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砼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16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管砼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管砼柱结构。
背景技术
钢管砼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发挥钢材和砼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同时克服了钢管结构容易发生局部屈曲的缺点。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新施工工艺的产生,工程应用日益广泛,对其施工技术也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提高。钢管砼柱以其美观、施工工期短,受力较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厂房、高层建筑中。工业厂房钢管柱的砼部分施工。对于管内砼的浇灌质量,无法作直观检查,如何提高钢管内顶升砼的浇筑质量,成为重要的技术问题。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漏浆现象严重,钢管密封性较差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成本较低,不易发生漏浆现象,钢管密封性较好的钢管砼柱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钢管砼柱结构,由内部灌注混凝土的钢管柱和搭接在钢管柱上的进料支管构成,进料支管用于向钢管柱内加补混凝土,钢管柱与进料支管的连接处设有卡套,卡套上沿与下沿之间的宽度大于进料支管的直径长度。卡套保证了钢管的密封性,确保在向钢管内灌注混凝土时不产生漏浆现象。作为优选,进料支管与钢管柱之间所成的夹角为45度。进料支管与钢管柱之间成一定角度可防止管内石子的堆积,同时也更容易排除在灌注混凝土时积存在管内的空气。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成本较低,保温效果好,环保能力好等特点。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钢管柱I垂直固定在地基上,钢管柱I的管壁上连接有进料支管2,进料支管2与钢管柱I之间所成的夹角为45度。进料支管2用于向钢管I柱内加补混凝土。钢管柱I与进料支管2的连接处设有卡套3,卡套3上沿与下沿之间的宽度大于进料支管2的直径长度(如图1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钢管砼柱结构,由内部灌注混凝土的钢管柱和搭接在钢管柱上的进料支管构成,进料支管用于向钢管柱内加补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I)与进料支管(2)的连接处设有卡套(3),卡套(3)上沿与下沿之间的宽度大于进料支管(2)的直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砼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支管(2)与钢管柱(I)之间所成的夹角为45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管砼柱结构。钢管柱与进料支管的连接处设有卡套,卡套上沿与下沿之间的宽度大于进料支管的直径长度。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成本较低,保温效果好,环保能力好等特点。
文档编号E04C3/34GK203050119SQ20122043827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3日
发明者王原明, 王军昌, 翟江山 申请人: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