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76393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灾避难逃生装置。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发生火灾时,逃难者不能通过紧急出口或其他的逃离工具逃离时,从火焰和毒气中安全保护自己直到救援队到达为止,防止装置在雨天露出在外而受损,不仅美观,而且能快速设置,能够选择性地楼层间进行移动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
【专利说明】火灾避难逃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灾避难逃生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在发生火灾时,逃难者不能通过紧急出口或其他的逃离工具逃离时,从火焰和毒气中安全保护自己直到救援队到达为止,防止装置在雨天露出在外而受损,不仅美观,而且能快速设置,能够选择性地楼层间进行移动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多数人都集中在都市的状况下,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生活并做事,高层建筑在逐渐增多中。
[0003]所述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时容易发生人员伤亡,因此,义务设置紧急出口和防火门,而且,设置有缓降器等各种逃生工具,但是,少有人了解缓降器的使用方法,而且,当发生紧急情况时,也害怕使用缓降器。
[0004]而且,发生火灾时,很多人都聚集在紧急出口而不易使用,虽然在紧急出口设置有防火门以防火焰或烟雾通过紧急出口进入,但是,实际上,防火门大部分需要手动去关闭,而且时常发生不被关闭的情况。此时,紧急出口起烟囱的作用,反而使火势变大。由此,尚未躲避的人们直接暴露于火焰或比火焰更加致命的有毒气体中,从而产生很多的人员伤亡。
[0005]为此,本发明人提出了韩国授权专利第10-099824-00000号(2010年11月29日)“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其可折叠地设置于栏杆上,并形成为箱子形,从而在发生紧急状况时,能够安全地躲避火焰和有毒气体直到被救援队救出为止。但是,当不使用所述装置时,装置直接露出在外而不美观,而且,由各种金属而成的板以及铰链等直接露出在外而发生氧化被腐蚀,从而耐久性降低。
[0006]当一般人处于危机状况下,不容易进行折叠及展开的操作,而且,构造上不稳定。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灾避难逃生装置,装置不露出在外而能够改善美观的同时,防止外部的雨水渗入到内部,而且,发生火灾时没有及时利用紧急出口或其他的逃生设施逃离时,能够从火焰和有毒气体中安全地保护自己直到被救援队救出为止,构造稳定且能够容易设置,而且可层间移动。
[0008]为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涉及一种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其固定于阳台的栏杆的一侧并被折叠为箱子形,当发生火灾等危险状况时能够躲避到内部,所述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包括:框架,固定在阳台的栏杆上并形成为四边形,在前面设置有一对入口,所述入口以滑动式进行开闭,并具备朝前面突出的手柄,所述框架在上面形成有朝垂直方向贯穿的一对第一梯固定孔;后板,在框架的后方形成为四边形,并形成有沿着外侧边缘朝前方垂直弯曲的卡止突部,在中央形成有出口 ;两个侧板,具备朝垂直方向两等分的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各个侧板通过多个第一铰链连接为朝相互对应的内侧方向折叠,前方和后方分别通过多个第二铰链以及第三铰链可折叠地连接于框架的内侧后方以及后板的一侧端部;底板,一侧端部固定于形成在框架的内侧下端的多个第四铰链,并形成有一个以上的被贯穿的空气流入孔以及可开闭所述空气流入孔的开闭板,并具备下部滑动门,所述下部滑动门形成为四边形,当朝一侧推时以滑动式打开底面局部,在所述下部滑动门的靠近所述入口侧形成有朝垂直方向贯穿的一对第二梯固定孔,当展开时所述第二梯固定孔卡止于位于所述后板的下端的卡止突部而形成底面;上板,一侧端部固定于形成在框架的内侧上端的多个第五铰链,具备上部滑动门,所述上部滑动门形成为四边形,当朝一侧推时以滑动式打开底面局部,当展开时紧贴于位于后板的上端的卡止突部的底面;以及安全梯,设置于入口内侧,上部朝前方弯曲而形成插入钩,所述插入钩的端部插入于所述第二梯固定孔,所述安全梯的下端插入于形成在下层的装置的第一梯固定孔内。
