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89331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钢结构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有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上设置有突出于腹板的斜垫圈,还包括斜拉杆,所述斜拉杆一端穿过所述腹板后与所述斜垫圈连接;所述腹板上还设置有加劲板;所述加劲板与所斜垫圈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钢结构用支撑装置,增加了加劲板,提高了斜垫圈的抗剪力性能,可延长整个支撑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本实用新型可在不影响原有设计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拉杆支撑破坏的可能性。只增加了少量的用钢量,却远远提高了拉杆支撑的使用强度,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而且对于已经安装完成的建筑也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加固,进而提高其安全使用性能,非常具有通用性。
【专利说明】钢结构用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结构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普通的钢结构建筑中,支撑装置能保证整个结构形成稳定的空间体系,柔性支撑特别是圆钢拉杆支撑在钢结构建筑中运用相当普遍。目前,此类支撑在节点处的受力都是靠斜垫圈完成的。使用这种节点形式,支撑斜拉杆的强度除了受到自身截面大小的限制,还受到斜垫圈强度的限制。往往在斜拉杆还没到达破坏状态的时候,斜垫圈已经被拉坏了。斜垫圈的使用寿命严重限制了支撑装置的整体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钢结构用支撑装置。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钢结构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有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上设置有突出于腹板的斜垫圈,还包括斜拉杆,所述斜拉杆一端穿过所述腹板后与所述斜垫圈连接;所述腹板上还设置有加劲板;所述加劲板与所斜垫圈连接。
[0006]优选地是,所述斜拉杆自所述斜垫圈向斜上方延伸;所述加劲板位于所述斜垫圈下方。
[0007]优选地是,所述斜拉杆自所述斜垫圈向斜下方延伸;所述加劲板位于所述斜垫圈上方。
[0008]优选地是,所述斜垫圈与所述加劲板焊接。
[0009]优选地是,所述支撑组件为支撑柱或梁。
[0010]优选地是,所述斜拉杆一端穿过腹板和斜垫圈,所述斜拉杆端部设置有螺母。
[0011]本实用新型中的钢结构用支撑装置,增加了加劲板,提高了斜垫圈的抗剪力性能,可延长整个支撑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本实用新型可在不影响原有设计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拉杆支撑破坏的可能性。只增加了少量的用钢量,却远远提高了拉杆支撑的使用强度,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而且对于已经安装完成的建筑也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加固,进而提高其安全使用性能,非常具有通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图2所示,钢结构用支撑装置,包括梁1,梁I设置有腹板11。还包括斜拉杆3。斜拉杆3与腹板11通过斜垫圈2连接。斜垫圈2焊接于腹板11上。斜拉杆3向斜上方延伸。腹板11上还设置有加劲板5。加劲板5设置于斜垫圈2下方,并与斜垫圈2焊接。
[0018]实施例2
[0019]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斜拉杆3向斜下方延伸。加劲板5位于斜垫圈2上方并与斜垫圈2焊接。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0020]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钢结构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有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上设置有突出于腹板的斜垫圈,还包括斜拉杆,所述斜拉杆一端穿过所述腹板后与所述斜垫圈连接;所述腹板上还设置有加劲板;所述加劲板与所斜垫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杆自所述斜垫圈向斜上方延伸;所述加劲板位于所述斜垫圈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杆自所述斜垫圈向斜下方延伸;所述加劲板位于所述斜垫圈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垫圈与所述加劲板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为支撑柱或梁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杆一端穿过腹板和斜垫圈,所述斜拉杆端部设置有螺母。
【文档编号】E04B1/24GK203462574SQ201320474899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4日
【发明者】王春荣, 吴梓玮 申请人:美建建筑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