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式土墓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8445阅读:1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窑洞式土墓群的制作方法
窑洞式土墓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墓群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窑洞式土墓群。
背景技术
从文革时期全国性的平坟运动到最近河南周口发生的平坟事件,揭示了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矛盾。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生有所居、死有所葬的固有观念,坟头是坟墓的外在标志,也是祭祀的标的。如果平了坟头,就等于毁掉了坟墓。后人往往难以准确地辨识坟墓的位置,祭祀活动就迷失了准确方向和坐标,如遇建设征地,迁坟也无从下手,弄不好就会迁错了人。在广大农村,“入土为安”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人们认为只有把逝者的遗体埋葬在土里才能得到永久的安息,唯其如此家人才算心安理得地办完了死者的后事。长期以来,在广大农村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现象十分普遍,漫山遍野的家族墓地挤占了大量粮田、林地,长此下去后果堪忧。同时,绝大多数农村人很难接受火葬,而且也不具备火葬条件。那么能不能找到不占或少占粮田、林地的土葬方法呢?能不能让死者的遗体堂堂正正地长眠于故土呢?本发明试图回答和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专利的不足,本发明着重解决如下问题:1、面向山坡、沟壑、梯田、河畔、江沿、海岸、路旁寻找地下“空间”;2、把先民穴居生活的宝贵经验移植到公墓建设,使广大农民得到死有所葬的基本保障;3、把公墓建设与土地整治、道路建设、江河湖海的治理相结合,使之互得益彰;4、谋求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殡葬方式。二、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窑洞式土墓群,包括崖壁、窑洞式墓穴、墓体、墓门、排水沟、绿化池、集水井、交通路径,其特征在于,窑洞开凿在崖壁之上,窑洞内构筑墓体,墓体外安装墓门,墓门前设置排水沟,排水沟的末端设置集水井,墓顶的崖边设置绿化池,绿化池之外为天然植被或农田、菜地、树木、花草。所述土墓群的整体形制可以是靠崖式土墓带,也可以是下沉式土墓庄园,还可以是城壕式土墓回廊,或者是凹字形分户土墓群。所述崖壁可以是山崖、阶地、梯田后埂、沟边、河畔、江沿、海岸、路旁的现成崖壁,也可以是沿山、沿路、沿河、沿江、沿海人工筑造或就地挖掘的新造崖壁。

所述窑洞式墓穴可以是明窑明穴,即以窑洞为墓穴,墓穴横开;也可以是明窑暗穴,即以窑洞为墓道,墓穴下沉;还可以是暗穴明窑,即平地下挖做穴,砖石箍砌造窑,周围垫土成崖。
所述墓体由底座、侧壁、顶棚、前后档构成,其实质是充当棺外之椁,可以用水泥预制板或石板构建,也可以用砖石箍砌,还可以在洞体表面用水泥砂浆或和草泥土裹护而成;顶棚呈拱形或平顶加设横梁;必要时底座下做防水处理。
所述墓门为“假面具”,即墓室矮小、墓门高大,由门框、门旁立柱和兼充墓碑的门面组成,可以用石质组件嵌套而成,也可以是门面用石材其余部分用钢筋水泥现浇或用砖石现砌;其中门旁立柱与下面的排水沟和墓顶的绿化池连成一体。
所述排水沟用砂石水泥修建,末端设与集水井连通,并设有溢洪装置。
所述绿化池为水泥预制板围成的矩形无底长池,长边与崖边平行,其中栽培枝条下垂的藤本植物。
所述集水井的入水口前设置泥沙沉降池;井内设置潜水泵,其动力可以由电动机或者柴油机、汽油机提供。
所述交通路径因土墓群形制而取其所宜,靠崖式土墓带的交通路径与排水沟合二为一;下沉式土墓庄园的交通路径由墓前小路和阶梯组成;城壕式土墓回廊的交通路径由回廊和阶梯组成部,凹字形分户土墓群的交通路径与排水沟平行设置。
三、能产生的有益效果
1、能使殡葬不占或少占粮田、林地;
2、能满足人们“入土为安” “落叶归根”的愿望;
3、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防止山体滑坡的作用;
4、能保护生态环境,美化秀美山川;
5、能为后代遗存不可估量的物质和文化资源。

图1为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平面分布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三的平面分布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四的平面分布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 五的平面分布示意图。
