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周转电动葫芦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305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免周转电动葫芦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层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为高层建筑结构或装修施工提供人员防护用的附着升降脚手架。
背景技术
附着升降脚手架是高层建筑外墙结构和装修施工用的一种整体升降外防护设备,是由2 n个提升点位相隔一定距离沿着建筑物围成一圈,它摈弃了传统脚手架必须随建筑物从地面一直搭设到顶的做法,仅搭设相当于4 5层楼高,然后利用自身配置的电动环链提升机升降。但是这些附着升降脚手架的电动环链提升机都是直接挂在建筑结构上或是安装在于建筑结构连接的部件上,如安装在固定于建筑结构的导轨上。比如专利号为200920194192. 9的附着升降脚手架,都是每升降操作一次就要人工将重达I. I I. 3KN电动葫芦搬运到上(或下)一层,一般此种操作均需要3名壮劳力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每升降一层,需要将环绕一栋楼的电动葫芦周转一层,不仅劳动强度大、且费时、费工,而且,人工·周转电动葫芦存在着物体坠下和人员坠落的风险,对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危险。因此,随着建筑施工向高层化发展,附着升降脚手架需要操作更加快捷、升降作业更加安全的产品出现。专利ZL200620160191. 9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但是,如其权利要求10和说明书附图4中显示的电动提升机挂座为“位于上下两片导轨之间且构造为空间构架的提升挂座”,在具体实施中存在如下问题架体升降时提升挂座与支撑竖向框架之间存在十分不利的偏心弯矩,易造成提升底座左右偏转影响防坠器等系统正常工作;提升挂座的空间结构焊接加工不易保证质量,受力后空间结构极易变形开焊造成事故。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是操作人员周转电动葫芦劳动强度大、升降不稳定、挂座易变形、加工质量不易保证、安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免周转电动葫芦附着升降脚手架,包括提升系统、水平承力桁架系统、防坠系统、卸荷防倾导向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荷载预警同步控制系统、架体和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系统,包括提升底座[I]、由竖向主框架斜撑[8]、竖向主框架小横杆[9]、架体外立杆[10]组焊接而成、双片竖向主框架、横担式电动葫芦挂座[6]、电动葫芦[5]、提升钢丝绳[2c],所述防坠系统包括用穿墙螺栓[14]固定在建筑物外檐的防坠挂座[16]、防坠钢吊杆[2e]、防坠装置[2],所述卸荷防倾导向系统包括每个提升点沿导轨竖向连续设置的3个附墙防倾导向座[3]、工字钢导轨[7]、可调节高度的卸荷装置[4],所述水平承力桁架系统,包括设置在竖向主框架两侧模数化设计的内外排焊接定型水平承力桁架[15]。所述免周转电动葫芦附着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提升底座的一组钢丝绳滑轮是由钢丝绳绳轮[If]和一个提升绳轮及拨杆轴[lh]组成,提升钢丝绳[2c] —端挂于提升钢丝绳挂环[2b]上,所述提升钢丝绳挂环[2b]设置在自下数第2个附墙防倾导向座[3]上,所述附墙防倾导向座[3]用穿墙螺栓[4]固定在建筑物外檐上,另一端绕过提升底座滑轮组的外沿盘绕上来挂于电动葫芦[5]下钩[5b]上。