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房屋顶层墙体裂缝的方法及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04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防止房屋顶层墙体裂缝的方法及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房屋顶层墙体裂缝的方法及其结构,在进行房屋的钢筋砼屋盖制作时,本发明将作为整个单元楼层的钢筋砼屋盖的屋面板的中部部位直接支撑固定在单元楼层的中部部位处的墙体上或中部部位处墙体上的圈梁上,同时将该屋面板的其它部位通过水平滑动层支撑在该单元楼层的其它墙体上或其它墙体上的圈梁上。本发明通过在墙体顶部的圈梁与屋面板之间设置水平滑动层,允许屋面板和承重墙体之间有相对移动,避免或减少屋面板对墙体产生水平推、拉、压应力,从而有效的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本发明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施工快捷。
【专利说明】防止房屋顶层墙体裂缝的方法及其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房屋顶层墙体裂缝的方法及其结构,属于建筑领域中墙体与屋面板的连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温度裂缝是建筑工程通病,一般建筑物建成一、二年后出现。裂缝宽度在I?2_之间,多数发生在砖混住宅。我国房屋建筑相当一部分为砖混结构,一般都是将钢筋砼屋盖直接浇筑固定在墙体上或墙体上的圈梁上,在设计上未采取任何防止应力产生的有效措施,施工时为了加快进度,其应力未得到很好的释放,从而很容易使房屋顶层墙体裂缝发生。由于钢筋砼屋盖受到阳光辐射面积比砖砌体大得多,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比其他任何部位都长,而钢筋砼屋盖的阻热能力比砖砌体阻热能力差得多,钢筋砼线性膨胀系数是砖砌体线膨胀系数的2?4倍,因而钢筋砼屋盖温度引起的变形差值比砖砌体大得多,导致组合砌体之间产生相对位移。钢筋砼屋盖位移受砖砌体约束,对砖砌体产生抗剪应力,砖砌体抗拉抗剪强度比钢筋砼抗拉抗剪强度低得多,设计时对房屋顶层砖砌体强度要求低,这样构件中产生抗拉应力超过砖砌体的抗拉强度,导致砖砌体裂缝产生。所以现有的钢筋砼屋盖与房屋顶层墙体的连接方式还是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或减轻因屋面板的热胀冷缩而造成墙体裂缝的防止房屋顶层墙体裂缝的方法及其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防止房屋顶层墙体裂缝的方法是,在进行房屋的钢筋砼屋盖制作时,将作为整个单元楼层的钢筋砼屋盖的屋面板的中部部位直接支撑固定在单元楼层的中部部位处的墙体上或中部部位处墙体上的圈梁上,同时将该屋面板的其它部位通过水平滑动层支撑在该单元楼层的其它墙体上或其它墙体上的圈梁上。
[0005]根据上述方法构建的本发明的一种防止房屋顶层墙体裂缝的结构为:该结构包括单元楼层的墙体,在整个单元楼层外侧的墙体顶部设有圈梁,在整个单元楼层的顶部设有作为钢筋砼屋盖的屋面板,该屋面板的中部部位固定连接在单元楼层的中部部位处的墙体上或固定连接在单元楼层的中部部位处墙体上的圈梁上,屋面板的其它部位则通过水平滑动层支撑在该单元楼层的其它墙体上或其它墙体上的圈梁上。
[0006]上述的屋面板的中部部位的长度是该单元楼层平面长度的1/4?1/2,其宽度是该单元楼层平面宽度的1/4?1/2。
[0007]上述水平滑动层包括两层油毡,在两层油毡之间设有润滑层或变形层。
[0008]上述的润滑层或变形层为滑石粉层或橡胶片层。
[0009]在上述墙体的表面和屋面板的底面设有抹灰层,并且在墙体表面的抹灰层与屋面板底面的抹灰层所对应的水平滑动层处设有断口。[00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在墙体顶部与屋面板之间或墙体顶部的圈梁与屋面板之间设置水平滑动层,允许屋面板除中部部位的位置外、其余部位与承重墙体之间有相对移动,从而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了屋面板在产生热胀冷缩时对墙体产生水平推、拉、压应力的影响,从而有效地防止或减轻了房屋顶层墙体裂缝的产生。所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能有效避免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裂缝产生的优点,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可靠、结构稳定性好、经济实用、施工快捷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水平滑动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单元楼层外侧的墙体的外侧面上设有抹灰层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应用的平面实例图。
