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及混凝土泵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096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及混凝土泵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以及设置该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的混凝土泵车。
背景技术
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是混凝土泵车的心脏部位,是实现混凝土泵送的关键部件,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用于为泵送的混凝土提供持续不断动力。如图1所示,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为由料斗17、水槽18、泵送主油缸102、泵送缸101等零部件组装成的整体部件,水槽18、泵送主油缸102以及泵送缸101三者固定连接在一起。目前,中心泵系统均采用料斗连接和水槽连接的两点固定形式,即料斗17通过料斗铰接板11和料斗铰接支座12经销轴13进行铰点连接;水槽18与水槽连接体14固定连接,水槽连接体14的两端为轴形结构,且水槽连接体14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水槽铰接支座16相配合,水槽连接体14由固定板15以及螺栓110固定于水槽铰接支座16上。料斗铰接板11刚性固定在料斗17上,料斗铰接支座12和水槽铰接支座16均刚性固定在副车架19上。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制造误差,如图1所示的料斗17与副车架19之间的连接部件以及水槽18与副车架19之间的连接部件彼此的配合尺寸难以较好的保证其精度,所以各连接部件的装配工艺性比较差,导致不易装配;同时,由于各连接部件之间的配合无调节量,无法实现自调节(自调节指不借助外部条件,依靠自身条件的变 化而达到某项功能的实现),连接部件之间的连接点紧固后容易出现变形,引起过定位,更为严重的是:在泵送过程中系统内部产生的瞬间变形无法完全释放,导致活塞头易偏磨(指由于外部作用不均匀或局部环境恶劣产生局部磨损的现象)而损坏,并引起整车(即整个混凝土泵车)振动,活塞头磨损后更换较为困难,且成本较高,容易引起用户的抱怨。此外,泵送过程中产生的冲击易导致料斗产生运动,致使泵送角度发生改变,影响吸料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以及设置该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的混凝土泵车。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装配工艺性较差、中心泵送系统内的活塞头易偏磨而损坏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座体、第二座体、轴承以及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座体固定连接于第一运动件上或与所述第一运动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座体与所述第一座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座体以及所述第二座体两者彼此接近的一侧均开设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的底面的倾斜方向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内泵送缸的泵送方向相一致;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部分以及位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部分的两端的第二部分;所述连接件的第一部分与第二运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运动件与所述泵送缸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件的第一部分的两端对称地设置有所述第一座体、所述第二座体以及所述轴承,且所述连接件的第二部分均插装在所述轴承内;所述轴承嵌于所述第一座体以及所述第二座体上的所述轨道槽内,且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二部分能沿所述轴承的轴向方向相对所述轴承移动,并能带动所述轴承在所述轨道槽内转动的同时沿所述轨道槽的底面的倾斜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轴承之间为键连接。优选地,所述键连接为花键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座体、所述第二座体或所述第一运动件至少其中之一与所述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弹性吸能结构。优选地,所述弹性吸能结构包括第一拉簧、第二拉簧以及开设于所述连接件上的连接槽,其中: 所述第一拉簧以及所述第二拉簧各自的两个钩头中的一个钩头钩套于所述连接槽上,所述第一拉簧以及所述第二拉簧各自的两个钩头中的另一个钩头分别钩持在位于所述连接件的两侧的所述第一座体、所述第二座体或所述第一运动件上;所述第一拉簧以及所述第二拉簧的拉伸方向位于同一平面上,且该平面穿过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二部分的中心线;优选地,所述第一拉簧以及所述第二拉簧的拉伸方向与所述泵送缸的泵送方向相—致。优选地,所述弹性吸能结构还包括固设在所述第一座体上的第一连接柱以及固设在所述第二座体上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拉簧以及所述第二拉簧各自的两个钩头中的所述另一个钩头分别钩持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和/或,所述轨道槽沿所述泵送方向上的两端还嵌有附着于所述轨道槽端壁的第一减振块;和/或,所述第一运动件与所述第二运动件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减振块。