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干混抹灰砂浆的稠化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2185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制备干混抹灰砂浆的稠化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辅助材料的稠化粉,尤其是一种用于制备干混抹灰砂浆的稠化粉。
背景技术
干混砂浆是建筑施工的发展趋势,而发展干混砂浆的关键就是稠化粉的研制开发。当前生产的干混砂浆稠化粉一方面只考虑了干混砂浆的某一个性能,如保水或稠度等,没有综合全面考虑干混砂浆的施工性、力学性能、耐久性。另一方面有些干混砂浆稠化粉性能比较好但是成本较高,成本居高不下,质量好坏不一,量大面广的普通砌筑和抹灰砂浆推广困难。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干混抹灰砂浆的稠化粉,解决目前制造稠化粉成本较高的问题。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稠化粉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木质纤维、木钙和淀粉醚;所述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为11°/Γ13%、木质纤维为229Γ24%、木钙为57%飞1%、淀粉醚为6°/Γ7%,为重量百分比。所述的稠化粉在干混抹灰砂浆中的加入量为砂浆总重量的O. 17% ;所述的砂浆为水泥、砂和粉煤灰的混合物。所述的羟丙基 甲基纤维素醚的黏度为IOOOOOmPa · S。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提高了干混抹灰砂浆的保水性,在满足国家规范的同时满足江苏地方规程,改善砂浆的稠度,提高砂浆的和易性;同时对干混抹灰砂浆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都有所改善。应用该稠化粉配制MlO干混抹灰砂浆,制备的干混抹灰砂浆的基本性能用水量为19%,保水率为93. 4%,稠度为90mm左右,凝结时间为6. 5h,28d抗压强度为11. 9MPa,14d拉伸粘结强度为O. 44MPa,均满足规范。所选用的材料价格低廉,解决了目前制造稠化粉成本较高的问题,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优点该稠化粉由有机材料组成,用量少,质量控制要求高,价格低、无污染,适用于干混抹灰砂浆的工厂化生产,可以明显改善干混抹灰砂浆的和易性、保水性、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贮存方便、使用便捷、无放射性和腐蚀性,改革了现有技术的建筑砂浆的制备模式,取消了施工现场砌筑的石灰池和搅拌机,减少了扬尘和噪声,实现了文明施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该稠化粉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木质纤维、木钙和淀粉醚;所述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为13%、木质纤维为24%、木钙为57%、淀粉醚为6%,为重量百分比。所述的稠化粉在干混抹灰砂浆中的加入量为砂浆总重量的O. 17% ;所述的砂浆为水泥、砂和粉煤灰的混合物;所述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的黏度为IOOOOOmPa · S。实施例2 :该稠化粉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木质纤维、木钙和淀粉醚;所述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为11%、木质纤维为22%、木钙为61%、淀粉醚为6%,为重量百分比。其它与实施例1同。实施例3 :该稠化粉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木质纤维、木钙和淀粉醚;所述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为12%、木质纤维为23%、木钙为58%、淀粉醚为7%,为重量百分比。其它与实施例1同。实施例4 :该稠化粉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木质纤维、木钙和淀粉醚;所述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为11%、木质纤维为23%、木钙为59%、淀粉醚为7%,为重量百分比。其它与实施例1同 。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制备干混抹灰砂浆的稠化粉,其特征在于该稠化粉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木质纤维、木钙和淀粉醚;所述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为11°/Γ13%、木质纤维为22°/Γ24%、木钙为57%飞1%、淀粉醚为6°/Γ7%,为重量百分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干混抹灰砂浆的稠化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稠化粉在干混抹灰砂浆中的加入量为砂浆总重量的O. 17% ;所述的砂浆为水泥、砂和粉煤灰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干混抹灰砂浆的稠化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的黏度为IOOOOOmPa · S。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干混抹灰砂浆的稠化粉,属于建筑辅助材料的稠化粉。该稠化粉由有机材料组成,成分包括所述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为11%~13%、木质纤维为22%~24%、木钙为57%~61%、淀粉醚为6%~7%。此种稠化粉作为干混抹灰砂浆的一种添加剂,可以明显改善干混抹灰砂浆的和易性、保水性、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优点该稠化粉由有机材料组成,用量少,质量控制要求高,价格低、无污染,适用于干混抹灰砂浆的工厂化生产,可以明显改善干混抹灰砂浆的和易性、保水性、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贮存方便、使用便捷、无放射性和腐蚀性,改革了现有技术的建筑砂浆的制备模式,取消了施工现场砌筑的石灰池和搅拌机,减少了扬尘和噪声,实现了文明施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C04B24/38GK103043940SQ20121058931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吕恒林, 周淑春, 张 杰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