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专用支撑装置浇筑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882380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用专用支撑装置浇筑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专用支撑装置浇筑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⑴根据总重量计算出专用支撑装置的使用数量;⑵脚手架锁紧;⑶下部承台下面一体制出的立杆套管套装在底模下方脚手架立杆的上端并用销钉固定,导向管下端焊接在下部承台的上面,弹簧套装在导向管外壁,将上部承台下面一体制出的导向柱插入导向管内;⑷在上部承台上面固装脚手架横杆以及木楞;⑸进行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待达到预定强度后,进行第二次浇筑混凝土直至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整体浇筑完毕。本发明改变了第一步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梁与支撑系统刚性连接的问题,使支撑部位和梁底模形成柔性连接,解决大体积混凝土二次浇筑中已浇筑部分和脚手架协同受力的难题。
【专利说明】用专用支撑装置浇筑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梁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专用支撑装置浇筑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高大建筑物设计中梁式转换层设计很多。施工中为了减少首次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减少模板支撑的用量,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在施工中一般采用叠合浇筑法支模。该项施工方法中如何有效控制第一次浇筑后,已浇筑部分形成强度的梁与脚手架协同受力,共同支撑二次浇筑的混凝土的重量和施工荷载成为了保证二次浇筑施工质量的关键工作。现有技术中常见做法为:在梁转换层施工期间,在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在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前,松开下层模板支撑顶端横杆与立杆的扣件进行卸荷,然后再全部拧紧,使第一步浇筑的混凝土梁和模板支撑体系共同承受上部荷载。该种做法虽然简单,但是在实际工程中可操作性差,易于受到施工人员操作水平的限制造成工程事故,同时操作的准确度不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专用支撑装置浇筑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操作简单,在整个钢筋混凝土梁浇筑过程中无需松开扣件卸荷,安全性以及准确度高。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用专用支撑装置浇筑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⑴、根据包括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以及模板的总重量计算出专用支撑装置的使用数量、专用支撑装置中弹簧的切变模量以及弹簧的弹性模量;
[0007]⑵、架设脚手架立杆以及脚手架横杆并通过扣件锁紧,根据计算的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底模下方专用支撑装置的使用数量确定布设底模下方脚手架立杆数量,并在底模下方脚手架立杆上端安装专用支撑装置,该专用支撑装置包括上部承台、下部承台、弹簧以及导向管;
[0008]⑶、通过下部承台下面一体制出的立杆套管套装在底模下方脚手架立杆的上端并用销钉固定,导向管下端焊接在下部承台的上面,将符合切变模量以及弹性模量计算结果的弹簧套装在导向管外壁,将上部承台下面一体制出的导向柱插入导向管内,导向柱长度小于导向管长度,上部承台下面压在弹簧上端;
[0009]⑷、在上部承台上面固装脚手架横杆,在脚手架横杆上面搭设支撑木楞;
[0010](5)、在支撑木楞上组装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的模板以及钢筋骨架,组装完毕进行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待达到预定强度后,进行第二次浇筑混凝土直至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整体浇筑完毕。[0011]上述的弹簧为高强度硬质弹簧。
[0012]上述的与导向管上端对应的上部承台下面固装有橡胶圈。
[0013]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0014]1、本用专用支撑装置浇筑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中的上、下承台采用承插方式以及高强硬质弹簧连接,能够与传统的扣件式脚手架立杆配合适用,可装配的大体积混凝土二次浇筑梁底模专用支撑装置传力良好,上、下承台不直接接触,留有一定缝隙,改变传统脚手架立杆与梁底模刚性连接的缺点,施工方法操作简单,在整个钢筋混凝土梁浇筑过程中无需松开扣件卸荷,安全性以及准确度高。
[0015]2、用专用支撑装置浇筑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通过可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底模专用支撑装置,改变传统的二次浇筑卸荷方法,保证二次浇筑施工质量提高施工安全性,有效缩短工期。
