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和具有混凝土输送管支架的混凝土泵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6176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和具有混凝土输送管支架的混凝土泵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具体而言,涉及ー种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和具有该混凝土输送管支架的混凝土泵车。
背景技术
已有的混凝土泵车是用于输送和浇筑混凝土的设备。混凝土泵车能一次性连续完成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尤其对于狭窄的或有障碍物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泵车更具有突出的优势。已有的混凝土泵车的用于安装混凝土输送管的支架在焊接成型后无法移动,且在安装输送管时无法进行调节匹配。因此已有的支架对焊接精度的要求很高,且具有不易与混凝土输送管匹配调节对位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g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ー。为此,本实用新型的ー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与混凝土输送管精确对位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本实用新型的另ー个目的在于提出ー种具有所述混凝土输送管支架的混凝土泵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ー种混凝土输送管支架,所述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包括主梁;上梁,所述上梁包括第一上移动梁、第二上移动梁和上输送管安装座,其中所述第一上移动梁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主梁上,所述第二上移动梁可前后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上移动梁上,所述上输送管安装座设在所述第二上移动梁上;下梁,所述下梁位于所述上梁的下方且包括第一下移动梁、第二下移动梁和第三下移动梁,其中所述第一下移动梁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主梁上,所述第二下移动梁可前后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下移动梁上,所述第三下移动梁可左右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下移动梁上;和旋转梁,所述旋转梁包括连接臂和下输送管安装座,其中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三下移动梁上且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所述下输送管安装座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通过设置可在所述主梁上沿上下方向A(图I和图2中的箭头方向)移动的所述第一上移动梁和可在所述第一上移动梁上沿前后方向B(图2中的箭头方向)移动的所述第二上移动梁,从而可以使设在所述第二上移动梁上的所述上输送管安装座可以沿上下方向移动和沿前后方向移动。所述混凝土输送管支架通过设置可在所述主梁上沿上下方向A移动的所述第一下移动梁、可在所述第一下移动梁上沿前后方向B移动的所述第二下移动梁和可在所述第二下移动梁上沿左右方向C(图I中的箭头方向)移动的所述第三下移动梁,从而可以使安装在所述第三下移动梁上的所述旋转梁可以沿上下方向A移动、沿前后方向B移动和沿左右方向C移动,即可以使所述下输送管安装座可以沿上下方向A移动、沿前后方向B移动和沿左右方向C移动。而且所述混凝土输送管支架通过将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三下移动梁上(即所述下输送管安装座可旋转),从而可以调节所述下输送管安装座的倾斜角度。这样在将所述混凝土输送管安装到所述混凝土输送管支架上时,可以通过上下、前后和左右移动所述下输送管安装座来使所述下输送管安装座与所述混凝土输送管的倾斜段精确地对位,可以通过旋转所述下输送管安装座来使所述下输送管安装座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混凝土输送管的倾斜段的倾斜角度对应,以及可以通过上下和前后移动所述上输送管安装座来使所述上输送管安装座与所述混凝土输送管的水平段精确地对位。这样可以方便地、快速地、精确地将所 述混凝土输送管安装在所述混凝土输送管支架上。此外,混凝土输送管支架10还具有便于制造、制造成本低的优点。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所述主梁、所述第一上移动梁、所述第二上移动梁、所述第一下移动梁、所述第一下移动梁和所述第三下移动梁均为槽钢件。槽钢具有结构强度大的优点,从而可以使所述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完全能够承受混凝土输送管及其内的混凝土的重量、并可以承受输送混凝土时混凝土输送管产生的震动。所述混凝土输送管支架还包括上移动板,所述上移动板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主梁上,其中所述第一上移动梁固定在所述上移动板上;和下移动板,所述下移动板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主梁上,其中所述第一下移动梁固定在所述下移动板上。这样可以大大地降低将所述第一上移动梁和所述第一下移动梁装配到所述主梁上的难度。所述主梁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主梁设有多个彼此平行地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沿左右方向对齐的上长圆孔和多个彼此平行地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沿左右方向对齐的下长圆孔,其中所述上移动板通过可在所述多个上长圆孔内上下移动的多个第一螺栓安装在所述主梁上,所述下移动板通过可在所述多个下长圆孔内上下移动的多个第二螺栓安装在所述主梁上。