图中,1、崖壁;2、窑洞式墓穴;3、墓体;4、墓门;5、排水沟;6、绿化池;7、集水井;8、交通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以下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靠崖式窑洞土墓群,包括崖壁、窑洞式墓穴、墓体、墓门、排水沟、绿化池、集水井、交通路径,其特征在于,窑洞开凿在崖壁之上,窑洞内构筑墓体,墓体外安装墓门,墓门前设置排水沟,排水沟的末端设置集水井,墓顶的崖边设置绿化池,绿化池之外为天然植被或农田、菜地、树木、花草。参见图1。
所述崖壁可以是山崖、阶地、梯田后埂、沟边、河畔、江沿、海岸、路旁的既成崖壁,也可以是沿山、沿路、沿河、沿江、沿海人工筑造的新造崖壁。
所述窑洞式墓穴可以是明窑明穴,即以窑洞为墓穴,墓穴横开;也可以是明窑暗穴,即以窑洞为墓道,墓穴下沉;还可以是暗穴明窑,即平地下挖做穴,砖石箍砌造窑,周围垫土成崖。所述墓体由底座、侧壁、顶棚、前后档构成,其实质是充当棺外之椁,可以用水泥预制板或石板构建,也可以用砖石箍砌,还可以在洞体表面用水泥砂浆或和草泥土裹护而成;顶棚呈拱形或平顶加设横梁;必要时底座下做防水处理。所述墓门为“假面具”,即墓室矮小、墓门高大,由门框、门旁立柱和兼充墓碑的门面组成,可以用石质组件嵌套而成,也可以是门面用石材其余部分用钢筋水泥现浇或用砖石现砌;其中门旁立柱与下面的排水沟和墓顶的绿化池连成一体。所述排水沟用砂石水泥修建,末端设与集水井连通,并设有溢洪装置。所述绿化池为水泥预制板围成的矩形无底长池,长边与崖边平行,其中栽培枝条下垂的藤本植物。所述集水井的入水口前设置泥沙沉降池;井内设置潜水泵,其动力可以由电动机或者柴油机、汽油机提供。所述交通路径与排水沟合二为一。实施例二:一种下沉的庄园式窑洞土墓群,包括崖壁、窑洞式墓穴、墓体、墓门、排水沟、绿化池、集水井、交通路径,其特征在于,窑洞开凿在崖壁之上,窑洞内构筑墓体,墓体外安装墓门,墓门前设置排水沟,排水沟的末端设置集水井,墓顶的崖边设置绿化池,绿化池之外为天然植被或农田、菜地、树木、花草。参见图2。所述崖壁可以在平地、山坡挖掘或铺垫。所述窑洞可以是崖壁上开凿的,也可以是箍砌的。所述墓体由底座、侧壁、顶棚、前后档构成,其实质是充当棺外之椁,可以用水泥预制板或石板构建,也可以用砖石箍砌,还可以在洞体表面用水泥砂浆或和草泥土裹护而成;顶棚呈拱形或平顶加设横梁;必要时底座下做防水处理。所述墓门为“假面具”,即墓室矮小、墓门高大,由门框、门旁立柱和兼充墓碑的门面组成,可以用石质组件嵌套而成,也可以是门面用石材其余部分用钢筋水泥现浇或用砖石现砌;其中门旁立柱与下面的排水沟和墓顶的绿化池连成一体。所述排水沟用砂石水泥修建,末端设与集水井连通,并设有溢洪装置。所述绿化池为水泥预制板围成的矩形无底长池,长边与崖边平行,其中栽培枝条下垂的藤本植物。所述集水井的入水口前设置泥沙沉降池;井内设置潜水泵,其动力可以由电动机或者柴油机、汽油机提供。所述交通路径由墓前小路和阶梯组成。实施例三:一种城壕式窑洞土墓群,包括崖壁、窑洞式墓穴、墓体、墓门、排水沟、绿化池、集水井、交通路径,其特征在于,窑洞开凿在崖壁之上,窑洞内构筑墓体,墓体外安装墓门,墓门前设置排水沟,排水沟的末端设置集水井,墓顶的崖边设置绿化池,绿化池之外为天然植被或农田、菜地、树木、花草。参见图3。
所述崖壁可以在平地、山坡挖掘或铺砌。
所述窑洞可以是崖壁上开凿的,也可以是箍砌的。
所述墓体由底座、侧壁、顶棚、前后档构成,其实质是充当棺外之椁,可以用水泥预制板或石板构建,也可以用砖石箍砌,还可以在洞体表面用水泥砂浆或和草泥土裹护而成;顶棚呈拱形或平顶加设横梁;必要时底座下做防水处理。
所述墓门为“假面具”,即墓室矮小、墓门高大,由门框、门旁立柱和兼充墓碑的门面组成,可以用石质组件嵌套而成,也可以是门面用石材其余部分用钢筋水泥现浇或用砖石现砌;其中门旁立柱与下面的排水沟和墓顶的绿化池连成一体。
所述排水沟用砂石水泥修建,末端设与集水井连通,并设有溢洪装置。
所述绿化池为水泥预制板围成的矩形无底长池,长边与崖边平行,其中栽培枝条下垂的藤本植物。
所述集水井的入水口前设置泥沙沉降池;井内设置潜水泵,其动力可以由电动机或者柴油机、汽油机提供。
所述交通路径由回廊和阶梯组成。
实施例四:
一种墓门凹进的靠崖式土墓带,平面分布如图4所示,其余实施细节如例一。此实施例墓门内收,形成了左右夹护,堂前宽大的局面,符合传统墓葬格局的要求。
实施例五:
