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柱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28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筋混凝土柱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体施工结构,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柱的生产及施工。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柱的钢筋均在现场绑扎,待钢筋绑扎完成后,在钢筋笼的外侧分别放置模板,并采用丝杆对穿形式将它们紧固在一起,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结构构件。存在的技术缺陷: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较低、施工质量不易保证。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柱施工方式的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较低、施工质量不易保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提升施工质量的钢筋混凝土柱施
工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混凝土柱施工装置,包括钢筋构架和模板,所述钢筋构架的四侧设有模板,所述模板包括模板主体,所述模板主体上设有供联接件装配的小孔,所述小孔呈阵列方式布置在模板主体上。进一步,所述联接件包括弯钩和扳手,所述弯钩的底部铰接在所述扳手上,所述弯钩穿过所述小孔,所述弯钩上端勾在所述钢筋构架上。进一步,所述扳手上端安装销轴,所述弯钩的下端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销轴上。更进一步,所述联接件还包括密封垫和垫圈,所述密封垫位于所述垫圈上,所述密封垫与所述模板主体的底面接触。再进一步,所述钢筋构架为钢筋桁架,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两根纵向钢筋和一根腹筋,所述两根纵向钢筋分别与一根腹筋的左右侧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形式的钢筋构架。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将钢筋加工从现场劳务作业改为工厂机械化生产,减少材料浪费,降低所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工程质量。

图1为钢筋混凝土柱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截面图。图3为联接件的示意图。图4为模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照图1 图4,一种钢筋混凝土柱施工装置,包括钢筋构架4和模板2,所述钢筋构架的四侧(前、后、左、右四侧)设有模板2,所述模板2包括模板主体,所述模板主体上设有供联接件I装配的小孔6,所述小孔呈阵列方式布置在模板主体上;所述联接件I包括弯钩7和扳手8,所述弯钩7的底部铰接在所述扳手8上,所述弯钩7穿过所述小孔6,所述弯钩7上端勾在所述钢筋构架4上。所述扳手8上端安装销轴9,所述弯钩7的下端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销轴9上。所述联接件还包括密封垫10和垫圈11,所述密封垫10位于所述垫圈11上,所述密封垫10与所述模板主体的底面接触。所述钢筋构架4为钢筋桁架,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两根纵向钢筋3和一根腹筋,所述两根纵向钢筋3分别与一根腹筋的左右侧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形式的钢筋构架。所述扳手为偏心夹紧机构,可以绕销轴旋转来夹紧与放松弯钩与腹杆筋的连接。本实施例中,在原来由木模板构成柱浇注用支撑的基础上,将钢筋桁架与钢模板分别制作,然后在施工现场用模板联接件将二者联接在一起,即可以做为一个完整的钢筋桁架柱使用,待现浇混凝土柱养护好后,人工从柱两侧松开联接件,即可方便地将钢模板取下,这些取下的模板及联接件可以重复利用。即方便了施工,又大幅度地节省了施工成本。本实施例的钢筋混凝土柱的施工过程如下:1.在工厂将钢筋混凝土柱钢筋加工成钢筋架构;并制作专用模板及连接件。2.在施工现场将钢筋构架与模板装配后,起吊安装;或将钢筋架构起吊安装后,采用连接件连接模板。3.待装配、安装就位并检验合格后,即可浇筑混凝土。4.待现浇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旋转联接件,取下联接件与模板,并清理干净后,准备重复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钢筋混凝土柱施工装置,包括钢筋构架和模板,所述钢筋构架的四侧设有模板,所述模板包括模板主体,所述模板主体上设有供联接件装配的小孔,所述小孔呈阵列方式布置在模板主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件包括弯钩和扳手,所述弯钩的底部铰接在所述扳手上,所述弯钩穿过所述小孔,所述弯钩上端勾在所述钢筋构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上端安装销轴,所述弯钩的下端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销轴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件还包括密封垫和垫圈,所述密封垫位于所述垫圈上,所述密封垫与所述模板主体的底面接触。
5.如权利要求f3之一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构架为钢筋桁架,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两根纵向钢筋和一根腹筋,所述两根纵向钢筋分别与一根腹筋的左右侧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钢筋混凝土柱施工装置,包括钢筋构架和模板,所述钢筋构架的四侧设有模板,所述模板包括模板主体,所述模板主体上设有供联接件装配的小孔,所述小孔呈阵列方式布置在模板主体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提升施工质量的钢筋混凝土柱施工装置。
文档编号E04G13/02GK203034801SQ201220564280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
发明者单银木, 贾宝英, 李文斌 申请人: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