所述第一上移动梁和所述第二上移动梁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上移动梁套设在所述第一上移动梁上,其中所述第二上移动梁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圆孔,所述第二上移动梁通过可在所述第一长圆孔内前后移动的第三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上移动梁上。这样不仅可以便于将所述第二上移动梁安装到所述第一上移动梁上,而且可以提高所述上梁的结构强度、减小所述上梁占据的空间。所述第一长圆孔为三个,所述三个第一长圆孔分别设在所述第二上移动梁的底壁和两个侧壁上。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所述上梁的结构强度。所述混凝土输送管支架还包括座板,所述座板可前后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下移动梁上,其中所述第二下移动梁固定在所述座板上。这样可以大大地降低将所述第二下移动梁装配到所述第一下移动梁上的难度。所述第一下移动梁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长圆孔,其中所述座板通过可在所述第二长圆孔内前后移动的第四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下移动梁上。所述第二下移动梁和所述第三下移动梁均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三下移动梁套设在所述第二下移动梁上,其中所述第二下移动梁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长圆孔,所述第三下移动梁通过可在所述第三长圆孔内左右移动的第五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二下移动梁上。这样不仅可以便于将所述第三下移动梁安装到所述第二下移动梁上,而且可以提高所述下梁的结构强度、减小所述下梁占据的空间。所述第三长圆孔设在所述第二下移动梁的底壁上,所述第五螺栓为多个。所述上输送管安装座的用于安装混凝土输送管的表面设有上凹槽,所述下输送管安装座的用于安装混凝土输送管的表面设有下凹槽。通过在所述上输送管安装座上设置所述上凹槽和在所述下输送管安装座上设置所述下凹槽,可以容纳所述混凝土输送管上的突出部分。所述上输送管安装座固定在所述第二上移动梁的远离所述主梁的端部。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下移动梁的远离所述主梁的端部可旋转地螺栓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ー种混凝土泵车,所述混凝土泵车包括副车架;混凝土输送管支架,所述混凝土输送管支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其中所述混凝土输送管支架的主梁固定在所述副车架上;和混凝土输送管,所述混凝土输送管包括相连通的倾斜段和水平段,其中所述倾斜段安装在所述混凝土输送管支架的下输送管安装座上,所述水平段安装在所述混凝土输送管支架的上输送管安装座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泵车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可以大大地提高所述混凝土输送管的安装速度和安装精度。所述倾斜段通过多个第一 U形螺栓安装在所述下输送管安装座上,所述水平段通过多个第二 U形螺栓安装在所述上输送管安装座上。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I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和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參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
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00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下面參照图I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凝土泵车。如图I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凝土泵车包括副车架20、混凝土输送管支架10和混凝土输送管。首先參照图I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10。如图I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10包括主梁100、上梁200、下梁300和旋转梁400。上梁200包括第一上移动梁210、第二上移动梁220和上输送管安装座230,其中第一上移动梁210可上下移动地设在主梁100上,第二上移动梁220可前后移动地设在第一上移动梁210上,上输送管安装座230设在第二上移动梁220上。下梁300位于上梁200的下方,且下梁300包括第一下移动梁310、第二下移动梁320和第三下移动梁330,其中第一下移动梁310可上下移动地设在主梁100上,第二下移动梁320可前后移动地设在第一下移动梁310上,第三下移动梁330可左右移动地设在第ニ下移动梁320上。旋转梁400包括连接臂410和下输送管安装座420,其中连接臂410的第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三下移动梁330上,且连接臂410的第二端与下输送管安装座420相连。其中,混凝土输送管支架10的主梁100固定在副车架20上。所述混凝土输送管包括相连通的倾斜段910和水平段920,其中倾斜段910安装在混凝土输送管支架10的下输送管安装座420上,水平段920安装在混凝土输送管支架10的上输送管安装座230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10通过设置可在主梁100上沿上下方向A(图I和图2中的箭头方向)移动的第一上移动梁210和可在第一上移动梁210上沿前后方向B(图2中的箭头方向)移动的第二上移动梁220,从而可以使设在第二上移动梁220上的上输送管安装座230可以沿上下方向移动和沿前后方向移动。