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层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599阅读:770来源:国知局
中高层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中高层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主要采用核心筒和建筑模块组合构成。本发明可大幅提高模块化建筑的建造高度,根本改变模块化建筑不适合中高层建筑的现状,实现节约用地的目的;提高建筑的产业化程度,缩短建筑建设周期;实现绿色建造,建筑过程中有效控制施工垃圾及建筑粉尘,节能环保;实现规模化集约生产,提高建筑质量。
【专利说明】中高层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高层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城市化以及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大家对产业化住宅的关注越来越多,模块化建筑是实现产业化住宅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因为模块化本身的结构特点导致其自身较难实现高层建筑的结构需要,但这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有率低的现实以及模块化建筑的发展需求相矛盾,因此研究一种新型的中高层模块化建筑的结构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中高层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改变现有模块化建筑无法在高层建筑上实现的现状。
[000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高层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主要采用核心筒和建筑模块组合构成。
[0005]其中,所述核心筒为现浇混凝土核心筒、钢骨架剪力墙装配式核心筒或钢结构核心筒。
[0006]其中,所述核心筒中布置有电梯井、消防楼梯、管道井、电梯前室、卫生间、厨房中的至少一种功能分区。
[0007]其中,所述建筑模块为单元体结构,包括框架、墙体及楼地面。
[0008]其中,所述建筑模块为在工厂完成结构层、门窗安装、水电布置和80%以上装修工作的预制模块。
[0009]其中,所述建筑模块为整体吊装的框架与墙体及楼地面在现场安装组合的结构模块。
[0010]其中,所述建筑模块之间、建筑模块与所述核心筒之间通过刚接、半刚接或铰接的方式连接。
[0011]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将建筑模块与核心筒相结合,通过核心筒可承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等水平力,可大幅提高模块化建筑的建造高度,根本改变模块化建筑不适合中高层建筑的现状,从而实现节约建筑用地的目的。采用模块化建筑的生产模式可提高建筑的产业化程度,缩短建筑建设周期,可实现绿色建造,建筑过程中有效控制施工垃圾及建筑粉尘,并达到节水、节电、节材、节能、省时的目的,该结构体系也可以根据需要实现不同的节能指标要求,从而满足社会对建筑在建造及使用阶段节能环保的要求,本发明改变了现有传统的建筑作业方式,达到大规模集约生产的目的,从而提高建筑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建筑结构实施例的平面布置示意图。[0013]图2是本发明建筑结构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14]标号说明:1、核心筒;11、核心筒剪力墙;12、电梯井;13、消防楼梯;14、管道井;15、电梯前室;16、楼板;2、建筑模块;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16]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高层模块化建筑结构,主要由核心筒I和若干建筑模块2组成。核心筒I贯通整个建筑结构的高度,建筑模块2为单元体结构,单个的建筑模块2构成楼层结构的部分单元,多个建筑模块2与核心筒I组合连接而构成建筑结构的一个楼层结构,由建筑模块2组合构成的该楼层结构在核心筒I高度方向逐层叠加而构成高层建筑,楼层高度可根据设计结果确定。同楼层相邻的建筑模块2之间以及相邻楼层的建筑模块2之间相互连接。结构的连接和组装满足结构计算需要,该建筑结构仍属于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符合国家现行建筑标准要求。
[0017]其中,核心筒I为现浇混凝土核心筒、钢骨架剪力墙装配式核心筒或钢结构核心筒。核心筒I包括外围的核心筒剪力墙11和布置于核心筒剪力墙11内的各种功能分区,各功能分区可以包括电梯井、消防楼梯、管道井、电梯前室、卫生间、厨房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设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核心筒剪力墙11内布置有电梯井12、与电梯井12间隔设置的消防楼梯13、位于电梯井12和消防楼梯13之间并与两者相通的电梯前室15,电梯前室15在对应于楼层结构的楼地面处为楼板16,供用户站立和走动;另外在电梯井12旁边还设置有管道井14。本实施例中,各功能分区的位置及数量仅为示意,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结构和功能需求灵活增减设置。
[0018]建筑模块2主要包括框架、墙体和楼地面。建筑模块2可为在工厂车间完成结构层、门窗安装、水电布置以及80%以上装修工作的预制模块,在需要施工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建筑模块2也可以是整体吊装的框架、墙体及楼地面在施工现场安装组合的结构模块。
[0019]建筑模块2与建筑模块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3连接,根据结构的设计需要和计算要求,该第一连接件3可以为各类紧固件或类似构件使得建筑模块2之间为刚接,也可以是使得建筑模块2之间半刚接的构件,还可以为铰链结构使得建筑模块2之间铰接。该第一连接件3仅为示意建筑模块2之间的连接,并非因此限定建筑模块2之间的连接必须采用额外的构件,若建筑模块2本身设置有用于相互连接的结构或者建筑模块2之间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则建筑模块2上用于连接的结构或焊缝也应被理解为属于第一连接件。建筑模块2与核心筒I通过第二连接件4连接,同样地,根据结构的设计需要和计算要求,建筑模块2与核心筒I也可以采用刚接、半刚接或铰接。
[0020]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将建筑模块与核心筒相结合,通过核心筒可承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等水平力,可大幅提高模块化建筑的建造高度,根本改变模块化建筑不适合中高层建筑的现状,从而实现节约建筑用地的目的。采用模块化建筑的生产模式可提高建筑的产业化程度,缩短建筑建设周期,可实现绿色建造,建筑过程中有效控制施工垃圾及建筑粉尘,并达到节水、节电、节材、节能、省时的目的,该结构体系也可以根据需要实现不同的节能指标要求,从而满足社会对建筑在建造及使用阶段节能环保的要求,本发明改变了现有传统的建筑作业方式,达到大规模集约生产的目的,从而提高建筑质量。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中高层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主要采用核心筒和建筑模块组合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高层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筒为现浇混凝土核心筒、钢骨架剪力墙装配式核心筒或钢结构核心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高层模块化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筒中布置有电梯井、消防楼梯、管道井、电梯前室、卫生间、厨房中的至少一种功能分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高层模块化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块为单元体结构,包括框架、墙体及楼地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高层模块化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块为在工厂完成结构层、门窗安装、水电布置和80%以上装修工作的预制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高层模块化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块为整体吊装的框架与墙体及楼地面在现场安装组合的结构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高层模块化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块之间、建筑模块与所述核心筒之间通过刚接、半刚接或铰接的方式连接。
【文档编号】E04B1/348GK103572836SQ201310456707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2日
【发明者】叶俊, 司立阳 申请人:中集模块化建筑设计研发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