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口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940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井口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井口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各类高层建筑均涉及有大量的电梯,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日常生活,但同时也为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对于大体量的建筑群来说,每一个施工操作层都有数量不等的电梯井口需要防护。现有电梯井口防护多为施工现场自行搭设,无标识规定,五花八门,耗时且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防护效果好的电梯井口防护结构,它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梯井口防护结构,包括安装在电梯井口外侧的防护本体,所述防护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伸出电梯井口两端的固定部和止挡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与电梯井口两侧墙体连接的安装结构,所述防护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安全标志层。作为优选,所述安装结构为固定连接在固定部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作为优选,所述防护本体由防护框架和固定于防护框架内部的防护结构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防护框架由上横梁和下横梁以及位于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的左纵梁和右纵梁围合而成,所述上横梁的两端伸出左纵梁和右纵梁外侧形成固定部,所述下横梁的两端伸出左纵梁和右纵梁外侧形成止挡部。作为优选,所述防护结构由间隔设置的数根纵杆和相邻纵杆之间的横杆连接而成。作为优选,所述防护结构外侧中部设置有提示牌。作为优选,所述防护结构的外侧上部设置有警示牌。作为优选,所述防护结构的外侧下部设置有踢脚板。作为优选,所述踢脚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安全标志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规范,安装方便,通过安装结构即可将防护本体安装在电梯井口,实现对电梯井口的防护,止挡部位于电梯井口的两侧,起到对防护本体的限位作用,安全标志层可以提醒人们的注意,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降低了安全隐患。安装结构为其上设置有安装孔的安装板,安装时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电梯井口两端的墙体上,安装结构仅在防护本体上侧设置,即可达到整体的牢固安装,安装简便快捷,使用效果好。防护结构上的提示牌可以起到更好的安全提示作用。警示牌可以有效果提醒人们的注意,避免事故发生。踢脚板很好的包裹防护结构下部,避免工具、工件等从防护结构的空隙内掉落下去,可以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中:1、上横梁;2、下横梁;3、左纵梁;4、右纵梁;5、安装板;6、警示牌;7、提示牌;8、踢脚板;9、纵杆;10、横杆;11、固定部;22、止挡部;5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 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梯井口防护结构,包括安装在电梯井口外侧的防护本体,所述防护本体由防护框架和固定于防护框架内部的防护结构组成。所述防护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伸出电梯井口两端的固定部11和止挡部22。所述防护框架由上横梁I和下横梁2以及位于上横梁I和下横梁2之间的左纵梁3和右纵梁4围合而成,所述上横梁1、下横梁2、左纵梁3和右纵梁4均由矩形管制成。所述左纵梁3与右纵梁4之间的距离等于电梯井口的宽度。所述上横梁I的两端伸出左纵梁3和右纵梁4外侧形成两个固定部11,所述下横梁2的两端伸出左纵梁3和右纵梁4外侧形成两个止挡部22。所述固定部11上设置有与电梯井口两侧墙体连接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为固定连接在固定部11上的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51。所述防护结构由间隔设置的数根纵杆9和相邻纵杆9之间的横杆10连接而成。所述防护结构外侧中部设置有提示牌7,防护结构的外侧上部设置有警示牌6,防护结构的外侧下部设置有踢脚板8。作为优选,所述防护框架、防护结构以及踢脚板8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安全标志层。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梯井口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电梯井口外侧的防护本体,所述防护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伸出电梯井口两端的固定部和止挡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与电梯井口两侧墙体连接的安装结构,所述防护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安全标志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口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为固定连接在固定部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井口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本体由防护框架和固定于防护框架内部的防护结构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井口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架由上横梁和下横梁以及位于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的左纵梁和右纵梁围合而成,所述上横梁的两端伸出左纵梁和右纵梁外侧形成固定部,所述下横梁的两端伸出左纵梁和右纵梁外侧形成止挡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井口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由间隔设置的数根纵杆和相邻纵杆之间的横杆连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井口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外侧中部设置有提不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井口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的外侧上部设置有警示牌。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井口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的外侧下部设置有踢脚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井口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安全标志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梯井口防护结构,包括安装在电梯井口外侧的防护本体,所述防护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伸出电梯井口两端的固定部和止挡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与电梯井口两侧墙体连接的安装结构,所述防护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安全标志层。本实用新型结构规范,安装方便,通过安装结构即可将防护本体安装在电梯井口,实现对电梯井口的防护,止挡部位于电梯井口的两侧,起到对防护本体的限位作用,安全标志层可以提醒人们的注意,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降低了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E04G21/32GK203113818SQ20132008323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2日
发明者周驰, 谭珺桀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