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单的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40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单的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单的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其横截面为T型,且与左右两块建筑模板等长度;T型的横向部件覆盖左右建筑模板;T型的纵向部件的厚度与左右建筑模板厚度相等且夹在左右所述建筑模板的中间,且T型的纵向部件的周围包裹有均匀的弹性层。优选,所述纵向部件的宽度沿远离所述横向部件的方向逐渐递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结构更为简单,均匀的弹性层可以和左右建筑模板产生更为紧密的接触,从而实现了高防漏浆性能;且设计纵向部件宽度沿远离横向部件的方向逐渐递减,使得该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可配合横截面为常规建筑模板使用,也可搭配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建筑模板使用,用途更为广泛。
【专利说明】一种简单的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单的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
【背景技术】
[0002]长期以来,各种建筑模板由于自身结构设计的原因,耐压性差,在浇注混凝土施工中频繁出现的漏浆通病一直影响着工程施工质量,是困扰着建筑施工人员的主要问题之一。
[0003]为了避免建筑模板的拼缝在浇注混凝土施工中的漏浆,现有技术的解决方式是在各块建筑模板间的缝隙粘贴密封胶带,但是该方法的主要问题是模板拼缝处不平整。申请号为200910052579.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模板防漏浆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是在T型件的纵向部件设置倒鱼刺挡砂浆软条。但是该密封装置在施工组装后,倒鱼刺挡砂浆软条在左右两侧建筑模板的压力的作用下处于近似于平行建筑模板缝隙的状态,因此在浇注大量水泥的情况下,水泥还会通过该密封装置,导致不能完全克服漏浆问题。该密封装置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制造工艺复杂,需要制造倒鱼刺形状的挡砂浆软条。
[0004]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结构更为简单、止漏效果更好的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的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该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结构简单,止漏效果好
[0006]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种简单的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其横截面为T型,且与左右两块建筑模板等长度;T型的横向部件覆盖左右建筑模板;Τ型的纵向部件的厚度与左右建筑模板厚度相等且夹在左右所述建筑模板的中间,且T型的纵向部件的周围还包裹有均匀的弹性层。该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的T型的横向部件主要起到承受混凝土压力的作用,纵向部件正好嵌在左右建筑模板中间,起到填补和缩小建筑模板拼缝的作用;该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用均匀的弹性层代替倒鱼刺挡砂浆软条,比常规止漏连接件结构更为简单,均匀的弹性层可以和左右建筑模板产生更为紧密地接触,从而实现了高防漏浆性能。
[0008]优选地,所述纵向部件的宽度沿远离所述横向部件的方向逐渐递减。这种设计有两个意义。第一,搭配常规的横截面为方形的建筑模板,纵向部件适当的斜度设计可以保证:从贴合混凝土的一侧至远离混凝土的一侧,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与建筑模板之间越来越紧密,避免了常规止漏连接件在建筑模板局部不平的情况下两者之间难以形成优良的密封性的缺点,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止漏效果。第二,该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还可搭配横截面为梯形,如等腰梯形的建筑模板,用途更为广泛。
[0009]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弹性层的周围还套设有至少一圈封闭弹性环。弹性环可以起到进一步密封、防止混凝土进入所述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与左右建筑模板之间的缝隙的作用。[0010]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弹性环与所述横向部件平行设置。这里,该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除了所述弹性环和所属弹性层选用弹性材料外,其余部分选用塑料材料制造。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在所述横向部件内嵌有一至两层增强层。这里,增强层与所述横向部件表面平行。
[0012]优选地,所述增强层为玻璃纤维网格布。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用均匀的弹性层代替倒鱼刺挡砂浆软条,比常规止漏连接件结构更为简单,均匀的弹性层可以和左右建筑模板产生更为紧密的接触,从而实现了高防漏浆性能。且设计纵向部件的宽度沿远离横向部件的方向逐渐递减,使得该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既可配合横截面为常规建筑模板使用,也可搭配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建筑模板使用,用途更为广泛,且适当的斜度设计可以保证:从贴合混凝土的一侧至远离混凝土的一侧,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与建筑模板之间越来越紧密,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止漏效果。另外,该T型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还含有增强层,不仅止漏性好,并且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实施例1中的本实用新型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实施例2中的本实用新型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中A-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实施例3中的本实用新型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图5中A-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横向部件;2、纵向部件;3、弹性层;4、弹性环;5、增强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简单的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如图1和图2所示,其横截面为T型,且与左右两块横截面为方形的建筑模板等长度;τ型的横向部件I覆盖左右建筑模板;τ型的纵向部件2的厚度与左右建筑模板厚度相等且夹在左右建筑模板的中间,且T型的纵向部件2的周围通过喷涂或涂敷的方式包裹有均匀的弹性层3,弹性层3的厚度为3?20_。
[0024]该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除了弹性层3为弹性材料外,其余部分为塑料材质。
[0025]实施例2
[0026]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简单的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如图3和图4所示,其横截面为T型,且与左右两块横截面为方形的建筑模板等长度;Τ型的横向部件I覆盖左右建筑模板;T型的纵向部件2的厚度与左右建筑模板厚度相等且夹在左右建筑模板的中间,纵向部件2的宽度沿远离横向部件I的方向逐渐递减,呈V字型,且T型的纵向部件2的周围通过涂敷的方式包裹有均匀的弹性层3,弹性层3的厚度为3?20mm。[0027]另外,从材质上看,该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除了弹性层3为弹性材料外,其余部分为塑料材质,且在横向部件I内嵌有一层增强层5。增强层5与横向部件I表面平行。从成本、性能、重量等综合角度出发,增强层5选用玻璃纤维网格布。
[0028]实施例3
[0029]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简单的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如图5和图6所示,其横截面为T型,且与左右两块横截面为梯形的建筑模板等长度;T型的横向部件I覆盖左右建筑模板;T型的纵向部件2的厚度与左右建筑模板厚度相等且夹在左右建筑模板的中间,纵向部件2的宽度沿远离横向部件I的方向逐渐递减,呈底部削去的V字型,且T型的纵向部件2的周围通过涂敷的方式包裹有均匀的弹性层3,弹性层3的厚度为3?20_ ;在弹性层3的周围还套设有一圈封闭弹性环4,弹性环4与横向部件I平行设置。
[0030]另外,从材质上看,该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除了弹性环4和弹性层3为弹性材料夕卜,其余部分为塑料材质,且在在横向部件I内嵌有两层增强层5。增强层5与横向部件I表面平行。从成本、性能、重量等综合角度出发,增强层5选用玻璃纤维网格布。
[0031]当然,在弹性层3的周围还可套设有多圈封闭弹性环4。
[0032]上述各实施方案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简单的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其横截面为T型,且与左右两块建筑模板等长度;T型的横向部件覆盖左右建筑模板;τ型的纵向部件的厚度与左右建筑模板厚度相等且夹在左右所述建筑模板的中间,且T型的纵向部件的周围包裹有均匀的弹性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部件的宽度沿远离所述横向部件的方向逐渐递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层的周围还套设有至少一圈封闭弹性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环与所述横向部件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向部件内嵌有一至两层增强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模板止漏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为玻璃纤维网格布。
【文档编号】E04G17/00GK203394038SQ201320364685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4日
【发明者】郭凌云, 吴玉兰, 包雅星 申请人:江阴大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