优选地,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相对于所述轴承的轴心线中心对称布置;和/或,所述第一减振块和/或所述第二减振块为橡胶材料制成;和/或,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二部分穿出所述轴承的部分与防脱螺母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防脱螺母与所述轴承之间还套设有弹性垫片;和/或,在所述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的外侧还固定连接有防护罩。 优选地,所述轴承的内圈的内表面开设有两个以上沿所述轴承的内圈的周向方向等角度分布的键槽,与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二部分为一体式结构或固定连接的两个以上凸齿嵌于相应的所述键槽内。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凝土泵车,包括料斗、水槽、泵送缸、副车架以及上述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其中:
与所述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中的所述第一座体固定连接或为一体式结构的所述第一运动件为所述副车架的两个结构件;所述水槽与所述泵送缸固定连接,与所述减振连接结构中所述连接件的第一部分固定连接的所述第二运动件至少为所述水槽或所述泵送缸其中之一。基于上述本发明所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可以产生以下技术效果: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中,第一运动件(例如副车架的结构件)与第二运动件(例如水槽)发生相对运动时,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两者相对运动的产生的作用力会由连接件传至轴承,从而驱使嵌于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上的轨道槽内的轴承在轨道槽内沿轴承的轴心线转动或者驱使连接件的第二部分沿轴承的轴向方向相对轴承移动,可见,轴承与连接件之间、轴承与轨道槽之间具有可移动性,这样,轴承与连接件之间、轴承与轨道槽之间的配合存在一定的调节量,故而无需要求轴承与轨道槽之间或连接件与轴承之间的配合尺寸具有太高的精度,所以轴承与轨道槽之间以及连接件与轴承之间的装配工艺性比较好,更便于装配。同时,设置本发明·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的混凝土泵车在泵送过程中,中心泵送系统产生的瞬间变形可以随轴承相对于轨道槽的运动或者连接件第二部分相对于轴承的运动而得到释放,最终可以保证泵送角度不受影响,进而实现了泵送角度的自调节,避免了过约束的存在,防止了活塞头易偏磨而损坏的现象发生,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装配工艺性较差、中心泵送系统内的活塞头易偏磨而损坏的技术问题。除此之外,本发明提供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弹簧、减振块等构成的吸能装置对中心泵送系统产生的振动、冲击能进行有效的吸收和缓冲,故而减少了振动对整车的影响,提高了整车稳定性。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的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内的主要零部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设置有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的混凝土泵车内的主要零部件的组装前(上)以及组装后(下)示意图;图3为图2中连接件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连接件的主视示意图;图5为图2中轴承的放大后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部件之间装配工艺性比较好、便于装配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能够实现泵送角度的自调节且中心泵送系统内的活塞头不易偏磨而损坏。本申请还涉及设置该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的混凝土泵车。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座体21、第二座体22、轴承23以及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件24,其中:第一座体21固定连接于第一运动件201上或与第一运动件201为一体式结构,第二座体22与第一座体21固定连接。第一座体21以及第二座体22两者彼此接近的一侧均开设有轨道槽212,轨道槽212的底面倾斜方向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内泵送缸的泵送方向相一致。连接件24包括第一部分241以及位于连接件24的第一部分241的两端的第二部分242。连接件24的第一部分241与第二运动件202固定连接,轴承23嵌于第一座体21以及第二座体22上的轨道槽212内,第一座体21、第二座体22以及轴承23均对称布置在连接件24的第一部分241的两端,连接件24的第二部分242均插装在轴承23内。第二运动件202与泵送缸固定连接。连接件24的第二部分242能沿轴承23的轴向方向相对轴承23移动,并能带动轴承23在轨道槽212内进行转动的同时沿轨道槽212的延伸方向移动。第一运动件(例如副车架的结构件)201与第二运动件(例如水槽)202发生相对运动时,第一运动件201与第二运动件202两者相对运动的产生的作用力会由连接件24传至轴承23,从而驱使嵌于第一座体21以及第二座体22上的轨道槽212内的轴承23在轨道槽212内沿轴承23的轴心线转动或者驱使连接件24的第二部分242沿轴承23的轴向方向相对轴承23移动,可见,轴承23与连接件24之间、轴承23与轨道槽212之间存在可移动性,也就是说轴承23与连接件24之间、轴承23与轨道槽212之间的配合存在一定的调节量,故而无需要求轴承23与轨道槽212之间或连接件24与轴承23之间的配合尺寸具有太高的精度,所以轴承23与轨道槽212之间以及连接件24与轴承23之间的装配工艺性比较好,更便于装配。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4的第二部分242与轴承23之间为键连接,优选为花键连接。