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门型立杆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064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脚手架门型立杆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脚手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手架门型立杆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高层尤其超高层建筑物施工中,附着升降脚手架应用日益广泛。其一次性搭设4-5层高的脚手架架体,沿建筑物外围悬空设置,附着在建筑物上,通过升降设备可进行整体进行升降。附着升降脚手架通常包括包括架体结构、附着支承装置、升降设备及同步提升系统,其中架体结构包括架体构架、横向的支承框架和竖向的主框架。目前搭设架体构架多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即钢管之间通过扣件连接形成架体,由于扣件的工作原理是以其与钢管的贴合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来实现承受和传递载荷,连接螺栓的拧得过紧容易导致螺丝滑丝;过松则容易产生滑移,因此其承载能力依赖于操作工人的水平,不确定性较大。再者,钢管内壁无法做油漆等防锈处理,在酸雨严重的地区,其容易很快锈蚀,使管壁的壁厚变薄,降低承载力。采用现有结构的脚手架其荷载都是从立杆传到底部的支撑框架,这样底部制成框架由于需要承载的荷载比较大,因此必须设计成结构比较复杂、重量比较大的桁架,给设计和加工带来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脚手架门型立杆框架结构,代替原架体构架上的立杆和横向水平杆。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脚手架门型立杆框架结构,包括两相互平行的竖杆,两竖杆的下端设有定位销和定位孔,上端设有与另一门型立杆框架结构定位销对应的安装孔和与另一门型立杆框架结构定位孔对应的连接孔,两竖杆之间设有支杆,所述支杆分别与两竖杆垂直且靠近竖杆的下端,支杆的顶面上开有固定孔,所述竖杆和支杆均为型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支杆上可搭设有大横杆,大横杆通过支杆的顶面上的固定孔固定,为层层卸载的结构,即每道型钢制成的水平梁(即大横杆)只承受本层施工施工荷载,大大减轻了大横杆的承载要求,因此只需要用采用现成的型钢,加上连接孔即可,其重量轻、结构简单,不需要焊接,加工制造容易。2、门型立杆框架为门字形结构,代替了原架体上面的立杆和横向水平杆,也不需要将立杆和横向水平杆逐个相连,免除了很大一部分的操作步骤,便于运输和安装,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多个门型立杆框架之间采用定位销和螺栓等连接,其承载能力较强,增强了脚手架的稳定性。3、本实用新型采用型钢连接而成,比如槽钢、角钢等,便于进行油漆处理,不容易锈蚀,保证了脚手架的承载力。进一步,所述两竖杆之间还设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靠近竖杆的上端,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强度。[0009]进一步,所述支杆的侧面开有若干调节孔,调节孔用于连接小横杆,小横杆靠近建筑物墙面,可通过小横杆连接不同调节孔来调节操作层与建筑物墙面的距离。进一步,所述两竖杆上对应设有支耳,支耳上可铺设纵向水平杆,以适应不同层高的建筑结构。进一步,所述支杆的长度等于脚手架横向两纵向水平杆之间的距离,方便与脚手架的纵向水平杆连接。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脚手架门型立杆框架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脚手架门型立杆框架结构,包括两相互平行的竖杆1,两竖杆I的下端设有定位销4和定位孔,上端设有与另一门型立杆框架结构定位销4对应的安装孔5和与另一门型立杆框架结构定位孔对应的连接孔6,两竖杆I之间设有支杆2,所述支杆2分别与两竖杆I垂直且靠近竖杆I的下端,支杆2的顶面上开有固定孔,所述竖杆和I支杆2均为型钢。本实用新型的支杆2上可搭设有大横杆,为层层卸载的结构,即每道型钢制成的水平梁(即大横杆)只承受本层施工施工荷载,大大减轻了大横杆的承载要求,因此只需要用采用现成的型钢,加上连接孔6即可,其重量轻、结构简单,不需要焊接,加工制造容易。本实用新型为门字形结构,代替了原架体上面的立杆和横向水平杆,也不需要将立杆和横向水平杆逐个相连,免除了很大一部分的操作步骤,便于运输和安装,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多个门型立杆框架之间采用定位销4和螺栓连接,其承载能力较强,增强了脚手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采用型钢连接而成,比如槽钢、工字钢、角钢,便于进行油漆处理,不容易锈蚀,保证了脚手架的承载力。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杆2的侧面开有若干调节孔3,调节孔3用于连接小横杆,小横杆靠近建筑物墙面,可通过小横杆连接不同调节孔3来调节操作层与建筑物墙面的距离。所述两竖杆I上对应设有支耳7,支耳7上可铺设纵向水平杆,以适应不同层高的建筑结构。所述支杆2的长度等于脚手架横向两纵向水平杆之间的距离,方便与脚手架的纵向水平杆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脚手架门型立杆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相互平行的竖杆,两竖杆的下端设有定位销和定位孔,上端设有与另一门型立杆框架结构定位销对应的安装孔和与另一门型立杆框架结构定位孔对应的连接孔,两竖杆之间设有支杆,所述支杆分别与两竖杆垂直且靠近竖杆的下端,支杆的顶面上开有固定孔,所述竖杆和支杆均为型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门型立杆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竖杆之间还设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靠近竖杆的上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门型立杆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的侧面开有若干调节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门型立杆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竖杆上对应设有支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门型立杆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的长度等于脚手架横向两纵向水平杆之间的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手架门型立杆框架结构,包括两相互平行的竖杆,两竖杆的下端设有定位销和定位孔,上端设有与另一门型立杆框架结构定位销对应的安装孔和与另一门型立杆框架结构定位孔对应的连接孔,两竖杆之间设有支杆,所述支杆分别与两竖杆垂直且靠近竖杆的下端,支杆的顶面上开有固定孔,所述竖杆和支杆均为型钢。本实用新型不容易锈蚀、免除了很大一部分的操作步骤,便于运输和安装,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门型立杆框架和门型立杆框架之间采用定位销和螺栓连接,其承载能力较强,增强了脚手架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E04G5/06GK202954555SQ20122052594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5日
发明者曾宪权, 王光军, 刘应杰, 李文 申请人:重庆建工脚手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