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重型多功能组合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房屋施工、桥梁施工中为上部结构提供支撑,也可以搭设成舞台或组装成设备立柱等的一种重型多功能组合支撑架。
背景技术:
在大跨度钢结构建筑、悬挑结构以及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型钢支撑架。目前,国内的施工企业使用的支撑架规格形式各不相同,即使是一个单位,不同项目使用的支撑架也都不一样,支撑架不可通用,造成支撑架资源浪费。而且,有些支撑架安装、拆除需要使用大型起重设备,费用高,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型多功能组合支撑架,能够形成很多种截面组合和高度组合,可以适应不同荷载、不同高度支撑的要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拆除方便,不需要大型起重设备的一种重型多功能组合支撑架。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型多功能组合支撑架,包括立柱,其外壁上焊接有至少一个连接结构;横杆,可拆卸地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柱的所述连接结构上;斜杆,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立柱和所述横杆形成的长方形结构对角线上的所述连接结构上,且相邻两个所述斜杆在所述长方形结构不平行的两个对角线上延伸;支撑横梁,连接在所述立柱的顶端;其中,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可通过一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两个第一连接孔,通过销轴或螺栓固定在两个所述立柱的所述连接结构上。优选的是,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二连接板,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两个相对的第三连接板,其平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平面垂直,其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三连接孔。优选的是,每个所述立柱的相邻两个连接结构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且每个所述连接结构由前一个连接结构沿所述立柱的外壁旋转90度得到。优选的是,所述立柱的长度设计有多种规格,同等长度的所述立柱规格相同,且同一组所述支撑架的所有所述横杆、所述斜杆和所述顶部横梁的规格相同。优选的是,多个不同长度规格的所述立柱上下固定连接达到所需高度,左右固定连接达到承载能力的需求。优选的是,单根所述立柱、所述横杆、所述斜杆或所述支撑横梁的重量不大于350kgo
优选的是,所述立柱的两端设置有法兰盘,其上设置有多个孔位,所述两个立柱的上下连接采用销轴或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顶部还包括伸出所述法兰盘的部分,所述伸出部分的直径小于所述立柱的直径,且恰好插入另一个所述立柱的底部。优选的是,所述立柱为圆钢管、方钢管或H型钢管。优选的是,所述立柱为圆钢管。优选的是,所述立柱的外直径为90 220m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重型多功能组合支撑架杆件规格少,互换性强,立柱外壁四边焊接连接板,可实现支撑架多种截面组合,可承载多种荷载;支撑立柱的长度设置了几种规格,可实现多种高度组合,可满足多种支撑高度的需要;杆件安装拆除快捷、方便。由于本发明所述支撑架适应性强,可使用在不同的工程项目上并可以重复利用,减少了支撑架的制作数量,节省了材料,避免了浪费;支撑架杆件全部采用销轴和螺栓连接,并且单个杆件重量较轻,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支撑架安装和拆卸费用。
图I为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组合支撑架的一种组合立体2为本发明所述的连接结构的示意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立柱的连接示意4为本发明所述立柱两端的法兰盘的俯视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其中一种规格的立柱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另一种规格的立柱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又一种规格的立柱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又一种规格的立柱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其中一种规格的支撑横梁图10为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组合支撑架的部分组合横截面示意11为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组合支撑架的另一种组合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照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如图I、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重型多功能组合支撑架,包括立柱I,其外壁上焊接有至少一个连接结构;横杆2,可拆卸地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柱I的所述连接结构上,与所述立柱I形成多个长方形结构;斜杆3,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长方形结构对角线上的所述连接结构上,且相邻两个所述斜杆3在所述长方形结构不平行的两个对角线上延伸;支撑横梁4,连接在所述立柱I的顶端。所述立柱I为圆钢管、方钢管或H型钢管,优选为圆钢管。所述立柱I的外侧还可以通过一第一连接板8至少与一个相同规格的所述立柱I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8包括两个第一连接孔,通过销轴或螺栓固定在两个所述立柱I的所述连接结构上。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二连接板5和第三连接板6,所述第二连接板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板6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三连接孔,优选为所述第二连接板5和第三连接板6上分别具有I个第二连接孔和3个第三连接孔。每个所述立柱I的相邻两个连接结构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优选的是,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结构的中心距为1300mm,且每个所述连接结构由前一个连接结构沿所述立柱I的外壁旋转90度得到。所述横杆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四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二连接孔或所述第三连接板上的中间的第三连接孔通过销轴或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斜杆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五连接孔,与所述第三连接板上的两侧的第三连接孔通过销轴或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立柱I的两端设置有法兰盘7,其上设置有多个孔位,所述两个立柱I的上下连接采用销轴或螺栓进行固定连接,依次将多个所述立柱I连接起来,所述立柱I之间连接所述横杆2和斜杆3,在所述立柱I顶部再连接所述支撑横梁4就形成了本发明所述的支撑架的立体结构。