一种凹字形分户土墓城池,局部平面分布如图4所示,其余实施细节如例二。此实施例以家族坟墓为单元,若干单元合围成城堡,形成了 “家家有庭院,全城有广场”的格局,颇有古代志下城池的遗风。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优先选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窑洞式土墓群,包括崖壁、窑洞式墓穴、墓体、墓门、排水沟、绿化池、集水井、交通路径,其特征在于,窑洞开凿在崖壁之上,窑洞内构筑墓体,墓体外安装墓门,墓门前设置排水沟,排水沟的末端设置集水井,墓顶的崖边设置绿化池,绿化池之外为天然植被或农田、菜地、树木、花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洞式土墓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墓群的整体形制可以是靠崖式土墓带,也可以是下沉式土墓庄园,还可以是城壕式土墓回廊,或者是凹字形分户土墓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洞式土墓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崖壁可以是山崖、阶地、梯田后埂、沟边、河畔、江沿、海岸、路旁的现成崖壁,也可以是沿山、沿路、沿河、沿江、沿海人工筑造或就地挖掘的新造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洞式土墓群,其特征在于,所述窑洞式墓穴可以是明窑明穴,即以窑洞为墓穴,墓穴横开;也可以是明窑暗穴,即以窑洞为墓道,墓穴下沉;还可以是暗穴明窑,即平地下挖做穴,砖石箍砌造窑,周围垫土成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洞式土墓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墓体由底座、侧壁、顶棚、前后档构成,其实质是充当棺外之椁,可以用水泥预制板或石板构建,也可以用砖石箍砌,还可以在洞体表面用水泥砂浆或和草泥土裹护而成;顶棚呈拱形或平顶加设横梁;必要时底座下做防水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洞式土墓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墓门为“假面具”,即墓室矮小、墓门高大,由门框、门旁立柱和兼充墓碑的门面组成,可以用石质组件嵌套而成,也可以是门面用石材其余部分用钢筋水泥现浇或用砖石现砌;其中门旁立柱与下面的排水沟和墓顶的绿化池连成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洞式土墓群,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用砂石水泥修建,末端设与集水井连通,并设有溢洪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洞式土墓群,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池为水泥预制板围成的矩形无底长池,长边与崖边平行,其中栽培枝条下垂的藤本植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洞式土墓群,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的入水口前设置泥沙沉降池;井内设置潜水泵,其动力可以由电动机或者柴油机、汽油机提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洞式土墓群,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路径因土墓群形制而取其所宜,靠崖式土墓带的交通路径与排水沟合二为一;下沉式土墓庄园的交通路径由墓前小路和阶梯组成;城壕式土墓回廊的交通路径由回廊和阶梯组成;凹字形分户土墓群的交通路径与排水沟平行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窑洞式土墓群,包括崖壁、窑洞、墓体、墓门、排水沟、绿化池、集水井、交通路径。窑洞开凿在崖壁之上,窑洞内构筑墓体,墓体外安装墓门,墓门前设置排水沟,排水沟的末端设置集水井,墓顶的崖边设置绿化池,绿化池之外为天然植被或农田、菜地、树木、花草。土墓群的整体形制有靠崖式土墓带、下沉式土墓庄园和城壕式土墓回廊。崖壁可以是山崖、阶地、梯田后埂、沟边、河畔、江沿、海岸、路旁的既成崖壁,也可以是沿山、沿路、沿河、沿江、沿海人工筑造或就地挖掘的新生崖壁。窑洞形式有明窑、半明窑、暗窑、箍窑。本发明基本上不占用粮田、林地,能满足人们入土为安的愿望,还可以治理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
文档编号E04H13/00GK103147618SQ20131011960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8日
发明者罗招全 申请人:罗招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