键连接具有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的`优点。当然,本实施例中键连接也可以为平键连接。本实施例中固定连接为螺栓连接、螺钉连接其中之一,优选为螺钉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座体21、第二座体22或第一运动件201至少其中之一与连接件24之间设置有弹性吸能结构25。弹性吸能结构25可以利用弹性变形,缓冲、吸收第一座体21、第二座体22或第一运动件201其中之一与连接件24之间的作用力或反作用力,进而起到了吸收设置该弹性吸能结构25的系统的能量,减少了系统对与弹性吸能结构25相连接的部件施加的力的效果。弹性吸能结构25具有减振的效果,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弹性吸能结构25包括第一连接柱251、第二连接柱252、第一拉簧253、第二拉簧254以及开设于如图4所示连接件24上的连接槽255,其中:第一拉簧253以及第二拉簧254各自的两个钩头中的一个钩头钩套于连接槽255上,第一拉簧253以及第二拉簧254各自的两个钩头中的另一个钩头分别固设在位于连接24件的两侧的第一座体21、第二座体22或第一运动件23上。第一拉簧253以及第二拉簧254的拉伸方向优选为位于同一平面上,且该平面穿过连接件24的所述第二部分的中心线。第一拉簧253以及第二拉簧254的拉伸方向优选为与泵送缸的泵送方向相一致。第一连接柱251以及第二连接柱252可以固设于第一座体21、第二座体22或第一运动件201其中之一上,优选为第一连接柱251以及第二连接柱252两者其中之一固设于第一座体21上,两者其中另一固设于第二座体22上。
第一拉簧253以及第二拉簧254在连接件24的相反两侧分别对连接件24施加弹性拉力,从而保证了连接件24发生振动时,其上各处均能得到比较均衡的弹性拉力,进而实现较好的减振作用。当然,上述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也可以为挂钩或连接孔等其他连接结构所取代。本实施例中轨道槽212沿泵送缸的泵送方向上的两端还嵌有附着于轨道槽212端壁的第一减振块271。本实施例中第一运动件201与第二运动件20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减振块272。第一减振块271可以缓冲、吸收轴承23的周向外表面对轨道槽212的端壁施加的冲力,不仅减振效果更为均匀、理想,而且安装时也比较方便。第二减振块272可以缓冲、吸收第一运动件201与第二运动件202之间即沿轴承23的轴向方向的冲力,进而承受第一运动件201沿轴承23的轴向方向对第二运动件202施加的作用力。本实施例中第一座体21与第二座体22以轴承23的轴心线中心对称。这种结构中第一座体21与第二座体22的结构优选为一致的,仅仅是位置不同,所以第一座体21以及第二座体22的互换 性比较好。本实施例中第一减振块271和/或第二减振块272为橡胶材料制成,第一减振块271以及第二减振块272优选为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材料具有成本低廉,耐磨性、耐腐蚀性优良的优点。当然,第一减振块271以及第二减振块272也可以采用橡胶材料之外的其他弹性材料制成或取代,例如可以使用金属制弹性部件。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4的第二部分242穿出轴承23的部分与防脱螺母26螺纹连接。防脱螺母26可以防止轴承23从连接件24的第二部分242上松脱。本实施例中防脱螺母26与轴承23之间还套设有具有弹性的垫片261。具有弹性的垫片261可以从轴承23的轴向方向上缓冲轴承23对防脱螺母26施加的冲击力。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第一座体21以及第二座体22的外侧还固定连接有防护罩28。防护罩28—方面对轨道槽以及其中布置的部件具有防尘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对防脱螺母26以及连接件24的第二部分242起到限位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轴承23的内圈的内表面开设有两个以上(优选为四个)沿轴承23的内圈的周向方向等角度分布的键槽291,与如图4所示连接件24的第二部分242为一体式结构或固定连接的两个以上(优选为四个)凸齿292嵌于相应的键槽291内。这种结构中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而且装配时容易对准、更容易装配。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凝土泵车,包括料斗206、水槽、泵送缸、副车架以及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其中:与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中的第一座体21固定连接或与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中的第一座体21为一体式结构的第一运动件201为副车架内的两个结构件。水槽与泵送缸固定连接,与所述连接件24的第一部分241固定连接的第二运动件202至少为水槽或泵送缸其中之一,优选为水槽。
副车架的两个结构件上均固设有铰接支座203,料斗206的底部两侧均固设有铰接板205,铰接支座203与铰接板205通过销轴204相铰接。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可以更为有效、更为平衡、更为全面的实现连接件24不同的两部分与副车架不同的两个结构件装配尺寸、装配位置以及装配角度的自调节,避免连接件24不同的两部分与副车架不同的两个结构件之间发生过约束,进而更为有效地减少泵送过程中活塞头出现偏磨的现象。除此之外,上述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也可以应用于连接混凝土泵车中副车架以及水槽之外的其他零部件,乃至应用于混凝土泵车之外的其他装置或设备中。