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钢筋混凝土柱的增大截面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916阅读:1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圆形钢筋混凝土柱的增大截面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的借助增大截面的柱加固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圆形钢筋混凝土柱的增大截面加固结构,属于房屋建筑工程等领域,适用于圆形钢筋混凝土柱的加固处理。
背景技术
柱子是建筑物中竖向的传力、受力构件,承受竖向和水平向荷载,其受力性能直接决定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及使用性能。在实际使用中,建筑使用功能改变、抗震要求提高、设计等级提高、建筑荷载增加、轴压比不满足要求、结构超载、混凝土老化等原因,将导致原有柱子的承载性能不能满足现有的使用需求,并可能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需要对原柱子采取事宜的措施进行加固处理。目前对于柱子的加固修补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增大截面加固法通过增加构件或建筑物的截面面积和配筋率来提高其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抗裂性,施工工艺简单、对构件承载力提高较大、耐久性及防火性能好,但存在现场湿作业多、施工周期长、对原建筑使用影响较大等缺点,有时也会因结构自重的增加而致使须对原结构基础进行附加加固,且不适用于素混凝土构件以及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低于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最小配筋率的柱子。(2)加设钢柱间支撑法是在柱下部或柱下部与上部同时加设角钢支撑,支撑端部与柱的连接可采用将连接部位柱纵向钢筋凿出,附加短筋与柱内纵筋两面焊接,再将连接板与附加短筋单面焊接,并将支撑的连接板及加筋板焊接在连接板上,最后安装钢支撑,并用水泥砂浆抹面。加设钢柱间支撑法一般适用于柱子偏斜、纵向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够的加固。该方法操作较为繁琐,无法满足快速修复的需要。(3)外包钢加固法是在混凝土的四角或两面包以型钢。它的优点是构件的截面尺寸增加不多,而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可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适用于不允许显著增大元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提高其承载能力的钢筋混凝土柱。但是用钢量较大,成本较高,且不宜在无防护情况下用于60度以上的高温场所。外部粘钢或粘碳纤维加固法是通过在混凝土结构外侧用专门配置的建筑结构胶粘贴钢板或碳纤维,以提高结构的抗弯、抗剪性能,增强结构安全度的一种加固方法。一般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且处于正常湿度环境中的受弯构件,施工快速、现场湿作业少、且加固后对结构外观影响小,是一种适用面较广的加固方法。但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粘胶工艺与操作水平,如果粘接不牢固极易出现开裂现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综上所述,在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旧钢筋混凝土柱的加固问题,克服现有加固技术加固结构整体性差、新浇混凝土与原柱混凝土协同受力效果差、成本高等缺点,发明一种圆形钢筋混凝土柱的增大截面加固结构,具有较好经济技术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横向环形闭合内钢板和横向环形闭合内钢板的组合应用,并设置竖向锚固钢板、剪切短钢板等,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新旧混凝土协同工作及承载性能好、抗震性能好的圆形钢筋混凝土柱的增大截面加固结构。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圆形钢筋混凝土柱的增大截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首先在圆形钢筋混凝土柱加固区域开凿内侧加固钢板、拼合板及齿板埋置孔;在原圆形钢筋混凝土柱加固区域、增大桩身的外周分别套接内侧箍板、外侧箍板;内侧加固钢板端部焊接于内侧箍板,并板插入原圆形钢筋混凝土柱的埋置孔;外侧加固钢板贯穿地插入增大桩身两端部分别焊接于内侧箍板、外侧箍板;沿原圆形钢筋混凝土柱加固区域通长均匀布置一块以上竖向锚固钢板。前述的圆形钢筋混凝土柱的增大截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竖向锚固钢板一侧均匀设置齿板,齿板埋入埋置孔内且借助粘结剂加固。