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型材及使用该防水型材的隔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50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水型材及使用该防水型材的隔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水型材及使用该防水型材的隔墙结构。
背景技术
一些车间、实验室需要防水性能功能较好的隔墙结构。如图1所示,常见的由长方体型材构筑的隔墙结构包括用以隔绝空间的墙体1及安装于墙体1及地面之间的防水紧固装置2,防水紧固装置2包括固定于地面的防水槽21及防水圆弧22,其中,墙体1置于防水槽2内,通过分别固定于防水槽21左右两面的一对防水圆弧22密封防水槽2槽壁与墙体 1的空隙。实践表明,这种隔墙结构的防水效果有限,不能保持长久的防水。经过长时间的浸泡或猛烈的冲刷,水会由防水圆弧22与墙体1的空隙进入防水槽21,并积存在防水槽21 内,当防水槽21内的水积存到一定量,水将从墙体1另一面的防水圆弧22与墙体1之间的空隙渗出。由此隔墙结构失去防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效果好、能够长久保持防水效果的防水型材。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效果好、能够长久保持防水效果的使用防水型材的隔墙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型材,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第一外侧面上连接有第一隔水突起,所述主体的与所述第一外侧面相对的第二外侧面上连接有第二隔水突起。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型材,其中,所述第一隔水突起垂直于所述第一外侧面。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型材,其中,所述第二隔水突起垂直于所述第二外侧面。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型材,其中,所述第一隔水突起、所述第二隔水突起均为多个。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型材,其中,所述第一隔水突起的高度范围为1-50厘米,所述第二隔水突起的高度范围为1-50厘米。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型材,其中,所述第一隔水突起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隔水突起内部包括第一腔室。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型材,其中,所述主体为中空结构,所述主体内部包括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腔室上下壁的肋板,所述第二腔室被所述肋板分隔为多个小腔室。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防水型材的隔墙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通过所述防水型材的所述第一隔水突起与所述防水型材结合,所述防水型材通过所述第二隔水突起与地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所述防水型材的隔墙结构,其中,所述防水型材的第二隔水突起嵌入所述地面上开的第一槽内,所述防水型材的第二外侧面与所述地面贴合,所述墙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隔水突起相配合的第二槽,所述第一隔水突起嵌入所述第二槽中,所述墙体放置于所述防水型材的第一外侧面上,所述第一外侧面与所述墙体下表面贴合。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所述防水型材的隔墙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外侧面与所述地面之间、所述第二隔水突起与所述第一槽之间均填充防水胶或防水涂料,所述第一外侧面与所述墙体的下表面之间、所述第一隔水突起与所述第二槽之间均填充防水胶或防水涂料。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型材通过第一隔水突起、第二隔水突起有效阻挡了水的渗透,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型材构筑隔墙结构,防水效果好、能够长久保持防水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防水型材的隔墙结构当经受长时间的浸泡或猛烈的冲刷时,由于第一隔水突起、第二隔水突起的存在,由隔墙结构一面渗进来的水被阻挡而无法渗透另一面。试验测试表明,本实用新型的隔墙结构防水效果极好,经过长达6小时的高压水冲洗试验,本实用新型的隔墙结构无任何渗透;在房间积水不高于防水型材地一侧面的情况下, 经过8小时的浸水,本实用新型的隔墙结构无任何渗漏。

图1为现有技术的隔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隔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型材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型材40为长方体状,其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主体1,主体1的第一外侧面11上连接有第一隔水突起13。主体1的与第一外侧面11相对的第二外侧面12上连接有第二隔水突起14。第一隔水突起13位于第一外侧面11的轴线上。第二隔水突起14位于第二外侧面12的轴线上。第一隔水突起13垂直于第一外侧面11。第二隔水突起14垂直于第二外侧面12。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型材40的第一隔水突起13、第二隔水突起14也可以为多个。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型材40的第一隔水突起13的高度范围为1-50厘米,第二隔水突起14的高度范围为1-50厘米。为节约成本、减少自身重量,第一隔水突起13为中空结构,其内部包括一个第一腔室130。主体1同样为中空结构,其内部包括第二腔室10。