所述免周转电动葫芦附着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防坠装置由钢制、截面为圆型实心细长杆件[2e]、圆弧凹面摩擦轮[lc]、摩擦轮导槽侧板[Id]、摩擦轮拨框[lb]、复位弹簧[le]、拨叉连杆[lg]、提升绳轮及拨杆轴[lh]构成;圆弧凹面摩擦轮2个[lc]位于防坠钢吊杆[2e]两侧,圆弧凹面摩擦轮[lc]的两端直径小于中段插于两侧的摩擦轮导槽侧板[Id]的导槽内、外伸部分由位于两侧的摩擦轮拨框[lb]套住,两个侧板[Id]各有两个导槽,每个侧板[Id]上的两个导槽的中线与铅垂线成10 13度夹角形成“八”字状,拨叉连杆[lg]的一端与摩擦轮拨框[lb]两侧中央的销轴相连,所述拨框[lb]的两侧各设一个滑套,所述滑套下方均设有复位弹簧[le],所述拨叉连杆[lg]的另一端由提升绳轮及拨杆轴[lh]带动向上运动,所述拨杆轴[lh]的两端也各设有复位弹簧,在4个复位弹簧[le]的共同作用下拨杆轴[lh]向下复位从而带动拨框向上运动即圆弧凹面摩擦轮向上运动、在导槽侧板[Id]的导槽导引下产生抱紧防坠钢吊杆[2e]的效果。 所述免周转电动葫芦附着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提升点位的水平承力桁架[15]为内外两排,内外排中心间距750 900mm;水平承力桁架由钢管或其他截面的型钢根据一定模数按几何不变体规则焊接制成,每一榀桁架分别由上弦杆、下弦杆、斜杆和左右立杆构成,上、下弦杆轴线相距1850mm,水平承力桁架模数有600、750、900、1200、1500mm;水平方向通过焊接于其上面的开有通孔的连接板与提升底座、竖向主框架用螺栓连接。所述免周转电动葫芦附着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附墙防倾导向座[3]由背板[3a]、侧板[3b]、横连板[3c]、斜撑[3g]、立板[3h]组成。所述附墙防倾导向座[3]的两个侧板上的内侧各设有I个导轮[3f],用销轴将导轮焊接固定在导轮座[3e]上,导轮[3f]呈圆台形状,利用导轮座[3e]为轮挡以限制导轨左右位移、导轮一侧与导轨翼缘内侧接触以限制导轨前后位移。

图I本实用新型立剖面图图2本实用新型立面正视图(由建筑结构向外看)图3本实用新型外立面正视图图4提升底座侧视图图5提升底座与底部承力祐1架连接不意图图6提升底座俯视图图7提升底座正视图图8防坠装置安装位置侧视和正视图图9提升钢丝绳安装位置示意图图10附墙防倾导向座侧视图图11附墙防倾导向座俯视图图12卸荷装置正视图图13卸荷装置侧视图[0022]图14提升挂座正视图图15提升挂座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 1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I.提升底座,2.防坠器,3.附墙防倾导向座,4.卸荷装置,5.电动葫芦,6.提升挂座,7.导轨,8.竖向主框架斜撑,9.竖向主框架小横杆,10.架体外立杆,11.架体外立面剪刀撑,12.架体大横杆,13.连接板,14.穿墙螺栓,15.底部承力桁架定型框架,16.防坠挂座,17.防护网,Ia.提升底座,Ib.防坠拨框,Ic.圆弧凹面摩擦轮,Id.摩擦轮导槽侧板,Ie.复位弹簧,If.钢丝绳绳轮,Ig.拨杆,Ih.提升绳轮及拨杆轴,Ii.连板,2a.导向座端板,2b.提升钢丝绳挂环,2c.提升钢丝绳,2d.防坠钢 吊杆挂板,2e.防坠钢吊杆,3a.背板,3b.侧板,3c.横连板,3d.螺栓,3e.导轮座,3f.导轮,3g.斜撑,3h.立板,4a.卸荷装置角钢,4b. U型螺栓,4c.蝶形螺母,5a.电动葫芦链条,5a.电动葫芦下吊钩,6a.提升挂座斜撑,6b.提升挂座立柱,6c.提升挂座横连杆。本实用新型电动附着升降手架的提升底座[I]由2个槽钢设置一定间距并在其间相隔一定距离安装2个钢丝绳绳轮和防坠装置[2]组装而成,具体上说就是提升底座的一组钢丝绳绳轮[If]是由2个凹槽滑轮组成;提升钢丝绳[2c]挂在葫芦[5]的下钩的一端开始按图9所示盘绕上来挂在置于附墙防倾导向座[3]的提升钢丝绳挂环[2b]上;防坠装置由防坠钢吊杆[2e]、防坠器[2]、防坠拨框[lb],圆弧凹面摩擦轮[lc],摩擦轮导槽侧板[Id],复位弹簧[le],钢丝绳绳轮[lf],拨杆[lg],提升绳轮及拨杆轴[lh]等构成。