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系统专用移动工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998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力系统专用移动工房的制作方法
—种电力系统专用移动工房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的输变电设备安装与检修用移动工房。技术背景
为适应新形势下电网建设的发展步伐,满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检修要求,实现电网建设标准化的目标,开发一种电力系统专用移动工房已迫在眉睫。在本发明作出之前,电力安装及检修工房为现场简易搭建不能移动,原工房不但影响施工环境、需要占用较大的施工场地,而且每次拆装工房都会造成大量的人工和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电力系统专用移动工房,依靠该移动工房,不但能基本满足电力人员进行输变电设备安装与检修的作业需求,而且具有移动方便,搭建简单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输变电设备安装与检修用移动工房具有一标准的集装箱箱体,其结构要点是该箱体前后左右的箱壁为可开启的门扇;在所述箱体的内室中部设有一多功能电力器件加工操作平台;在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配电箱。作为优选具体实施时,所述箱体的底部壁内预埋了水、电和气管。作为优选具体实施时,所述箱体两个长度向的侧面分别由上翻式门扇和下翻式梯板构成。作为优选具体实施时,所述上翻式门扇为液压支撑门扇;下翻式梯板由合页铰接在箱体的底壁上。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目前输变电设备安装与检修需求,在现有标准集装箱基础上设计而成。首先,该移动工房的外形由于是标准的集装箱,因此,吊装、运输、安置都十分方便。其次,四个面的箱体壁均为可开启的门扇,从而解决了在电网建设和检修中经常遇到的设备金具、铁件、线夹和铜铝排过长等加工问题,具有标准化作业程度高、电网建设及检修施工操作规范、工作环境好和工程造价检修成本低等优点。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顶部1,侧门2,配电箱3,液压支撑杆4,操作平台5,上翻式门扇6,下翻式梯板7,侧门8。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这种移动工房的外形与标准的集装箱一致。四个侧面均为可开启的门扇,其中,两个短向的箱体壁为侧门2和8,它们由合页铰接在箱体框边上;两个长度向的门扇既可以采用侧门2和8的结构,也可以采用上翻式门扇6和下翻式梯板7的结构,上翻式门扇6为液压支撑门扇;下翻式梯板7由合页铰接在箱体的底壁上。下翻式梯板7的设置有利于操作人员进出移动工房。在移动工房的内室中部设置一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上可集成一些通用的电力器件加工工具,例如高效小型母排(管母)的加工,铁件加工,导线压接和应急发电等设备。为此,移动工房内或其壁上应预埋水、电和气管,设置配电箱3等,为作业提供动力和相应的工作条件。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设计思路,而不应作为限定本发明的发明思路,所有在本发明发明思路启发下所作出的简单变形结构,都应视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设计思路,而不应作为限定本发明的思路,所有在本发明思路启发下所作出的简单变形结构,都应视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力系统专用移动工房,包括一标准的集装箱箱体,其特征是该箱体前后左右的箱壁为可开启的门扇;在所述箱体的内室中部设有一多功能电力器件加工操作平台(4);在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配电箱(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专用移动工房,其特征是所述箱体的壁内预埋了水、电和气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专用移动工房,其特征是所述箱体两个长度向的侧面分别由上翻式门扇(6)和下翻式梯板(7)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专用移动工房,其特征是所述上翻式门扇(6)为液压支撑门扇;下翻式梯板(7)由合页铰接在箱体的底壁上。
全文摘要
一种电力系统专用移动工房,包括一标准的集装箱箱体,该箱体前后左右的箱壁为可开启的门扇;在所述箱体的内室中部设有一多功能电力器件加工操作平台;在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配电箱。本发明针对目前输变电设备安装与检修需求,在现有标准集装箱基础上设计而成。首先,该移动工房的外形由于是标准的集装箱,因此,吊装、运输、安置都十分方便。其次,四个面的箱体壁均为可开启的门扇,从而解决了在电网建设和检修中经常遇到的设备金具、铁件、线夹和铜铝排过长的加工问题,具有标准化作业程度高、电网建设及检修施工操作规范和工程造价检修成本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E04H5/02GK103015762SQ20121053243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2日
发明者洪建军, 毛松葵, 徐建华, 周小军, 张小龙, 俞梦彪, 朱允发 申请人:衢州电力局, 国家电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