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墙板减重孔的芯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板减重孔的芯模,属于墙板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预制的墙板为了减轻自身的重量(也为了保温、隔音、节省材料),都在墙板内设置了减重孔,制做墙板时在减重孔的位置设有芯模。现有墙板减重孔的芯模通常都是用铁管制作的,铁管容易生锈,墙板养生后需要将芯模拔出,生锈的铁管与水泥等材料有一种亲和力,使芯管不易拔出。为了能够顺利的拔出芯管,在使用时通常都在芯管的表面图上一层油脂,这样一是增加制作成本,二是容易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铁管芯模生锈不易拔出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墙板减重孔的芯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墙板减重孔的芯模,包括铁质内管、塑料外管、U形芯模拉环和防位移螺栓,所述的U形芯模拉环焊接在铁质内管的一端上,塑料外管套设在铁质内管上,防位移螺栓设置在U形芯模拉环一侧的铁质内管和塑料外管上,防位移螺栓与铁质内管之间为螺纹连接,塑料外管的另一端设有圆锥形体。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铁质内管的外面套了一层塑料外管,解决了铁管生锈不易拔出的问题,为了防止拔出过程中塑料外管与铁质内管分离,在铁质内管和塑料外管之间增加了一个防位移螺栓。由于塑料外管与水泥等材料没有亲和力,使得芯模的拔出省力,且减重孔内壁光滑细密。使用铁质内管加塑料外管做芯模,省去了涂抹油月旨,整体上降低了制作成本,杜绝了对环境的污染。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墙板减重孔的芯模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向视图;图3是图I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如图f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墙板减重孔的芯模,包括铁质内管I、塑料外管2、U形芯模拉环3和防位移螺栓4,所述的U形芯模拉环3焊接在铁质内管I的一端上,塑料外管2套设在铁质内管I上,防位移螺栓4设置在U形芯模拉环3 —侧的铁质内管I和塑料外管2上,防位移螺栓4与铁质内管I之间为螺纹连接,塑料外管2的另一端设有圆锥形体5。所述铁质内管I的壁厚为4 8mm。所述塑料外管2的壁厚为5 9mm。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这些具体实施方式
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 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墙板减重孔的芯模,包括铁质内管(I)、塑料外管(2)、U形芯模拉环(3)和防位移螺栓(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芯模拉环(3)焊接在铁质内管(I)的一端上,塑料外管(2)套设在铁质内管(I)上,防位移螺栓(4)设置在U形芯模拉环(3)—侧的铁质内管(I)和塑料外管(2)上,防位移螺栓(4)与铁质内管(I)之间为螺纹连接,塑料外管(2)的另一端设有圆锥形体(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墙板减重孔的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质内管(I)的壁厚为4 8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板减重孔的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外管(2)的壁厚为5 9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板减重孔的芯模,属于墙板模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所述的U形芯模拉环焊接在铁质内管的一端上,塑料外管套设在铁质内管上,防位移螺栓设置在U形芯模拉环一侧的铁质内管和塑料外管上,防位移螺栓与铁质内管之间为螺纹连接,塑料外管的另一端设有圆锥形体。本实用新型在铁质内管的外面套了一层塑料外管,解决了铁管生锈不易拔出的问题,为了防止拔出过程中塑料外管与铁质内管分离,在铁质内管和塑料外管之间增加了一个防位移螺栓。由于塑料外管与水泥等材料没有亲和力,使得芯模的拔出省力,且减重孔内壁光滑细密。使用铁质内管加塑料外管做芯模,省去了涂抹油脂,整体上降低了制作成本,杜绝了对环境的污染。
文档编号B28B7/22GK202685069SQ20122034876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8日
发明者于海涛, 于智凤 申请人:哈尔滨爱瑞特新型建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