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404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所述训练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塔身节和上过渡杆,下过渡杆、底部节和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压重。通过该训练架可以提高直升机组塔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配合熟练程度及应急处置能力,最终提高直升机组塔施工的施工效率,确保施工安全,同时还具有检验直升机组塔施工配套导轨性能的功能。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装备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一个电力消费大国,但能源资源和消费分布极不均衡,中西部能源中心远离东部消费中心,因此建设大规模跨区电网是增强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主要途径。在电网建设中,勘测设计的输电线路一般尽量避让中心城市,往往要穿越河流沟谷、高原荒漠、高山大岭等,线路路径沿线地质、地形情况复杂,甚至人迹罕至,交通非常不便,施工难度极大。
[0003]杆塔组立施工是输电线路施工中工作量大、施工难度高、危险因素多的施工环节。目前国外主要使用大型流动式起重机或直升机进行组塔施工,如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已普遍使用大型流动式起重机或直升机组塔。1981年,前苏联使用大型直升机分段组立了跨越伏尔加河的500kV线路的126m高拉线式跨越塔。2010年7月17日夜,一场时速高达100英里/小时的飓风席卷了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摧毁了近32英里的230kV输电线路,仅在Kearney北部就导致218基杆塔受损,电力供应中断。为尽快修复受损线路,使用直升机完成了杆塔的更换工作,效果非常明显。目前我国还主要使用各型抱杆组塔。在使用直升机组塔方面我国也开展了一些探索,如2011年使用俄罗斯卡莫夫公司生产的卡-32型双发通用直升机进行了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青海格尔木换流站接地极铁塔的组立试验并取得成功。相比其它组塔技术及装备而言,使用直升机进行输电线路铁塔组立可显著提高组塔效率、降低安全风险、节约人力、保护环境,突出优点如下:
[0004]采用在组装场内地面组装铁塔和塔段的方式,减少了高空作业量,安全性高;
[0005]无需将组塔设备和塔材等运输至铁塔就位现场,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减少了运输通道开辟和植被砍伐,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施工效率,特别适合于崇山峻岭、河流沟谷等交通条件恶劣的场所;
[0006]由于采用了铁塔地面组装、直升机整体或分段吊装的施工方案,组塔效率高。
[0007]直升机组塔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铁塔组立施工技术,对直升机驾驶员的飞行技能、地面人员的配合默契程度、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等均有较高要求,如论何种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实际工程作业前需要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模拟工程作业培训,以提高指挥人员的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直升机驾驶员的飞行技能和地面人员配合能力。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可满足组塔人员的模拟培训需要,同时,由于实际工程施工地点的地形、气候环境多样,为真实模拟工程实际,不能只局限在训练场内进行培训,需要到实际环境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这就要求训练架具有可运输、重组装功能。另外,输电线路铁塔主肢的型式多样,根据输送电压等级、线路环境等情况不同,可以为单根角钢、双拼角钢、圆管等,因此不同铁塔的直升机组立施工用配套导轨也各不相同,因此训练架能够安装不同的导轨,就可以检验导轨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要求,从而增加训练架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该训练架提高直升机组塔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配合熟练程度及应急处置能力,最终提高直升机组塔施工的施工效率,确保施工安全,同时还具有检验直升机组塔施工配套导轨性能的功能。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所述训练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塔身节和上过渡杆,下过渡杆、底部节和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压重。
[00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所述底部节包括底座、底部节主肢和底部节腹杆;所述底座与底部节主肢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底部节腹杆包括横腹杆I’和斜腹杆I’。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所述底部节为空间桁架结构、其横断面为四边形,所述底座为焊接的钢板,所述底部节主肢为4个角钢。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优选的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所述底部节每个底座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基座包括底板和焊接在底板上的连接座;所述底板为四边形钢板,所述连接座为焊接的钢板。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优选的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所述底部节的每个底部节主肢的上端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下过渡杆的下端连接,所述底部节主肢的上端设有螺栓孔。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所述上过渡杆的两端设有螺栓孔,所述每个上过渡杆的下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下过渡杆的上端连接。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所述下过渡杆的上端和所述上过渡杆的下端分别安装配套导轨。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所述塔身节包括塔身节主肢和塔身节腹杆,所述塔身节主肢的下端通过螺栓与所述上过渡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塔身节的顶部焊接有四个吊耳,所述吊耳分别与吊装绳连接。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所述塔身节为空间桁架结构,其横断面为四边形;所述塔身节主肢为4个角钢,所述塔身节腹杆包括横腹杆I’’和斜腹杆I’’。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所述压重为钢块或沙袋,放置在所述基座的底板上。
