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拉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定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开关位于所述柱体的内腔下部,所述弹簧开关上设置有按压部和卡接部,所述按压部和所述卡接部分别穿过所述柱体的柱壁并且凸出于其柱壁的外表面,所述卡接部的外壁与所述柱体的柱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柱体的柱壁上并且其位于所述卡接部的一侧,所述固定柱的柱壁上部设置有L形开口,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蜗轮蜗杆、绕线轴,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绕线轴传动连接,所述摇把与所述蜗杆连接并且其位于所述柱体的外部,所述拉动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绕线轴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强。
【专利说明】一种斜拉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定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拉杆。
【背景技术】
[0002]太阳帆是一种适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户外遮阳用品,它是通过绳索的牵引力将帆布拉紧从而起到遮阳作用的。它在提供阴凉的同时又能保持良好的通风,并且具有安装迅速、拆卸方便、易清洗、易携带的优点,受到了很多用户的青睐。目前,太阳帆的安装过程是首先将斜拉杆固定于地面上,然后再将帆布通过绳索固定于斜拉杆上,最后通过拉紧斜拉杆上绳索将帆布拉紧挂起。但是现在市场上所流行的斜拉杆的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成本比较高,斜拉杆所能承受的绳索拉力力度比较小,使用寿命比较短。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斜拉杆,包括柱体、固定柱、传动装置、摇把,所述柱体的下部与所述固定柱活动连接,所述柱体的上部固定有柱体滑轮,所述柱体滑轮上设置有拉动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开关和固定件,所述弹簧开关位于所述柱体的内腔下部,所述弹簧开关上设置有按压部和卡接部,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卡接部的上部,所述按压部和所述卡接部分别穿过所述柱体的柱壁并且凸出于其柱壁的外表面,所述卡接部的外壁与所述柱体的柱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柱体的柱壁上并且其位于所述卡接部的一侧,所述固定柱的柱壁上部设置有L形开口,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蜗轮蜗杆、绕线轴,所述蜗轮蜗杆包括蜗轮、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绕线轴传动连接,所述摇把与所述蜗杆连接并且其位于所述柱体的外部,所述拉动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绕线轴上。
[0004]所述按压部呈水平U字形。
[0005]所述弹簧开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部。
[0006]所述支撑部为水平U字形或己字形。
[0007]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按压部相连并且其位于所述按压部的上部。
[0008]所述固定件为螺钉。
[0009]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减速箱内,所述减速箱固定于所述柱体的内部。
[0010]所述绕线轴设置于所述柱体的内部,所述蜗轮蜗杆设置于所述减速箱内,所述减速箱固定于所述柱体的外部。
[0011]所述绕线轴位于所述蜗轮的上部并且通过链条与所述蜗轮传动连接。
[0012]所述柱体上设置有定位孔和高度调整机构,所述定位孔位于所述柱体的柱壁上,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包括外壳、拉手、定位销、高度调整机构滑轮、支板,所述外壳穿设于所述柱体的外部并且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定位销的一端与所述拉手连接并且其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空腔和定位孔,所述定位销上设置有轴肩并通过所述轴肩卡设于所述空腔内部,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空腔内部的部分上穿设有弹簧,所述外壳的末端与所述支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板之间设置有高度调整机构滑轮,所述拉动线的另一端依次缠绕于所述柱体滑轮、所述高度调整机构滑轮上。