[0009]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S卩,设置于阳台上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的各种构成品不露出在外而通过套子被干净地整理的同时,危险时及时使用而不影响活动,不仅美观,而且遮挡雨水而防止由于雨天等而产生的腐蚀以及损伤,从而能够减少因零件损坏带来的事故。
[0010]发生火灾时,进入到设置于阳台上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内而能够躲避火焰和有毒气体,并等待救援,从而能够减少人员伤亡,减少平时被折叠的装置遮挡视野的部分,同时,由于固定框架很牢固而使使用者在构造上以及心理上感到安全,底板由于自重而被展开,为了展开相反侧的上板而设置空气缓冲器,从而,即便是小力也能容易进行设置。
[0011]在可进行层间移动的状况下,将安全梯结合固定于位于下层的装置上而能够进行层间移动,从而,在无法使用现有防火门和紧急出口时能够容易逃离,而能够减少人员伤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至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3]图9至图11B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4]图12至图14B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5]图15至图19G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6]图20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0017]图21至图29e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1":阳台,2":框架,3":后板,4":侧板,5":底板,6":上板,7":安全梯,8":锁定单元
具体实施例
[0020]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以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方便理解并再现本发明。
[0021]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折叠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分解立体示意图,图4是折叠状态的俯视图,图5是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0022]如图所述,火灾避难逃生装置由框架2、后板3、两个侧板4、底板5以及上板构成箱子形,并以伸缩式折叠,其中,所述框架为四边形,并固定于阳台1的栏杆11上,在前面具备入口 21,在所述后板3朝所述框架2的后方形成有出口 31,所述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包括:前 盖7,紧贴固定于所述框架2的外面而具有四边形,并朝后方延长,后方端部具备朝内侧垂 直弯曲的第一紧贴弯曲部71 ;后盖8,固定于所述后板3的后面,并形成有穿孔81以便不影 响所述出口 31的开闭,外缘部朝前方垂直弯曲而其端部朝内侧垂直弯曲而形成第二紧贴 弯曲部82,所述第二紧贴弯曲部当所述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完全被折叠时紧贴于所述第一紧 贴弯曲部71。
[0023]若作为只单纯覆盖火灾避难逃生装置的用途,可使用由各种布或塑料而成的套 子,但是发生紧急状况时,即没有及时从火灾状况中逃离的状况下需要使用火灾避难逃生 装置时,在如此紧急状况下取下套子可以说是非常不方便且危险的事情。因此,本发明是不 妨碍装置的功能的同时,保护不美观的部分或需要保护的部分的结构。此时,优选地,所述 第一紧贴弯曲部71以及第二紧贴弯曲部82在平时相互紧贴而阻止水渗入到内部,从而防 止零件受损。
[0024]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放大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实施例的俯视图,图8是 概念图,示出进一步具备火焰引导翼72的实施例,所述火焰引导翼通过所述前盖7的上下 以及左右面的外围朝后方逐渐放大并倾斜延长后再次阶梯式收缩而成。所述实施例的所述 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包含能耐于热且向内部不传热的绝热构件,但是,由于直接/间接的火 焰而内部的温度上升,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所述火焰引导翼72沿着所述翼部的倾斜面引 导热或火焰,从而能够减少作用于上板6、底板以及侧板4的热。
[0025]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放大实施例的折叠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10是展开状态的俯 视示意图,图11A以及图11B是侧截面图,示出进一步具备排水部83的实施例,所述排水部 通过所述第一紧贴弯曲部71以及第二紧贴弯曲部72中的一个相较于另一个更加朝内侧延 长后重新垂直弯曲并小幅度延长,然后再次朝外侧垂直弯曲而成。