在正常提升或者下降时,在提升力的作用下,钢丝绳绳轮[If]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使安装在该滑轮轴上的提升绳轮及拨杆轴[lh]带动拨叉向上摆动,在杠杆原理作用下拨杆下端拨动防坠拨框[lb],使2个圆弧凹面摩擦轮[lc]沿摩擦轮导槽侧板[Id]的两个“八”字形导槽向下运动脱离开防坠钢吊杆[2e];当提升钢丝绳或电动葫芦的链条在提升中破断或断钩等影响安全的意外情况发生,盘绕在滑轮组上的钢丝绳必然会失去张力,在复位弹簧[le]的作用下防坠拨框[lb]带动2个圆弧凹面摩擦轮[lc]向上运动使楔块压紧防坠钢吊杆[2e],从而使防坠器抱紧防坠钢吊杆[2e]从而锁住架体。所述实用新型的提升底座[I]上表面的连板与导轨[7]连接并用螺栓固定,将附墙防倾导向座[2]套在导轨[7]上并用穿墙螺栓[14]固定于建筑结构的边梁或墙体上;导轨[7]由10#工字钢制成,每一侧自上而下间距I. 85m焊有开有螺栓孔的连接板[13],将导轨[7]和与左右竖向主框架以及内外排水平承力桁架[15]相连接,导轨宽度65 70mm、厚度100mm,沿长度方向间隔100mm、沿中心线开有一排的通孔;水平成立祐1架设计采用标准模数,如750mm、1200mm、1500mm、1800mm等,优选750mm和1500mm,如图14所示。所述实用新型的附墙防倾导向座[2]沿竖向主框架方向连续设置3个(见附图I),每一侧面上设有一个可约束导轨[7]水平位移和在水平面上旋转的导轮[3f],附墙防倾导向座[2]背板[2a]上开有宽34mm的长孔,使用穿墙螺栓[14]固定在建筑物的剪力墙或边梁上;附墙防倾导向座靠防坠器的一侧间隔一定距离设有防坠挂座[16],防坠钢吊杆挂在防坠挂座[16]上。在使用状态,上部的I个附墙防倾导向座[2]起防倾作用,下部2个起卸荷作用;提升状态3个附墙防倾导向座[2]都起防倾导向作用。所述实用新型的电动葫芦[5]挂在提升挂座[6]上,提升挂座[6]设置于提升底座的上部两片竖向主框架之间处,所述提升挂座¢)为一个横担的梁式结构,由工字钢以及两侧补板焊接而成。如图10、11所示,所述实用新型的在处于使用状态时的卸荷限位固定方法,采用了“可调节高度的U型螺栓加蝶形螺母构造”,在该实用新型处于使用状态时,附着升降式脚手架上的载荷更加均匀地分布于下方两层附着于建筑结构上的附墙防倾导向座[2]上,避免由于卸载不良造成单一附墙防倾导向座受力的极为不利的情况。具体就是将可调节高度U型螺栓加蝶形螺母在提升到位后安装到下部2个附墙防倾导向座[2]上的上面,如图10将卸荷装置角钢[4a]压在附墙防倾导向座[2],然后可以使电动葫芦反转放松链条、取下挂在最下面附墙防倾导向座[2]上的钢丝绳挂到上一层的附墙防倾导向座[2]上,准备下次提升。由于电动葫芦[5]挂在横担的梁式结构提升挂座[6] 上,而提升挂座[6]是安装在本实用新型电动附着升降手架的架体之上的,架体提升(或下降)带着电动葫芦[5] —起上下运动,所以,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省去劳动强度大、且费时、费工的楼上楼下周转搬运电动葫芦的工作。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附着升降脚手架领域
权利要求1.ー种免周转电动葫芦附着升降脚手架,包括提升系统、水平承力桁架系统、防坠系统、卸荷防倾导向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荷载预警同步控制系统、架体和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系统,包括提升底座[I]、由竖向主框架斜撑[8]、竖向主框架小横杆[9]、架体外立杆[10]组焊接而成、双片竖向主框架、横担式电动葫芦挂座[6]、电动葫芦[5]、提升钢丝绳[2c],所述防坠系统包括用穿墙螺栓[14]固定在建筑物外檐的防坠挂座[16]、防坠钢吊杆[2e]、防坠装置[2],所述卸荷防倾导向系统包括每个提升点沿导轨竖向连续设置的3个附墙防倾导向座[3]、エ字钢导轨[7]、可调节高度的卸荷装置[4],所述水平承力桁架系统,包括设置在竖向主框架两侧模数化设计的内外排焊接定型水平承力桁架[1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免周转电动葫芦附着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提升底座的ー组钢丝绳滑轮是由钢丝绳绳轮[If]和一个提升绳轮及拨杆轴[lh]组成,提升钢丝绳[2c] 一端挂于提升钢丝绳挂环[2b]上,所述提升钢丝绳挂环[2b]设置在自下数第2个附墙防倾导向座[3]上,所述附墙防倾导向座[3]用穿墙螺栓[4]固定在建筑物外檐上,另ー端绕过提升底座滑轮组的外沿盘绕上来挂于电动葫芦[5]下钩[5b]上。