混凝土输送管支架10通过设置可在主梁100上沿上下方向A移动的第一下移动梁310、可在第一下移动梁310上沿前后方向B移动的第二下移动梁320和可在第二下移动梁320上沿左右方向C(图I中的箭头方向)移动的第三下移动梁330,从而可以使安装在第三下移动梁330上的旋转梁400可以沿上下方向A移动、沿前后方向B移动和沿左右方向C移动,即可以使下输送管安装座420可以沿上下方向A移动、沿前后方向B移动和沿左右方向C移动。而且混凝土输送管支架10通过将连接臂410的第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三下移动梁330上(即下输送管安装座420可旋转),从而可以调节下输送管安装座420的倾斜角度。这样在将所述混凝土输送管安装到混凝土输送管支架10上时,可以通过上下、前后和左右移动下输送管安装座420来使下输送管安装座420与所述混凝土输送管的倾斜段910精确地对位,可以通过旋转下输送管安装座420来使下输送管安装座420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混凝土输送管的倾斜段910的倾斜角度对应,以及可以通过上下和前后移动上输送管安装座230来使上输送管安装座230与所述混凝土输送管的水平段920精确地对位。这样可以方便地、快速地、精确地将所述混凝土输送管安装在混凝土输送管支架10上。此外,混凝土输送管支架10还具有便于制造、制造成本低的优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凝土泵车通过利用混凝土输送管支架10可以大大地提高所述混凝土输送管的安装速度和安装精度。如图I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倾斜段910可以通过多个第一U形螺栓860安装在下输送管安装座420上,水平段920可以通过多个第二 U形螺栓870安装在上输送管安装座230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I和图2所 示,主梁100、第一上移动梁210、第ニ上移动梁220、第一下移动梁310、第二下移动梁320和第三下移动梁330都可以是槽钢件。換言之,主梁100、第一上移动梁210、第二上移动梁220、第一下移动梁310、第二下移动梁320和第三下移动梁330都可以是具有预定长度的槽钢。槽钢具有结构强度大的优点,从而可以使混凝土输送管支架10完全能够承受所述混凝土输送管及其内的混凝土的重量、并可以承受输送混凝土时所述混凝土输送管产生的震动。如图I和图2所示,在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混凝土输送管支架10还可以包括上移动板500和下移动板600。上移动板500可以可上下移动地设在主梁100上,其中第一上移动梁210可以固定在上移动板500上。下移动板600可以可上下移动地设在主梁100上,其中第一下移动梁310可以固定在下移动板600上。換言之,第一上移动梁210可以通过上移动板500可上下移动地设在主梁100上,第一下移动梁310可以通过下移动板600可上下移动地设在主梁100上,这样可以大大地降低将第一上移动梁210和第一下移动梁310装配到主梁100上的难度。具体地,第一上移动梁210可以焊接在上移动板500上,第一下移动梁310可以焊接在下移动板600上。在本实用新型的ー个具体示例中,主梁100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主梁100可以设有多个彼此平行地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沿左右方向对齐的上长圆孔110和多个彼此平行地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沿左右方向对齐的下长圆孔120(多个上长圆孔110可以设在多个下长圆孔120的上方),其中上移动板500可以通过可在多个上长圆孔110内上下移动的多个第ー螺栓810安装在主梁100上,下移动板600可以通过可在多个下长圆孔120内上下移动的多个第二螺栓820安装在主梁100上。也就是说,上移动板500可以设有多个通孔,多个第一螺栓810可以对应地穿过该多个通孔和多个上长圆孔110以便将上移动板500安装在主梁100上。下移动板600也可以设有多个通孔,多个第二螺栓820可以对应地穿过该多个通孔和多个下长圆孔120以便将下移动板600安装在主梁100上。当需要在上下方向上改变上移动板500和下移动板600的位置时,可以先拆卸掉多个第一螺栓810和多个第二螺栓820,然后可以将上移动板500和下移动板600移动到预定位置,最后可以将多个第一螺栓810和多个第二螺栓820安装到位。通过在上下方向上改变上移动板500和下移动板600的位置,可以实现在上下方向上改变第一上移动梁210和第一下移动梁310的位置。如图I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ー个具体示例中,上长圆孔110和下长圆孔120都可以是两个,上移动板500和下移动板600都可以是矩形板,其中上移动板500的四个拐角处可以分别设有通孔且下移动板600的四个拐角处也可以分别设有通孔。四个第一螺栓810可以分别穿过上移动板500上的四个通孔,这四个第一螺栓810中的两个可以穿过ー个上长圆孔110且另两个可以穿过另ー个上长圆孔110。四个第二螺栓820可以分别穿过下移动板600上的四个通孔,这四个第二螺栓820中的两个可以穿过ー个下长圆孔120且另两个可以穿过另ー个下长圆孔1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上移动梁210和第二上移动梁220均可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上移动梁220可以套设在第一上移动梁210上,其中第二上移动梁220可以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圆孔221,第二上移动梁220可以通过可在第一长圆孔221内前后移动的第三螺栓830安装在第一上移动梁210上。換言之,第一上移动梁210和第二上移动梁220可以开ロ方向相同地叠放在一起,且第一上移动梁210可以容纳在第二上移动梁2 20的槽口内,这样不仅可以便于将第二上移动梁220安装到第一上移动梁210上,而且可以提高上梁200的结构强度、减小上梁200占据的空间。其中,在前后方向上改变第二上移动梁220的位置的方法与在上下方向上改变上移动板500的位置的方法相同。如图I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一长圆孔221可以是三个,这三个第一长圆孔221可以分别设在第二上移动梁220的底壁222和两个侧壁223上。相应地,第三螺栓830也可以是三个,且这三个第三螺栓830可以分别相对地可在三个第一长圆孔221内前后移动。通过利用三个第三螺栓830将第一上移动梁210的底壁211与第二上移动梁220的底壁222相连以及将第一上移动梁210的两个侧壁212与第二上移动梁220的两个侧壁223分别相连,可以大大地提高上梁200的结构强度。