[0026]在火灾避难逃生装置的构成品中,铰链等构成品若露出在雨水或潮湿的环境等 时,急速被腐蚀而降低耐久性,所述实施例优选具备用于防止所述现象的单元。因此,如上 所述,渗入到内部的水可聚集在排水部83而流到外部,从而解决所述问题。
[0027]图12是本发明的第三放大实施例的折叠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13是展开状态的 俯视示意图,图14A以及图14B是侧截面图,示出如下实施例,即,包括:密封固定条73,邻 接于所述前盖7的后方端部而朝内侧分开延长后,重新朝后方延长而在中间沿着后缘形成 有槽;结合条84,由所述后盖8的前面端部朝内侧垂直弯曲后重新朝前方垂直弯曲而成,并 插入于所述密封固定条73的槽内,围绕所述结合条84的外面的密封构件8插入固定于所 述密封固定条73。所述密封构件8形成为环形,并沿着后面形成有槽。
[0028]如上所述,所述密封构件能够有效解决漏水和漏气等问题。
[0029]图15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16是图15的展开状 态的后面立体图,图17是分解立体图,图18是折叠状态的立体图,示出如下火灾避难逃生 装置,即,固定于阳台1'的栏杆11'的一侧,并折叠为箱子形,当发生火灾等危险情况时 能够躲避到内部,所述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包括:框架2',固定于阳台1'的栏杆11'上并 形成为四边形,并具备一对入口 22',所述入口固定于所述装置的前面而以滑动式进行开 闭并具备朝前面突出的手柄21';后板3',在所述框架2'的后方形成为四边形,下端朝 前方垂直弯曲而形成下部突部31',上端朝前方垂直弯曲而形成上部突部32',在中央形成有能够从外部打开的出口 33';两个侧板4',由朝垂直方向两等分的第一侧板41'以及第二侧板42'构成,所述第一侧板41'以及第二侧板42'通过多个第一铰链43'而可折叠地进行连接,前方和后方分别通过多个第二铰链44'以及第三铰链45'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框架2'的内侧后方以及所述后板3'的一侧端部;底板5',其一侧端部固定于形成在所述框架2'的内侧下端的多个第四铰链51',并形成有一个以上的被穿透的空气流入孔52'以及用于开闭所述空气流入孔的开闭板53',从而,当展开时卡止于所述后板3/的下部突部31'而形成底面;上板6',一侧端部固定于形成在所述框架2'的内侧上端的多个第五铰链61',当展开时紧贴于所述后板3'的上部突部32'的底面;长杆形开闭杆7',一侧端部固定于所述后板3'的上部突部32'的上面,另一侧端部贯穿形成于所述框架2'的导向孔23'而在端部形成有手柄部71',所述开闭杆在所有板被折叠的状态下穿过所述导向孔23'后,通过铰链72'垂直朝下部弯曲而被两等分。
[0030]所述构成固定于阳台1'的栏杆1'上而在发生火灾时能够临时躲避到本发明而躲避火焰或有毒气体,基本上使用不燃性材料,内部与外部封闭,外部空气通过空气流入孔52'净化后流入,从而防止有毒气体侵入到内部。
[0031]通过图中所示的动作关系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动作关系。
[0032]图19a至图19g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使用过程的概念图,示出进一步具备固定板8'的实施例,所述固定板在下部设置供插入两侧手柄21'的插入槽81',从而,当所述开闭杆7,紧贴于所述一对入口 22,之间时固定所述开闭杆7,以及入口 22,,当发生火灾而没有及时逃离时,逃难者先拿掉固定板8',然后以所述铰链72'为基准水平抬起所述开闭杆7,后,抓住手柄71'推开入口。
[0033]如此,后板3'后移的同时,通过第一铰链43'而被折叠的侧板4'即第一侧板41'以及第二侧板42'被展开。如此,侧板4'被展开时,通过第四铰链51'而连接的底板5/由于自重朝水平展开。
[0034]此时,在本发明中进一步公开了固定有空气缓冲器24'的实施例,所述空气缓冲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框架2'的内侧面,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上板6'而朝所述上板6'展开的方向施加力,从而,无需其他的人力也能容易展开上板6'。
[0035]作为其他实施例,在所述底板5'的紧贴于两侧所述侧板4'的部分进一步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球轮54'以减少摩擦。
[0036]即,是为解决由于紧贴于侧板4'和底板5'之间的部分而底板不容易被展开的问题而提出的实施例。如此,底板5'和上板6'展开的同时分别紧贴于下部突部31'和上部突部32'而被完全展开为箱子形,然后,使用者由入口 22'进入到内部,躲避火焰和有毒气体直到被地上人员或救援队救出为止。