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斜拉杆的结构比较简单,生产成本比较低,斜拉杆所能承受的绳索拉力力度比较大,使用寿命比较长;柱体上设置有弹簧开关,固定柱上设置有L形开口,斜拉杆的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弹簧开关上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能够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使弹簧能够保持一定的张力;卡接部的外壁与柱体的柱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从而实现弹簧开关的灵活控制;传动装置既可以设置于柱体的内部也可以设置于柱体的外部,安装形式多样;柱体上设置有高度调整机构,通过调节高度调整机构在柱体上的位置可以随意调整太阳帆帆布的高度,太阳帆的可调性强,调节简便。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强的斜拉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柱体与传动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减速箱与柱体的装配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减速箱与柱体的装配剖视示意图;
[0020]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柱体与固定柱的装配示意图;
[0021]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高度调整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3]图中,1-柱体,2-传动装置,3-固定柱,4-蜗轮蜗杆,5-摇把,6_绕线轴,7_蜗轮,8-蜗杆,9-弹簧开关,10-减速箱,11-拉动线,12-按压部,13-卡接部,14-支撑部,15-固定件,16-链条,17-L形开口,18-柱体滑轮,19-定位孔,20-高度调整机构,21-外壳,22-拉手,23-定位销,24-高度调整机构滑轮,25-支板,26-空腔,27-轴肩,28-弹簧。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3、图7-8所示,柱体I的下部与固定柱3活动连接,柱体I的上部固定有柱体滑轮18,固定柱3的柱壁上部设置有L形开口 17,弹簧开关9位于柱体I的内腔下部,弹簧开关9上设置有呈水平U字形的按压部12、卡接部13、呈水平U字形或己字形支撑部14,按压部12位于卡接部13的上部,按压部12和卡接部13分别穿过柱体I的柱壁并且凸出于其柱壁的外表面,卡接部13的外壁与柱体I的柱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支撑部14与按压部12相连并且其位于按压部12的上部,固定件15固定于柱体I的柱壁上并且其位于卡接部13的一侧,固定件15为螺钉,减速箱10固定于柱体I的内部并且其内部设置有传动装置2,传动装置2包括蜗轮蜗杆4、绕线轴6,蜗轮蜗杆4包括蜗轮7、蜗杆8,蜗轮7与蜗杆8通过齿轮传动连接,绕线轴6位于蜗轮7的上部并且通过链条16与蜗轮7传动连接,摇把5与蜗杆8连接并且其位于柱体I的外部,柱体I上设置有定位孔19和高度调整机构20,定位孔19位于柱体I的柱壁上,高度调整机构20包括外壳21、拉手22、定位销23、高度调整机构滑轮24、支板25,外壳21穿设于柱体I的外部并且外壳2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6,定位销23的一端与拉手22连接并且其另一端依次穿过空腔26和定位孔19,定位销23上设置有轴肩27并通过轴肩27卡设于空腔26内部,定位销23位于空腔26内部的部分上穿设有弹簧28,外壳21的末端与支板25固定连接,支板25之间设置有高度调整机构滑轮24,拉动线11的一端固定于绕线轴6上,拉动线11的另一端依次缠绕于柱体滑轮18、高度调整机构滑轮24上。
[0026]实施例2
[0027]如图4-8所示,柱体I的下部与固定柱3活动连接,柱体I的上部固定有柱体滑轮18,固定柱3的柱壁上部设置有L形开口 17,弹簧开关9位于柱体I的内腔下部,弹簧开关9上设置有呈水平U字形的按压部12、卡接部13、呈水平U字形或己字形支撑部14,按压部12位于卡接部13的上部,按压部12和卡接部13分别穿过柱体I的柱壁并且凸出于其柱壁的外表面,卡接部13的外壁与柱体I的柱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支撑部14与按压部12相连并且其位于按压部12的上部,固定件15固定于柱体I的柱壁上并且其位于卡接部13的一侧,固定件15为螺钉,减速箱10固定于柱体I的外部并且其内部设置有传动装置2,传动装置2包括蜗轮蜗杆4、绕线轴6,蜗轮蜗杆4包括蜗轮7、蜗杆8,蜗轮7与蜗杆8通过齿轮传动连接,绕线轴6位于蜗轮7的一侧并且通过齿轮与蜗轮7传动连接,绕线轴6设置于柱体I的内部,摇把5与蜗杆8连接并且其位于柱体I的外部,减速箱10内设置有蜗轮蜗杆4并且减速箱10固定于柱体I的外部,柱体I上设置有定位孔19和高度调整机构20,定位孔19位于柱体I的柱壁上,高度调整机构20包括外壳21、拉手22、定位销23、高度调整机构滑轮24、支板25,外壳21穿设于柱体I的外部并且外壳2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6,定位销23的一端与拉手22连接并且其另一端依次穿过空腔26和定位孔19,定位销23上设置有轴肩27并通过轴肩27卡设于空腔26内部,定位销23位于空腔26内部的部分上穿设有弹簧28,外壳21的末端与支板25固定连接,支板25之间设置有高度调整机构滑轮24,拉动线11的一端固定于绕线轴6上,拉动线11的另一端依次缠绕于柱体滑轮18、高度调整机构滑轮24上。
[0028]工作原理
