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万能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57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万能墙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装修工程中用到的墙板。
背景技术
墙板是室内墙面表面外加的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板材,以前无论是何种装修风格,都很少见到墙板装修这一产品。而随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现代家居装修中越来越喜欢采用美式和欧式的装修风格,因此国内也逐渐兴起墙板装修。如今的墙板,一般采用木材或其他复合材料制作而成,更多地,是采用木制墙板。现在墙板的生产安装作业是这样的首先工人测量需要安装墙板的实体墙墙面形状大小,然后等分或不等分制作单位墙板,全部或钉合、或粘合,拼装组建成一块一块完整的墙板,最后将墙板运送回施工现场,再一整块一整块地从表面打枪钉固定到实体墙面上。从上述可以知道,现有的木墙板的结构设计以及安装工艺存在许多不足。例如一、均需根据现场由工厂订制;二、由于是整块加工成型,难以解决现场安装时各种因素造成的变形、缝隙、收口……三、因为生产的每一单位墙板都是唯一的,一般很难与其他单位墙板搭配在一起,一旦锯裁不慎,就容易仅仅因为尺寸相差几公分而导致整块墙板直接报废,非常浪费;四、由于墙板是装配好出厂,部件与部件之间不能预留缝隙,而南北气候差异大,一年四季的天气也不尽相同,所有常常出现因为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导致墙板收缩或膨胀,而致墙板变形、开裂的现象;五、安装由于是在墙板表面打枪钉固定,枪钉、枪眼或外露、或需补漆,导致消费者很不满意。在诸多因素的制约之下,目前很少有厂家能采用实木去制作出让市场更接受、安装更便捷、消费者更满意的墙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万能墙板,其能够很好地适应各种墙面大小,并且可以直接现场进行组装。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组合式万能墙板,包括主枋,其为扁平的、具有正面与背面的矩形板状构件,以主枋的一个侧面作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有从主枋背面伸展出来的、厚度小于主枋的托板,安装面上还开有与主枋延伸方向同向的压线槽;池板,其为扁平板状构件,具有正面、背面以及至少一直边,所述直边朝向主枋的安装面,池板的背面与托板贴合;压线,其为长条状构件,具有一底面及至少一条沿压线方向延伸的背侧边凸条,所述底面同时压住压线槽的槽壁以及池板,背侧边凸条嵌入至压线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侧边凸条的旁边设有与其平行的正侧边凸条,所述正侧边凸条扣在主枋之上,压住主枋的正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池板的背面与托板贴合之后,池板的直边与安装面之间留有调整间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整间隙中设有弹性填充物。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填充物为伸缩缝胶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托板、压线槽,利用压线将主枋与池板装配成一体,安装位置为纯木料楔合,结构简单牢靠,且容易调整位置,方便安装时候微调。当对应的主枋、池板和压线运送到装修现场时,工人可以根据现场的实体墙尺寸,立即锯裁组件,现场组装拼接;如果是小幅度锯裁错误,由于为木料凹凸配合,因此于安装面位置还留有可调余量,不会导致报废;如果是大幅度锯裁错误,也只需要废弃对应的一件零件,另取另外一份同类零件重新加工即可,无需整面墙板报废。另外,本发明还设置了调整间隙,此调整间隙一是便于安装时打枪钉与墙面固定,从墙板表面看不出任何枪钉痕迹;二、调整间隙中可安装专业伸缩条,能避免墙板因为季 节、温度、湿度、地方气候的变化或收缩或膨胀,而致变形、开裂;三、调整间隙能使得墙板在组装过程时拥有充足的尺寸调整空间,每两条主枋之间可调范围最大在I公分以内,这是任何定制墙板都无法做到的。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家居装修中。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I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 图2是图I中圆圈所圈部分的放大 图3是池板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池板的正视图以及池板直边位置的剖视图,为了清晰地表现特征,剖视图作了放大处理;
图4是主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其包括主枋的正视图以及主枋的横向剖视图,为了清晰地表现特征,剖视图作了放大处理;
图5是主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其包括主枋的正视图以及主枋的横向剖视图,为了清晰地表现特征,剖视图作了放大处理;