[0037]此时,在所述空气流入孔52^可设置有能够有效隔绝有毒气体的空气过滤器。当救援队到达之前打开出口 33'时,逃难者会处于坠落的危险,因此,优选地,在所述后板3/的出口 33'的外部设置锁定装置以便不能在内部打开直到救援队解开锁定装置为止。此时,所述底板5'需要支撑使用者的重量,因此,为了加强所述底板,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除下部突部31'之外能够支撑重量的单元,其包括:电缆25',一侧固定于所述框架2'的内侧上端,另一侧邻接固定于底板5'的紧贴于所述下部突部31'的两侧端部,所述电缆具备以防所述底板5'朝水平以上展开的长度;电缆导向部46',形成为长管形,在内部贯穿有电缆25',并固定于与所述框架2'连接的第一侧板4',当展开底板5'时,安装为对应所述电路25'的线路的对角线。
[0038]图20是根据图19的变形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示出在所述各个板2'、3'、4'、5' ,6/的外面粘接有绝热材料9'的实施例。
[0039]当所述实施例只由金属而成时,火焰的热气直接传递至逃难者,由此,导致逃难者容易被烧伤或难以继续呆在内部中,为解决所述问题,所述实施例通过绝热材料9'隔热。
[0040]图21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22是展开状态的立体图,图23是展开状态的后视立体图,图24是展开状态的仰视立体图,图25是分解立体图。
[0041]如上所述,示出如下火灾避难逃生装置,S卩,固定于阳台1"的栏杆11"的一侧,并折叠为箱子形,当发生火灾等危险情况时能够躲避到内部,所述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包括:框架2",形成为四边形,并固定于阳台1"的栏杆11"上,前面具备一对入口 22",所述入口以滑动式进行开闭并具备朝前面突出的手柄21",在所述框架的上面形成有朝垂直方向贯穿的一对第一梯固定孔23";后板3",在所述框架2"的后方形成为四边形,形成有沿着外侧边缘朝前方垂直弯曲的卡止突部31",在中央形成有出口 32";两个侧板4",由朝垂直方向两等分的第一侧板41"以及第二侧板42"构成,所述第一侧板41"以及第二侧板42"通过多个第一铰链43"而连接为可朝相对应的内侧方向折叠,前方和后方分别通过多个第二铰链44"以及第三铰链45"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框架2"的内侧后方以及所述后板3"的一侧端部;底板5",一侧端部固定于形成在所述框架2"的内侧下端的多个第四铰链51",并形成有一个以上的被贯穿的空气流入孔52"以及用于开闭所述空气流入孔的开闭板53",并设置有下部滑动门54",所述下部滑动门形成为四边形,当朝一侧推时以滑动式打开底面局部,在所述下部滑动门54"的靠近所述入口 22"侧形成有朝垂直方向贯穿的一对第二梯固定孔55",当展开时所述第二梯固定孔卡止于位于所述后板3"的下端的卡止突部31"而形成底面;上板6",一侧端部固定于形成在所述框架2"的内侧上端的多个第五铰链61",形成有上部滑动门62",所述上部滑动门形成为四边形,当朝一侧推时以滑动式打开底面局部,当展开时紧贴于位于所述后板3"的上端的卡止突部31"的底面;以及安全梯7",设置于所述入口 22"的内侧,上部朝前方弯曲而形成插入钩71",所述插入钩的端部插入于所述第二梯固定孔55",所述安全梯的下端插入于设置在下层的装置的第一梯固定孔23"内。
[0042]所述构成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固定于阳台1"的栏杆11"上而在发生火灾时能够临时躲避到本发明而躲避火焰或有毒气体,基本上使用不燃性材料,内部与外部封闭,外部空气通过空气流入孔52"净化后流入,从而防止有毒气体侵入到内部,所述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具备安全梯7"而将所述安全梯容易连接固定于相邻的下层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上,从而能够进行层间移动,并使用下层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
[0043]以下,通过图面详细说明具体的动作关系。
[0044]图26a至图26g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紧急逃离用道路的使用过程的概念示意图,图2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逃离状态的概念示意图。
