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脚踏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88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建筑脚踏架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架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脚踏架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脚踏架板通常铺设在脚手架上使用。目前,建筑脚踏架板的使用率比较高,在使用或拆卸时的碰撞比较多,造成建筑脚踏架板的外缘因碰撞容易翻边,非常容易损坏,进而影响了建筑脚踏架板的强度,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使得这种建筑脚踏架板的报废率过高,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脚踏架板。该建筑脚踏架板的整体强度高,其外缘不容易翻边损坏,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脚踏架板,包括架板本体,所述架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相互错开且凹陷方向相反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其特征在于位于架板本体两侧外缘的第一凹槽内均设置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沿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延伸。上述的一种建筑脚踏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包括连接段和一侧面抵接在第一凹槽底面上的支撑段,所述连接段和支撑段均沿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段的一侧面与第一凹槽上远离第二凹槽的一侧的槽壁相连接,所述连接段的另一侧面与支撑段相连接。上述的一种建筑脚踏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连接段与第一凹槽的底面相平行,所述支撑段与第一凹槽的槽壁相平行。上述的一种建筑脚踏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连接段与第一凹槽的底面相平行,所述支撑段与第一凹槽的底面相垂直。上述的一种建筑脚踏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段的一侧面与第一凹槽上远离第二凹槽的一侧的槽壁为一体式连接。上述的一种建筑脚踏架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架板本体和位于架板本体下方的支撑钢管的管卡,所述管卡包括卡头一、卡头二和用于连接卡头一与卡头二的连接块;所述架板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位于与加强肋相邻的第二凹槽的底面上,所述卡头一和卡头二分别伸入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位于架板本体两侧外缘的第一凹槽内均设置有加强肋,增加了该建筑脚踏架板的整体强度,其外缘不容易翻边损坏。3、本实用新型的加强肋为一体式结构,连接段的一侧面与第一凹槽上远离第二凹槽的一侧的槽壁为一体式连接,这样进一步的增加了该建筑脚踏架板的整体强度,进一步保护了该建筑脚踏架板的外缘,进而提高了使用寿命,增加了使用时的安全性。4、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该建筑脚踏架板的整体强度高,其外缘不容易翻边损坏,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I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架板本体; 2-加强肋;2-1-连接段:2-2-支撑段; 3-第一通孔; 4-第二通孔:5-第一凹槽; 6-第二凹槽; 7-卡头一;8-卡头二;9-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如图I和图2所示的一种建筑脚踏架板,包括架板本体I,所述架板本体I上设置有多个相互错开且凹陷方向相反的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位于架板本体I两侧外缘的第一凹槽5内均设置有加强肋2,所述加强肋2沿第一凹槽5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加强肋2包括连接段2-1和一侧面抵接在第一凹槽5底面上的支撑段2-2,所述连接段2-1和支撑段2-2均沿第一凹槽5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段2-1的一侧面与第一凹槽5上远离第二凹槽6的一侧的槽壁连接,所述连接段2-1的另一侧面与支撑段2-2相连接。所述加强肋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段2-1的一侧面与第一凹槽5上远离第二凹槽6的一侧的槽壁为一体式连接。通过设置加强肋2,增加了该建筑脚踏架板的整体强度,其外缘不容易翻边损坏。加强肋2为一体式结构,连接段2-1的一侧面与第一凹槽5上远离第二凹槽 6的一侧的槽壁为一体式连接,这样进一步的增加了该建筑脚踏架板的整体强度,进一步保护了该建筑脚踏架板的外缘,进而提高了使用寿命,增加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5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连接段2-1与第一凹槽5的底面相平行,所述支撑段2-2与第一凹槽5的槽壁相平行。结合图I和图3,该建筑脚踏架板还包括用于连接架板本体I和位于架板本体I下方的支撑钢管的管卡,所述管卡包括卡头一 7、卡头二 8和用于连接卡头一 7与卡头二 8的连接块9 ;所述架板本体I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4,所述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4均位于与加强肋2相邻的第二凹槽6的底面上,所述卡头一 7和卡头二 8分别伸入到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4中。实施例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凹槽5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连接段2-1与第一凹槽5的底面相平行,所述支撑段2-2与第一凹槽5的底面相垂直,且所述支撑段2-2的一侧面抵接在第一凹槽5底面上,抵接的位置是第一凹槽5上远离第二凹槽6的一侧的槽壁和第一凹槽5底面的连接处。实施例3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撑段2-2的一侧面抵接在第一凹槽5底面上,抵接的位置是第一凹槽5上靠近第二凹槽6的一侧的槽壁和第一凹槽 5底面的连接处。实施例4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撑段2-2的一侧面抵接在第一凹槽5底面的中部。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脚踏架板,包括架板本体a),所述架板本体a)上设置有多个相互错开且凹陷方向相反的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其特征在于位于架板本体(I)两侧外缘的第一凹槽(5)内均设置有加强肋(2),所述加强肋(2)沿第一凹槽(5)的长度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建筑脚踏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2)包括连接段(2-1)和一侧面抵接在第一凹槽(5)底面上的支撑段(2-2),所述连接段(2-1)和支撑段 (2-2)均沿第一凹槽(5)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段(2-1)的一侧面与第一凹槽(5)上远离第二凹槽¢)的一侧的槽壁相连接,所述连接段(2-1)的另一侧面与支撑段(2-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脚踏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5)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连接段(2-1)与第一凹槽(5)的底面相平行,所述支撑段(2-2)与第一凹槽 (5)的槽壁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脚踏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5)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连接段(2-1)与第一凹槽(5)的底面相平行,所述支撑段(2-2)与第一凹槽(5)的底面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一种建筑脚踏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段(2-1)的一侧面与第一凹槽(5)上远离第二凹槽(6)的一侧的槽壁为一体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建筑脚踏架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架板本体(I)和位于架板本体(I)下方的支撑钢管的管卡,所述管卡包括卡头一(7)、卡头二(8)和用于连接卡头一(7)与卡头二(8)的连接块(9);所述架板本体(I)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4),所述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4)均位于与加强肋(2)相邻的第二凹槽¢)的底面上,所述卡头一(7)和卡头二(8)分别伸入到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4)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脚踏架板,包括架板本体,所述架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相互错开且凹陷方向相反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位于架板本体两侧外缘的第一凹槽内均设置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沿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延伸。该建筑脚踏架板的整体强度高,其外缘不容易翻边损坏,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E04G5/08GK202299385SQ20112042018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8日
发明者郑德春 申请人:郑德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