上述本发明所公开或涉及的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除另有声明之外固定连接均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匹配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 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座体、第二座体、轴承以及连接件,其中: 所述第一座体固定连接于第一运动件上或与所述第一运动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座体与所述第一座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座体以及所述第二座体两者彼此接近的一侧均开设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的底面的倾斜方向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内泵送缸的泵送方向相一致;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部分以及位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部分的两端的第二部分; 所述连接件的第一部分与第二运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运动件与所述泵送缸固定连接; 在所述连接件的第一部分的两端对称地设置有所述第一座体、所述第二座体以及所述轴承,且所述连接件的第二部分均插装在所述轴承内; 所述轴承嵌于所述第一座体以及所述第二座体上的所述轨道槽内,且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二部分能沿所述轴承的轴向方向相对所述轴承移动,并能带动所述轴承在所述轨道槽内转动的同时沿所述轨道槽的底面的倾斜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轴承之间为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键连接为花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连接结构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所述第二座体或所述第一运动件至少其中之一与所述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弹性吸能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吸能结构包括第一拉簧、第二拉簧以及开设于所述连接件上的连接槽,其中: 所述第一拉簧以及所述第二拉簧各自的两个钩头中的一个钩头钩套于所述连接槽上,所述第一拉簧以及所述第二拉簧各自的两个钩头中的另一个钩头分别钩持在位于所述连接件的两侧的所述第一座体、所述第二座体或所述第一运动件上; 所述第一拉簧以及所述第二拉簧的拉伸方向位于同一平面上,且该平面穿过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二部分的中心线; 所述第一拉簧以及所述第二拉簧的拉伸方向与所述泵送缸的泵送方向相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吸能结构还包括固设在所述第一座体上的第一连接柱以及固设在所述第二座体上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拉簧以及所述第二拉簧各自的两个钩头中的所述另一个钩头分别钩持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 和/或,所述轨道槽沿所述泵送方向上的两端还嵌有附着于所述轨道槽端壁的第一减振块; 和/或,所述第一运动件与所述第二运动件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减振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相对于所述轴承的 轴心线中心对称布置;和/或,所述第一减振块和/或所述第二减振块为橡胶材料制成;和/或,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二部分穿出所述轴承的部分与防脱螺母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螺母与所述轴承之间还套设有弹性垫片; 和/或,在所述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的外侧还固定连接有防护罩。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的内圈的内表面开设有两个以上沿所述轴承的内圈的周向方向等角度分布的键槽,与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二部分为一体式结构或固定连接的两个以上凸齿嵌于相应的所述键槽内。
10.一种混凝土泵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水槽、泵送缸、副车架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其中: 与所述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中的所述第一座体固定连接或为一体式结构的所述第一运动件为所述副车架的两个结构件; 所述水槽与所述泵送缸固定连接,与所述减振连接结构中所述连接件的第一部分固定连接的所述第二运动件至少为·所述水槽或所述泵送缸其中之一。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减振连接结构及设置有该减振连接结构的混凝土泵车,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该减振连接结构内的第一座体固定连接于第一运动件上;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上开设有轨道槽,连接件的第一部分与第二运动件固定连接,第二运动件与泵送缸固定连接;第一座体、第二座体以及轴承均对称布置在连接件的第一部分的两端;轴承嵌于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上的凹槽内,连接件的第二部分能沿轴承的轴向方向相对轴承移动。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装配工艺性较差、中心泵送系统内的活塞头易偏磨而损坏的问题,实现了泵送角度的自调节,防止了活塞头易偏磨而损坏的现象发生,减少了振动对整车的影响,提高了整车稳定性。
文档编号E04G21/02GK103243914SQ201210022009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日
发明者沈千里, 李明玉, 刘文波, 王彦梅, 樊学勇, 王磊磊, 张亮, 张卫国 申请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