[0029]如图1-8所示,斜拉杆的安装过程:将固定柱3固定于地面上,将柱体I上的螺母沿L形开口 17插入固定柱3,旋转柱体I使柱体I和固定柱3通过弹簧开关9的卡接部13和螺母固定,旋转摇把5,通过涡轮蜗杆4带动绕线轴6转动将拉动线11缠绕于绕线轴6上,从而将太阳帆的帆布拉紧;斜拉杆的拆卸过程:旋转摇把5,通过涡轮蜗杆4带动绕线轴6转动放松拉动线11,收起太阳帆的帆布,按动弹簧开关9的按压部12,旋转柱体I将螺母沿L形开口 17拔出;太阳帆帆布高度的调整过程:向外拉动拉手22,弹簧28受到轴肩27的挤压作用处于压缩状态,将定位销23从柱体I的定位孔19中拔出,调节高度调整机构20在柱体I上的位置,调节好后,放松拉手,弹簧28恢复常态,定位销23的末端插入另一个定位孔19内,从而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
[003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斜拉杆,包括柱体(I)、固定柱(3)、传动装置(2)、摇把(5),所述柱体(I)的下部与所述固定柱(3)活动连接,所述柱体(I)的上部固定有柱体滑轮(18),所述柱体滑轮(18)上设置有拉动线(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开关(9)和固定件(15),所述弹簧开关(9)位于所述柱体(I)的内腔下部,所述弹簧开关(9)上设置有按压部(12)和卡接部(13),所述按压部(12)位于所述卡接部(13)的上部,所述按压部(12)和所述卡接部(13)分别穿过所述柱体(I)的柱壁并且凸出于其柱壁的外表面,所述卡接部(13)的外壁与所述柱体(O的柱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固定件(15)固定于所述柱体(I)的柱壁上并且其位于所述卡接部(13)的一侧,所述固定柱(3)的柱壁上部设置有L形开口(17),所述传动装置(2)包括蜗轮蜗杆(4)、绕线轴(6),所述蜗轮蜗杆(4)包括蜗轮(7)、蜗杆(8),所述蜗轮(7)与所述蜗杆(8 )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蜗轮(7 )与所述绕线轴(6 )传动连接,所述摇把(5 )与所述蜗杆(8)连接并且其位于所述柱体(I)的外部,所述拉动线(1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绕线轴(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12)呈水平U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开关(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部(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斜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4)为水平U字形或己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斜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4)与所述按压部(12)相连并且其位于所述按压部(12)的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5)为螺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2)设置于减速箱(10)内,所述减速箱(10)固定于所述柱体(I)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轴(6)设置于所述柱体(O的内部,所述蜗轮蜗杆(4)设置于所述减速箱(10)内,所述减速箱(10)固定于所述柱体(I)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斜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轴(6)位于所述蜗轮(7)的上部并且通过链条(16)与所述蜗轮(7)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I)上设置有定位孔(19)和高度调整机构(20),所述定位孔(19)位于所述柱体(I)的柱壁上,所述高度调整机构(20 )包括外壳(21)、拉手(22 )、定位销(23 )、高度调整机构滑轮(24 )、支板(25 ),所述外壳(21)穿设于所述柱体(I)的外部并且所述外壳(2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6),所述定位销(23)的一端与所述拉手(22)连接并且其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空腔(26)和定位孔(19),所述定位销(23 )上设置有轴肩(27 )并通过所述轴肩(27 )卡设于所述空腔(26 )内部,所述定位销(23)位于所述空腔(26)内部的部分上穿设有弹簧(28),所述外壳(21)的末端与所述支板(25)固定连接,所述支板(25)之间设置有高度调整机构滑轮(24),所述拉动线(11)的另一端依次缠绕于所述柱体滑轮(18)、所述高度调整机构滑轮(24)上。
【文档编号】E04H15/64GK203374055SQ201320229260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日
【发明者】常恩慈, 赵爱民 申请人:天津开发区陆成工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