[0045]在所述图面中示出了进一步具备锁定单元8"的实施例,其包括:锁定构件82",在所述后板3"的前方上端形成为“U”字形而分为两部分,所述两部分朝后方延长而贯穿所述后板3",在形成于后板端部的孔插入锁定销81"而进行固定;锁定托架84",固定于所述框架2"的内侧上部,具备用于插入所述锁定构件82"的前方端部的锁定槽83";旋转链条87",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锁定托架84",在一端具备当锁定构件82"进入到所述锁定槽83"时防止脱离的卡止部85",在另一侧端部具备电缆连接部86";以及第一电缆89",一端固定于所述旋转链条87"的电缆连接部86",上升后下降而在端部具备解锁手柄88"。
[0046]根据所述实施例,打开所述入口 22",然后拽拉被露出的锁定单元8"的解锁手柄88",此时,所述旋转链条87"旋转的同时,所述锁定构件82"脱离锁定托架84"的锁定槽83〃
ο
[0047]如此,后板3"后移的同时,通过第一铰链43"被折叠的侧板4"即第一侧板41"以及第二侧板42"被展开,侧板4"被展开时,通过第四铰链51"而连接的底板5"由于自重朝水平展开。为了容易进行所述展开的过程,本发明提供如下实施例,其包括:一对第一空气缓冲器24",一端固定于所述框架2"的内侧面,另一侧端部固定于所述上板6"而朝展开上板6"的方向施加力;一对第二空气缓冲器25",一端固定于所述框架2"的内侧面,另一侧端部固定于所述底板5"而朝展开底板5"的方向施加力;以及一对第三空气缓冲器26", —端固定于所述框架2"的后方下端,另一侧端部固定于位于后方的第二侧板42"的下端而朝展开所述第一侧板41"以及第二侧板42"的方向施加力。
[0048]所述实施例通过第一空气缓冲器24"、第二空气缓冲器25"以及第三空气缓冲器26"无需其他的人力也能容易被展开,从而不懂使用方法或没有力气的老人以及儿童也能容易使用。
[0049]如上能够自动展开的构造在各个铰链固定扭力弹簧,本发明中示出在连接所述第一侧板41"以及第二侧板42"的第一铰链43"的旋转轴固定有朝展开所述第一侧板41"以及第二侧板42"的方向施加力的扭力弹簧46"的一例。
[0050]如此,展开一连串的板后逃难者进入到内部,从而躲避火焰和有毒气体直到被地上的人员或救援队救出为止。此时,在所述空气流入孔52"可设置空气过滤器以能够有效隔绝有毒气体,并设置有用于防止有毒气体以及烟雾沿着所述入口 22"和框架2"的紧贴面进入到内部的垫圈27"以防有毒气体通过入口 22"的缝隙进入到内部。而且,当救援队到达之前在内部打开出口 33"时,逃难者会处于坠落的危险,因此,优选地,在所述后板3"的出口 33"的外部设置锁定装置以便不能在内部打开直到救援队解开锁定装置为止。
[0051]图28Α以及图28Β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折叠过程的概念示意图,进一步包括折叠单元9",其包括:两个第二电缆92",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41"的上端的与所述第二侧板42"相邻接的地方,另一侧端部从所述框架2"的内侧上端的中央部分延长而贯穿一对电缆通孔91"后往下垂;拉柄部93",固定有所述第二电缆92"的被下垂的两端部。
[0052]所述实施例是为防止使用后重新折叠时费力且很可能会有坠落的危险而提出的。即,拽拉所述拉柄部93",则侧板4"被折叠,此时,上板6"和底板5"受到折叠的力,继续拽拉,则所述锁定单元8"的锁定构件82"插入于锁定槽833",旋转链条87"的卡止部85"阻止脱离而完成固定。
[0053]图29Α以及图29Ε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升降移动单元的使用过程的概念示意图,首先在与下层的栏杆la"相邻的上层的栏杆lb"设置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当下层的火灾或有毒气体不严重且不能使用紧急出口或其他的层间移动单元时,首先展开上层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打开底板5"的下部滑动门54"后,将所述安全梯7"的上端插入钩71〃插入于第二梯固定孔55"内,下端插入于形成于下层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的框架2"上的第一梯固定孔23"内进行固定。然后,逃难者利用安全梯7"下来后能够逃离到其他的地方。
[0054]假设,下层也没有合适的逃离工具时,逃难者沿着安全梯7"往下来而在位于下层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的上面拔出所述锁定单元8"的锁定销81",则下层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被展开,然后打开上板6"的上部滑动门62"而躲避到内部,通过反复所述方法而能够下到建筑物的下面。
【权利要求】
