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陶瓷电弧管坯体一体化注浆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电弧管坯体一体化注浆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金卤灯是目前国际上第三代高强度气体电光源(HIP),被称为21世纪绿色环保照明的核心产品,金商灯不但光效高、亮度高、光色好,而且显色指数高、耐腐蚀性能强、寿命长,比较传统的石英玻璃放电管具有工作温度高,高温物理性和化学性能更稳定的优势,其综合指数十分优越,是目前最理想的高效节能光源。陶瓷电弧管是金卤灯最关健的主件,因其内部空心结构,成型的难度很大。飞利浦公司研发的陶瓷电弧管是应用多件套成型技术, 分三件或五件粘结而成,陶瓷产品的粘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费工又费时,造成产品的成品率低,再者因陶瓷电弧管工作时的温度可高达1200°C,受高温冲击,会使陶瓷电弧管产生很大的内应力,导致陶瓷电管粘接部漏气或破裂,严重影响陶瓷电弧管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瓷电弧管坯体一体化注浆成型装置,该陶瓷电弧管坯体的注浆成型装置的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坯体的形变少、成品率高。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结构方案是包括模具,模具由对接固定的上半模和下半模构成,相对接的上半模和下半模之间形成同轴向设置且相接的型腔和过孔, 型腔和过孔中沿轴向方向穿过型芯,模具的轴向两端通过转轴铰转支承在支架上,转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动力源。上半模、下半模均由内型模和外固模套接构成,型腔和过孔设置在内型模上,外固模轴向两端连接转轴。型腔外接注浆口。在注浆口中设置单向阀。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瓷电弧管坯体一体化注浆成型方法,该陶瓷电弧管坯体的注浆成型方法的成型速度快、坯体的形变少、成品率高、产品性能稳定。本发明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所采用的技术工艺方案的步骤包括
A、准备阶段由多孔吸水性或多孔导水性材料制作带型腔和过孔的上半模、下半模,将型芯固定在型腔和过孔中,然后对接合上并固定上半模和下半模形成模具,模具安装在支架上;
B、注浆阶段向型腔内注入陶瓷浆料;
C、成型阶段旋转模具,在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陶瓷浆料被均勻地附着在型腔的腔壁上,经吸水性模具的吸附及排水作用,陶瓷浆料在型腔的腔壁上凝固,形成陶瓷电弧管素坯;
D、脱模阶段将陶瓷电弧管素坯连同模具一起凉干或烘干后,分离上半模和下半模,再将坯体连同型芯一起脱出,最后抽出型芯,完成陶瓷电弧管坯体的成型过程。本发明通过上述具体设计,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成型速度快、坯体的形变少、成品率高、产品性能稳定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内容。
图1是本发明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3是图1的B部放大图4是本发明中型芯及坯体脱出模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抽离型芯后坯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本发明陶瓷电弧管坯体一体化注浆成型装置,包括模具,模具由对接固定的上半模1和下半模2构成,上半模1和下半模2采用多孔吸水性或多孔导水性材料制作,如石膏、多孔树脂等,相对接的上半模1和下半模2之间形成同轴向设置且相接的型腔 4和过孔5,型腔4外接注浆口 3,注浆口 3应具有防止陶瓷浆料反流溢出的功能,在本发明中,注浆口 3中设置有单向阀13。型腔4和过孔5中沿轴向方向穿过型芯6,型腔4中心两侧的型芯6可连成一体,也可分为两段。模具的轴向两端通过转轴7铰转支承在支架8上, 转轴7通过传动机构9连接动力源10,动力源10可采用电机,也可以是手动操作。上半模 1、下半模2还可以由内型模11和外固模12套接构成,此结构中内型模11采用多孔吸水性或多孔导水性材料制作,如石膏、多孔树脂等,而外固模12可采用普通的金属或塑料材料。 型腔4和过孔5设置在内型模11上,外固模12轴向两端连接转轴7。采用上述陶瓷电弧管坯体一体化注浆成型装置的完整成型步骤是
A、准备阶段由多孔吸水性或多孔导水性材料如石膏材料制作带型腔4和过孔5的上半模1、下半模2,将型芯6固定在型腔4和过孔5中,然后对接合上上半模1和下半模2形成模具,模具安装在支架8上,
B、注浆阶段向型腔4内注入陶瓷浆料,如通过注浆口3向型腔4内注入陶瓷浆料,当然,陶瓷浆料也可在上半模1和下半模2接合之前预先加入型腔4中,
C、成型阶段旋转模具,在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陶瓷浆料被均勻地附着在型腔4的腔壁上,经多孔吸水性模具的吸附及排水作用,陶瓷浆料在型腔4的腔壁上凝固,形成陶瓷电弧管素坯,模具的旋转可以采用电机驱动,也可以是手动操作,
D、脱模阶段将陶瓷电弧管素坯连同模具一起凉干或烘干后,分离上半模1和下半模 2,再将坯体14连同型芯6 —起脱出,最后抽出型芯6,完成陶瓷电弧管坯体14的成型过程。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陶瓷电弧管坯体一体化注浆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案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外型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陶瓷电弧管坯体一体化注浆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陶瓷电弧管坯体一体化注浆成型装置,包括模具,模具由对接固定的上半模和下半模构成,其特征是相对接的上半模(1)和下半模(2)之间形成同轴向设置且相接的型腔(4)和过孔(5),型腔(4)和过孔(5)中沿轴向方向穿过型芯(6),模具的轴向两端通过转轴(7 )铰转支承在支架(8 )上,转轴(7 )通过传动机构(9 )连接动力源(1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电弧管坯体一体化注浆成型装置,其特征是上半模(1)、 下半模(2)均由内型模(11)和外固模(12)套接构成,型腔(4)和过孔(5)设置在内型模 (11)上,外固模(12)轴向两端连接转轴(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瓷电弧管坯体一体化注浆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型腔 (4)外接注浆口(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陶瓷电弧管坯体一体化注浆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在注浆口 (3)中设置单向阀(13)。
5.一种陶瓷电弧管坯体一体化注浆成型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包括A、准备阶段由多孔吸水性或多孔导水性材料制作带型腔(4)和过孔(5)的上半模 (1)、下半模(2),将型芯(6)固定在型腔(4)和过孔(5)中,然后对接合上并固定上半模(1) 和下半模(2 )形成模具,模具安装在支架(8 )上;B、注浆阶段向型腔(4)内注入陶瓷浆料;C、成型阶段旋转模具,在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陶瓷浆料被均勻地附着在型腔(4)的腔壁上,经多孔吸水性模具的吸附及排水作用,陶瓷浆料在型腔(4)的腔壁上凝固,形成陶瓷电弧管素坯;D、脱模阶段将陶瓷电弧管素坯连同模具一起凉干或烘干后,分离上半模(1)和下半模(2),再将坯体连同型芯(6)—起脱出,最后抽出型芯(6),完成陶瓷电弧管坯体的成型过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电弧管坯体一体化注浆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包括模具,模具由对接固定的上半模和下半模构成,相对接的上半模和下半模之间形成同轴向设置且相接的型腔和过孔,型腔和过孔中沿轴向方向穿过型芯,模具的轴向两端通过转轴铰转支承在支架上,转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动力源。本发明克服了陶瓷电弧管坯体现有生产工艺的报废率居高不下、原材料浪费大、加工效率低下的缺陷,通过上述设计,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成型速度快、坯体的形变少、成品率高、产品性能稳定的优点。
文档编号B28B1/20GK102528897SQ2012100300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1日
发明者李永慎 申请人:李永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