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加热玻璃软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917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旋转加热玻璃软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旋转加热玻璃软化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软化装置,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可旋转加热的玻璃软化>J-U ρ 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玻璃在高温软化后可以压模成形很多工业用品,如光学透镜等,所以对玻璃进行软化的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于此相应的,要用到很多玻璃软化装置。[0003]传统的玻璃软化炉为箱体式,正面有一个很大的开口,便于人工将玻璃棒放入高温炉膛和从中取出。由于开口很大,不仅高能耗、低效率、浪费很多,同时操作工人必须面对高温烘烤,劳动强度很大。尤其在夏天,对操作工人的健康有很大影响。由于玻璃在炉内的烘烤时间完全根据操作工人经验判断,玻璃软化程度不宜控制,直接影响后期成形质量。[0004]基于上述描述,亟需要对玻璃软化装置进行改进,生产出一种高效节能的玻璃软化装置,并且可充分保证玻璃的质量,同时,还要降低劳动强度和改善工作环境。发明内容[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加热玻璃软化装置,采用该装置可大大降低热能损耗,由于炉温,烘烤时间,取放时间等均由计算机控制,所以玻璃软化度和后期成形质量可以得到充分保证,并实现高生产率,而且还可以改善工作环境, 大大降低劳动强度。[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7]一种旋转加热玻璃软化装置,包括[0008]用于给玻璃样品进行加热的加热炉,在加热炉侧面均匀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玻璃入口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玻璃出口;[0009]设置于加热炉内用于盛放玻璃样品的旋转平台;[0010]以及可以从玻璃入口深入加热炉内将玻璃样品放到旋转平台上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机械手,可以从玻璃出口深入加热炉内将玻璃样品从旋转平台取出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机械手。[0011]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炉呈环状,所述旋转平台包括旋转桶和分布于旋转桶圆周上的多个支架,所有支架位于环状加热炉内。[0012]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炉内设置有多个用于给加热炉加热的加热器。[0013]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炉通过加热器的分布不同形成不同的温区。[0014]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的个数为33。[0015]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入口和相邻的玻璃出口之间呈43. 64度圆周角。[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玻璃软化装置为旋转式环状加热炉,该加热炉侧壁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玻璃入口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玻璃出口,结合用于放置玻璃样品的可旋转加热平台,并采用机械手将需要加热的玻璃自动放入和取出,所以整个过程均采用设备自动完成,操作工不用靠近炉体,也不用亲自取放高温玻璃,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又由于玻璃入口和玻璃出口很小,加热炉形成多个低温区和多个高温区,比如,玻璃入口处温度较低,玻璃出口处温度较高,所以大大降低了热能损耗。又由于炉温,烘烤时间,取放时间等均由计算机控制,所以玻璃软化度和后期成形质量可以充分保证,这一点在大规模生产中尤为重要。又由于结合炉温、旋转平台的转速、烘烤所用的时间确定了支架的个数以及玻璃入口和相邻的玻璃出口之间的圆周角,所以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加热玻璃软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样品旋转平台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中[0020]1、加热炉;101、玻璃入口 ;102、玻璃出口 ;201、机械手;202、机械手;3、旋转平台; 301、旋转桶;302、支架;4、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加热玻璃软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样品旋转平 台的结构示意图。图Γ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该旋转加热玻璃软化装置包括加热炉1、旋转平台3、及其机械手201和机械手202。 另外在加热炉I外侧还设置有用于传送玻璃样本的传送带等辅助设备。[0023]加热炉I呈环状,用于给玻璃样品进行加热,其中炉温由计算机进行控制。在加热炉I侧面均匀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玻璃入口 101和一个以上的玻璃出口 102。[0024]旋转平台3由旋转桶301和分布于旋转桶301圆周上的多个支架302组成,所有支架302深入环状加热炉I内部,用于放置玻璃样本,旋转桶301设置于加热炉I下面,支架302随着旋转桶301 —起转动,把支架302上的玻璃样本进行加热,其中旋转平台3的转速和转动时间由计算机进行控制。[0025]在加热炉I外侧,每个玻璃入口 101附近设置有一个机械手201,每个玻璃出口 102附近设置有一个机械手202,旋转平台3在特定位置停止转动后,机械手201可以从玻璃入口 101深入加热炉I内将玻璃样品放到旋转平台3上,然后旋转平台3继续旋转。旋转平台3旋转一定时间,在特定位置停下后,机械手202可以从玻璃出口 102深入加热炉I 内将玻璃样品从旋转平台3取出。其中玻璃样品的取放时间也均由计算机进行控制。