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面模板加工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488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面模板加工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楼面模板加工箱,其包括:框架,其由多个主楞焊接而成,该框架呈方形,其具有底部、与底部相对的顶部、以及从底部边缘延伸的侧面;平台底板,其设置在该框架的底部;平台侧板,其设置在该框架的侧面,该平台侧板与该平台底板紧密连接,且在框架的侧面留一个开口;以及多个吊耳,其设置在该框架的顶部。该楼面模板加工箱制作简单、运输方便、可直接在楼面进行模板加工、且可减小锯末的产生。
【专利说明】一种楼面模板加工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面模板加工箱。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为了方便施工,现场模板制作大多都在楼面进行。由于模板在裁切时产生大量的锯末,若锯末进入墙柱、墙梁,则难以清理。并且,当锯末被雨水浸泡固结成块,则更难清理,且容易影响结构砼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简单、运输方便、且可直接在楼面进行模板加工的楼面模板加工箱。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楼面模板加工箱,其包括:框架,其由多个主楞焊接而成,该框架呈方形,其具有底部、与底部相对的顶部、以及位于底部与顶部之间的侧面;平台底板,其设置在该框架的底部;平台侧板,其设置在该框架的侧面,该平台侧板与该平台底板紧密连接,且在框架的侧面留一个开口 ;以及多个吊耳,其设置在该框架的顶部。
[0006]上述方案中,该吊耳为四个,其对称设置在该框架的两侧。
[0007]上述方案中,该框架进一步包括多个次楞,该多个次楞设置在该框架的底部与侧面。
[0008]上述方案中,该多个次楞之间的间距相同。
[0009]上述方案中,该框架进一步包括斜撑,该斜撑设置在该框架的侧面,且与该次楞交错设置。
[0010]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包括多个扣环,该多个扣环设置在该框架的顶部。
[0011]上述方案中,该平台侧板与该平台侧板通过胶相互连接。
[0012]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包括木枋护顶,其设置在该框架的内侧面,且位于该框架的顶部。
[0013]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包括板底木枋,其设置在该框架的底部与该平台底板之间。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是:该楼面模板加工箱制作简单、运输方便、可直接在楼面进行模板加工、且可减小锯末的产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面模板加工箱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面模板加工箱的主视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面模板加工箱的后视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面模板加工箱的左视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面模板加工箱的右视图。[0020]图中:1-框架,11-主楞,12-次楞,13-斜撑,14-底部,15-顶部,16-侧面,17-开口,18-木枋护顶,2-平台底板,21-板底木枋,3-平台侧板,4-吊耳,5-扣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当然下述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2]如图1至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楼面模板加工箱,其包括框架1、平台底板2、多个平台侧板3、以及多个吊耳4。
[0023]在本实施例中,该框架I包括多个主楞11、多个次楞12以及多个斜撑13。该框架I的主体由多个主楞11焊接成,其呈方形,其具有底部14、与底部14相对的顶部15、以及位于从部14与顶部15之间的侧面16。该多个次楞12设置在该框架I的底部14与侧面16。该多个次楞12之间的间距相同。该斜撑13设置在该框架I的侧面16,且与该次楞12交错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该框架I的尺寸为2.5*2.5*0.8m。该主楞11的材料为C 18的钢筋,该次楞12的材料为0 12的钢筋,该斜撑13的材料为0 10的钢筋。该斜撑13与主楞U、次楞12相互焊接,以提高该框架I的强度。
[0024]该平台底板2设置在该框架I的底部14。在本实施例中,在该框架I的底部14与该平台底板2之间设置有板底木枋21。该板底木枋21的尺寸为50*100毫米,其铺设在该多个次楞12之间,并且用8#钢丝捆扎牢固,其用于支撑该平台底板2。相邻板底木枋21之间的距离为300毫米。该平台侧板3设置在该框架I的侧面16,该平台侧板3与该平台底板2通过胶紧密连接。
[0025]该框架I的侧面16留一个开口 17。一般地,该开口 17的宽度为I米,其下方设置有高为250毫米的挡板。
[0026]该框架I的顶部15、且位于该框架I的内侧面16上设置有木枋护顶18,一般地,该木枋护顶18的尺寸为50*100毫米。
[0027]在本实施例中,该吊耳4为四个,其对称设置在该框架I的顶部15,且位于该框架I的两侧。一般地,该吊耳4由0 18?20的钢筋焊接。
[0028]在本实施例中,该楼面模板加工箱100进一步包括多个扣环5,该多个扣环5设置在该框架I的顶部15。
[0029]为防止该楼面模板加工箱在运输过程中变形,一般地,在该框架I上设置有临时内撑。一般地,该临时内撑的材料为为0 18?20的钢筋。
[003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31]该楼面模板加工箱制作简单、且设置有吊耳4和吊环5,因此,运输方便。并且,该楼面模板加工箱可直接在楼面进行模板加工、且可减小锯末的产生。
[0032]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楼面模板加工箱,其特征在于,该楼面模板加工箱包括:框架,其由多个主楞焊接而成,该框架呈方形,其具有底部、与底部相对的顶部、以及位于底部与顶部之间的侧面;平台底板,其设置在该框架的底部;平台侧板,其设置在该框架的侧面,该平台侧板与该平台底板紧密连接,且在框架的侧面留一个开口 ;以及多个吊耳,其设置在该框架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面模板加工箱,其特征在于,该吊耳为四个,其对称设置在该框架的顶部,且位于该框架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面模板加工箱,其特征在于,该框架进一步包括多个次楞,该多个次楞设置在该框架的底部与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面模板加工箱,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次楞间的间距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面模板加工箱,其特征在于,该框架进一步包括斜撑,该斜撑设置在该框架的侧面,且与该次楞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面模板加工箱,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多个扣环,该多个扣环设置在该框架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面模板加工箱,其特征在于,该平台侧板与该平台侧板通过胶相互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面模板加工箱,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木枋护顶,其设置在该框架的内侧面,且位于该框架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面模板加工箱,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板底木枋,其设置在该框架的底部与该平台底板之间。
【文档编号】E04G19/00GK203487783SQ201320439566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3日
【发明者】彭川东, 苏浩, 赵颖, 张亮, 吴彪 申请人: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