1.一种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其由框架(2)、后板(3)、两个侧板(4)、底板(5)以及上板(6)构成箱子形,并以伸缩式折叠,所述框架为四边形,并固定于阳台(I)的栏杆(11)上,在前面具备入口(21),在所述后板(3)朝所述框架(2)的后方形成有出口(31),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盖(7),紧贴固定于所述框架(2)的外面而具有四边形,并朝后方延长,后方端部具备朝内侧垂直弯曲的第一紧贴弯曲部(71);后盖(8),固定于所述后板(3)的后面,并形成有穿孔(81)以便不影响所述出口(31)的开闭,外缘部朝前方垂直弯曲而其端部朝内侧垂直弯曲而形成第二紧贴弯曲部(82),所述第二紧贴弯曲部当所述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完全被折叠时紧贴于所述第一紧贴弯曲部(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火焰引导翼(72),其通过所述前盖(7)的上下以及左右面的外围朝后方逐渐放大并倾斜延长后再次阶梯式收缩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排水部(83),其通过所述第一紧贴弯曲部(71)或第二紧贴弯曲部(72)中的一个相较于另一个更加朝内侧延长后重新垂直弯曲并小幅度延长,然后再次朝外侧垂直弯曲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固定条(73),邻接于所述前盖(7)的后方端部而朝内侧分开延长后,重新朝后方延长而在中间沿着后缘形成有槽;结合条(84),由所述后盖(8)的前面端部朝内侧垂直弯曲后重新朝前方垂直弯曲而成,所述结合条的端部插入于形成在所述密封固定条(73)的槽内,围绕所述被插入的结合条(84)的外面的密封构件(8)插入固定于所述密封固定条(73)。
5.—种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其固定于阳台(I')的栏杆(11')的一侧,并折叠为箱子形,当发生火灾等危险情况时能够躲避到内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2'),固定于阳台0- )的栏杆上(11')上并形成为四边形,并具备一对入口(22'),所述入口固定于所述火灾避难逃生装置的前面而以滑动式进行开闭,并具备朝前面突出的手柄(21');后板(3'),在所述框架(2')的后方形成为四边形,下端朝前方垂直弯曲而形成下部突部(31` ),上端朝前方垂直弯曲而形成上部突部(32'),在中央形成有能够从外部打开的出口(33');两个侧板(4'),由朝垂直方向两等分的第一侧板(41')以及第二侧板(42')而构成,所述第一侧板(41')以及第二侧板(42')通过多个第一铰链(43')而可折叠地进行连接,前方和后方分别通过多个第二铰链(44')以及第三铰链(45')而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框架(2')的内侧后方以及所述后板(3')的一侧端部;底板(5'),其一侧端部固定于形成在所述框架(2')的内侧下端的多个第四铰链(51'),并形成有一个以上的被穿透的空气流入孔(52')以及用于开闭所述空气流入孔的开闭板(53'),从而当展开时卡止于所述后板(3')的下部突部(31` )而形成底面;上板(6'),一侧端部固定于形成在所述框架(2')的内侧上端的多个第五铰链(61'),当展开时紧贴于所述后板(3')的上部突部(32')的底面;长杆形开闭杆(7'),一侧端部固定于所述后板(3')的上部突部(32')的上面,另一侧端部贯穿形成于所述框架(2')的导向孔(23')而在端部形成有手柄部(71` ),所述开闭杆在所有板被折叠的状态下穿过所述导向孔(23')后,通过铰链(72')垂直朝下部弯曲而被两等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置有空气缓冲器(24'),其一端固定于所述框架(2')的内侧面,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上板(6')而朝所述上板(6')展开的方向施加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5')的紧贴于两侧所述侧板(4')的部分进一步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球轮(54')以减少摩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固定板(8'),在其下部具备供插入两侧手柄(21')的插入槽(81'),从而当所述开闭杆(7')紧贴于所述一对入口(22,)之间时,固定所述开闭杆(7')以及入口(2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电缆(25'),一侧固定于所述框架(2')的内侧上端,另一侧邻接固定于底板(5')的紧贴于所述下部突部(31')的两侧端部,所述电缆具备以防所述底板(5')朝水平以上展开的长度;电缆导向部(46'),形成为长管形,在内部贯穿有电缆(25'),并固定于与所述框架(2')连接的第一侧板(4'),当展开底板(5')时,安装为对应所述电缆(25')的线路的对角线。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板(2' ) (3' ) (4' ) (5' ) (6')的外表面粘接有绝热材料(9')。