[0012]附图中的标记为:1_墙体、2_圈梁、3-屋面板、4-水平滑动层、5-油租、6-润滑层或变形层、7-抹灰层、8-断口、9-屋面板通过水平滑动层支撑在其上的墙体或圈梁部位、10-屋面板直接固定支撑在其上的墙体或圈梁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0014]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实施本发明的一种防止房屋顶层墙体裂缝的方法时,当在进行房屋的钢筋砼屋盖制作时,将作为整个单元楼层的钢筋砼屋盖的屋面板的中部部位按传统的制作方法直接支撑固定在单元楼层的中部部位处的墙体上或中部部位处墙体上的圈梁上(如图4的阴影所表示的屋面板直接固定支撑在其上的墙体或圈梁部位10所示的部位),同时将该屋面板的其它部位通过水平滑动层支撑在该单元楼层的其它墙体上或其它墙体上的圈梁上(如图4所示的屋面板通过水平滑动层支撑在其上的墙体或圈梁部位9所示的部位)。
[0015]根据上述方法构建的本发明的一种防止房屋顶层墙体裂缝的结构如图1?4所示,该结构包括传统单元楼层的墙体1,在整个单元楼层外侧的墙体I顶部按传统方式设有圈梁2,同时在整个单元楼层的顶部设有作为钢筋砼屋盖的屋面板3,在制作屋面板3时,将屋面板3的中部部位按传统方式固定连接在单元楼层的中部部位处的墙体I上,当中部部位处的墙体I上制作有圈梁2时,将屋面板3中部部位按传统方式固定连接在单元楼层的中部部位处墙体I上的圈梁2上;然后将屋面板3的其它部位则通过水平滑动层4支撑在该单元楼层的其它墙体I上或其它墙体I上的圈梁2上(如图4所示);其屋面板3的中部部位的长度可控制在该单元楼层平面长度L的1/4?1/2的范围内,最好为1/3,其宽度可控制在该单元楼层平面宽度W的1/4?1/2的范围内,最好为1/3 ;其水平滑动层4包括两层油毡5,在两层油毡5之间夹有润滑层或变形层6 (如图2所示),该润滑层或变形层6可采用现有的滑石粉材料或橡胶片材料制作成滑石粉层或橡胶片层;然后在墙体I的表面和屋面板3的底面按传统的方式制作一层抹灰层7,并且在墙体I表面的抹灰层7与屋面板3底面的抹灰层7所对应的水平滑动层4处设有断口 8 (如图1、图3所示),这样能够防止屋面板3产生变形时对抹灰层7产生影响。
[0016]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及原理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4所示,图4是一个单元的楼层示意图,图4中的阴影部分为屋面板直接固定支撑在其上的墙体或圈梁部位10,阴影部分的长度大约是单元长度L的1/4?1/2,其宽度大约是单元宽度W的1/4?1/2,也就是说,阴影部分的屋面板与墙体I (或墙体I上的圈梁
2)固定连接,不允许与墙体(或圈梁)之间产生滑动;而单元楼层的其余部分的墙体或圈梁为屋面板通过水平滑动层支撑在其上的墙体或圈梁部位9,也就是说,这部分的墙体上或墙体上的圈梁上通过水平滑动层来支撑屋面板,通过在墙体顶部(或墙体上的圈梁顶部)与屋面板之间设置水平滑动层,允许屋面板和承重墙体之间(或圈梁之间)有相对移动,有效地避免了或减少了屋面板变形时对墙体产生的水平推、拉、压应力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止或减轻了房屋顶层墙体裂缝的产生。经多次试验使用证明,本发明能完全避免房屋顶层外侧墙体裂缝的产生,能有效提高外侧墙体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施工快捷等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止房屋顶层墙体裂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房屋的钢筋砼屋盖制作时,将作为整个单元楼层的钢筋砼屋盖的屋面板的中部部位直接支撑固定在单元楼层的中部部位处的墙体上或中部部位处墙体上的圈梁上,同时将该屋面板的其它部位通过水平滑动层支撑在该单元楼层的其它墙体上或其它墙体上的圈梁上。
2.一种防止房屋顶层墙体裂缝的结构,包括单元楼层的墙体(1),在整个单元楼层外侧的墙体(I)顶部设有圈梁(2),在整个单元楼层的顶部设有作为钢筋砼屋盖的屋面板(3),其特征在于:屋面板(3)的中部部位固定连接在单元楼层的中部部位处的墙体(I)上或固定连接在单元楼层的中部部位处墙体(I)上的圈梁(2)上,屋面板(3)的其它部位则通过水平滑动层(4)支撑在该单元楼层的其它墙体(I)上或其它墙体(I)上的圈梁(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房屋顶层墙体裂缝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屋面板(3)的中部部位的长度是该单元楼层平面长度(L)的1/4?1/2,其宽度是该单元楼层平面宽度(W)的1/4?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房屋顶层墙体裂缝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滑动层(4)包括两层油毡(5),在两层油毡(5)之间设有润滑层或变形层(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房屋顶层墙体裂缝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层或变形层(6)为滑石粉层或橡胶片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房屋顶层墙体裂缝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墙体(I)的表面和屋面板(3 )的底面设有抹灰层(7 ),并且在墙体(I)表面的抹灰层(7 )与屋面板(3 )底面的抹灰层(7 )所对应的水平滑动层(4 )处设有断口( 8 )。
【文档编号】E04B2/00GK103469898SQ201210183840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6日
【发明者】金世品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