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泡沫轻质土制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848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现浇泡沫轻质土制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建筑材料的制备系统,特别是现浇泡沫轻质土的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泡沫轻质土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中还处于推广应用阶段。它在凝固前,它是ー种泡沫与水泥浆的混合物。目前泡沫轻质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两种,ー种是现场人工搅拌水泥浆,采用试验发泡装置发泡,并将泡沫加到搅拌缸内搅拌混合后现场倒进预先处理的工作基坑内,这样搅ー缸倒ー缸,间歇式完成施工作业。这是ー种最原始的施工方式。另外一种是配备专门的制备系统,系统包括设置有用来产生泡沫的试验发泡装置或者连续稀释发泡装置的泡沫池,还有水泥浆池,它们各自有管道伸出,连进泥浆输送泵的前端,在泵内泡沫与水泥浆进行混合后被加压输送,现场浇注到预先处理合格的工作基坑内,经物理化学作用凝固硬化后形成轻质土,所以这种制备系统称为现浇泡沫轻质土制备系统。由此可见,传统的制备系统,是采用泵前混合的技木。·[0003]由于发泡装置的制约,也由于轻质土制备方法的制約,轻质土的制备总体上还是间歇作业,其产能基本不超过30m3 /h,不能满足工程施工的需求,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发挥不出轻质土在软基处理中快速施工,节约エ期的优势。所以,应该发明一种高效能的、有优良可控性的现浇泡沫轻质土制备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泡沫轻质土制备系统。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现浇泡沫轻质土制备系统,包括发泡装置、浆泵和水泥浆池,还包括内设搅拌器的混合装置,混合装置具有前段与后段,前段上设有泡沫入ロ与水泥浆入ロ,后段上设有混合浆出ロ,发泡装置与泡沫入ロ管道连接;水泥浆池亦与水泥浆入ロ管道连接,且浆泵设在该连接管道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ー步改进,所述混合浆出口上接有混合浆输送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ー步改进,所述浆泵为软管泵。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ー步改进,所述泡沫入口位于混合装置的前端,混合浆出ロ位于混合装置的后端,水泥浆入口位于混合装置的壁上,且靠近泡沫入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ー步改进,所述搅拌器包括一芯轴以及若干个绕芯轴并呈螺旋状分布的叶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ー步改进,所述叶片为扇形平板、圆弧形板或马鞍形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添置了混合装置,将浆泵设在进入混合装置之前的管道上,也即是采用了泵后混合的技木。具有同样输送能力的浆泵,采用以前的流程,其轻质土的产能将仅仅是浆泵的输送产能,加上间歇的时间,有效产能要低于浆泵的输送产能。而采用了泵后混合技术的本实用新型,轻质土的产能是浆泵输送产能的3倍,大大提高了轻质土的制备能力,同时所消耗的功率没有改变,減少了动カ消耗,达到了节能的目的,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效能高,设置方便,可用于制备泡沫轻质土。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混合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混合装置的扇形平板状叶片正视图;图4是图3中的扇形平板状叶片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混合装置的圆弧形板状叶片正视图;图6是图5中的圆弧形板状叶片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混合装置的马鞍形板状叶片正视图;图8是图7中的圆弧形板状叶片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況,通过添加或減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參照图I 图2,一种现浇泡沫轻质土制备系统,包括发泡装置I、浆泵2和水泥浆池3,还包括内设搅拌器41的混合装置4,混合装置4具有前段与后段,前段上设有泡沫入ロ 42与水泥浆入ロ 43,后段上设有混合浆出ロ 44,发泡装置I与泡沫入ロ 42管道连接;水泥浆池3亦与水泥浆入口 43管道连接,且浆泵2设在该连接管道上。进ー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混合浆出ロ 44上接有混合浆输送管5。该混合衆输送管5用于传导成品衆,将它输送到基坑中。进ー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浆泵2为软管泵。软管泵又称蠕动泵,它可以有效地输送浆料,还可以方便地控制输送压カ和流量。进ー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泡沫入ロ 42位于混合装置4的前端,混合浆出ロ 44位于混合装置4的后端,水泥浆入ロ 43位于混合装置4的壁上,且靠近泡沫入ロ 42。当然,对应的入口上应该安装联接法兰,以便与管道对接。进ー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搅拌器41包括ー芯轴411以及若干个绕芯轴并呈螺旋状分布的叶片412。參照图3 图8,进ー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叶片412为扇形平板、圆弧形板或马鞍形板。这几种不同形状的叶片,可以比较快速地实现泡沫与水泥浆混合、输送的动作。具体地,所述圆弧形板是指其俯视图形为ー扇形,而正视时,板面弯成圆弧面;所述马鞍形板是指其俯视图形为ー扇形,而正视时,板面中间拱起,如同马鞍状。下面是两个实际工程应用的例子例子I :发泡装置I采用90m3/h自动稀释发泡装置,浆泵2采用型号为IHP75D-35/0. 8的软管泵,采用泵后加泡,在泡沫水泥浆专用混合器内混合的轻质土制备エ艺,泡沫流量控制在75m3 /h,水泥浆的流量为软管泵的额定流量35m3 /h,并保持稳定,实现设备产能IOOm3/h ;轻质土湿密度控制在540 570g/l。例子2:发泡装置采用60 m3/h自动稀释发泡装置,浆泵2采用型号为IHP75-20/0. 8的软管泵,采用泵后加泡,在泡沫水泥浆专用混合器内混合的轻质土制备エ艺,泡沫流量控制在44 m3 /h,水泥浆的流量为软管泵的额定流量20 m3 /h,并保持稳定,实现设备产能60m3/h ;轻质土湿密度控制在540 570g/l。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全自动连续生产,产能突破30m3/h ; 泡沫流量自动调控,轻质土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另外还突显了轻质土低成本、节约エ期的优势,为轻质土的普遍推广提供了设备保证。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现浇泡沫轻质土制备系统,包括发泡装置(I)、浆泵(2)和水泥浆池(3),其特征在干还包括内设搅拌器的混合装置(4),混合装置(4)具有前段与后段,前段上设有泡沫入ロ与水泥浆入ロ,后段上设有混合浆出ロ,发泡装置(I)与泡沫入ロ管道连接;水泥浆池(3 )亦与水泥浆入ロ管道连接,且浆泵(2 )设在该连接管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现浇泡沫轻质土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浆出口上接有混合浆输送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泡沫轻质土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泵(2)为软管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浇泡沫轻质土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入口位于混合装置(4)的前端,混合浆出口位于混合装置(4)的后端,水泥浆入口位于混合装置(4)的壁上,且靠近泡沫入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浇泡沫轻质土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包括一芯轴以及若干个绕芯轴并呈螺旋状分布的叶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现浇泡沫轻质土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扇形平板、圆弧形板或马鞍形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现浇泡沫轻质土制备系统,包括发泡装置、浆泵和水泥浆池,还包括内设搅拌器的混合装置,混合装置具有前段与后段,前段上设有泡沫入口与水泥浆入口,后段上设有混合浆出口,发泡装置与泡沫入口管道连接;水泥浆池亦与水泥浆入口管道连接,且浆泵设在该连接管道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泵后混合的技术,轻质土的产能是浆泵输送产能的3倍,大大提高了轻质土的制备能力,同时所消耗的功率没有改变,减少了动力消耗,达到了节能的目的,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效能高,设置方便,可用于制备泡沫轻质土。
文档编号B28C5/08GK202622997SQ20122024075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4日
发明者陈忠平, 汪建斌, 马元锦 申请人:广东盛瑞土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