11.一种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其固定于阳台0-)的栏杆(11")的一侧,并折叠为箱子形,当发生火灾等危险情况时能够躲避到内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2"),形成为四边形,固定于阳台0-)的栏杆(11")上,前面具备一对入口(22〃),所述入口以滑动式进行开闭并具备朝前面突出的手柄(21"),在所述框架的上面形成有朝垂直方向贯穿的一对第一梯固定孔(23");后板(3"),在所述框架(2")的后方形成为四边形,并形成有沿着外侧边缘朝前方垂直弯曲的卡止突部(31"),在中央形成有出口(32");两个侧板(4"),由朝垂直方向两等分的第一侧板(41")以及第二侧板(42")构成,所述第一侧板(41")以及第二侧板(42")通过多个第一铰链(43")而连接为可朝相对应的内侧方向折叠,前方和后方分别通过多个第二铰链(44")以及第 三铰链(45")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框架(2")的内侧后方以及所述后板(3")的一侧端部;底板(5"),一侧端部固定于形成在所述框架(2")的内侧下端的多个第四铰链(51"),并形成有一个以上的被贯穿的空气流入孔(52")以及用于开闭所述空气流入孔的开闭板(53"),并设置有下部滑动门(54"),所述下部滑动门形成为四边形而当朝一侧推时以滑动式打开底面局部,在所述下部滑动门(54")的靠近所述入口(22")侧形成有朝垂直方向贯穿的一对第二梯固定孔(55"),当展开时所述第二梯固定孔卡止于位于所述后板(3")的下端的卡止突部(31")而形成底面;上板(6"),一侧端部固定于形成在所述框架(2")的内侧上端的多个第五铰链(61"),形成有上部滑动门(62"),所述上部滑动门形成为四边形而当朝一侧推时以滑动式打开底面局部,当展开时所述上板紧贴于所述后板(3")的上端的卡止突部(31")的底面;以及安全梯(7〃),设置于所述入口(22")的内侧,上部朝前方弯曲而形成插入钩(71"),所述插入钩的端部插入于所述第二梯固定孔(55"),所述安全梯的下端插入于设置在下层的装置的第一梯固定孔(23")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对第一空气缓冲器(24"),一端固定于所述框架(2")的内侧面,另一侧端部固定于所述上板(6")而朝展开上板(6")的方向施加力;一对第二空气缓冲器(25"),一端固定于所述框架(2")的内侧面,另一侧端部固定于所述底板(5")而朝展开底板(5")的方向施加力;以及一对第三空气缓冲器(26"),一端固定于所述框架(2")的后方下端,另一侧端部固定于位于后方的第二侧板(42")的下端而朝展开所述第一侧板(41")以及第二侧板(42")的方向施加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所述第一侧板(41")以及第二侧板(42")的第一铰链(43")的旋转轴固定有朝展开所述第一侧板(41")以及第二侧板(42 ")的方向施加力的扭力弹簧(46 ")。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有垫圈(27")用于防止有毒气体以及烟雾沿着所述入口(22")和框架(2")的紧贴面进入到内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锁定单元(8"),其包括:锁定构件(82"),在所述后板(3")的前方上端形成为“U”字形而分为两部分,所述两部分朝后方延长而贯穿所述后板(3"),在形成于后板端部的孔中插入锁定销(81")而进行固定;锁定托架(84"),固定于所述框架(2")的内侧上部,具备用于插入所述锁定构件(82")的前方端部的锁定槽(83");旋转链条(87"),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锁定托架(84"),在一端具备当锁定构件(82")进入到所述锁定槽(83")时防止脱离的卡止部(85"),在另一侧端部具备电缆连接部(86");以及第一电缆(89"),一端固定于所述旋转链条(87")的电缆连接部(86"),上升后下降而在端部具备解锁手柄(88")。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火灾避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折叠单元(9"),其包括:两个第二电缆(92"),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41")的上端的与所述第二侧板(42")相邻接的地方,另一侧端部从所述框架(2")的内侧上端的中央部分延长而贯穿一对电缆通孔(91")后往下垂`;拉柄部(93"),固定有所述第二电缆(92")的被下垂的两端部。
【文档编号】E04H9/00GK103635232SQ201280031029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2日
【发明者】南重吾, 闵世泓 申请人:E&F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