[0026]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旋转式环状加热炉,该加热炉侧壁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玻璃入口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玻璃出口,结合用于放置玻璃样品的可旋转加热平台,并采用机械手将需要加热的玻璃自动放入和取出,所以整个过程均采用设备自动完成,操作工不用靠近炉体,也不用亲自取放高温玻璃,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0027]由于炉温,烘烤时间,取放时间等均由计算机控制,所以玻璃软化度和后期成形质量可以充分保证,这一点在大规模生产中尤为重要。[0028]加热炉I内设置有多个用于给加热炉I加热的加热器4,加热器4从加热炉I的外部深入加热炉I内,位于旋转平台3的支架302的上方,并且距离支架302有一定的距离,以保证被加热的玻璃放在支架302上时,和加热器4不相接触,以免损坏加热器4。并且加 热器4在加热炉I内的分布不同,以形成不同的温区,于本实施例中,加热炉I形成多个低 温区和多个高温区,并且玻璃入口 101处温度较高,为高温区,玻璃出口 102处温度较低,为 低温区。又由于玻璃入口 101和玻璃出口 102很小,所以大大降低了热能损耗。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结合炉温、旋转平台的转速、烘烤所用的时间,设 置有33个支架302,玻璃入口 101和相邻的玻璃出口 102之间呈43. 64度圆周角,每10秒 钟,旋转平台停留一次,又由于旋转平台3上可以同时放置多个玻璃样品,所以机械手201 可以不断地向加热炉I内放置,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下面以玻璃凸透镜压模成形为例,说明采用旋转加热玻璃软化装置对玻璃进行加 热的过程,其步骤如下所示SlO :打开加热器4,将加热炉I升温至设定温度,如1200度。S20 :将切成特定长度的玻璃棒放在传送带上,并用传送带把玻璃棒送到合适的位 直,以供机械手201拿起。S30 :机械手201将玻璃棒从传送带上拿起,并移动到加热炉I的玻璃入ロ 101处 附近。S40 :旋转平台3转动一定时间后,在特定位置,即玻璃入口 101处停留自动停下。S50 :机械手201将玻璃棒送入加热炉1,并将其放在旋转平台3上,然后退出加热 炉I。S60 :旋转平台3继续旋转,将玻璃棒送入高温区。S70 :旋转平台3在特定位置,即玻璃出口 102处停留,机械手202将加热软化的玻 璃棒取出,并通过辅助装置将高温玻璃棒送到压模机エ位。由于旋转平台3上可以同时放置多个玻璃样品,比如33个,所以机械手201可以 不断地向加热炉I内放置玻璃棒,重复上述过程,大约10秒钟一次,效率非常高。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 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
, 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加热玻璃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给玻璃样品进行加热的加热炉(1),在加热炉(I)侧面均匀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玻璃入口(101)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玻璃出口(102); 设置于加热炉(I)内用于盛放玻璃样品的旋转平台(3); 以及可以从玻璃入口(101)深入加热炉(I)内将玻璃样品放到旋转平台(3)上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机械手(201 ),可以从玻璃出口( 102)深入加热炉(I)内将玻璃样品从旋转平台(3 )取出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机械手(202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加热玻璃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I)呈环状,所述旋转平台(3 )包括旋转桶(301)和分布于旋转桶(301)圆周上的多个支架(302 ),所有支架(302)位于环状加热炉(I)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加热玻璃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I)内设置有多个用于给加热炉(I)加热的加热器(4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加热玻璃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I)通过加热器(4)的分布不同形成不同的温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加热玻璃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02)的个数为3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加热玻璃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入口(101)和相邻的玻璃出口 (102)之间呈43. 64度圆周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加热玻璃软化装置,包括用于给玻璃样品进行加热的加热炉,在加热炉侧面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玻璃入口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玻璃出口;设置于加热炉内用于盛放玻璃样品的旋转平台;以及可以从玻璃入口深入加热炉内将玻璃样品放到旋转平台上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机械手,可以从玻璃出口深入加热炉内将玻璃样品从旋转平台取出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机械手。采用该装置可大大降低热能损耗,由于炉温,烘烤时间,取放时间等均由计算机控制,所以玻璃软化度和后期成形质量可以得到充分保证,并实现高生产率,而且还可以改善工作环境,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C03B29/00GK202829824SQ20122052450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2日
发明者惠梦君, 徐向众, 徐瑞丰, 魏伟琴, 张晓兰 申请人:无锡市蓝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