具体地,第一上移动梁210的底壁211和两个侧壁212可以分别设有通孔,三个第三螺栓830可以分别对应地穿过这三个通孔和三个第一长圆孔221以便将第二上移动梁220安装在第一上移动梁210上。如图I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混凝土输送管支架10还可以包括座板700,座板700可以可前后移动地设在第一下移动梁310上,其中第二下移动梁320可以固定在座板700上。换言之,第二下移动梁320可以通过座板700可前后移动地设在第一下移动梁310上,这样可以大大地降低将第二下移动梁320装配到第一下移动梁310上的难度。具体地,第二下移动梁320可以焊接在座板700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I所示,第一下移动梁310可以沿前后方向延イ申,且第一下移动梁310可以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长圆孔311,其中座板700可以通过可在第二长圆孔311内前后移动的第四螺栓840安装在第一下移动梁310上。其中,在前后方向上改变座板700的位置的方法与在上下方向上改变上移动板500的位置的方法相同。通过在前后方向上改变座板700的位置,可以实现在前后方向上改变第二下移动梁320的位置。具体地,座板700的前端和后端可以各设有一个通孔,第四螺栓840可以是两个。这两个第四螺栓840可以分别穿过这两个通孔,且这两个第四螺栓840均可以穿过第二长圆孔311以便将座板700安装在第一下移动梁310上。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下移动梁320和第三下移动梁330均可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三下移动梁330可以套设在第二下移动梁320上,其中第二下移动梁320可以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长圆孔321,第三下移动梁330可以通过可在第三长圆孔321内左右移动的第五螺栓850安装在第二下移动梁320上。換言之,第二下移动梁320和第三下移动梁330可以开ロ方向相同地叠放在一起,且第二下移动梁320可以容纳在第三下移动梁330的槽口内,这样不仅可以便于将第三下移动梁330安装到第二下移动梁320上,而且可以提高下梁300的结构强度、减小下梁300占据的空间。其中,在左右方向上改变第三下移动梁330的位置的方法与在上下方向上改变上移动板500的位置的方法相同。具体地,第三长圆孔321可以设在第二下移动梁320的底壁322上,第五螺栓850可以是多个。相应地,第三下移动梁330的底壁331可以设有多个通孔。多个第五螺栓850可以分别对应地穿过该多个通孔,且多个第五螺栓850均可以穿过第三长圆孔321以便将第三下移动梁330安装在第二下移动梁320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输送管安装座230的用于安装所示混凝土输送管(即所示混凝土输送管的水平段920)的表面可以设有上凹槽,下输送管安装座420的用于安装所述混凝土输送管(即所示混凝土输送管的倾斜段910)的表面设有下凹槽421 (如图I所示)。通过在上输送管安装座230上设置所述上凹槽和在下输送管安装座420上设置下凹槽421,可以容纳所述混凝土输送管上的突出部分(例如法兰盘、管卡等)。如图2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ー个具体示例中,上输送管安装座230可以固定在第 ニ上移动梁220的远离主梁100的端部。在本实用新型的另ー个具体示例中,如图I所示,连接臂410的第一端可以与第三下移动梁330的远离主梁100的端部可旋转地螺栓连接。具体地,连接臂410的第一端可以设置有通孔,且第三下移动梁330的远离主梁100的端部也可以设置有通孔,螺栓可以穿过连接臂410的第一端的通孔和第三下移动梁330的远离主梁100的端部的通孔以便连接臂410的第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在第三下移动梁330的远离主梁100的端部上。由于下输送管安装座420可以与连接臂410的第二端相连,因此下输送管安装座420相对第三下移动梁330可旋转。当需要改变下输送管安装座420的倾斜角度时,可以先拆卸掉安装在连接臂410和第三下移动梁330上的螺栓,然后可以将连接臂410和下输送管安装座420旋转至预定位置(下输送管安装座420在该预定位置时具有预定的倾斜角度),最后可以将该螺栓安装到位。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10可以通过上下、前后和左右移动下输送管安装座420、旋转下输送管安装座420以及上下和前后移动上输送管安装座230,从而使混凝土输送管支架10与所述混凝土输送管精确地对位。这样可以方便地、快速地、精确地将所述混凝土输送管安装在混凝土输送管支架10上。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參考术语“ー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ー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ー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g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1.ー种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梁; 上梁,所述上梁包括第一上移动梁、第二上移动梁和上输送管安装座,其中所述第一上移动梁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主梁上,所述第二上移动梁可前后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上移动梁上,所述上输送管安装座设在所述第二上移动梁上; 下梁,所述下梁位于所述上梁的下方且包括第一下移动梁、第二下移动梁和第三下移动梁,其中所述第一下移动梁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主梁上,所述第二下移动梁可前后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下移动梁上,所述第三下移动梁可左右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下移动梁上;和 旋转梁,所述旋转梁包括连接臂和下输送管安装座,其中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三下移动梁上且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所述下输送管安装座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所述第一上移动梁、所述第二上移动梁、所述第一下移动梁、所述第一下移动梁和所述第三下移动梁均为槽钢件。