、墙体高度12,水平距离13、1姊槽钢14做立柱、10#槽钢15做横撑、Z 45角钢16、混凝土垫层17、浇筑平台18。
具体实施方式
图1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建立“一”字型控制网,分解外弧基准线等垂直线,往返三测回测距,高程测量;布设扇形段墙体控制点,计算预埋件顶部位置,预埋件测量放线;预埋件安装。
由图1所示扇形段墙体控制点的平面示意图可知,它是依据一级控制网进行布设扇形段墙体控制点1,控制点处埋设100X IOOXSmm的预埋件。控制网中的控制点1与墙体 3距离为500mm,控制点1之间的距离以外弧基准线4为起算点,墙体3与控制线2之间的距离以控制线2为起算点。高程控制用水准仪将标高引测到墙体钢筋上,用红油漆标注,作为下道测量依据。
图3示出扇形预埋件测量放线的平面示意图。它是依据控制点、计算数据,对预埋件5进行实际测量放线。在外弧基准线4上的控制点1分别架设激光垂准仪,使用接收板接收激光点,利用钢线将两激光束连成一条线,引测到固定好的模板上。将设计标高测量到模板内侧,弹出墨线10 ;沿墨线10水平方向向上丈量设计尺寸,测得的交点为预埋件底部交点11 ;由于模板高度不能满足预埋件安装一次到位的条件,即预埋件顶点无法确定,解决方法由设计标高沿墙体模板向上实际丈量墙体高度12,计算出该高度的水平距离13,经丈量测得实际高度,计算出该点水平距离,重复前面方法,确定预埋件在该高度的位置;连接两点,弹出墨线10,并在预埋件底部8沿直线方向使用直角尺作垂直线,即得预埋件5的设计位置,对预埋件5进行安装,安装精度土 2mm。
图4和图5示出预埋件的加固方法。由于扇形预埋件5体积大,比较重,设计要求精度高,固定难度大,所以把预埋件5固定在横截面为矩形的防变形又牢固的钢支架上,预埋件5与钢支架的连接方法是焊接。钢支架是由12#槽钢14做立柱、10#槽钢15做横撑、 Z 45角钢16做斜撑焊接而成,立柱间距1000mm,横撑间距1000mm。钢支架坐在混凝土垫层17的上面,在浇筑平台18的下面。
权利要求
1. 一种扇形预埋件的定位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为(1)建立“一”字型控制网“一”字型控制网是由纵向基准控制线和控制点组成,以建筑物轴线为纵向基准控制线,按图纸要求丈量出控制线(设备基础中心线),检查控制线上三点的直线度,其精度要求为180° 士5〃,且与建筑物列线相互平行;(2)“一”字基线形成后,以建筑物列线为基准,确定外弧基准线,在外弧基准线上测量相应的各段距离,在交点处做垂直线段,其精度要求相交点的度数为90° 士2. 5";仪器架在第一个点上对第二个点测距离三次,之后搬到第二个点上架仪器对第一个点测距离三次,确定直线上的各控制点之间的距离;水平角观测要满足测角中误差< 5",半测回归零差<8〃,一测回2C互差<13〃,同一方向各测回差值<9〃 ;使用黑红双面尺,往返各测量一次,确定各控制点的高程;依据一级控制网进行布设扇形段墙体控制点,并将标高引测到墙体钢筋上,作为下道测量依据;(3)依据设计图纸上预埋件底部的定位条件,计算出预埋件底部到预埋件顶部的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和预埋件底部垂直向上1米的水平距离,得到预埋件顶部位置;(4)依据控制点、计算数据,对预埋件进行实际测量放线;(5)将预埋件固定在钢支架上,钢支架坐在混凝土垫层上。
全文摘要
一种扇形预埋件的定位安装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建立“一”字型控制网,分解外弧基准线等垂直线,往返三测回测距,高程测量;布设扇形段墙体控制点,计算预埋件顶部位置,预埋件测量放线;预埋件安装。其特征在于依据一级控制网进行布设扇形段墙体控制点;根据设计图纸中的条件,计算出预埋件顶部位置;依据控制点、计算数据对预埋件进行实际测量放线,并固定在钢支架上。优点在于,预埋件位置准确,操作简单,节省费用,能满足设计要求。
文档编号E04G21/14GK102493665SQ201110435750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2日
发明者周拥军, 李彦华, 郭建平, 高小忠 申请人: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