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保温效果的建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681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具有保温效果的建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建材,包含二个板体、一个分隔体与二个结合体,可透光的二个板体的平行设置,且分别穿设有结合孔,二个结合孔相对齐,呈柱状的该分隔体在二个板体间,该分隔体包含一靠合部与二接头,该靠合部两端分别连接有二该接头,二该接头分别穿设在二该结合孔,二该结合体分别围绕结合在二该接头,而靠合在二该板体外侧,借此本实用新型在二个板体间形成空气夹层,可避免热的传导与对流,当使用多数本实用新型相接,而用于屋顶或墙壁时,白天阳光透入而使室内温度提高,夜晚借由空气夹层保温,且本实用新型拆卸组装简便。
【专利说明】具有保温效果的建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材结构,尤其是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建材。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现有的建筑用材料,包括木材、砖块、混凝土、石材及铁皮等,被普遍的使用于各式房屋建材及施工场所上,然而,上述建筑材料保温效果差,在天气寒冷的地区,将上述建材用于农舍或组合屋建造时,为维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须配合使用暖气等设备以保持恒温,相当耗费能源且拆卸组装相当麻烦,因此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建材,包含二个板体、一个分隔体与二个结合体,可透光的二个板体的平行设置,且分别穿设有结合孔,二个结合孔相对齐,呈柱状的该分隔体在二个板体间,该分隔体包含一靠合部与二接头,该靠合部两端分别连接有二该接头,二该接头分别穿设在二该结合孔,二该结合体分别围绕结合在二该接头,而靠合在二该板体外侧,借此本实用新型在二个板体间形成空气夹层,可避免热的传导与对流,当使用多数本实用新型相接,而用于屋顶或墙壁时,白天阳光透入而使室内温度提高,夜晚借由空气夹层保温,且本实用新型拆卸组装简便。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建材,包含二个板体、多个分隔体与多个结合体,二个板体为透明压克力板,可透光的二个板体平行设置,且分别穿设有结合孔,二个结合孔相对齐,二个板体叠靠相邻板体,且相邻板体的结合孔与结合孔对齐,分隔体呈柱状且在二个板体之间,该分隔体包含一靠合部与二接头,该靠合部两端分别连接有二该接头,二该接头分别穿设在二该结合孔,二该结合体分别围绕结合在二该接头,而靠合在二该板体外侧,多数结合体为盖体而对应于该多数接头,各结合体内侧环设螺纹。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建材,包含二个板体、一个分隔体与二个结合体,可透光的二个板体的平行设置,且分别穿设有结合孔,二个结合孔相对齐,呈柱状的该分隔体在二个板体间,该分隔体包含一靠合部与二接头,该靠合部两端分别连接有二该接头,二该接头分别穿设在二该结合孔,二该结合体分别围绕结合在二该接头,而靠合在二该板体外侧,借此本实用新型在二个板体间形成空气夹层,可避免热的传导与对流,当使用多数本实用新型相接,而用于屋顶或墙壁时,白天阳光透入而使室内温度提高,夜晚借由空气夹层保温,且本实用新型拆卸组装简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7]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具体实施方式】
[0009]在图中,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建材1,包含二个板体2、多个分隔体3与多个结合体4,二个板体2为透明压克力板,可透光的二个板体2平行设置,且分别穿设有结合孔5,二个结合孔5相对齐,二个板体2叠靠相邻板体6,且相邻板体6的结合孔7与结合孔5对齐,分隔体3呈柱状且在二个板体2之间,该分隔体3包含一靠合部8与二接头9,该靠合部8两端分别连接有二该接头9,二该接头9分别穿设在二该结合孔5,二该结合体4分别围绕结合在二该接头9,而靠合在二该板体2外侧,多数结合体4为盖体而对应于该多数接头9,各结合体4内侧环设螺纹。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建材,包含二个板体、多个分隔体与多个结合体,其特征在于:可透光的二个板体平行设置,分别穿设有结合孔,二个板体叠靠相邻板体,相邻板体的结合孔与结合孔对齐,分隔体在二个板体之间,分隔体包含一靠合部与二接头,靠合部两端分别连接有二该接头,二该接头分别穿设在二该结合孔,二该结合体分别围绕结合在二该接头,靠合在二该板体外侧,多数结合体为盖体而对应于多数接头,各结合体内侧环设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保温效果的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个板体为透明压克力板。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保温效果的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个结合孔相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保温效果的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体呈柱状。
【文档编号】E04B1/80GK203373863SQ201320158783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日
【发明者】刘慧
申请人:刘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