3.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免周转电动葫芦附着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干,防坠装置由钢制、截面为圆型实心细长杆件[2e]、圆弧凹面摩擦轮[lc]、摩擦轮导槽侧板[Id]、摩擦轮拨框[lb]、复位弹簧[le]、拨叉连杆[lg]、提升绳轮及拨杆轴[lh]构成;圆弧凹面摩擦轮2个[lc]位于防坠钢吊杆[2e]两侧,圆弧凹面摩擦轮[lc]的两端直径小于中段插于两侧的摩擦轮导槽侧板[Id]的导槽内、外伸部分由位于两侧的摩擦轮拨框[lb]套住,两个侧板[Id]各有两个导槽,每个侧板[Id]上的两个导槽的中线与铅垂线成10 13度夹角形成“八”字状,拨叉连杆[lg]的一端与摩擦轮拨框[lb]两侧中央的销轴相连,所述拨框[lb]的两侧各设ー个滑套,所述滑套下方均设有复位弹簧[le],所述拨叉连杆[lg]的另一端由提升绳轮及拨杆轴[lh]带动向上运动,所述拨杆轴[lh]的两端也各设有复位弹簧,在4个复位弹簧[le]的共同作用下拨杆轴[lh]向下复位从而带动拨框向上运动即圆弧凹面摩擦轮向上运动、在导槽侧板[Id]的导槽导引下产生抱紧防坠钢吊杆[2e]的效果。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免周转电动葫芦附着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干,每个提升点位的水平承力桁架[15]为内外两排,内外排中心间距750 900mm ;水平承力桁架由钢管或其他截面的型钢根据一定模数按几何不变体规则焊接制成,每ー榀桁架分别由上弦杆、下弦杆、斜杆和左右立杆构成,上、下弦杆轴线相距1850mm,水平承力桁架模数有600、750、900、1200、1500mm ;水平方向通过焊接于其上面的开有通孔的连接板与提升底座、竖向主框架用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免周转电动葫芦附着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干,附墙防倾导向座[3]由背板[3a]、侧板[3b]、横连板[3c]、斜撑[3g]、立板[3h]组成。所述附墙防倾导向座[3]的两个侧板上的内侧各设有I个导轮[3f],用销轴将导轮焊接固定在导轮座[3e]上,导轮[3f]呈圆台形状,利用导轮座[3e]为轮挡以限制导轨左右位移、导轮ー侧与导轨翼缘内侧接触以限制导轨前后位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免周转电动葫芦附着升降脚手架,旨在提供一种操作轻便简捷、安全可靠的附着升降脚手架。本实用新型包括提升系统、水平承力桁架系统、防坠系统、卸荷防倾导向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荷载预警同步控制系统、架体和防护系统。所述提升系统,包括提升底座[1]、双片竖向主框架、横担式电动葫芦挂座[6]、电动葫芦[5]、提升钢丝绳[2c],所述防坠系统包括用穿墙螺栓[14]固定在建筑物外檐的防坠挂座[16]、防坠钢吊杆[2e]、防坠装置[2];所述卸荷防倾导向系统包括每个提升点沿导轨竖向连续设置的3个附墙防倾导向座[3]、工字钢导轨[7]、可调节高度的卸荷装置[4],所述水平承力桁架系统,包括设置在竖向主框架两侧的焊接内外排定型水平承力桁架[15]。
文档编号E04G3/30GK202416829SQ20112036976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8日
发明者门晓红 申请人:门晓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