所述立柱I的上下连接还采用插入式节点,其顶部包括伸出所述法兰盘的部分9,所述伸出部分9的直径小于所述立柱I的直径,且恰好插入另一个所述立柱I的底部,目的是使所述立柱I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请参考图5至图9,所述立柱I的外直径为90 220mm,横截面比一般的脚手架钢管要大,承载力强,优选为圆钢管的外直径为108mm,壁厚为8mm。所述立柱I的长度设计有多种规格,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其长度,可实现多种高度组合,满足多种支撑高度的需要。所 述立柱的长度设计有多种规格,同等长度的所述立柱规格相同,且同一组所述支撑架的所有所述横杆、所述斜杆和所述顶部横梁的规格相同。多个不同长度规格的所述立柱上下固定连接达到所需高度,左右固定连接达到承载能力的需求。优选的是,单根所述立柱、所述横杆、所述斜杆或所述支撑横梁的重量不大于350kg,重量较轻,利于运输和组装。例如图5所示为长度是3900mm,具有3个所述连接结构的立柱I ;图6所示为长度是2600mm,具有2个所述连接结构的立柱I ;图7所示为长度是1300mm,具有I个所述连接结构的立柱I ;图8所示为长度是700mm,具有I个所述连接结构的立柱I。所述横杆2、所述斜杆3和所述支撑横梁4也具有多种规格,如图9所示为长度为700mm的所述支撑横梁4。使用上述四种规格的所述立柱I的上下组合基本可以满足不同高度的需求,同等长度的所述立柱I规格相同,且同一组所述支撑架的所有所述横杆2、所述斜杆3和所述顶部横梁4的规格相同。本发明所述的支撑架杆件规格少,互换性强,可实现所述支撑架的多种截面组合,也可以组合成满堂支撑架。图10为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组合支撑架的部分组合截面示意图,可以由四个所述立柱I组成横截面为“口”字型的支撑架,也可以由多个所述立柱I形成“日”字型或“田”字型的支撑架,同时,为了增强整个支撑架的强度,多个立柱I也可以直接连接使用,通过一简单的带有两个第一连接孔的第一连接片8将两个所述立柱I的所述第一连接片5或所述第二连接片6固定连接,根据需要搭建成坡道、工棚、看台或设备立柱等,可承载多种荷载。图11为横截面为“田”字型的所述支撑架的立体图。支撑搭设前需施工支撑基础,支撑基础可以是混凝土承台,在混凝土承台上预埋螺栓或钢板。支撑架的横截面可以从图10中选择,或由基本杆件任意组合,并根据上部荷载计算校核。支撑的高度可由本发明所述的4种高度立柱I任意组合,以实现钢梁(或桁架)拼装最合适的高度。支撑顶部设计有标准支撑横梁4。在支撑横梁4上可放置千斤顶、短钢柱或垫铁,以实现对上部结构的支撑和标高校正。支撑安装完毕后要按规范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过程中也要进行过程监测,以确保施工安全。所述支撑架杆件全部采用销轴或螺栓连接,且根杆件重量较轻,安装、拆卸方便,在不同的工程项目上可重复使用所述支撑架,减少了所述支撑架的制作数量,可不使用大型吊装设备,即保证了施工安全,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权利要求
1.一种重型多功能组合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其外壁上焊接有至少一个连接结构; 横杆,可拆卸地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柱的所述连接结构上; 斜杆,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立柱和所述横杆形成的长方形结构对角线上的所述连接结构上,且相邻两个所述斜杆在所述长方形结构不平行的两个对角线上延伸; 支撑横梁,连接在所述立柱的顶端; 其中,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可通过一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两个第一连接孔,通过销轴或螺栓固定在两个所述立柱的所述连接结构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重型多功能组合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两个相对的第二连接板,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 两个相对的第三连接板,其平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平面垂直,其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三连接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多功能组合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立柱的相邻两个连接结构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且每个所述连接结构由前一个连接结构沿所述立柱的外壁旋转90度得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型多功能组合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长度设计有多种规格,同等长度的所述立柱规格相同,且同一组所述支撑架的所有所述横杆、所述斜杆和所述顶部横梁的规格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型多功能组合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多个不同长度规格的所述立柱上下固定连接达到所需高度,左右固定连接达到承载能力的需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型多功能组合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单根所述立柱、所述横杆、所述斜杆或所述支撑横梁的重量不大于350kg。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型多功能组合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两端设置有法兰盘,其上设置有多个孔位,所述两个立柱的上下连接采用销轴或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顶部还包括伸出所述法兰盘的部分,所述伸出部分的直径小于所述立柱的直径,且恰好插入另一个所述立柱的底部。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重型多功能组合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圆钢管、方钢管或H型钢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型多功能组合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圆钢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型多功能组合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外直径为90 220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型多功能组合支撑架,包括立柱,其外壁上焊接有至少一个连接结构;横杆,可拆卸地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柱的所述连接结构上;斜杆,可拆卸地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柱的所述连接结构上;支撑横梁,连接在所述立柱的顶端;其中,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可通过一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两个第一连接孔,通过销轴或螺栓固定在两个所述立柱的所述连接结构上。多个不同长度规格的所述立柱上下固定连接达到所需高度,左右固定连接达到承载能力的需求,且单个杆件的重量较轻,所述立柱的横截面相对于脚手架较大。本发明所述的组合支撑架减少了支撑架的制作规格种类,节省了材料,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支撑架安装和拆卸费用。
文档编号E04H12/10GK102817484SQ201210331528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
发明者朱洪武 申请人:朱洪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