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石墨加工机水帘式喷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尤其涉及加工设备中的喷水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现在工业加工日益发达,在电火花领域里,工件体积越来越大,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以前火花机的铜电极头渐渐被石墨电极头所取代,但在石墨电极头的加工中会存在一些加工铜电极头所没有的问题。比如加工石墨时所产生的粉尘极其的小,所以粉尘会透过机床的细小缝隙跑进机床内部,粉尘累积一段时间后会对机床的精密零件造成损坏,从而影响机床精度,对加工商造成不必要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尽量减少粉尘对机床影响,以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和耐用度的石墨加工机水帘式喷水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加工机水帘式喷水系统,包括机床体、机头、主轴夹头、水泵、与水泵连接的洒水器,所述洒水器固定于主轴夹头底部,洒水器为内径大于主轴外径的筒状,在洒水器的侧壁内设有腔体,外壁上设有与腔体联通的进液口,在洒水器的底部设有与腔体连通的环状缝隙构成的出水口。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口的开口为朝向主轴的倾斜状。进一步地,所述洒水器顶端设有固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水泵从油箱中抽取切削液通过管路输送到水帘洒水器中,水再同过洒水器制造出像瀑布一样的水幕,水幕连接主轴与工作台间形成密闭的水室,它能把加工石墨时所产生的粉尘隔绝在水帘室里面,想要跑到外面的的粉尘就会被水带进水槽里,这样就大大的减少粉尘飞到机床里面。
图1为喷水器装在机床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机头部分的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水器的机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剖图;图5为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参见图1-图5,一种石墨加工机水帘式喷水系统,包括机床体1、机头2、主轴夹头21、水泵、与水泵连接的洒水器3,所述洒水器3固定于主轴夹头2底部,洒水器3为内径大于主轴22外径的筒状,在洒水器3的侧壁内设有腔体,外壁上设有与腔体联通的进液口 31,在洒水器3的底部设有与腔体连通的环状缝隙构成的出水口 32,所述出水口 32的开口优选为朝向主轴22的倾斜状。所述洒水器3顶端设有固定孔33。本实用新型争对原来的水柱式喷水改成现在的水帘式喷水系统,通过这样的改进能大大的减少加工石墨时的粉尘问题,而且机床比以前更加干净清洁,更加耐用。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石墨加工机水帘式喷水系统,包括机床体(I)、机头(2 )、主轴夹头(21)、水泵、与水泵连接的洒水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器(3)固定于主轴夹头(2)底部,洒水器(3)为内径大于主轴(22)外径的筒状,在洒水器(3)的侧壁内设有腔体,外壁上设有与腔体联通的进液口(31),在洒水器(3)的底部设有与腔体连通的环状缝隙构成的出水口(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加工机水帘式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32)的开口为朝向主轴(22)的倾斜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墨加工机水帘式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器(3)顶端设有固定孔(3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加工机水帘式喷水系统,包括机床体、机头、主轴夹头、水泵、与水泵连接的洒水器,所述洒水器固定于主轴夹头底部,洒水器为内径大于主轴外径的筒状,在洒水器的侧壁内设有腔体,外壁上设有与腔体联通的进液口,在洒水器的底部设有与腔体连通的环状缝隙构成的出水口。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水泵从油箱中抽取切削液通过管路输送到水帘洒水器中,水再通过洒水器制造出像瀑布一样的水幕,水幕连接主轴与工作台间形成密闭的水室,它能把加工石墨时所产生的粉尘隔绝在水帘室里面,想要跑到外面的粉尘就会被水带进水槽里,这样就大大的减少粉尘飞到机床里面。
文档编号B28D7/02GK203092809SQ20132005676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曾兴贤, 王文艳, 李秦勇 申请人:珠海市康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