图6是压线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压线的正视图以及压线的横向剖视图,为了清晰地表现特征,剖视图作了放大处理。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参照图I 图6,组合式万能墙板,包括主枋1,其为扁平的、具有正面与背面的矩形板状构件,以主枋I的一个侧面作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有从主枋I背面伸展出来的、厚度小于主枋I的托板11,安装面上还开有与主枋I延伸方向同向的压线槽12 ;池板2,其为扁平板状构件,具有正面、背面以及至少一直边,所述直边朝向主枋I的安装面,池板2的背面与托板11贴合;压线3,其为长条状构件,具有一底面及至少一条沿压线3方向延伸的背侧边凸条31,所述底面同时压住压线槽12的槽壁以及池板2,背侧边凸条31嵌入至压线槽12内。通常池板2加工成矩形形状,左右两对边作为所述直边。当然,如果是一些有更高外观要求的墙板,还可以设置安装时位于最上的收边线、位于靠下方的腰线或者位于最下方的脚线等部件,它们可以全由实木制造,在侧面加工出凹槽和凸条,然后通过凹凸配合的方式,与压线3、主枋I来配合组装。根据不同的安装位置需要,主枋I有多种不同的形状。例如,参照图4,当主枋I在整面墙板中用作联接两边池板之用时,其左右对称,两侧面都作为安装面。参照图5,当主枋I在整面墙板中处于靠近墙边收边位置,用作与其他如腰线等部件联接之用时,选择其中一侧面作为安装面,另一侧面加工出凹槽凸条,以便于其余部件楔合。参照图I和图2,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背侧边凸条31的旁边设有与其平行的正侧边凸条32,所述正侧边凸条32扣在主枋I之上,压住主枋I的正面。参照图2,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池板2的背面与托板11贴合之后,池板2的直边与安装面之间留有调整间隙。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整间隙中设有弹性填充物。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填充物为伸缩缝胶条4。调整间隙可以便于安装时候板材位置的微调,消化掉由于加工不慎而导致的尺寸误差;伸缩缝胶条4可以起到防止边缘刮蹭,以及局部密封的作用。当季节交替、地域气候变化时,调整间隙可以用来作为板材热胀冷缩的尺寸补偿,避免墙板变形、开裂。本发明让木材在正常范围内可以因环境变化而变化,延长了墙板的使用寿命。组装时,工人可以任意移动、对准、调试墙板组件的位置,任意裁切部件的长度,只要到时候调整好如压线3两头的斜切45度角,保证拼合表面无缝即可。本发明使墙板安装工作更加简洁便利,连接简单、可靠,节约了安装成本,有利于墙体的保护。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所有安装结构中提及的槽、凸条结构,虽然是优选长条连续的结构,但如果仅仅是缩短槽、凸条长度,或者设置连续的多个短槽或者短凸条,由于仍采用组合墙板的设计理念,因此仍属于本发明的等同变体。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 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组合式万能墙板,其特征在干包括 主枋(1),其为扁平的、具有正面与背面的矩形板状构件,以主枋(I)的ー个侧面作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有从主枋(I)背面伸展出来的、厚度小于主枋(I)的托板(11),安装面上还开有与主枋(I)延伸方向同向的压线槽(12); 池板(2),其为扁平板状构件,具有正面、背面以及至少一直边,所述直边朝向主枋(I)的安装面,池板(2)的背面与托板(11)贴合; 压线(3),其为长条状构件,具有一底面及至少一条沿压线(3)方向延伸的背侧边凸条(31),所述底面同时压住压线槽(12)的槽壁以及池板(2),背侧边凸条(31)嵌入至压线槽(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式万能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侧边凸条(31)的旁边设有与其平行的正侧边凸条(32),所述正侧边凸条(32)扣在主枋(I)之上,压住主枋(I)的正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万能墙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池板(2)的背面与托板(11)贴合之后,池板(2 )的直边与安装面之间留有调整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万能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间隙中设有弹性填充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万能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填充物为伸缩缝胶条⑷。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组合式万能墙板,它包括主枋、池板和压线,主枋的侧面作为安装面,在安装面上设有从主枋背面伸展出来的、厚度小于主枋的托板,安装面上设有压线槽,池板置于托板上,压线嵌入压线槽中并压住池板。本发明的组合安装位置为纯木料楔合,结构简单牢靠,且容易调整位置,方便安装时候微调,克服了一体式墙板带来的容易报废、安装麻烦的缺陷。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家居装修中。
文档编号E04F19/06GK102677845SQ20121016144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2日
发明者李楚平 申请人:李楚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