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移动板,所述上移动板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主梁上,其中所述第一上移动梁固定在所述上移动板上;和 下移动板,所述下移动板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主梁上,其中所述第一下移动梁固定在所述下移动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主梁设有多个彼此平行地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沿左右方向对齐的上长圆孔和多个彼此平行地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沿左右方向对齐的下长圆孔,其中所述上移动板通过可在所述多个上长圆孔内上下移动的多个第一螺栓安装在所述主梁上,所述下移动板通过可在所述多个下长圆孔内上下移动的多个第二螺栓安装在所述主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移动梁和所述第二上移动梁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上移动梁套设在所述第一上移动梁上,其中所述第二上移动梁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圆孔,所述第二上移动梁通过可在所述第一长圆孔内前后移动的第三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上移动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圆孔为三个,所述三个第一长圆孔分别设在所述第二上移动梁的底壁和两个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座板,所述座板可前后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下移动梁上,其中所述第二下移动梁固定在所述座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一下移动梁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长圆孔,其中所述座板通过可在所述第二长圆孔内前后移动的第四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下移动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二下移动梁和所述第三下移动梁均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三下移动梁套设在所述第二下移动梁上,其中所述第二下移动梁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长圆孔,所述第三下移动梁通过可在所述第三长圆孔内左右移动的第五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二下移动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长圆孔设在所述第二下移动梁的底壁上,所述第五螺栓为多个。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送管安装座的用于安装混凝土输送管的表面设有上凹槽,所述下输送管安装座的用于安装混凝土输送管的表面设有下凹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送管安装座固定在所述第二上移动梁的远离所述主梁的端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下移动梁的远离所述主梁的端 部可旋转地螺栓连接。
14.ー种混凝土泵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副车架; 混凝土输送管支架,所述混凝土输送管支架为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其中所述混凝土输送管支架的主梁固定在所述副车架上;和 混凝土输送管,所述混凝土输送管包括相连通的倾斜段和水平段,其中所述倾斜段安装在所述混凝土输送管支架的下输送管安装座上,所述水平段安装在所述混凝土输送管支架的上输送管安装座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混凝土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段通过多个第一U形螺栓安装在所述下输送管安装座上,所述水平段通过多个第二 U形螺栓安装在所述上输送管安装座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和具有所述混凝土输送管支架的混凝土泵车。所述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包括主梁;上梁,上梁包括第一、第二上移动梁和上输送管安装座,第一上移动梁可上下移动地设在主梁上,第二上移动梁可前后移动地设在第一上移动梁上,上输送管安装座设在第二上移动梁上;下梁,下梁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下移动梁,第一下移动梁可上下移动地设在主梁上,第二下移动梁可前后移动地设在第一下移动梁上,第三下移动梁可左右移动地设在第二下移动梁上;旋转梁,旋转梁包括连接臂和下输送管安装座,连接臂的第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三下移动梁上且第二端与下输送管安装座相连。所述混凝土输送管支架可以精确地安装混凝土输送管。
文档编号E04G21/02GK202450784SQ20112030338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8日
发明者孙超, 李世勋, 韩术亭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