前述的圆形钢筋混凝土柱的增大截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内、外侧加固钢板中心线重合,且中心线的内延线相交于柱的圆心,在同一截面均匀分布一组以上。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结构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竖向锚固钢板内侧均匀间隔设置齿板,可避开原钢筋混凝土柱的纵横向配筋,齿板植入原钢筋混凝土桩身,便于施工时竖向锚固钢板安装及位置固定的同时,提高了新IH混凝土协同工作、承载及抗震性能好。(2)外侧箍板和横向环形闭合内钢板的均匀间隔布设可避开原钢筋混凝土柱的纵横向配筋,同时其分离式设置方便了施工及安装。(3)内、外侧箍板的设置,使得新旧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套箍效应,协同内侧加固钢板和外侧加固钢板的设置,提高了新旧混凝土协同工作、承载及抗震性能好。

图1是圆形钢筋混凝土柱的增大截面加固结构横断面示意图;图2是竖向锚固钢板示意图。图中1_圆形钢筋混凝土柱,2_竖向锚固钢板,3_齿板,4_内侧箍板,5-内侧加固钢板,6-外侧加固钢板,7-增大桩身,8-外侧箍板,9-拼合板。
具体实施例原钢筋混凝土柱表面开凿工艺要求、钢板焊接工艺要求、混凝土浇筑养护工艺要求、粘结剂注入工艺要求等,本实施例中不再累述,重点阐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的实施方式。图1是圆形钢筋混凝土柱的增大截面加固结构横断面示意图,图2是竖向锚固钢板示意图;原圆形钢筋混凝土柱直径1000mm、混凝土标号为C25、加固区长度为5000mm,桩身增大后外径为1300mm。竖向锚固钢板2采用Q235钢材,长度5000mm、厚度10mm、宽度为125mm ;齿板3厚度10mm、宽度为125mm、高度为IOOmm,间隔500mm设置I个;内侧箍板4采用Q235钢材,厚度10mm、长度300臟、外径1320mm ;内侧加固钢板5采用Q235钢材,厚度10mm、宽度为120mm、高度为IOOmm ;外侧加固钢板6采用Q235钢材,厚度10mm、宽度为140mm、高度为IOOmm ;外侧箍板8米用Q235钢材,厚度10mm、长度300mm、外径1020mm。参照图1、2所示,一种圆形钢筋混凝土柱的增大截面加固结构,首先在原圆形钢筋混凝土柱I加固区域开凿内侧加固钢板5、拼合板9及齿板3的埋置孔,埋置孔避开原圆形钢筋混凝土柱I纵横向配筋,开凿过程中不对原钢筋混凝土柱I纵横向配筋造成破坏。在原圆形钢筋混凝土柱I加固区域、增大桩身7的外周分别均匀套接内侧箍板4、外侧箍板8,间距1000mm,两者在拼合板9处各自焊接拼合,拼合板9贯穿增大截面桩身7且插入原桩身埋置孔内,延长线通过圆形钢筋混凝土柱I圆心;内侧加固钢板5端部焊接于内侧箍板4,并插入原圆形钢筋混凝土柱I的埋置孔;外侧加固钢板6贯穿地插入增大桩身7两端部分别焊接于内侧箍板4、外侧箍板8 ;在同一截面内侧加固钢板5、外侧加固钢板6均匀布置3组,两者中心线重合,且中心线的内延线相交于柱的圆心。沿原圆形钢筋混凝土柱I加固区域通长均匀布置4块竖向锚固钢板2,竖向锚固钢板2 —侧均匀设置齿板3 ;齿板3埋入埋置孔内且借助粘结剂加固。
权利要求1.一种圆形钢筋混凝土柱的增大截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圆形钢筋混凝土柱加固区域开凿内侧加固钢板、拼合板及齿板埋置孔; 在原圆形钢筋混凝土柱加固区域、增大桩身的外周分别套接内侧箍板、外侧箍板;内侧加固钢板端部焊接于内侧箍板,并板插入原圆形钢筋混凝土柱的埋置孔;外侧加固钢板贯穿地插入增大桩身两端部分别焊接于内侧箍板、外侧箍板; 沿原圆形钢筋混凝土柱加固区域通长均匀布置一块以上竖向锚固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钢筋混凝土柱的增大截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竖向锚固钢板一侧均匀设置齿板,齿板埋入埋置孔内且借助粘结剂加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钢筋混凝土柱的增大截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内、夕卜侧加固钢板中心线重合,且中心线的内延线相交于柱的圆心,在同一截面均匀分布一组以上。
专利摘要一种圆形钢筋混凝土柱的增大截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圆形钢筋混凝土柱加固区域开凿内侧加固钢板、拼合板及齿板埋置孔;在原圆形钢筋混凝土柱加固区域、增大桩身的外周分别套接内侧箍板、外侧箍板;内侧加固钢板端部焊接于内侧箍板,并板插入原圆形钢筋混凝土柱的埋置孔;外侧加固钢板贯穿地插入增大桩身两端部分别焊接于内侧箍板、外侧箍板;沿原圆形钢筋混凝土柱加固区域通长均匀布置一块以上竖向锚固钢板。本实用新型施工速度快,新旧混凝土协同工作及承载性能好,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E04G23/02GK202899637SQ20122052449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2日
发明者陈孙贵, 倪松林, 桂智奇, 陈达健, 陈孙斌, 童圣洁, 淘慧杰 申请人:浙江鸿安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