为增强主体1的强度,使其能支承更重压力,第二腔室10内设有垂直连接第二腔室10上下壁的四条肋板15。第二腔室10 被四条肋板15分隔为五个小腔室。结合2所示,使用图3和图4所示的防水型材40的隔墙结构,包括用以隔离空间的墙体51。其中,墙体51通过防水型材40的第一隔水突起13与防水型材40结合,防水型材40通过第二隔水突起14与地面60结合。防水型材40的第二隔水突起14嵌入地面60上开的第一槽61内。防水型材40 放置于地面60上,防水型材40的第二外侧面12与地面60贴合。第二外侧面12与地面60之间、第二隔水突起14与第一槽61之间均填充用于密封的防水胶或防水涂料。墙体51上开有与第一隔水突起13相配合的第二槽53,向上突出的第一隔水突起 13嵌入第二槽53中,墙体51放置于防水型材40的第一外侧面11上,第一外侧面11与墙体51下表面贴合。第一外侧面11与墙体51的下表面之间、第一隔水突起13与第二槽53之间均填充用于密封的防水胶或防水涂料。本实用新型的隔墙结构当经受长时间的浸泡或猛烈的冲刷时,即使第二外侧面12 与地面60之间,第一外侧面11与墙体51下表面之间有水渗入,由于第一隔水突起13、第二隔水突起14的存在,由隔墙结构一面渗进来的水也会被阻挡而无法渗透另一面。试验测试表明,本实用新型的隔墙结构防水效果极好,经过长达6小时的高压水冲洗试验,本实用新型的隔墙结构无任何渗透;在房间积水不高于防水型材地一侧面的情况下,经过8小时的浸水,本实用新型的隔墙结构无任何渗漏。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防水型材(40),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第一外侧面(11) 上连接有第一隔水突起(13),所述主体(1)的与所述第一外侧面(11)相对的第二外侧面 (12)上连接有第二隔水突起(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材(4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水突起(13)垂直于所述第一外侧面(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材(4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水突起(14)垂直于所述第二外侧面(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材(4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水突起(13)、所述第二隔水突起(14)均为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材(4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水突起(1 的高度范围为1-50厘米,所述第二隔水突起(14)的高度范围为1-50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材(4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水突起(13)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隔水突起(13)内部包括第一腔室(1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材(4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主体(1)内部包括第二腔室(10),所述第二腔室(10)内设有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腔室(10) 上下壁的肋板(15),所述第二腔室(10)被所述肋板(1 分隔为多个小腔室。
8.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防水型材00)的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51),所述墙体(51)通过所述防水型材GO)的所述第一隔水突起(1 与所述防水型材GO)结合,所述防水型材GO)通过所述第二隔水突起(14)与地面(60)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型材00)的所述第二隔水突起(14)嵌入所述地面(60)上开的第一槽(61)内,所述防水型材G0)的所述第二外侧面(1 与所述地面(60)贴合,所述墙体(5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隔水突起(1 相配合的第二槽(53),所述第一隔水突起(1 嵌入所述第二槽(5 中,所述墙体(51)放置于所述防水型材G0)的第一外侧面(11)上,所述第一外侧面(11)与所述墙体(51)下表面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侧面(12)与所述地面 (60)之间、所述第二隔水突起(14)与所述第一槽(61)之间均填充防水胶或防水涂料,所述第一外侧面(11)与所述墙体(51)的下表面之间、所述第一隔水突起(1 与所述第二槽 (53)之间均填充防水胶或防水涂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型材,包括主体,主体的第一外侧面上连接有第一隔水突起,主体的与第一外侧面相对的第二外侧面上连接有第二隔水突起。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型材通过第一隔水突起、第二隔水突起有效阻挡了水的渗透。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防水型材的隔墙结构,包括墙体,墙体通过防水型材的第一隔水突起与防水型材结合,防水型材通过第二隔水突起与地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防水型材的隔墙结构当经受长时间的浸泡或猛烈的冲刷时,由于第一隔水突起、第二隔水突起的存在,由隔墙结构的一面渗进来的水被阻挡而无法渗透另一面。
文档编号E04B2/74GK202055372SQ201120117820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0日
发明者冯宇霞, 吕哲, 宋绍伟 申请人: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昭衍(苏州)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