[0016]3、本发明改变了第一步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梁与支撑系统刚性连接的问题,可以自动微调节下部支撑位置,使支撑部位和梁底模形成柔性连接,有效的进行卸载。解决大体积混凝土二次浇筑中已浇筑部分和脚手架协同受力的难题,避免传统卸载方法的弊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的安装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0]一种用专用支撑装置浇筑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⑴、根据包括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I以及模板的总重量计算出专用支撑装置的使用数量、专用支撑装置中弹簧11的切变模量以及弹簧的弹性模量;
[0022]⑵、架设脚手架立杆5以及脚手架横杆4并通过扣件6锁紧,脚手架立杆下端固装扫地杆7,根据计算的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底模下方专用支撑装置的使用数量确定布设底模下方脚手架立杆数量,并在底模2下方脚手架立杆上端安装专用支撑装置,该专用支撑装置包括上部承台8、下部承台13、弹簧以及导向管12 ;
[0023]⑶、通过下部承台下面一体制出的立杆套管14套装在底模下方脚手架立杆的上端并用销钉15固定,导向管下端焊接在下部承台的上面,将符合切变模量以及弹性模量计算结果的弹簧套装在导向管外壁,弹簧为高强度硬质弹簧,将上部承台下面一体制出的导向柱10插入导向管内,导向柱长度小于导向管长度,上部承台下面压在弹簧上端,与导向管上端对应的上部承台下面固装有橡胶圈9 ;
[0024]⑷、在上部承台上面固装脚手架横杆,在脚手架横杆上面搭设支撑木楞3 ;
[0025](5)、在支撑木楞上组装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的模板以及钢筋骨架,组装完毕进行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待达到预定强度后,进行第二次浇筑混凝土直至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整体浇筑完毕。[0026]本发明应用举例,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为2200X 1000mm,结构层高5900mm,梁底标高3700mm。扫地杆离最下部脚手架横杆标高275mm ;梁下设5道脚手架立杆,脚手架立杆间距363mm ;脚手架横杆设立3道,脚手架横杆竖向间距IIOOmm ;梁侧模对拉螺栓设5道,间距440mm;通过计算得到弹簧选用60Si2Mn三类高强度硬质弹簧,切变模量78.5G/GPa,弹性模量197E/GPa该弹簧弹性好,适于承受大载荷,温度适用范围一 40?200°C。本实例工程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高度为1000mm,第一次浇筑施工过程中到浇筑完成,高强度硬质弹簧保持无变形的稳定状态。第一次浇筑完成后,进行有效的养护直至形成有效强度,铺设第二次浇筑梁部分和楼板的钢筋,进行第二混凝土浇筑。第二次浇筑混凝土把上部1200mm厚的梁和楼板进行整体浇筑。在浇筑的过程当中,下部承台上的导向管上端与上部承台下面的橡胶圈实现闭合,完成二次浇筑施工。本实施例中的脚手架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规范要求搭设。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专用支撑装置浇筑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包括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以及模板的总重量计算出专用支撑装置的使用数量、专用支撑装置中弹簧的切变模量以及弹簧的弹性模量; ⑵、架设脚手架立杆以及脚手架横杆并通过扣件锁紧,根据计算的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底模下方专用支撑装置的使用数量确定布设底模下方脚手架立杆数量,并在底模下方脚手架立杆上端安装专用支撑装置,该专用支撑装置包括上部承台、下部承台、弹簧以及导向管; ⑶、通过下部承台下面一体制出的立杆套管套装在底模下方脚手架立杆的上端并用销钉固定,导向管下端焊接在下部承台的上面,将符合切变模量以及弹性模量计算结果的弹簧套装在导向管外壁,将上部承台下面一体制出的导向柱插入导向管内,导向柱长度小于导向管长度,上部承台下面压在弹簧上端; ⑷、在上部承台上面固装脚手架横杆,在脚手架横杆上面搭设支撑木楞; (5)、在支撑木楞上组装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的模板以及钢筋骨架,组装完毕进行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待达到预定强度后,进行第二次浇筑混凝土直至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整体浇筑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专用支撑装置浇筑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为高强度硬质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专用支撑装置浇筑装配式大体积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导向管上端对应的上部承台下面固装有橡胶圈。
【文档编号】E04G21/00GK103696567SQ201310497301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1日
【发明者】付永生, 申培利, 张晓平 申请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