[00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实用新型中的训练架全部构件与地面无固定联接,均由螺栓联接成整体,训练架的固定采用了压重的方式,方便了装拆和搬运,可用于不同地形、不同气候、不同海拔高度环境的直升机组塔训练使用;
[0021]2、本实用新型通过更换不同的下过渡杆和上过渡杆,可安装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导轨,从而可检验导轨的适用性和可靠性;[0022]3、本实用新型中的训练架,基本构件的重量均较轻,稳定性好,方便了转场运输;各构件间使用螺栓联接,可以方便安装和分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训练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训练架的下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3(a)中A-A的剖视图;
[00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部节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a)为训练架的上部结构组成图;图5(b)为图5(a)中区域I的局部放大图;图5(c)为图5(a)中区域II的局部放大图;
[0028]其中,1-基座,2-底部节,3-下过渡杆,4-上过渡杆,5-塔身节,6_压重;
[0029]11底板,12-连接座,21-底座,22-底部节主肢,23-底部节腹杆,51-塔身节主肢,52-塔身节腹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接的基座1、底部节2、下过渡杆3、上过渡杆4和塔身节5,所述基座I上设有压重6。所述基座1、底部节2、下过渡杆3和压重6组成所述训练架下部结构,所述上过渡杆4和塔身节5组成训练架上部结构,所述下部结构放置于坚实平坦地面,用于支撑训练架上部结构,。待所述训练架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在地面平面组装完成后,在所述下过渡杆3和上过渡杆4上分别安装配套导轨,使用直升机吊起安装有导轨的训练架上部结构,将其安装到训练架下部结构上,连接上过渡杆4和下过渡杆3间的连接螺栓的过程即为直升机组塔施工培训。
[0033]所述底部节2整体为空间桁架结构,其横断面为四边形,由四个底座21、四根底部节主肢22和若干底部节腹杆23组成。所述底座21由钢板焊接而成,所述底部节主肢22和底部节腹杆23均为角钢。所述底座21与相应的底部节主肢22焊接固定,所述底部节腹杆23包括横腹杆I ’和斜腹杆I ’,所述斜腹杆I ’组成交叉形状的腹杆和三角形状腹杆;所述横腹杆I’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相邻所述底部节主肢22连接;所述交叉形状的腹杆的四端分别通过螺栓与相邻所述底部节主肢22连接;所述横腹杆与所述交叉腹杆间通过斜腹杆I’连接;所述三角形状腹杆通过螺栓与所述交叉形状的腹杆和底部节主肢22连接。
[0034]所述基座I共四件,每件基座I与所述底部节2的一个底座21使用螺栓连接。所述基座I由底板11和连接座12组成。所述底板11为四边形钢板。所述连接座12用钢板焊接而成,并焊接在所述底板11上。
[0035]所述下过渡杆3共四件,其两端开有螺栓孔,其下端用螺栓安装在所述底部节2的底部节主肢22的上端。
[0036]所述上过渡杆4共四件,其两端开有螺栓孔,其上端用螺栓安装在所述塔身节5的主肢的下端,所述上过渡杆的下端通过螺栓与所述下过渡杆的上端连接。[0037]所述下过渡杆3的上端和所述上过渡杆4的下端分别安装配套导轨。
[0038]所述塔身节5为空间桁架结构,其横断面为四边形,所述塔身节5主要由四根塔身节主肢51和若干塔身节腹杆52组成。所述塔身节腹杆52包括横腹杆I’ ’和斜腹杆I’ ’,所述横腹杆I’’通过螺栓与相邻两个塔身节主肢51连接;所述斜腹杆I’’组成方形状腹杆和三角形状腹杆,所述方形状腹杆通过螺栓依次设置在相邻两个塔身节主肢51之间,所述三角形状腹杆包括通过螺栓与相邻的两个方形腹杆一边连接的三角形腹杆I’和通过螺栓设置在相邻两个塔身节主肢51顶端的三角形腹杆I’ ’。所述塔身节主肢51下端使用螺栓与所述上过渡杆4的上端连接。所述塔身节5的顶部焊接有四个吊耳,可与吊装绳连接。
[0039]所述压重6为钢块或沙袋,放置在所述基座I的底板11上。所述压重6的作用在于压实训练架,防止训练过程中及训练后训练架的倾翻。
[0040]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塔身节和上过渡杆,下过渡杆、底部节和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压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节包括底座、底部节主肢和底部节腹杆;所述底座与底部节主肢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底部节腹杆包括横腹杆I’和斜腹杆I’。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节为空间桁架结构、其横断面为四边形,所述底座为焊接的钢板,所述底部节主肢为4个角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节每个底座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基座包括底板和焊接在底板上的连接座;所述底板为四边形钢板,所述连接座为焊接的钢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节的每个底部节主肢的上端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下过渡杆的下端连接,所述底部节主肢的上端设有螺栓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过渡杆的两端设有螺栓孔,所述每个上过渡杆的下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下过渡杆的上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过渡杆的上端和所述上过渡杆的下端分别安装配套导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节包括塔身节主肢和塔身节腹杆,所述塔身节主肢的下端通过螺栓与所述上过渡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塔身节的顶部焊接有四个吊耳,所述吊耳分别与吊装绳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节为空间桁架结构,其横断面为四边形;所述塔身节主肢为4个角钢,所述塔身节腹杆包括横腹杆I’’和斜腹杆I’’。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培训直升机组塔人员的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重为钢块或沙袋,放置在所述基座的底板上。
【文档编号】E04H12/10GK203729651SQ201320364889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4日
【发明者】黄克信, 缪谦, 朱艳君, 夏拥军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